内容简介 · · · · · ·
這部小說名氣很大,在藍燈書屋《現代文庫》評選的「二十世紀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中,名列第八。
《正午的黑暗》是一部以蘇共為背景的時代力作,因其「反共」,1941年一出版便震撼世界,也因此在社會主義國家遭禁,在世界其他國家卻一版再版,譯成多種文字。
本書主角是1930年代共產國際背景下,於歐洲各資本主義國家從事祕密革命活動的老革命家。革命的崇高目標與採取手段的矛盾,讓這位老布爾什維克的革命良心深感不安,從而被捕入獄,最後在疲勞轟炸式的審訊後精神崩潰而承認罪行,結清與歷史的帳。
全書故事情節的鋪陳、人物的自省和反思,以及獄中三次審訊所進行的論辯,交織描寫緊密而意義深刻,擺脫枯燥的政治理念探討,成為傳世不墜之作。
正午的黑暗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亞瑟‧柯斯勒 Arthur Koestler
英籍匈牙利作家,1905年生於布達佩斯ㄧ個猶太家庭,1922年入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就讀,大學期間曾參加猶太復國運動,1932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38年退黨。
1937年,柯斯勒在西班牙內戰被法西斯份子捕獲,被判處死刑,不久又獲赦免,由此,柯斯勒寫了《與死亡對話》,反映出一個面對命運者的心態。1983年,柯斯勒服藥自殺,他的第三任妻子跟他一起離開。
除了代表作《正午的黑暗》外,柯斯勒的作品還包括《隱性寫作》《來來往往》《渴望的年代》,以及1949年與紀德合寫的《不能顯靈的神》等。
■譯者簡介
董樂山
1924年生於浙江寧波,1946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長期從事新聞翻譯和英語教學工作。1981年調任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著有《文化的休閒》《文化的誤讀》等;譯有《西行漫記》《西方人文主義傳...
■作者簡介
亞瑟‧柯斯勒 Arthur Koestler
英籍匈牙利作家,1905年生於布達佩斯ㄧ個猶太家庭,1922年入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就讀,大學期間曾參加猶太復國運動,1932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38年退黨。
1937年,柯斯勒在西班牙內戰被法西斯份子捕獲,被判處死刑,不久又獲赦免,由此,柯斯勒寫了《與死亡對話》,反映出一個面對命運者的心態。1983年,柯斯勒服藥自殺,他的第三任妻子跟他一起離開。
除了代表作《正午的黑暗》外,柯斯勒的作品還包括《隱性寫作》《來來往往》《渴望的年代》,以及1949年與紀德合寫的《不能顯靈的神》等。
■譯者簡介
董樂山
1924年生於浙江寧波,1946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長期從事新聞翻譯和英語教學工作。1981年調任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著有《文化的休閒》《文化的誤讀》等;譯有《西行漫記》《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一九八四》等。1999年病故北京。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是体系中的一个错误。也许这个错误就在他迄今为止仍认为是无可争辩的原则上,他就是为了这个原则牺牲了别人,自己也遭到了牺牲,这个原则就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就是这句话杀死了革命的许多同仁,使他们都东奔西突。他有一次在日记中写了什么?“我们抛弃了一切传统,我们唯一的指导原则是后果逻辑。我们航行没有伦理压舱物。” 也许邪恶的核心是在那里。也许人类不宜没有压舱物就航行。也许理性本身是有缺陷的指北针,把你引向这样一个迂回曲折的航道,以致最后目标也消失在浓雾中了。 也许现在就要降临大黑暗时代。 也许后来,很久以后的后来,新的运动会兴起——有新的旗帜,新的精神,对经济天数和“海洋感觉”两者都有了解。也许新的政党的党员会穿僧袍,教导大家只有手段的纯洁才能证明目的的正当。也许他们会教导,一个人等于是一百万除以一百万的定义是错误的,会提出一种以乘法为基础的新的算学:一百万个人的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实体,这个实体不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会产生一种觉悟和一种自己的个性,在无限但是自限的空间中,有一种“海洋感觉”增加了一百万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4页 -
“有必要把每句话用重复和简化的办法敲进群众的脑袋。凡是说成对的东西必须金光灿灿,凡是说成错的东西必须漆黑一团。为了让群众接受,政治的事情必须像庙会上俗气的木偶一样有色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正午的黑暗"的人也喜欢 · · · · · ·
正午的黑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何为革命 何为牺牲】非常纠结,有深度的一本书

没有怜悯,一个人是不能生活下去的

神说,只有我能令日头停止

The best way to describe totalitarianism——by George Orwell
> 更多书评 2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Vintage Classics (2010)9.2分 7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9)9.3分 775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1988)9.3分 558人读过
-
Scribner (2006)9.9分 5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现代部<1000人】 (爱玛·包法利)
- 赖建诚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相关书目 (左思)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37°暖书单(一) (37°暖)
- 大卫鲍伊最喜欢的100本书中译本 (赵大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正午的黑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气势如虹 2023-05-31 02:38:53 加拿大
“凡是反对独裁政权的人必须接受内战作为手段。凡是厌恶内战的人必须放弃反对,接受独裁政权”-值得一读的小书 9
6 有用 一只野怪 2017-12-08 16:37:50
字字渗血
0 有用 Ithaka 2023-05-19 14:58:31 北京
可与毕希纳的《丹东之死》对读。鲁巴肖夫最终被崇高的目的俘虏,甚至在做出卑劣的事情的时候也自我欺骗,自认为是个悲剧,以此来获得宽慰。可怜他们是在和大风车搏斗。书中的《语法虚构》前的引诗道明了作者的态度:“没有道路就别给我们指出目标。因为世界上的目的和手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你动了这个也就改了那个;每条不同的道路都使你看到其他的目的。”我作为读者,最终只能无奈地发现,要紧的政治问题永远无法辩论,在语言之... 可与毕希纳的《丹东之死》对读。鲁巴肖夫最终被崇高的目的俘虏,甚至在做出卑劣的事情的时候也自我欺骗,自认为是个悲剧,以此来获得宽慰。可怜他们是在和大风车搏斗。书中的《语法虚构》前的引诗道明了作者的态度:“没有道路就别给我们指出目标。因为世界上的目的和手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你动了这个也就改了那个;每条不同的道路都使你看到其他的目的。”我作为读者,最终只能无奈地发现,要紧的政治问题永远无法辩论,在语言之中我们可以随意假设仔细斟酌,因为思想不用为任何人负责,但在现实里我们只能选择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无数人的一生。 (展开)
0 有用 Serenus 2023-07-08 15:27:54 上海
他在被捕前一直作为党的大他者/理智无情的执行官而存在,但这个大他者的逻辑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为了未来无产阶级的福祉而牺牲当下这代人,而是混杂了“第一号”个人极权的私欲,这是他牺牲的主要原因:政治内斗,而不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党的伟大理想。他在被捕后多次面临着基督式人道主义和革命功利主义的来回拷问,死去的友人提醒他多少个体被牺牲。如果看不到党的某种负面性就会变成格列金那样的石器时代人物吧。在文学上这本书... 他在被捕前一直作为党的大他者/理智无情的执行官而存在,但这个大他者的逻辑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为了未来无产阶级的福祉而牺牲当下这代人,而是混杂了“第一号”个人极权的私欲,这是他牺牲的主要原因:政治内斗,而不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党的伟大理想。他在被捕后多次面临着基督式人道主义和革命功利主义的来回拷问,死去的友人提醒他多少个体被牺牲。如果看不到党的某种负面性就会变成格列金那样的石器时代人物吧。在文学上这本书也挑不出毛病。 (展开)
19 有用 淡清的水桶 2017-02-28 12:43:51
邪恶体制的真切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