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原作名: Enten ‒ Eller
译者: 阎嘉
出版年: 2007-1
页数: 1132
定价: 6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ISBN: 9787508040585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分为两部。上部共八篇,托名“A的论文”。下部共三篇,托名“B的论文”。全书各篇看似各自独立,分别讨论不同的问题,却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或此或彼》意在表明:存在的本质即是选择——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一个比另一个更优越。上部中“A”的八篇作品主要讨论审美的人生态度,构成了“此”。下部“B”的三篇作品主要讨论道德的人生态度,提出了人生选择的问题,并涉及了宗教的人生态度,构成了“彼”。
作者简介 · · · · · ·
基尔克果(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 kegaard)是十九世纪丹麦哲学家、神学家,是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和存在哲学的思想先驱之一。《或此或彼》是他的代表作。据研究者分析,此篇是作者模仿德国浪漫派作家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Fried richvon Schlege1,1772-1829)的长篇小说《鲁辛德》写成的。《或此或彼》初版于1843年。该书出版后,曾在哥本哈根城内引起轰动。但迟至二十世纪,本书才在欧洲大陆流传开来。
目录 · · · · · ·
《或此或彼》的成书经过
上部:生活的一个片断(包括A的论文)
序言
诗篇
直觉情欲的诸阶段或情欲音乐喜剧的诸阶段
现代戏剧的悲剧因素中反映出来的古代戏剧的悲剧因素
剪影
最不幸的一个
初恋
轮作制
勾引家日记
增补
下部:威廉法官的信(B的论文·给A的书)
婚姻的审美效力
人格发展中的美学与伦理学的平衡
最后的话
那存在于与上帝有关的思想中的基础:我们总是处于错误之中
增补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精神的爱情不具有任何偏爱,并且在相反的方向上运动,不断地发射出所有的各种相对性。尘俗的爱情在其真理中走着相反的路,并且在着整个世界里它在其顶峰就只能是对于一个唯一的人的爱情。这就是“只爱一个人一次”的真理。世俗的爱情从爱更(很)多人开始,这是各种暂时的预期,它终结于爱一个人;精神的爱情不断地使自己越来越开放,爱越来越多的人,它的真理在于“爱所有人”之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3页 -
他没有激情,不是因为他缺少这激情,而是因为他在同一瞬间有着那相反的激情,他没有时间去做什么,不是因为他的时间被其他东西充满,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时间;他是无力的,不是因为他缺少力量,而是因为他自己的力量使得他无奈无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或此或彼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或此或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勾引着日记,在里面用计颇深的男子

写给雷吉娜的情书——非此即彼的爱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非此即彼》出版于1843年,是克尔恺郭尔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书分为上、下两卷。其中上卷是关于“那审美的”,也就是诗人A的生活观。而下卷则是关于“那伦理的”,即法官B对于诗人的“审美的爱情”的评价和否定。通过诗人和法官、审美的和伦理的、罗曼蒂克的爱情与婚姻性的... (展开)
看来还是有必要把很多年前的一个《非此即彼》之“间奏曲”比较贴在这里贴一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年前的一个旧帖子,本来不想在这里贴的,但是因为看见这里去年又冒出一个帖子,需要《非此即彼》的译者京不特作一下说明,所以把这个帖子在在这里贴一下。 京不特所做的说明是: “社科版京不特翻译的《非此即彼》绝非完美的版本,所以京不特推荐读者们也参看其他版本,其... (展开)
再版时可以考虑一下我指出的“真正‘非翻译’错误”,谢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翻了翻目前大部分的克尔凯郭尔译作评价,同时自己也多看了其中几本后,总结出的实际客观“真相”: 说翻译糟糕的那几本并没有那些评价说的那么糟糕,也没有为了矫枉过正所赞誉的那么好,但也确实不能说完美。 (《概念恐惧》,《或此或彼》这两本倒是真的糟糕。但即使这样,这... (展开)> 更多书评 26篇
-
胡桑 (但愿时间能触及一个身影。)
”就我所关心的而言,肯定无法否认的是,有些诗人在开始写诗之前就发现了自己,或者通过写诗发现了自己。但在另一方面,也很肯定的是,诗人的存在本身就处在黑暗之中,而那黑暗却是一种没有维持下去的绝望的结果,是灵魂在绝望中不断颤栗的结果,是精神无法达到其真正理想化的结果。诗人的理想始终是不真实的理想,因为真实的理想始终都是实际的。因此,当精神不被允许上升到精神的永恒境界时,它就仍然处在过渡之中。为云彩反...2012-11-21 11:27 3人喜欢
-
Joyworld (时间是可以弯曲的)
一般说来,人类一切事情的不完美在于:人类的抱负只有通过其对立面才会实现。我将不讨论各种构成的变化,这可以给心理学家很多事情做(忧郁具有最好的喜剧意义,最富饶往往具有最佳的庄稼人的意义,放荡经常具有最佳的道德意义,不信教的人往往具有最佳的宗教意义),但是仅凭智力便可知:正是通过原罪,人才获得了对于拯救的最初一瞥。2012-09-04 03:35
-
涅朵琦卡的眼睛 (走在认识自己的途中)
一般来说,人类一切事情中的不完美在于:人类的抱负只有通过其对立面才会实现。我将不讨论各种构成的变化,这可以给心理学家很多事情做(忧郁具有最好的喜剧意义,最富饶往往具有最佳的庄稼人的意义,放荡经常具有最佳的道德意义,不信教的人往往具有最佳的宗教意义),但是仅仅凭借智力便可知:正是通过原罪,人才获得了对于拯救的最初一瞥。2013-04-13 12:42
-
Lewwy (I‘m a renegade!)
将会发生什么?未来将带来什么?我不知道,我毫无预感.当一只蜘蛛把自己从一个固定的点往下抛进自己结的网中时,他看见自己前面是一个空荡荡的空间,他在其中找不到任何立足点,而他却劳累过度.我的情形也与他一样;我面前仍是一片空荡荡的虚空,我却被自己身后的一个结果推动着.这种生活周而复始,令人惊骇,不可忍受. 只此一段,不愧为存在主义的祖师爷!!2011-11-06 01:54
论坛 · · · · · ·
感觉翻译的没有《非此即彼》那本好 | 来自光悦 | 4 回应 | 2020-10-25 |
受益匪浅 | 来自意志 | 2008-06-13 | |
书有多好,就不用说了 | 来自AT | 5 回应 | 2008-06-0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9.2分 482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9.7分 31人读过
-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7)8.6分 530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9.3分 24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或此或彼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ancerpilgrim 2011-12-09
上卷写得好,下卷~~
0 有用 karen 2012-12-31
我爱克尔凯郭尔,是与他精神家族类似的人,太爱他了!
0 有用 黑天鹅 2009-12-11
丹麦的哲学家确实不怎么样
0 有用 Winterreise 2012-07-16
当年我读得多么艰难。
0 有用 蒲公英 2012-01-08
中图特价
0 有用 。 2020-11-01
嗯
0 有用 小岛 2020-08-27
@2007-03-07 15:17:27
0 有用 麻风齑粉白装束 2019-09-24
翻译是屎
0 有用 irjcuhducbde 2019-04-01
好难啊iui
0 有用 可心 2019-01-19
“我宁可做一名猪倌,宁可被猪理解,也不愿意被人们误解。” 浪漫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