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好,我有信仰,我相信生活是美妙和壮丽的,但它并不属于我!……我的一切都完结了:我再也无法从此地逃脱,我既没有奋斗的力气,也没有抗争的欲望。如果有什么东西能比现在的堕落更加堕落的话……我应该越来越沉沦!……随便吧,让你们去活吧,但愿你们幸福,但愿自由美好的人类生活的前景为你们敞开!……但我沉沦了!……我感觉到我的理想在破灭,灵魂一闪即逝、庸俗不堪!……过错并不在我:我奋斗过,信仰过,憧憬过,也曾鼓舞别人去信仰!……我力不从心!……但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未赐予我足够的力量?……我是个弱小、悲惨、被命运和人类侮辱的家伙!……我跌倒了,我已经再也不能爬起来!……但愿生活变得美好,人类能够幸福……能够脱离泥潭,在我走向死亡的时候,会伸手为明天那些不会记得我的幸福的人们祈祷!”
自殺俱樂部,比托爾斯泰更貼近人性,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書寫更加流暢,全書幾乎沒有低潮,大段的自白、狂奔的心、忘我的沈迷、無所顧忌的酒醉,在死亡面前,凜冽的死亡,就像西伯利亞的冬天,沒有明天,沒有天涯海角,沒有回憶,沒有忘記,只剩循環往復的日日夜夜,除了我自己,除了我自己。
我也好奇来着,为什么俄罗斯人辣么热衷于自杀描写。。。
我读完这本书就去读《金瓶梅》,感觉很奇特。《金》整本书中没有一个人有一丝一毫的自省或是觉悟,这本书则所有人都在自省,拼命地自省……但自省或不自省,人们的结局竟然差不多
长篇《绝境》第一部叙事比较松散,对自杀理论的诠释也不够深刻,但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却爆发出戏剧性的光彩,叙述的弦突然在黑暗与虚无中绷紧,警句迭出,令人惊艳。《工人舍维廖夫》这部“用血与黑暗写成的中篇”则紧凑得多,想象也更为奇诡,本人觉得比《绝境》更出色。3.9,4.4,综合4.2
8/10。鲁迅《呐喊》推荐。深入剖析“自我”与“本我”。自杀未遂的阿尔志跋绥夫,同样死于肺痨,其精神导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事和人,尤其是当时的一些人也都离开人世,让人感到无力。目睹亲人的死亡是世间最痛苦的刑罚。新的生命即新的痛苦。他不喜欢妥协,对男女情欲的观察入微,自成一派;对婚姻和爱情的独到诠释;和克拉乌杰少尉分享单恋的心酸;对人老的状态和心理描写入木三分。写伊万诺维奇父亲的死亡与帕慕克对死亡的领悟如出一辙。生命的残酷,虚无和无力近在咫尺。奇日是年轻人的化身,他有文化有思想,却悲惨、饥饿、总是穷困潦倒。读完终于能够深切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与绝境以及他们赴死的决心—因为,就是死,他也要独自一人去死。最后一章简直与我此时的心境不谋而合。
世纪末的狂乱和虚无才是小说真正的背景,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可以说这是一部“自杀俱乐部”的讨论记录/
该是对人性、时代、未来怎样的洞彻绝望才能以如此巨大似烈焰焚身的疯狂激情将生命群体的死亡与覆灭谱写到这般高亢昂扬的决绝冷酷。无论是身处社会最赤贫底层的卑微人物还是拥有庞大财富的工厂主,甚至颇有地位的军官、年轻貌美曾声名显赫的演员乃至才华横溢纵欲狂欢的艺术家,在日复一日单调逼仄的阴郁生活里煎熬,一次次遭遇冷酷残忍现实的打击直到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完全破灭,再也找不到灵魂救赎的入口而陷入癫狂绝望的末日缠绕,只能以冰冷漆黑的死亡终结一切。
穿越人性的最卑劣与阴暗,通过否定与死亡,不信神者终获神之佑护,仇恨者拥抱大爱,堕落者灵魂净化,而失败者抵达可怖的宁静与空灵——缺席的自杀者留在原地的那双套鞋,俄罗斯大地最常见的景象,雪后世界。 群魔的天鹅之歌。每个小角色、每段独白都闪光。仿佛重回小时候翻看一本可以与陀氏比肩的书。
所以说我们需要存在主义,才能活下去。除此之外的道路都通向自杀。
“让狗像狗一样死掉吧…”
所有人都终将死亡,孤独的,满足的,苦难的,空虚的,以及其他纷繁复杂原因,但终殊途同归。无怪有人看了这本书选择自杀,我甚至毫不怀疑如果有朝一日——虽然当下看来似乎遥不可及——当我也面临同样绝境的时刻,我会坦诚有部分是今日这本书种下的因。
痛骂,骂他毫无逻辑,然后转身痛哭……
7/10。沾皮不沾肉
一旦你爱上她,你就开始透过她来看整个世界⋯⋯
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二个最伟大的工程师名为:纳乌莫夫。而那第一个,请去《群魔》中寻觅。
读完很痛苦,既算不上生,也没勇气死,疲于奔命的生活与命运没有出路。就算活下去,老去,也是那没有尊严的死亡,和被人践踏和遗忘的坟墓。奇日曾经相信过什么呢,现在岂不是对那些理想的绝佳讽刺?也许那样的结局才是最好的,反而不用面对理想在现实面前的不堪一击。
白银时代之巅
读的是鲁迅翻译的《工人绥惠略夫》,亚拉藉夫是平民出身的托尔斯泰,崇尚理性和普世价值观,绥惠略夫是从绞刑架上逃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了解自由并曾为之奋斗,却最终走向怀疑信仰之路。二人的结局是作者对两种价值观的预言,前者不切实际且幼稚,只能为他毕生捍卫的高尚的“爱”而牺牲,后者若不能找到灵魂上的解脱与救赎,便会在疯狂中走向不可控的毁灭。
有点跳跃啊。
> 绝境
37 有用 李可笑 2013-09-17 17:49:57
“很好,我有信仰,我相信生活是美妙和壮丽的,但它并不属于我!……我的一切都完结了:我再也无法从此地逃脱,我既没有奋斗的力气,也没有抗争的欲望。如果有什么东西能比现在的堕落更加堕落的话……我应该越来越沉沦!……随便吧,让你们去活吧,但愿你们幸福,但愿自由美好的人类生活的前景为你们敞开!……但我沉沦了!……我感觉到我的理想在破灭,灵魂一闪即逝、庸俗不堪!……过错并不在我:我奋斗过,信仰过,憧憬过,也曾鼓舞别人去信仰!……我力不从心!……但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未赐予我足够的力量?……我是个弱小、悲惨、被命运和人类侮辱的家伙!……我跌倒了,我已经再也不能爬起来!……但愿生活变得美好,人类能够幸福……能够脱离泥潭,在我走向死亡的时候,会伸手为明天那些不会记得我的幸福的人们祈祷!”
13 有用 Anfia 2019-03-13 05:14:05
自殺俱樂部,比托爾斯泰更貼近人性,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書寫更加流暢,全書幾乎沒有低潮,大段的自白、狂奔的心、忘我的沈迷、無所顧忌的酒醉,在死亡面前,凜冽的死亡,就像西伯利亞的冬天,沒有明天,沒有天涯海角,沒有回憶,沒有忘記,只剩循環往復的日日夜夜,除了我自己,除了我自己。
8 有用 🍎是最好的水果 2012-02-25 10:04:37
我也好奇来着,为什么俄罗斯人辣么热衷于自杀描写。。。
10 有用 弗兰茨的女学生 2020-12-24 13:57:31
我读完这本书就去读《金瓶梅》,感觉很奇特。《金》整本书中没有一个人有一丝一毫的自省或是觉悟,这本书则所有人都在自省,拼命地自省……但自省或不自省,人们的结局竟然差不多
8 有用 Rottwitz 2012-03-12 10:43:00
长篇《绝境》第一部叙事比较松散,对自杀理论的诠释也不够深刻,但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却爆发出戏剧性的光彩,叙述的弦突然在黑暗与虚无中绷紧,警句迭出,令人惊艳。《工人舍维廖夫》这部“用血与黑暗写成的中篇”则紧凑得多,想象也更为奇诡,本人觉得比《绝境》更出色。3.9,4.4,综合4.2
3 有用 太阳照常升起 2019-07-04 22:53:23
8/10。鲁迅《呐喊》推荐。深入剖析“自我”与“本我”。自杀未遂的阿尔志跋绥夫,同样死于肺痨,其精神导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事和人,尤其是当时的一些人也都离开人世,让人感到无力。目睹亲人的死亡是世间最痛苦的刑罚。新的生命即新的痛苦。他不喜欢妥协,对男女情欲的观察入微,自成一派;对婚姻和爱情的独到诠释;和克拉乌杰少尉分享单恋的心酸;对人老的状态和心理描写入木三分。写伊万诺维奇父亲的死亡与帕慕克对死亡的领悟如出一辙。生命的残酷,虚无和无力近在咫尺。奇日是年轻人的化身,他有文化有思想,却悲惨、饥饿、总是穷困潦倒。读完终于能够深切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与绝境以及他们赴死的决心—因为,就是死,他也要独自一人去死。最后一章简直与我此时的心境不谋而合。
3 有用 Trees 2011-12-09 12:44:25
世纪末的狂乱和虚无才是小说真正的背景,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可以说这是一部“自杀俱乐部”的讨论记录/
3 有用 Lamentos 2016-12-17 11:38:50
该是对人性、时代、未来怎样的洞彻绝望才能以如此巨大似烈焰焚身的疯狂激情将生命群体的死亡与覆灭谱写到这般高亢昂扬的决绝冷酷。无论是身处社会最赤贫底层的卑微人物还是拥有庞大财富的工厂主,甚至颇有地位的军官、年轻貌美曾声名显赫的演员乃至才华横溢纵欲狂欢的艺术家,在日复一日单调逼仄的阴郁生活里煎熬,一次次遭遇冷酷残忍现实的打击直到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完全破灭,再也找不到灵魂救赎的入口而陷入癫狂绝望的末日缠绕,只能以冰冷漆黑的死亡终结一切。
4 有用 阿伽墨得 2017-09-19 17:43:38
穿越人性的最卑劣与阴暗,通过否定与死亡,不信神者终获神之佑护,仇恨者拥抱大爱,堕落者灵魂净化,而失败者抵达可怖的宁静与空灵——缺席的自杀者留在原地的那双套鞋,俄罗斯大地最常见的景象,雪后世界。 群魔的天鹅之歌。每个小角色、每段独白都闪光。仿佛重回小时候翻看一本可以与陀氏比肩的书。
6 有用 跳跳咪咪宝 2021-04-24 00:38:20
所以说我们需要存在主义,才能活下去。除此之外的道路都通向自杀。
4 有用 can 2021-03-13 23:56:17
“让狗像狗一样死掉吧…”
4 有用 narsi 2021-05-03 12:36:16
所有人都终将死亡,孤独的,满足的,苦难的,空虚的,以及其他纷繁复杂原因,但终殊途同归。无怪有人看了这本书选择自杀,我甚至毫不怀疑如果有朝一日——虽然当下看来似乎遥不可及——当我也面临同样绝境的时刻,我会坦诚有部分是今日这本书种下的因。
3 有用 Peruser 2020-08-22 06:59:29
痛骂,骂他毫无逻辑,然后转身痛哭……
2 有用 花郎 2018-07-04 14:57:34
7/10。沾皮不沾肉
3 有用 也太过于好笑了 2021-03-01 23:23:14
一旦你爱上她,你就开始透过她来看整个世界⋯⋯
6 有用 Blue Casket 2019-12-24 14:03:23
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二个最伟大的工程师名为:纳乌莫夫。而那第一个,请去《群魔》中寻觅。
2 有用 🤧 2019-04-19 23:50:47
读完很痛苦,既算不上生,也没勇气死,疲于奔命的生活与命运没有出路。就算活下去,老去,也是那没有尊严的死亡,和被人践踏和遗忘的坟墓。奇日曾经相信过什么呢,现在岂不是对那些理想的绝佳讽刺?也许那样的结局才是最好的,反而不用面对理想在现实面前的不堪一击。
2 有用 古赫 2012-01-02 11:18:16
白银时代之巅
4 有用 Саша萨沙 2022-02-06 18:50:48
读的是鲁迅翻译的《工人绥惠略夫》,亚拉藉夫是平民出身的托尔斯泰,崇尚理性和普世价值观,绥惠略夫是从绞刑架上逃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了解自由并曾为之奋斗,却最终走向怀疑信仰之路。二人的结局是作者对两种价值观的预言,前者不切实际且幼稚,只能为他毕生捍卫的高尚的“爱”而牺牲,后者若不能找到灵魂上的解脱与救赎,便会在疯狂中走向不可控的毁灭。
1 有用 豆豆角 2022-01-30 08:43:07
有点跳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