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国] 瓦尔特·本雅明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副标题: 在文化工业时代哀悼“灵光”消逝
原作名: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译者: 李伟 / 郭东
出版年: 2006-10
页数: 275
定价: 5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伟人代表作 图释书系(第三辑)
ISBN: 9787536680869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副标题: 在文化工业时代哀悼“灵光”消逝
原作名: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译者: 李伟 / 郭东
出版年: 2006-10
页数: 275
定价: 5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伟人代表作 图释书系(第三辑)
ISBN: 9787536680869
内容简介 · · · · ·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是本雅明最具颠覆性的作品。书中论述了技术革命在当代所孵化的新的艺术样式——机械复制艺术。他从艺术生产理论出发,从制造技术的角度,剖析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别。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世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距离感和唯一性。导致了古典艺术的“灵光”消逝,即艺术美境的流失。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不再以仪式为基础。而是建筑于政治学之上。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全译彩图本)中。其超现实主义和犹太神秘主义风格,给20世纪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创作者
· · · · · ·
-
瓦尔特·本雅明 作者
目录 · · · · · ·
原版前言 1
原版序 1
编译者语 1
第一编 机械复制时期的艺术 2
第一章 光晕的消失 2
机械复制 2
展示价值 7
第二章 电影复制 14
电影演员 14
电影拍摄 18
电影效应 22
战争美学 27
第二编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一章 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波希米亚人 34
游手好闲的人 54
现代主义 81
经验与贫乏 112
第二章 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 112
记忆与体验 116
大众的意义 122
人群中的人 128
技术与赌博 134
时间与体验 141
想象力的空间 148
第三章 巴黎,十九世纪的都城 158
傅立叶与拱廊街 158
达盖尔与西洋景 161
格朗德维埃与世界博览会 164
路易·菲力浦与居室文化 167
波德莱尔与巴黎街道 170
豪斯曼与街垒 173
赞歌和挽歌 180
普鲁斯特的形象 180
第三编 文集 180
19世纪的心里话 184
沙龙密语 186
极端的自我沉溺 189
与死亡对峙 192
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196
生命深处的冲动 196
儿童的疗救力量 200
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在未来远离镜子 204
灵魂为身体设宴 208
弗兰茨·卡夫卡 214
掌权者和沉沦者的双重身份 214
卡夫卡的塞壬 218
“成为印第安人” 222
人的动作 225
人类始终是在演戏 228
因为不知道基督,人类遭受了许多苦难 231
动物是最会思考问题的 234
包容万物 237
乞丐的愿望 239
人和马的位置 242
贝尔托尔特·布莱希特 246
形式荒漠中的探索 246
属于一切的人 249
他的对象是贫穷 253
文学史与文学学 258
雇佣兵 258
驱逐历史的帮凶 264
随笔 270
《莫斯科日记》自序 270
俄罗斯玩具 272
法西斯艺术 274
· · · · · · (收起)
原版序 1
编译者语 1
第一编 机械复制时期的艺术 2
第一章 光晕的消失 2
机械复制 2
展示价值 7
第二章 电影复制 14
电影演员 14
电影拍摄 18
电影效应 22
战争美学 27
第二编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一章 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波希米亚人 34
游手好闲的人 54
现代主义 81
经验与贫乏 112
第二章 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 112
记忆与体验 116
大众的意义 122
人群中的人 128
技术与赌博 134
时间与体验 141
想象力的空间 148
第三章 巴黎,十九世纪的都城 158
傅立叶与拱廊街 158
达盖尔与西洋景 161
格朗德维埃与世界博览会 164
路易·菲力浦与居室文化 167
波德莱尔与巴黎街道 170
豪斯曼与街垒 173
赞歌和挽歌 180
普鲁斯特的形象 180
第三编 文集 180
19世纪的心里话 184
沙龙密语 186
极端的自我沉溺 189
与死亡对峙 192
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196
生命深处的冲动 196
儿童的疗救力量 200
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在未来远离镜子 204
灵魂为身体设宴 208
弗兰茨·卡夫卡 214
掌权者和沉沦者的双重身份 214
卡夫卡的塞壬 218
“成为印第安人” 222
人的动作 225
人类始终是在演戏 228
因为不知道基督,人类遭受了许多苦难 231
动物是最会思考问题的 234
包容万物 237
乞丐的愿望 239
人和马的位置 242
贝尔托尔特·布莱希特 246
形式荒漠中的探索 246
属于一切的人 249
他的对象是贫穷 253
文学史与文学学 258
雇佣兵 258
驱逐历史的帮凶 264
随笔 270
《莫斯科日记》自序 270
俄罗斯玩具 272
法西斯艺术 274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文化伟人代表作 图释书系(第三辑)(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相对论》《现象学》《艺术哲学》《知识与谬误》《草原帝国》
等
。
喜欢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人也喜欢 · · · · · ·
-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8.9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8.4
- 启迪 9.1
- 单行道 9.0
- 视觉机器 8.1
- 启蒙辩证法 8.7
- 符号学原理 8.4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9.1
-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9.2
- 视觉文化的转向 8.3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0 条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书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二、作者:瓦尔特·本雅明 三、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四、页数:195页 五、核心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艺术被推下神坛,同商品一样具有了可复制性,拥有了新的价值。 六、关键词汇理解: ·【原真性】 即使在最完美... (展开)论坛 · · · · · ·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 | 来自Conan Xin | 2024-04-05 19:07:21 | |
求电子版 | 来自小津 | 8 回应 | 2020-12-04 17:57:15 |
这个版本的书对图片的编辑还是有问题的 | 来自万寿膏 | 7 回应 | 2019-10-18 19:25:13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来自jojo | 2017-04-13 18:18:17 | |
请问有人转让《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吗? | 来自BNyinan | 2014-11-19 21:05:4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2 )
-
-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8.4分 2821人读过
-
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3)9.0分 390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8.0分 43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本雅明 (水底火焰)
- 考研路上专业书 (虎折)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社会/文化史 (🦉的瓦涅密)
- 演员郭晓婷 微博中的推荐书单 (CathyM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容安 2008-11-29 00:47:07
重庆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加了很多照片和绘画。其中的注解也挺应景。应该说是个不错的版本。当然,最出彩的还是本雅明的文字和思想。恶之花的确是能让人得到慰藉的诗。
2 有用 ashu 2016-11-11 22:29:59
书中配图略多点,但与本雅明所写的相关,有时图片看着挺有趣。诗意的写法。因为自己底子薄,摸不透本雅明要说的,准备再看一遍!
0 有用 祝羽捷 2020-08-20 12:33:26
作业
11 有用 水月神 2011-11-19 15:11:37
编者用图片重构了本雅明的文字,似乎不太成功。
18 有用 灰狼 2015-10-24 00:41:39
考博士期间看的第一本理论读物,到现在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