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特手记的书评 (52)

蓝文青 2011-10-05 11:22:2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听,一首孤寂的咏叹调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勒内·马利亚·里尔克是诗人,首先是诗人,然后,他也写散文,也写小说,多才多艺,令许多诗人作家同行仰慕尊敬。最近阅读的《抒情诗的呼吸》里就有前苏联的两位著名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对他坦诚崇敬,倾心仰慕。手上...  (展开)
malingcat 2007-02-09 21:44:46

瞧,那个胆小的孩子!

丹麦男孩马尔特生长在贵族之家,祖父是老侍从官,外祖父是位元帅,到父亲这里虽然没落了,但是依然维持着体面。继承了母亲“西碧尔女伯爵”敏感怯懦的禀赋,马尔特从小就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对于他而言,周围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恐惧: “因为害怕我的毛毯边缘突出的细细羊...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2-12-08 18:01:0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版

知死和畏死,让人从浑浑噩噩中抽身而出

生命、死亡、观看、恐惧、童年......这些都是理解现代世界和个体生命的关键词。要如何与这些无可避免的孤独时刻共处? 里尔克的诗人身份被广泛知晓,但他还有一部长篇小说《布里格手记》流传,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聚焦了生命中的恐惧与死亡,描绘了“...  (展开)
PoPoSwift 2020-10-28 13:53:0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版

脸,在言语与面具之下 ——“马尔特”的恐惧与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引语 在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于1910年成书的自传性笔记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中,出生于丹麦落魄贵族家庭的二十八岁青年马尔特旅居巴黎,以忧郁、恐惧、孤独的情绪叙述了碎片化的内心独白。笔记既抒写了马尔特在巴黎的城市生活、观察世相的心情,也穿插马尔特对童年家...  (展开)
驽骍难得和风车 2010-09-16 16:44:09

诡异诗人的诡异维度

读完第三遍《马尔特手记》,我得了胆囊炎。两者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至多是精神愉悦与肉体痛苦的偶然冲撞,读书人难免的不幸。 一个胆囊炎患者的行走是件要命的事情。右腿动一下,肚子里就牵扯出一条线状的痛,线的一头攀住肋骨,另一头凌厉地坠向地面,天经地义...  (展开)
安之 2008-07-28 18:06:17

出走的浪子

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是一部诗人的心灵咏唱——交织于对周遭生活的观察、对童年片段式的回忆、和对历史人物故事的采撷——从人的内部描画一个出走的浪子探索灵魂的去向。 浪子的故事最早出现于《新约•路加福音》第15章第11-32节:一个人得到父亲的财产之后,就去了远方,...  (展开)
饮者 2023-01-13 22:32:43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版

一部影响茨威格、卡夫卡的旷世杰作

1875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一年。在中国,军阀张作霖和女侠秋瑾正是这一年出生,也正是这一年的奥地利,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员家庭中有一位男孩呱呱坠地,他便是整个西方文学世界有着重要影响的里尔克。在西方,里尔克是与叶芝、艾略特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他的存在...  (展开)
Dasha 2009-01-24 23:52:42 Dalkey Archive Press2008版

勘误

章节划分有些与原文诸版均不太相符。 一些低级错误如下: P.39 "m'engorgeuillir"正确为“m'enorgueillir” P.84 "Gyldenløves"正确为“Gyldenløves” P.120 两处"døden"正确为“døden” P.196 两处"døden"正确为“døden” 总之,文字流畅可读,情绪贴近原...  (展开)
2008-04-25 12:37:17

向死而生:一位纯粹诗人的心灵经验

向死而生:一位纯粹诗人的心灵经验 ——读里尔克《马尔特手记》 瓦尔特•本雅明在分析波德莱尔笔下的十九世纪末的巴黎时写道:“巴黎的质地是脆弱的,它被脆弱的象征包围着——有生命的东西和历史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对逝者的悲哀和对来者的无望。” 如波德莱尔在诗...  (展开)
Dasha 2008-05-02 01:40:27 志文出版社1972版

才女方瑜“不自量力”语应该是诚恳的

里尔克 “布里格手记”(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的第一个汉语全译本。方瑜于《译序》中说:“执笔翻译《马尔泰手记》,对我而言,实在有点不自量力。起初也没有想到终于能够将它全部译出来,如果没有外子的帮忙,这本书决不能有完成的一天,他根据四本不...  (展开)
刘亦奇 2020-05-24 22:59:5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版

死亡溢出他黯蓝色的制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为一份读书报告中我负责的部分,包含结构、形式、语言风格的分析,以及关于女性形象、爱与被爱等的书写。斜体为原文,括号内标注所在节数。 内容概述 小说的主人公马尔特·劳瑞茨·布里格是一位28岁的丹麦破落贵族。他的母亲在马尔特少年时代就早早去世了。之后他随父亲拜...  (展开)
冲鸭 2019-11-21 10:07:2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版

僵尸族家庭

这本书的71段文字揭示,人类的生活就是破碎的,断裂的, 由我们的思绪来打破。诗人的生涯也是如此。第165页,“我们移走了最宝贵的东西,时间在琐事中流走,我们已习惯于蝇营狗苟。” 翻译的比较踏实,但是那种读原文才能读到的恐惧和神经质,像鲁迅狂人日记般不可终日的感觉,...  (展开)
王瑢 2017-08-16 08:58:4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只有孤独可以永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只有孤独可以永恒 ——浅谈里尔克作品欣赏与阅读 文:王瑢 一.诗歌,好刀在于 “刃” 诗歌与小说衡量尺度不同。若套用中国人一句俗语“好钢用在刀刃上”,诗歌便是刃上钢。小说的好在质地、分量、造型上,是一种整体感觉。 我自己也写诗,但必须承认,...  (展开)
阿免 2022-11-02 21:48:2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有人写过我内心的恐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要阅读里尔克的作品,从读《马尔特手记》开始,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伟大的诗人,如果不是那么吝啬,还能留给我们一些诗歌外的作品,简直是一件令读者狂喜的事情。 “ 我们每个人的死都一直裹藏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就像是一只水果里面包裹着它的果核一样。儿童的身体里面...  (展开)
复归无物 2020-02-24 22:01:1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版

《布里格手记》读后随感

作为里尔克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不同于其诗歌早期的抒情风格,而是主要以客观、智性的眼光审视生命,最擅长以一个小物件入手,精细的书写物件的边边角角,然后带入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亲朋,从而展现出细小又宏大看似对立实则融合的风格。 主人公马尔特·劳瑞茨·布里格是丹麦破落...  (展开)
皮皮虾和米稀稀 2016-12-06 05:42:40

第二自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的时候可以参考布罗茨基的《第二自我》。 整本书的结构很松散,但层次很清楚。第一部分是写死,马尔特身边的人如何被死所摧毁,马尔特通过见证领悟死本身,到了末尾他注意到了阿贝伦娜,开始走向爱的转化。在第二部分的57小节里,阿贝伦那和贝蒂娜都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她...  (展开)
λήθη 2016-04-09 13:25:0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版

Kindle版,第一印象

大概浏览了其注释,细读了第一节 比较参考了 艾洛,Dasha的译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369555/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425346/ 对照Engel的评注本作为底本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3231/ 我也不太清楚是出版社选题找的译者(现在多数情况如...  (展开)
忘了时间的钟 2012-07-27 13:52: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最懂女人心

但凡我钟爱的男作家,都有着一颗柔软的最懂女人的心。可能是我比较狭隘,但当君看完这段话之后,便知引得多少英雌竞折腰:“命运总是喜欢发明一些模式和规划。命运的困难在于它自身的复杂多变。而生活的艰难却是由于生活本身的简单。构成生活的事物寥寥无几,但它们的宏...  (展开)
里亚朵夫 2011-10-16 18:08:5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最后的游吟诗人——读《马尔特手记》

游吟诗人是欧洲一个古老的职业,其浪漫神秘的形象频繁地见诸欧洲的文艺作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曾几何时,这一特殊的人群游走于列国之间,演唱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歌曲,表演民间史诗,在他们赞美着爱情,讽谕世象百态,让人们亦悲亦喜的同时,其实也是...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2条)

订阅马尔特手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