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人文学通识
原作名: The Art of Being Human
译者: 舒予
出版年: 2007-1
页数: 594
定价: 7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书系·人文科学系列
ISBN: 9787301095447
内容简介 · · · · · ·
《艺术:让人成为人》旨在向那些没有或者没有多少文科背景的学生介绍人文学带给我们的喜悦。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交流我们对于作为心智与情感体验的人文学所怀有的热情。学生藉由学习审慎的思考,以及对于创造性艺术的认知,也将会更好地了解自身。
《艺术:让人成为人》叙述的历史上人文学取得的杰出成就。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主题式,而不是编年史式的,但是历史语境仍然作为了解特定作品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激过去了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相近的人过去并存在过,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我们会继续发现新的原因去体验喜悦,并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得到的激励。
本版特色:本书的版本次数已经达到第7版,这是因为人文学是活着的,并将永远活着。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
《艺术:让人成为人》旨在向那些没有或者没有多少文科背景的学生介绍人文学带给我们的喜悦。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交流我们对于作为心智与情感体验的人文学所怀有的热情。学生藉由学习审慎的思考,以及对于创造性艺术的认知,也将会更好地了解自身。
《艺术:让人成为人》叙述的历史上人文学取得的杰出成就。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主题式,而不是编年史式的,但是历史语境仍然作为了解特定作品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激过去了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相近的人过去并存在过,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我们会继续发现新的原因去体验喜悦,并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得到的激励。
本版特色:本书的版本次数已经达到第7版,这是因为人文学是活着的,并将永远活着。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必须要生长和变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在的这一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订,它们对于我们特殊的方式走进人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简介 · · · · · ·
理查德·加纳罗曾受教于哈佛大学(专攻戏剧史和批评)、波士顿大学(专攻美国文学和戏剧)、迈阿密大学(专攻文学和戏剧),以及劳伦斯大学(专攻教育心理学)。在综合性教育发展的早期历史中,加纳罗非常活跃。他曾帮助过迈阿密大学和迈阿密-戴德社区学院两所学校发展了人文学项目,并教授人文学和戏剧等科目长达21年之久。加纳罗还为向全美播放的专题片《艺术:让人成为人》写过30集电视剧本,期中第一集“人文主义者的存在方式”获得艾米最佳教育纪录片奖;另一集“亚伯拉罕的苦痛”在伯明翰电影节纪录片角逐中荣获第一名。
特尔玛·阿特休勒教授的本科专业是英语和历史(迈阿密大学),硕士专业是文学、戏剧和电影传播(福特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的主要兴趣集中在采用综合性、交叉学科以及个性化的方法给荣誉班级和普通班级的学生讲授人文学。在教学时,阿特休勒教授强调使用具体事例来讨论伦理...
理查德·加纳罗曾受教于哈佛大学(专攻戏剧史和批评)、波士顿大学(专攻美国文学和戏剧)、迈阿密大学(专攻文学和戏剧),以及劳伦斯大学(专攻教育心理学)。在综合性教育发展的早期历史中,加纳罗非常活跃。他曾帮助过迈阿密大学和迈阿密-戴德社区学院两所学校发展了人文学项目,并教授人文学和戏剧等科目长达21年之久。加纳罗还为向全美播放的专题片《艺术:让人成为人》写过30集电视剧本,期中第一集“人文主义者的存在方式”获得艾米最佳教育纪录片奖;另一集“亚伯拉罕的苦痛”在伯明翰电影节纪录片角逐中荣获第一名。
特尔玛·阿特休勒教授的本科专业是英语和历史(迈阿密大学),硕士专业是文学、戏剧和电影传播(福特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的主要兴趣集中在采用综合性、交叉学科以及个性化的方法给荣誉班级和普通班级的学生讲授人文学。在教学时,阿特休勒教授强调使用具体事例来讨论伦理问题。阿特休勒教授是第一位荣获迈阿密—戴德社区学院资助的人文学教授。
目录 · · · · · ·
第1部分 人文学和你
第1章 审慎思考的艺术
人文学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一个没有时间给美的人
如何审慎地观看
处身于科学世界中的人文学
汽车与骑自行车的人文主义者
是主人,而不是奴隶
第2章 日神理性和酒神直觉
尼采在古老的神话中发现了真理
古老的诸神还活着
制度
艺术
第2部分 人文学科
第3章 神话
大众神话
童年时代的神话
童年时代的神话
解释性的神话
神话中的原型
第4章 文学
作为历史的文学
诗歌
小说
短篇小说
第5章 艺术
模仿的需要
不同风格的模仿
对于逼真仿的反抗
艺术建筑
第6章 音乐
音乐的基本要素
缤纷的音乐体验
第7章 戏剧
戏剧惯例
悲剧
喜剧
自然主义
观念剧
一个变化纷呈的世纪
幕后
第8章 舞台剧
第9章 电影
第10章 电视
第3部分 人文学主题
第11章 宗教
第12章 道德
第13章 幸福
第14章 生死观
第15章 冲突
第16章 自由
引文注释
术语表
人文学:告慰良知的乡愁(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要尊重自己身处其中的环境。憎恶你周围的一切是一张通向绝望的单程票……永远不要把你的幸福寄托在会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上;那样的话,你也许需要永远的等待。你必须做的是要在你自己的内在世界里找到可以应付混乱的免疫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页 -
虽然我们将相当一部分注意力都投注给了那些所谓的伟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要意识到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这些伟人都不是玻璃汽包里的人物,不与你发生丝毫的关系。 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像所有的人一样,在内心之中富于艺术精神,并善于探索。然而,他们与我们所不同的是,当我们中的一些人在追求我们认为更重要的目标时,就会把那些“额外的”心思推置到一边(等我退休以后,我就可以有时间画画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艺术:让人成为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艺术:让人成为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艺术:让人成为人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艺术:让人成为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青年人的空心病,就要用这样的书来医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艺术,让人成为人》这本书,光看书名,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本艺术史类的著作,但它的副标题又这样宏大,“让人成为人”,让人怀疑作者如何能用一本“艺术”书穷尽这个问题。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在为本书作序时,也劈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人何时成其为人? 人从哪里脱离动物... (展开)

学得慢、不会学不要紧,只要坚持学下去,总有一天由点及面你会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矩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起艺术,可能大家都觉得艺术离自己很遥远,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家里的一幅画,看过的一本书,每天会听的音乐,最近看过的电影,这些都是艺术。没有人能够脱离艺术而生活,我们每个人,不是在创造艺术的路上,就是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 所以,当看到《艺术:让人成为人》... (展开)
《艺术:让人成为人》书评
> 更多书评 23篇
-
1.接受每个人的批评,但要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威廉·莎士比亚 ———————————————————————————————————— 2.提问题的人是五分钟的傻瓜,不提问题的人永远是傻瓜。——中国谚语 ———————————————————————————————————— 3.尊重自己身处其中的环境。 ———————————————————————————————————— 4.日记就是你的本质的存放... (1回应)
2012-07-15 09:32 17人喜欢
1.接受每个人的批评,但要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威廉·莎士比亚 ———————————————————————————————————— 2.提问题的人是五分钟的傻瓜,不提问题的人永远是傻瓜。——中国谚语 ———————————————————————————————————— 3.尊重自己身处其中的环境。 ———————————————————————————————————— 4.日记就是你的本质的存放地。 ———————————————————————————————————— 5.最珍贵的财富——思考的能力。 ———————————————————————————————————— 6.提高鉴赏的好处: 审美喜悦 审慎的思考 语言(摘自伟大的著作) 神话(信仰,维系希望) 对过去的感悟(此时此刻和过去的历史) 更加开阔的理解力 ———————————————————————————————————— 7.看更多的书, 欣赏更多的戏剧和歌剧, 去更多的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 与人文学紧密联系。
1回应 2012-07-15 09:32 -
要尊重自己身处其中的环境。憎恶你周围的一切是一张通向绝望的单程票……永远不要把你的幸福寄托在会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上;那样的话,你也许需要永远的等待。你必须做的是要在你自己的内在世界里找到可以应付混乱的免疫力。 2011年1月30日,在回家过年的火车上读到这句话。 (2回应)
2014-03-20 17:47 11人喜欢
-
CH405 (无法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虽然我们将相当一部分注意力都投注给了那些所谓的伟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要意识到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这些伟人都不是玻璃汽包里的人物,不与你发生丝毫的关系。 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像所有的人一样,在内心之中富于艺术精神,并善于探索。然而,他们与我们所不同的是,当我们中的一些人在追求我们认为更重要的目标时,就会把那些“额外的”心思推置到一边(等我退休以后,我就可以有时间画画了)。 ---------...2012-10-30 17:54 10人喜欢
虽然我们将相当一部分注意力都投注给了那些所谓的伟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要意识到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这些伟人都不是玻璃汽包里的人物,不与你发生丝毫的关系。 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像所有的人一样,在内心之中富于艺术精神,并善于探索。然而,他们与我们所不同的是,当我们中的一些人在追求我们认为更重要的目标时,就会把那些“额外的”心思推置到一边(等我退休以后,我就可以有时间画画了)。 引自 人文学和你 ----------------------------------------------------------让我想起导演Frank Darabont 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孩提时,我梦想着拍电影时的种种乐趣,但在这个圈子里滚打多年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我曾问乔治-卢卡斯为什么他离开导演工作达20年之久,他回答道,这个工作需要你投入太多心力,直至令你不堪重负,而在这个行业里平淡流俗将意味着一文不值。导演《绿色奇迹》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深深体会到做导演的艰辛,但我觉得拍电影的意义并不仅在于它卖座与否,而在于它的孕育过程本身。我深谙这世上有太多资质胜过我的人为生计不得不在鞋店或快餐店里忙碌,我跟他们不同的是,我花了九年的时间追求并实现我的理想(学习电影),而他们不愿付出这么多去追求一个看似幻影的东西。”
回应 2012-10-30 17:54
-
Mercy (【不計較那麼多。】)
在这本书翻开的第一页上,页面正中央,两行小字规规矩矩的列再那里:【在阅读这些文字的路上,你会遇见你自己。】 关于人文学,这是一本相当值得推荐的书。我看的版本是第七版,舒予译。内容分为三部分:<人文学和你>,<人文学科>,<人文学主题>,每个部分里又会有很多小章节。 在第一部分<人文学和你>的前面,引用了 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的诺贝尔受奖演说里的一段话: “所有的路都通向一...2011-05-07 13:30 1人喜欢
在这本书翻开的第一页上,页面正中央,两行小字规规矩矩的列再那里:【在阅读这些文字的路上,你会遇见你自己。】 关于人文学,这是一本相当值得推荐的书。我看的版本是第七版,舒予译。内容分为三部分:<人文学和你>,<人文学科>,<人文学主题>,每个部分里又会有很多小章节。 在第一部分<人文学和你>的前面,引用了 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的诺贝尔受奖演说里的一段话: “所有的路都通向一个目标:向他人讲述我们是什么。而为了向着这个令人喜悦的地方跋涉,我们必要经历孤寂和痛苦,隔绝,还有静默。在那里,我们可以笨拙地跳舞,唱着我们忧伤的歌--但是,在这舞中,或这歌中,在我们觉察到自己成为人,并坚信于一个共同的命运之时,我们的良知完成了它最古老的仪式。” 我找到下面这段翻译,貌似与上面那段相似: “我从大地与人的灵魂得到莫大资产。没有不能克服的孤独。所有的道路都通向一点,那就是把我们原有的形象传达给别人。因此,要抵达可以跳原始之舞,唱叹息之歌的圣城,就必须慢慢超越孤独与严酷、孤立与沉默,在这舞蹈与歌唱中,满含着远古以来的仪式:相信人之为人的自觉与共同命运。 ” ~~~~~~~~~~~~~~~~~~~~~~~~~~~~~~~~~~~~~~~~~~~~~~~~~~~~~~~~~~~~~~~~~~~ 百度资料:巴勃罗·聂鲁达( Pablo Neruda,1904—1973)智利诗人。 生于帕拉尔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 1928年进入外交界任驻外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后因国内政局变化,流亡国外。曾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24)和《诗歌总集》(1950)。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1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授予聂鲁达诺贝尔文学奖金,“因为他的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
回应 2011-05-07 13:30 -
smile (旅行是为了做梦,像梦一样自由)
人文学并不止于全世界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的严肃作品。人文学乃是你自己所表达和创造的东西,不管那只是你在信步时吹着的口哨,还是一小段木刻,或是你醉心的水彩画。它们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这个不安宁的世界迫切需要它们。 尼采相信对一出悲剧的恰当反应是让自己在情感上予以回应,就如我们对音乐的回应。对希腊悲剧的评价和教学只关注其中的道德主题,而不是强大的情感冲击,尼采相信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人格中试图从希...2018-03-26 20:43 1人喜欢
人文学并不止于全世界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的严肃作品。人文学乃是你自己所表达和创造的东西,不管那只是你在信步时吹着的口哨,还是一小段木刻,或是你醉心的水彩画。它们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这个不安宁的世界迫切需要它们。
尼采相信对一出悲剧的恰当反应是让自己在情感上予以回应,就如我们对音乐的回应。对希腊悲剧的评价和教学只关注其中的道德主题,而不是强大的情感冲击,尼采相信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人格中试图从希腊悲剧中寻找到一个主题的这一部分,尼采称之为日神的。而人格中为情感、直觉、超越限制之自由所主宰的那一部分为酒神的,这一部分试图对音乐以及对悲剧的力量和愤怒作出情感上的回应。他相信生命的目标就是在这两种力量之间取得平衡——能够清晰地思考,保持稳固、可靠,为自己的行动负责,还要能够有所感觉,好比享受美酒,必要时能够表达爱和恨、不为规则的顾虑所羁绊。
在学习人文时,我们的反应方式可以是日神式的,意即我们在评价一部作品之前会客观、批判地欣赏它;或者还可以是酒神式的,意即我们主要是在情感上做出反应。人文学中的某些学科,尤其是音乐,对我们感情上的影响大于理智,而其他学科——文学、戏剧和电影,不仅可以在情感上而且还可以在思想感染我们。
美国人EE肯明斯《愿我的心儿永远》:“愿我的心儿总是向小鸟儿开敞,它们是生活的秘密。无论它们唱什么都比知识更美妙,倘若听不到它们人们便已衰老。
愿我的心灵在饥饿,无畏,干渴和柔韧的四周游荡。哪怕是星期天,也但愿我弄错了,因为人们一旦明辨对错,他们便不再年轻。
愿我自己不要干任何有用的事,且爱你自己比真爱还多几分。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傻瓜,能够抗拒晴天扑面的一抹微笑。”
歌德:一个人应该,至少是每天都要听一支动人的歌,读一首好诗,看一幅美的画,并且如果有可能,还要说上几句明智的话。
西雅图酋长:大地上的一切对我的子民皆神圣,每一颗松针、每一片沙滩、幽暗的树林中每一处缭绕的云雾、每一片芳草地、每一只鸣虫,所有这一切在我子民的记忆和经验之中皆神圣。
父亲坚持世上没有圣诞老人,要求男孩,“把这句话说完,‘世界上没有——’”孩子就是闭口不说,父亲非常生气,重复道,“说吧,答案是什么?世界上没有什么?”孩子疲倦地抬头看看自己的父亲说:“世界上没有爸爸。”
瓦尔特佩特:艺术走近你,坦率地提议说在你的时光流逝之际,自己除了给予它最高的品质之外,不能带给它任何东西。
乔治布拉克:艺术旨在让人感到不安,而科学则让人心安理得。
让图默:人,男人和女人要获得解放,每一个新的美国人都应该是一粒金色的稻谷,宛若我们身体的麦儿扬出麸屑,直至成为人性境界的精华质料。
乔治巴兰钦:我不要那些想跳舞的人,我要的是那些必须跳舞的人。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必须做出选择。
由于这种药太稀缺和昂贵,剧中的医生必须在两个申请人之间做出选择:一个人是一名相当不错的也曾经帮助过许多病人的勤恳的医生,另一个人是一位艺术家,一个天才,一个无赖,他显然只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有责任心的医生最终得到了药物,而那位艺术家则面临死亡。箫伯纳使我们意识到艺术家的自利丰富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因此我们在贸然做出道德判断之前,必须小心谨慎。
从开始,我们就说过,人之为人乃是一种艺术,这一设想在伦理事务比在其他任何事务中都至关重要。你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充分实现了自我的人,倘若你可以从生活中获取一切,而不在乎他人会如何受影响。,你也可以认定道德操守——不计较利益,做你视为正确的事——乃是自我得到充分实现的标志。一个回荡在人文学中的响彻宣言是,人们值得冒这样的风险去维护道德上的纯洁。人类状况达到最佳状态的基本条件就是,人们可以在道德纯洁性这个问题上冒险下赌注。
萨福《阿佛罗狄忒颂歌》:稍后,神圣的您啊,从不朽的嘴角和眼神里绽放灿烂的欢笑,垂问我,是什么让我痛苦——为什么从碧落中,我要把你唤出?是什么让我的心儿如此狂乱?笑问我——对我说:我的萨福,是谁让你蒙受屈辱?告诉我是谁拒绝了你,徒劳地叹息。无论是谁,逃逸而去的必将追随;拒绝礼物的人,必将更多的礼物带给你;现在厌恶你的人必将深深疯狂地爱上你——是的,不过你不会愿意。
任何一个体验过失去爱人的痛苦,体验到失败或遭受过拒绝之苦的人,都会知道那种震惊之后的麻木以及那种无法做出反应的瘫软。狄金森使得这种麻木看起来像是一种正常的情感。
乔治亚道格拉斯约翰逊《黑人母亲的悲哀》:孩子,别敲我的门。我不能让你进来,你不知道这世界充满了残酷和罪恶。在平静的永恒中等待,等我来到你的面前。世界是残酷的,残酷的,孩子,我不能让你进来!孩子,别敲我的心,我不能忍受那痛,装作充耳不闻你的呼告,一遍又一遍!你不知道一些凶恶的人住在这地上,安静下来,安静下来,我的乖孩子,我一定不能让你生出来!
赫胥黎:在沉默之后,对于不可言说之物最有效的表达手段就是音乐。
《英雄》:对比而言,第三乐章几乎令人震惊,它的疾驶的速度和明晰的号角,一切听起来更像是一场捕猎聚会。风马牛不相及?当然不。葬礼进行曲的每一个音符都表明情感上的撕扯已经到了尽头,生活必须进行下去。抑郁的灵魂必须从绝望中站起。我们经历了浪漫主义的幻想走进悲剧的深处;然后,挣扎着向上攀升,我们重又变得更加成熟,审慎,带着一种从容的肯定。
贝茜史密斯:要是没有坏运气,我就根本没有运气。
莎士比亚《李尔王》: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老鼠都有命,而你却偏没有气息了呢?你永不再来,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
马斯洛:音乐家必须作曲,美术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作诗,倘若他最终想与自己和平共处。一个人必须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
戈达尔:摄影是真理。而电影是1秒中说了24遍的真理。
凯瑟琳赫本:如果你遵守所有的规矩,你就会错失所有的乐趣。
真正的戏剧是我们大部分人一天天过的,在本质上没有任何波澜的生活。
《野草莓》是一个不朽的诗意的恳求,它恳请人紧紧地把握住青春,爱和关怀。
海明威: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块,整体的一部分。倘若大海把一小块泥土冲掉,欧洲就会变小,如同海岬失掉一角……任何人的死都会让我变少,因为我是全人类的一部分;因此,永远不要派人去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捕捉的就是人因为得到或得不到幸福而在瞬间中变得意味深长的面孔。
可却永远感到黑夜正潜步来临。
伊壁鸠鲁主义的一个假设是,没有人能长时间地持续体验快乐。我们美餐一顿的时间会有多久?耽于性爱的时间会有多久?酩酊大醉的时间有多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负担一种从最开始就如此有限的生活哲学呢?
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建议,“人应该超越他能掌握在手的东西。”
阿尔伯特加缪:在严冬里,我终于知道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个不可征服的夏日。
基耶斯洛夫斯基《蓝》:“即使我拥有天使般的嗓音,如果我没有爱,我就像是一个空心铜管乐器。即使我有预言的天赋,而且也能解释所有的玄机,还有所有的知识。即使我有足够的信念,去把最高大的山峰移开,如果没有爱,我什么都没有。爱需要耐心,爱需要善心。它可以容忍一切,它给予希望。爱永远都不会坠落,预言也有落空的时候,语言总是不休止的,知识会慢慢淡去,现在我们需要忍受……信念,希望和爱,而其中最伟大的那就是爱。”
有时,伟大乃是在万劫不复的痛苦和自我怀疑中诞生的,而我们公众则是它的受益者。
安妮塞克斯顿:我说活下去,活下去,因为有太阳,还有梦想,这份令人心旌摇荡的礼物。
阿奈斯宁:藉由活着,藉由经历苦难,藉由失误,藉由,藉由给予,藉由丧失,我推迟了死亡的来临。
佐拉:如果你问我,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做什么,那么,我,作为一个作家,会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大声地活着。
大多数人之所以感到不幸,是因为他们总是执迷于让自己的幸福维系于命运或偶然性(芝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自然地盼望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这从来都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不是把自己所能掌控的正直而富有德性的行为当做唯一重要的事情。
如何才能防止我们的生活受到破坏?首要的是要停止对疾病、地震、衰老以及其他来自自然的各种麻烦的抱怨。在生活的过程中向自然抗议,无异于向我们自己提出抗议。如果我们接受自然赋予我们的令人愉悦的方面,我们也必须同时接受自然带给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因为这就是游戏规则,无论好坏都要接受。但是,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不堪的折磨的并不是自然,而是我们自己。在投身哲学研究之前,我们都是破坏生活的快乐方面的专家,这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折磨人的形式:恐惧和不知足。我们无法修补那些所谓自然的恶,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同那些真实的恶作斗争:它们来自于侵占我们理智的迷信与幻想。
首先是恐惧。我们到底恐惧什么呢?我们无疑恐惧死亡。还恐惧神灵,或许他们就在死亡的彼岸等着我们。”
回应 2018-03-26 20:43 -
CH405 (无法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虽然我们将相当一部分注意力都投注给了那些所谓的伟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要意识到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这些伟人都不是玻璃汽包里的人物,不与你发生丝毫的关系。 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像所有的人一样,在内心之中富于艺术精神,并善于探索。然而,他们与我们所不同的是,当我们中的一些人在追求我们认为更重要的目标时,就会把那些“额外的”心思推置到一边(等我退休以后,我就可以有时间画画了)。 ---------...2012-10-30 17:54 10人喜欢
虽然我们将相当一部分注意力都投注给了那些所谓的伟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要意识到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这些伟人都不是玻璃汽包里的人物,不与你发生丝毫的关系。 他们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像所有的人一样,在内心之中富于艺术精神,并善于探索。然而,他们与我们所不同的是,当我们中的一些人在追求我们认为更重要的目标时,就会把那些“额外的”心思推置到一边(等我退休以后,我就可以有时间画画了)。 引自 人文学和你 ----------------------------------------------------------让我想起导演Frank Darabont 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孩提时,我梦想着拍电影时的种种乐趣,但在这个圈子里滚打多年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我曾问乔治-卢卡斯为什么他离开导演工作达20年之久,他回答道,这个工作需要你投入太多心力,直至令你不堪重负,而在这个行业里平淡流俗将意味着一文不值。导演《绿色奇迹》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深深体会到做导演的艰辛,但我觉得拍电影的意义并不仅在于它卖座与否,而在于它的孕育过程本身。我深谙这世上有太多资质胜过我的人为生计不得不在鞋店或快餐店里忙碌,我跟他们不同的是,我花了九年的时间追求并实现我的理想(学习电影),而他们不愿付出这么多去追求一个看似幻影的东西。”
回应 2012-10-30 17:54
-
然而,即便我们假定诗人确实与我们当今时代有密切关联,这种相关性对你个人是否有意义?在批判过程的这一最后阶段,你可以自由作出你自己的判断。或许让你最受感染的是这首诗的语言或它的意象。或许你更想寻找隐蔽性的艺术技巧。或许最为重要的是,它促使你思考这种紧迫的问题——例如全球性变暖以及工业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或许你读过其他写给现代读者的著作,你认为它们更有说服力。又或许你一直希望在写作上一试身手,而华兹华斯的诗...
2020-07-31 11:00
-
人文学可以使人上瘾。歌曲和故事、音乐和舞蹈、言语和观念——一旦你让入到你的生命中,你就永远不能没有它们而活着。人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激发想象的故事,可以激发心智的观念,可以激发音乐,以及可以愉悦感官的美术。学习人文学可以让我们向内心之中看到我仁所想,看到创造性冲动呼唤着我们去释放的东西。这一向内心之中进发的旅程助我们面对我们真正的自我,帮助我们确认我们是谁。 --------------- 试试是不是真的有疗效。
2020-07-30 22:10
-
smile (旅行是为了做梦,像梦一样自由)
人文学并不止于全世界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的严肃作品。人文学乃是你自己所表达和创造的东西,不管那只是你在信步时吹着的口哨,还是一小段木刻,或是你醉心的水彩画。它们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这个不安宁的世界迫切需要它们。 尼采相信对一出悲剧的恰当反应是让自己在情感上予以回应,就如我们对音乐的回应。对希腊悲剧的评价和教学只关注其中的道德主题,而不是强大的情感冲击,尼采相信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人格中试图从希...2018-03-26 20:43 1人喜欢
人文学并不止于全世界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的严肃作品。人文学乃是你自己所表达和创造的东西,不管那只是你在信步时吹着的口哨,还是一小段木刻,或是你醉心的水彩画。它们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这个不安宁的世界迫切需要它们。
尼采相信对一出悲剧的恰当反应是让自己在情感上予以回应,就如我们对音乐的回应。对希腊悲剧的评价和教学只关注其中的道德主题,而不是强大的情感冲击,尼采相信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人格中试图从希腊悲剧中寻找到一个主题的这一部分,尼采称之为日神的。而人格中为情感、直觉、超越限制之自由所主宰的那一部分为酒神的,这一部分试图对音乐以及对悲剧的力量和愤怒作出情感上的回应。他相信生命的目标就是在这两种力量之间取得平衡——能够清晰地思考,保持稳固、可靠,为自己的行动负责,还要能够有所感觉,好比享受美酒,必要时能够表达爱和恨、不为规则的顾虑所羁绊。
在学习人文时,我们的反应方式可以是日神式的,意即我们在评价一部作品之前会客观、批判地欣赏它;或者还可以是酒神式的,意即我们主要是在情感上做出反应。人文学中的某些学科,尤其是音乐,对我们感情上的影响大于理智,而其他学科——文学、戏剧和电影,不仅可以在情感上而且还可以在思想感染我们。
美国人EE肯明斯《愿我的心儿永远》:“愿我的心儿总是向小鸟儿开敞,它们是生活的秘密。无论它们唱什么都比知识更美妙,倘若听不到它们人们便已衰老。
愿我的心灵在饥饿,无畏,干渴和柔韧的四周游荡。哪怕是星期天,也但愿我弄错了,因为人们一旦明辨对错,他们便不再年轻。
愿我自己不要干任何有用的事,且爱你自己比真爱还多几分。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傻瓜,能够抗拒晴天扑面的一抹微笑。”
歌德:一个人应该,至少是每天都要听一支动人的歌,读一首好诗,看一幅美的画,并且如果有可能,还要说上几句明智的话。
西雅图酋长:大地上的一切对我的子民皆神圣,每一颗松针、每一片沙滩、幽暗的树林中每一处缭绕的云雾、每一片芳草地、每一只鸣虫,所有这一切在我子民的记忆和经验之中皆神圣。
父亲坚持世上没有圣诞老人,要求男孩,“把这句话说完,‘世界上没有——’”孩子就是闭口不说,父亲非常生气,重复道,“说吧,答案是什么?世界上没有什么?”孩子疲倦地抬头看看自己的父亲说:“世界上没有爸爸。”
瓦尔特佩特:艺术走近你,坦率地提议说在你的时光流逝之际,自己除了给予它最高的品质之外,不能带给它任何东西。
乔治布拉克:艺术旨在让人感到不安,而科学则让人心安理得。
让图默:人,男人和女人要获得解放,每一个新的美国人都应该是一粒金色的稻谷,宛若我们身体的麦儿扬出麸屑,直至成为人性境界的精华质料。
乔治巴兰钦:我不要那些想跳舞的人,我要的是那些必须跳舞的人。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必须做出选择。
由于这种药太稀缺和昂贵,剧中的医生必须在两个申请人之间做出选择:一个人是一名相当不错的也曾经帮助过许多病人的勤恳的医生,另一个人是一位艺术家,一个天才,一个无赖,他显然只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有责任心的医生最终得到了药物,而那位艺术家则面临死亡。箫伯纳使我们意识到艺术家的自利丰富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因此我们在贸然做出道德判断之前,必须小心谨慎。
从开始,我们就说过,人之为人乃是一种艺术,这一设想在伦理事务比在其他任何事务中都至关重要。你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充分实现了自我的人,倘若你可以从生活中获取一切,而不在乎他人会如何受影响。,你也可以认定道德操守——不计较利益,做你视为正确的事——乃是自我得到充分实现的标志。一个回荡在人文学中的响彻宣言是,人们值得冒这样的风险去维护道德上的纯洁。人类状况达到最佳状态的基本条件就是,人们可以在道德纯洁性这个问题上冒险下赌注。
萨福《阿佛罗狄忒颂歌》:稍后,神圣的您啊,从不朽的嘴角和眼神里绽放灿烂的欢笑,垂问我,是什么让我痛苦——为什么从碧落中,我要把你唤出?是什么让我的心儿如此狂乱?笑问我——对我说:我的萨福,是谁让你蒙受屈辱?告诉我是谁拒绝了你,徒劳地叹息。无论是谁,逃逸而去的必将追随;拒绝礼物的人,必将更多的礼物带给你;现在厌恶你的人必将深深疯狂地爱上你——是的,不过你不会愿意。
任何一个体验过失去爱人的痛苦,体验到失败或遭受过拒绝之苦的人,都会知道那种震惊之后的麻木以及那种无法做出反应的瘫软。狄金森使得这种麻木看起来像是一种正常的情感。
乔治亚道格拉斯约翰逊《黑人母亲的悲哀》:孩子,别敲我的门。我不能让你进来,你不知道这世界充满了残酷和罪恶。在平静的永恒中等待,等我来到你的面前。世界是残酷的,残酷的,孩子,我不能让你进来!孩子,别敲我的心,我不能忍受那痛,装作充耳不闻你的呼告,一遍又一遍!你不知道一些凶恶的人住在这地上,安静下来,安静下来,我的乖孩子,我一定不能让你生出来!
赫胥黎:在沉默之后,对于不可言说之物最有效的表达手段就是音乐。
《英雄》:对比而言,第三乐章几乎令人震惊,它的疾驶的速度和明晰的号角,一切听起来更像是一场捕猎聚会。风马牛不相及?当然不。葬礼进行曲的每一个音符都表明情感上的撕扯已经到了尽头,生活必须进行下去。抑郁的灵魂必须从绝望中站起。我们经历了浪漫主义的幻想走进悲剧的深处;然后,挣扎着向上攀升,我们重又变得更加成熟,审慎,带着一种从容的肯定。
贝茜史密斯:要是没有坏运气,我就根本没有运气。
莎士比亚《李尔王》: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老鼠都有命,而你却偏没有气息了呢?你永不再来,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
马斯洛:音乐家必须作曲,美术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作诗,倘若他最终想与自己和平共处。一个人必须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
戈达尔:摄影是真理。而电影是1秒中说了24遍的真理。
凯瑟琳赫本:如果你遵守所有的规矩,你就会错失所有的乐趣。
真正的戏剧是我们大部分人一天天过的,在本质上没有任何波澜的生活。
《野草莓》是一个不朽的诗意的恳求,它恳请人紧紧地把握住青春,爱和关怀。
海明威: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块,整体的一部分。倘若大海把一小块泥土冲掉,欧洲就会变小,如同海岬失掉一角……任何人的死都会让我变少,因为我是全人类的一部分;因此,永远不要派人去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捕捉的就是人因为得到或得不到幸福而在瞬间中变得意味深长的面孔。
可却永远感到黑夜正潜步来临。
伊壁鸠鲁主义的一个假设是,没有人能长时间地持续体验快乐。我们美餐一顿的时间会有多久?耽于性爱的时间会有多久?酩酊大醉的时间有多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负担一种从最开始就如此有限的生活哲学呢?
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建议,“人应该超越他能掌握在手的东西。”
阿尔伯特加缪:在严冬里,我终于知道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个不可征服的夏日。
基耶斯洛夫斯基《蓝》:“即使我拥有天使般的嗓音,如果我没有爱,我就像是一个空心铜管乐器。即使我有预言的天赋,而且也能解释所有的玄机,还有所有的知识。即使我有足够的信念,去把最高大的山峰移开,如果没有爱,我什么都没有。爱需要耐心,爱需要善心。它可以容忍一切,它给予希望。爱永远都不会坠落,预言也有落空的时候,语言总是不休止的,知识会慢慢淡去,现在我们需要忍受……信念,希望和爱,而其中最伟大的那就是爱。”
有时,伟大乃是在万劫不复的痛苦和自我怀疑中诞生的,而我们公众则是它的受益者。
安妮塞克斯顿:我说活下去,活下去,因为有太阳,还有梦想,这份令人心旌摇荡的礼物。
阿奈斯宁:藉由活着,藉由经历苦难,藉由失误,藉由,藉由给予,藉由丧失,我推迟了死亡的来临。
佐拉:如果你问我,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做什么,那么,我,作为一个作家,会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大声地活着。
大多数人之所以感到不幸,是因为他们总是执迷于让自己的幸福维系于命运或偶然性(芝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自然地盼望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这从来都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不是把自己所能掌控的正直而富有德性的行为当做唯一重要的事情。
如何才能防止我们的生活受到破坏?首要的是要停止对疾病、地震、衰老以及其他来自自然的各种麻烦的抱怨。在生活的过程中向自然抗议,无异于向我们自己提出抗议。如果我们接受自然赋予我们的令人愉悦的方面,我们也必须同时接受自然带给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因为这就是游戏规则,无论好坏都要接受。但是,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不堪的折磨的并不是自然,而是我们自己。在投身哲学研究之前,我们都是破坏生活的快乐方面的专家,这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折磨人的形式:恐惧和不知足。我们无法修补那些所谓自然的恶,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同那些真实的恶作斗争:它们来自于侵占我们理智的迷信与幻想。
首先是恐惧。我们到底恐惧什么呢?我们无疑恐惧死亡。还恐惧神灵,或许他们就在死亡的彼岸等着我们。”
回应 2018-03-26 20:43
论坛 · · · · · ·
第八版是不是和这版很不一样 | 来自飞廉 | 2018-06-03 | |
请问译者是谁? | 来自里雅 | 2014-11-29 | |
人文学的力量 | 来自monica37 | 2009-08-16 | |
恩。。发现第三部分对我更有影响 | 来自什么什么 | 2008-03-27 | |
学人文学是如此幸福 | 来自新鲜 | 2008-02-2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Longman (2002)9.7分 26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8.6分 360人读过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7.9分 110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8.9分 89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1天前曾上架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艺术:让人成为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梦觉城笳 2012-05-15
从来不知道艺术可以这么轻易地来到你的身边,无论我们是否已经是一个审慎的思索者,我们都应该为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如此丰富的认同,灵感而欣慰。当然艺术不能涵盖所有的人生体验,自我认同可以多方位去寻找,但它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被科技,快速流动的信息,刺激的物质生活掩盖了,我们需要情感上的诉求和回应,我们需要分享,就像我们无可抑制地不停的去看,去听一样,怎么才算是美的意识,怎么才是传承的经验,如果没有艺术,... 从来不知道艺术可以这么轻易地来到你的身边,无论我们是否已经是一个审慎的思索者,我们都应该为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如此丰富的认同,灵感而欣慰。当然艺术不能涵盖所有的人生体验,自我认同可以多方位去寻找,但它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被科技,快速流动的信息,刺激的物质生活掩盖了,我们需要情感上的诉求和回应,我们需要分享,就像我们无可抑制地不停的去看,去听一样,怎么才算是美的意识,怎么才是传承的经验,如果没有艺术,人类就没有共同的灵魂。就像达芬奇实现了对人物刻画的一般性概括,而艺术使我们窥见了无限的世界与无限的现实之维。 (展开)
16 有用 mikaholic 2009-09-03
美國人太適合寫通識書 熱情洋溢旁征博引平易近人的 看完都充滿著希望 美國人果然是幸福的
3 有用 贝塔 2013-12-27
啃了一年,终于算是浏览了一遍,我觉得还得再读十遍,才对得起这“通识”……
0 有用 翁小样 2009-05-06
图文五楼看
0 有用 ◇ 2011-05-06
翻译差爆了还不给出作品和作者的英文名,想google原文/原图还要先去google英文名,还不一定google得到…… 然后原作本身把尼采的的东西作为标准艺术哲学专门给一章的份额,然后还在后文各处不断引用的做法我也不太赞同
0 有用 bill 2021-02-17
在迷茫中带来启迪与成长,不可全信,不可不信
0 有用 积极自救者 2021-02-15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汲取了很多的能量,但我还是不能很好理解这本书的名字
0 有用 沐白_Theo 2021-02-03
艺术是生活的本身
0 有用 Mona Lishark 2021-01-28
多年前的已读怎么变成了想读?
0 有用 她 2021-01-03
图书馆看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