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已注销] 2009-02-08 18:40:07

    建议看见许纪霖就绕路,包括他的学生吴冠军。

  • 4 川骆 2009-09-04 09:42:56

    还算可以,大二时读的?那段时间似乎迷上了“现代化”,当时好像就认识一个何清涟。第一次觉得国民政府还是干了不少事情。不过现在估计也没兴趣去看这些现代化理论了,做的东西离宏观议题,历史性议题越来越远。

  • 5 恪彥 2012-05-18 20:26:32

    历时2个月,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不论是编写体例上的突破,还是对近代史整体观念转变的把握,本书都可以被看作国内90年代最值得阅读的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正是由于编写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而且又普遍年轻,造成阅读时总有些"过山车"的感觉.而且硬伤频出..P449竟还会有援引,鸿鸣,<蒋家王朝>,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为一手史料的笑话,一口气还引了5次,令人错愕...不过批判着看还是蛮有启发的.专门买了本,慢慢批,呵呵...

  • 4 小李 2013-05-26 11:02:24

    此书对中国近代变迁之理解,似乎高出《开放中的变迁》中之“超稳定社会应对外来冲击的自我更新”理论一筹,仅仅总论中寥寥几句话,就把清朝、民国败亡之因概况出来了,相对而言更具普遍意义

  • 1 翡冷翠 2011-07-23 20:16:30

    作者很多,水平参差不齐,但确实是好书

  • 1 慧敏 2020-04-26 14:19:39

    感觉这个过程像是被过度保护/束缚的小朋友突然失去了束缚,不得不面对大人的世界,一时张皇失措。但人终归是有理性的,虽然磕磕绊绊,还是在努力前行,犯错,反思,再犯错,如此往复。在这过程中最需要理解的事情是:科学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方法论,背后更重要的科学哲学以及对世界本质的探索。科学比技术重要、哲学又比科学更重要。真正的哲学意味着怀疑一切,时时警惕自己对父母的迷信,停止相信“他们说的都是对的”,用陌生化的眼光重新看自己听过、说过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观念,最终以自己的理性为自己的世界立法。如果这样做,我们就会发现陌生人并不可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背后是一种不可知论,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观念导致的对“外人”的被害妄想,认为人与人之间除了奴役与甘愿为奴的丛林法则之外没有发展其他关系的可能性。

  • 2 隐德来希 2010-08-27 22:04:46

    第二卷不会有了吧

  • 1 whig 2010-10-05 00:56:38

    当时觉得还行。

  • 0 abing 2007-03-19 13:35:15

    可惜没有第二卷、第三卷

  • 1 大甜甜~~ 2015-03-01 15:18:57

    虽然成书好多年了,但今天随便读读还是觉得颇有启发。主编和各位执笔者形成了强劲的合力,系统描摹了49年以前中国各个方面的演化历程。有基本的启蒙立场,也有详实的材料,是可以传世的书。

  • 0 不足方丈 2009-03-12 11:26:34

    中国近现代史中最有新意的一种了。

  • 0 月眠 2011-04-07 22:52:23

    历史产物,总论值得一读

  • 0 往复君 2018-09-24 23:26:38

    写得比较概要,但可以作为部分选题参考。特别说明一下:这书出版于1996年2月。

  • 0 狐狸点燃荒草 2016-04-11 16:49:15

    近代史就是这个古老帝国从前现代跌跌撞撞走向现代的过程。各个领域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在经济、思想、政治多个方面论述了1800-1949的风雨飘摇。

  • 0 阅湖 2013-07-17 00:06:12

    确实是良莠不齐,某一篇还引用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的《蒋家王朝》确实让人吐槽无力。。。

  • 0 装腔 2021-02-20 23:08:28

    第十一,十三,十八,二十一章

  • 0 岐弢 2023-10-18 13:39:26 福建

    49年后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意味深长的一页。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