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的原文摘录

  • 思维使们弄清楚当前发生了什么;感觉告诉我们事情是否有利;需要则促使我们是否采取行动。 (查看原文)
    财富自由 4回复 8赞 2015-01-28 15:05:06
    —— 引自第44页
  • 我们自己对所处环境赋予了相应的意义,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考虑事情,并与我们认为在类似场景下会产生的感受相联系 (查看原文)
    财富自由 4回复 8赞 2015-01-28 15:05:06
    —— 引自第44页
  • 即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所看重的事物进行越强有力的情感联系,学习就会变得越容易 (查看原文)
    财富自由 4回复 8赞 2015-01-28 15:05:06
    —— 引自第44页
  •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 (查看原文)
    00 7赞 2013-07-05 23:01:39
    —— 引自第6页
  • 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喜悦、欢乐、沮丧、痛苦、迷惑、欲望、激情和冷漠,是因为我们对所经历的一切处境赋予了意义,我们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去考虑,并和我们认为在类似场景下会产生的感受相联系。这些意义可以基于自身的洞见、客观现实、幻想,甚至是对现实的异常认识。 人面对环境时的思考方式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和行动,也随之产生了不同的情绪。 (查看原文)
    尔苏西 6赞 2013-06-26 22:03:17
    —— 引自第64页
  • ● 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知道其实并不了解的事情;我们都有错误的信念、偏见、错觉和谬见。当这些错误信念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思维是“欺骗性的”。我们总认为自己是谦虚的,但往往我们是很自负的。我们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还忽视和掩盖这些局限性,这带来了大量的痛苦和时间浪费。 ● 考察一个需求是否是错误的,首先问问自己下述问题:“我是需要这个,还是仅仅想要得到它?”大多数的孩子和很多成年人会用“需要”这个词代替“想要”。但是,谨慎思考,我们会发现,答案很可能是“想要”并非“需要”。这两种描述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我需要食物来维系生存”和“我想要跑车来让自己开心起来”是不一样的。你想要富有,但你并不需要这些财富。你想和某人热恋,但你并不需要他。你想要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你并不需要这样。区分清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需要的”,我们就可以处理很多问题。 ● 人类经常会建立一些不一致的标准——期待其他人对我们自己都不会喜欢的东西满意,要求根据某些条款来评判他人的行为,而却抵制这些条款施用在自己身上。 ● 当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分清楚哪些问题是你可控制的,哪些问题是你无能为力。将你无能为力的问题搁置一边,集中全部精力去解决你有能力处理的问题。担忧那些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是无意义的,这还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 ● 世界上大多数媒体都是根据预设假定和本国主流价值观认为的“正确”观念来从事报道的。我们并不企图改变新闻媒体。新闻记者和编辑是在经济需求和工作限制中进行报道的。他们和受众都从属于一个已经同化的世界观。 (查看原文)
    YYY 5赞 2016-11-09 21:07:48
    —— 引自章节:书摘
  • 人脑的三个基本功能:思维、感觉、需要。思维使我们弄清楚当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感觉告诉我们事情是在朝有利还是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需要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或放弃行动。 (查看原文)
    尔苏西 3赞 2013-06-03 07:56:25
    —— 引自第62页
  • 当人类的大脑进行非理性的或自我中心的思维时,它要么通过支配性行为,要么通过服从性行为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言之,当处在自我中心主义的影响下时,我们试图要么通过支配其他人,要么通过向他人屈从以获得他人的支持来实现自己的欲求。恃强凌弱者(支配者)和卑躬屈膝者(服从者)通常在本质上是不可捉摸的,虽然如此,它们却在人类生活中很常见 权力本身并不坏。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一些权力来理性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人类生活中,权力本身被当成是追求目标或被用以不道德的目的是很常见的。一个自我中心性的人或一个社会中心性的群体获得权力的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控制弱小的人或群体来实现;另个方式就是通过朝更有权力的人扮演一个卑屈膝的角色去得到想要的。人类的大多数历史都可以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这两种自我中心性作用来讲述,很多个体行为都能将其看成是这两种自我中心类型的体现。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15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327
  • 而且,我们所有人做的决策都对他人的幸福存在着意涵。当我们所做的决策会削减或伤害别人幸福的时候,我们就做出了不道德的决策。当我们做出的决策或选择的价值观会削减或伤害我们自己的幸福的时候,我们就做出了非理性的决策。 些非理性或不道德的决策的常见形式有: 决定按照会削减自己福祉的方式行动; 决定不参加对自己长期福祉有帮助的活动; 决定按照会削减他人福祉的方式行动; 决定与那些蛊惑我们抵制自己福祉或他人福祉的人保持联系。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评估决策的形式/186
  • 如果我们期待发展为一个思想者的话,下面是我们会经历的各个层级(见图5-1): 层级一:无思维反思意识者(我们注意不到自己思维中的重要问题)。 层级二:有思维反思意识者(变得注意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 层级三: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我们试图提高,但是缺乏定期的练习)。 层级四: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我们认识到定期练习的必要性)。 层级五:有所成的思考者(随着我们的练习而日益精进) 层级六:集大成的思考者员巧和具有深刻见解的思维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05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前四个层级/063
  • 比如说在美国,绝大多数人都被社会化成相信资本主义比其他任何经济制度都优越。这就是所谓的“自由企业”。很多美国人认定,除非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否则没有国家能真正地民主。通过电影、新闻、学校教育、政治演说以及其他众多的社会仪式,美国人被鼓励用这种方式看待世界。由于成长于美国,美国人将他们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概念、信念以及假定以一种很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人(如伊朗人)的方式进行内化。 虽然如此,在一个很权威的英语词典里,词典的编纂者不能混淆这些词汇隐含的社会意义与心理层面的基本意义。 然而,由于美国人被社会化成相信他们自己是一个自由、理智、公正和博爱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与这些词的意涵是匹配的。在人类的生活中,词汇经常替代了以它们命名的现实,从根本上与我们的生活相冲突或不一致,且不被质疑。这就是人类大脑易于产生的自我蒙蔽倾向的一部分。 批判性思维者学着如何别除表层的语言,然后考虑替代的方式讨论和思考事物。比如,当思维呈现社会中心化时,我们陷入了同伴群体和社会的观点之中,很少或不能意识到如果采用一种替代的方式来对这种情境、人或事进行概念化,并在此基础上决定什么是理性的。大多数人都敬畏社会仪式,特别是在获得社会权利、地位和威望时更是如此,他们所过的生活是表层结构的生活。批判性思维者学着如何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思考,他们因此认识到什么时候思想被社会仪式、社会期望和社会禁忌所控制。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06思维的要素/085
  •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思维标准清晰性; 关联性; 逻辑性; 准确性; 深度; 重要性; 精确性; 广度; 公平性。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07思维的标准/127
  • 然而,我们必须赋予我们经验中的所有客观因素以一个意义、一个解释,这些意义变成了我们内部世界的一部分。只有通过我们自己有所行动才会使一件发生的事或个事件成为“经验”。比如,很多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我们都没能注意到,因此这些事实并没有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我们的大脑的运作就像一个屏幕,只对一部分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作记录并赋予意义,并将剩下的忽略掉。更重要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那部分意义是由我们将什么确定为重要的、什么确定为不重要的结果来决定的。这些都是我们大脑的重要决定,它们对我们的幸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是我们的大脑决定什么是我们感兴趣的,或什么是我们反对的;我们该对什么感到欣喜,又该对什么感到恐惧;什么对我们会有所帮助,又是什么会对我们有所伤害。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经常地扭曲事实,经常地让我们在这些情况下陷入麻烦。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08设计你的人生/165
  • 人类的大脑,无论它的意志如何强大,都属于强大的、自我欺骗的、自我中心的大脑。发展认知美的主要障之一就是人们头脑中存在自我中心主义,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自我防御机制”。一种防御机制都代表了一种歪曲、曲、误解、混滑和拒绝现实的方式。在经过批判性分析过的经验和经过批判性分析的经验之间的区中,我们可以看到洞察力与自我欺骗的对立。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08设计你的人生/165
  • 强大的社会力量通过大众传媒起作用影响着我们赋予事物“意义”的过程。举例来说,新媒体对我们如何建构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它们影响着我们对全球一在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一一发生的事件所赋予的意义。它们影响着我们对身边发生的事件所赋予的意义。它们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它们有效地告诉我们,应该信任谁,应该对谁感到恐惧;什么给予我们安全,什么又在威胁着我们;我们应该尊敬谁,又该蔑视;什么在我们的人生中是重要的,什么又是不重要的。它们创造出朋友和敌人,告诉我们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而且,通常来讲,它们告诉我们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们暗示什么是犯罪行为,而什么又不是。它们影响着我们对死刑、警察、监狱、四犯、惩、社工、诗人、财富、医疗制度、学校等的看法。它们影响着我们在正常而健康的性事方面考虑什么是正当的,而考虑哪些又是不正当的;它们暗示什么时候暴力是有必要而且值得赞扬的,而什么时候又是不合适的、是应该受到责的。这些大众媒体对我们的很多影响是有偏差的、肤浅的而且是误导性的一一如果不是彻底错误的话。 数以亿计的金钱被花掉以创造、塑造和影响这些过程。它们对人们的福社所产生的影响后果是巨大的。我们因此成不了批判性思维者,并接受由大众传媒所持续培养的影响力。我们的观点是保守还是激进;是右倾、中立还是左倾?基督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印度教徒、不可知论者或无神论者一一我们需要抵抗大众传媒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力。我们必须为我们自己决定思考什么、体验什么以及想要什么。当我们成为大众传媒的奴隶时,我们就无法做到这些。我们必须“体验”由自己所创造的世界。我们必须找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必须广泛地阅读。我们的思路必须开阔 当然,只在抽象意义上知道这一点尚不足够,一个人必须努力知晓如何矫正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不被拖人媒体塑造的经验当中。学会如何看穿它们,学会如何避开它们向我们大脑潜移默化地植入印...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08设计你的人生/165
  • 人类往往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我们打架;我们发动战争;我们杀戮。我们是自我毁灭的;我们是卑的且报复心强的:当我们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我们做出“出轨行为”;我们虐待自己的配偶:我们忽视自己的小孩;我们将自己的欲望合理化、投射给他人乃至刻板定型。我们存在数不清的自相矛盾和自我欺骗。我们的行为前后不致,我们忽视相关的证据、直接跳到结论,并且我们所说和所信的东西自己都没有完全弄懂;我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我们相信,由于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人类本质上倾向于“在一个与自己相关的世界里看待每一件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是对人类非理性背后最根本的驱动力的最佳理解(《韦伯新世界词典》,1986年)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自我中心思维/202
  • 自我中心思维源自这一事实,就是我们人类不会自然地考虑其他人的权利和需求,我们既不会自然地欣赏别人的观点,也看不到自己观点的局限性。我们只有被专门地训练这样做时,才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中心思维。我们并不会自然地认识到自己基于自我中心而做的假设、在以的概念和观念以及我们自我中心思想的来源。我们也不能认识到自己立场的自我为中心使用信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解释数据,也认识不到我们存在自我中心的概念和观念以及我们自我中心思想的来源。我们也不能认识到自己立场的自利性。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自我中心思维/202
  • 我们人类生活在不真实当中,但是却自信地认为我们从根本上弄清了事物的本来面貌,并且我们在做到这一点时是客观的。我们自然地相信自己源自直觉的感知- 尽管它们可能是不准确的。与在思维中使用思维标准相比,人们更常用的是以自我中的心理标准来决定什么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拒绝。下面是人类思维中最常用的心理标准。 “它是真实的,因为我相信它。”天生的自我中心主义:我认定,我所相信的就是真实的,即使我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很多信念的基础也是如此。 它是真实的,因为我们相信它。”天生的社会中心主义:我认定,我所属群体内部的主导性信念是真实的,即使我从来没有质疑过其中很多信念的基础。 它是真实的,因为我想相信它。”天生的愿望满足:比如,我相信那些能将我(或我所属的群体)带入积极面而非消极面行为的解释,即使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支持消极面的解释的证据也是如此。我相信让我们“感觉良好”、支持我们其他信念的事物,相信不要求我们改变思维的任何方式都是重要的、相信那些我们不用承认自己错了的事物。 它是真实的,因为我一直相信它。”天生的自我验证:我有强烈的欲望维持我长期坚持的信念,即使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那些信念在多大程度上是公正的、得到证据支持的也是如此。 “它是真实的,因为从我自身的利益出发要相信它。”天生的自利:如果某信念能证明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金钱或个人权益是合理的,那么我会很快相信那些信念的正确性,即使这些信念并非建立在合理的论证或证据基础上也是如此。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10掌控你的非理性倾向/201
  • 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小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宗教、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情感、我们的价值观等,所有这些都是最容易让我们陷人自我中心思维的。在这过程中,将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即使我们对其他人表现出不公正、不负责任或明目张胆地伤害他们,我们也会寻求正当化。我们对某事物感兴趣,实际上只是因为通过它能间接而曲折地支持自己。我们不喜欢或害怕那些指出我们前后不一致的人。如果我们批评自己,这并不是我们对自己作显著改变的契机,相反,是为了避免这种改变。比如,如果我说“我知道,我存在暂时的短路,但是我也没办法我发牌气只是因为我父亲也爱发气”,我的批评为我继续发气找到正当理由。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10掌控你的非理性倾向/201
  • 如果人类的大脑存在一种趋向非理性的自然倾向,并以支配性自我和服从性自我的方式起作用的话,那么它也存在一种理性能力,并以自知力的方式出现。我们所有人都存在一种虚伪和不一致的倾向,尽管如此,但我们还是能越来越趋向正直和致。通过发展我们的认知谦逊的能力,我们能对抗我们认知慢的天然倾向。换言之,我们能学习不断地质疑我们所“知”,以确保我们不接受未加批判的且事实上没有基础的信念。 此外,我们能通过学习如何设身处地从他人观点出发考虑问题,来抵消我们可能会局限于自己观点的倾向。我们能通过学习如何测试自己结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抵消我们会不加思索地直接得出结论的倾向。我们能通过学习如何让自己认识到自己正处在支配倾向和服从倾向中,以抵消这两种倾向所起的作用。我们能开始看清为什么支配和服从是存在固有问题的。我们能学习找出避免这两种作用模式的手段。我们能练习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模式,正是这两种模式使得我们去学习并让我们往自我中心性越来越弱的方向发展。 (查看原文)
    圆圆 4赞 2021-07-02 19:01:11
    —— 引自章节:理性的挑战/233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