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中国的书评 (6)

新加坡司令 2014-04-13 00:07:48

关于本书的一些思考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李稻葵先生提到中国未来改革道路时,提到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民众的市场经济理性程度,对秩序和自由的偏好程度,政府的能力。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社会禀赋,而这些社会禀赋,决定了改革的方向与方式。 基辛格博士是我很敬佩的一位外交家和理论...  (展开)
朝花夕拾 2022-05-02 16:05:03

论点精炼尖锐,但是篇幅受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过几篇李稻葵老师的约稿,中心思想算是一脉相承。中国有能力成为强国,但是无意愿成为霸权。有能力成为强国体现在中国仍在变革(政治和经济)、中国在复兴之路(和平、自信、开明的文化)、中国致力于积极国际影响(扶贫、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借鉴、和平与合作)。 尼尔弗格森...  (展开)
海石竹 2012-10-17 11:14:37

21世纪属于中国吗?

《舌战中国》中提到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论点,就是“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并就此展开了一场辩论。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一个简洁的论点在每个人眼中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在我看来,“属于”这个词放在这里显得意味深长。你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坛...  (展开)
petro-perth 2013-03-24 22:46:21

一本还不算全部是垃圾的书籍,里头多多少少还有些营养

各种偏见,各种担忧。CNN GPS那个印度主播对美利坚的思想的无限热爱及对其它思想的贬低(却又装成客观的评价),那个老头基辛格的担忧,担忧中国变成当时的德国,老头的偏见,认为南海是公海,美利坚鞭长莫及所以只能把它当成公海,哎,可叹。姓李的先生打太极,还好开头的序言...  (展开)
超牛熊猫哥 2012-10-12 23:25:42

两种精英

两种精英 2011年6月17日,李稻葵、基辛格、哈佛大学年轻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以及时代杂志的主编扎卡利亚一起在加拿大巨富芒克创办的芒克辩论会上对“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进行了辩论。 然后看完记录这次辩论的《舌战中国》,看到中西方的所谓意见领袖精英的言论,不免陷入一种...  (展开)
君子兔 2014-04-01 12:01:07

完全不知道这书怎么出来的!

一个一两个小时的电视辩论居然也弄了一本书出来了,简直是浪费纸张。还是硬皮精装,只有一半是中文,充其量只是一则新闻报道的量,就这样居然也可以以出书? 一场关于“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的辩论。反方有基辛格,一个印度裔新闻人,正方是中国专家李稻葵,历史学家尼尔•弗...  (展开)

订阅舌战中国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