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基辛格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作者简介 · · · · · ·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独特性
第二章 叩头问题和鸦片战争
第三章 由盛转衰
第四章 毛泽东的革命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第六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第七章 危机四起的十年
第八章 走向和解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第十章 准联盟:与毛泽东的谈话
第十一章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第十二章 “不倒翁”邓小平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对越作战
第十四章 里根和正常化的开始
第十五章 美国的窘境
第十六章 什么样的改革?邓小平南方视察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泽民时期
第十八章 新千年
后记 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
中文注释
英文注释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但它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将它们正式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换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普世观。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
两国的自我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俄国经历了残酷的武力压迫和痛苦的磨难才从外国侵略者的魔掌下挣脱出来。它从未得到过别国的景仰 ,而且人口中一大部分都不是俄罗斯族。史上伟大的统治者(如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请来外国思想家和专家,向先进的外国人学习--这在中国历代的朝廷是不可想像的。俄国统治者以他们坚韧性赢得人民的爱戴,而不是"伟大性"。俄国的外交出乎寻常地依靠实力优势,它的盟国几乎无一没有它的驻军。因此,俄国的外交以实力为导向,立场一经确定就寸步不让,把外交变成了阵地战。毛泽东所代表的社会多少世纪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宏大、最有序,至少在中国人眼里也是最优越的政体。它的所作所为影响遍及全世界已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当中国的一个统治者号召人民奋发图强,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时,他是在激励他们重现往日的辉煌。按照中国对历史的解释,中国只是在近代才暂时蒙尘。这样一个国家当然不肯屈居人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论中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论中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1 条 )


基辛格关于中国政治精神内核「势」的一个深度探索

《论中国》——中美关系何去何从?
-
五月花号 (无畏)
P30 孙子区别于西方战略家的最重要一点是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大于军事。 P31 对孙子而言,胜利不简单是战场上军队的凯旋,而是军事手段企图扞卫的政治目标最终实现。 P36 如果压制给共识让路,帝国则亨运持久。 P78 林则徐给英女王的信。 P198 (毛)献身于世界革命,时刻准备在任何情况下鼓励革命,然而又保护中国生存的必要性。 P246 中国先发制人的观点与西方的威慑概念相撞的结果往往就是恶性循环——中国的自卫行动往往被看... (1回应)2012-09-15 15:23:38 14人喜欢
P30 孙子区别于西方战略家的最重要一点是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大于军事。 P31 对孙子而言,胜利不简单是战场上军队的凯旋,而是军事手段企图扞卫的政治目标最终实现。 P36 如果压制给共识让路,帝国则亨运持久。 P78 林则徐给英女王的信。 P198 (毛)献身于世界革命,时刻准备在任何情况下鼓励革命,然而又保护中国生存的必要性。 P246 中国先发制人的观点与西方的威慑概念相撞的结果往往就是恶性循环——中国的自卫行动往往被看做是侵略行为,而西方的威慑会被中国解释为包围。 P278 (毛)利用美国和苏联相互害怕这点,分别同时挑战他的对手。他感到非常自信能够同时从事这两个事业(对抗美国,同时还不买苏联的帐),因为他计算到没有一个超级大国会让另一个打败他。——诸葛亮空城计的应用典范,把物质贫乏变成一种心理财富。 P288 对美国来说,他承诺台湾的防卫,但为了“一堆礁石”一样的近海岛屿开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P308 毛想用苏联作为减轻美国在角逐亚洲霸权给中国施压的平衡砝码,但同时他也试图组织不结盟国家形成发对苏联的霸权网。 P326 对于第二次台海危机,毛说,这是一场“政治仗”而不是常规的军事战略。——参考现在的朝鲜政府,玩的也是这一套。时刻扬言要炮轰南韩,等着美国和中国的反应。只不过,美国还是美国,而苏联的位置换成了中国。 P370 文化大革命背后的动因——政治体系作出决策,但其执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政治和民众分离的官僚体系。尤其在中国,官僚自成一体以潜规则方式运行。而毛的想法是破除这个官僚体系,发明出了“造反有理,推翻上级”的扫荡似的文化大革命。 P466 这两位领袖的差异反映在性格上。只要有人群,毛就是以主导的巨人出现,而周是细雨润土式的。毛激情能够压倒对手;而周智慧能够说服或超越对手。毛是嘲笑式的;周入木三分。毛认为自己是哲学家;周把当作管理者和谈判家。毛热心于加速历史进程。
1回应 2012-09-15 15:23:38 -
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但它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将它们正式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换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普世观。 信息量有点大。。。挺有意思的说法 (1回应)
2012-10-20 21:17:13 9人喜欢
-
两国的自我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俄国经历了残酷的武力压迫和痛苦的磨难才从外国侵略者的魔掌下挣脱出来。它从未得到过别国的景仰 ,而且人口中一大部分都不是俄罗斯族。史上伟大的统治者(如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请来外国思想家和专家,向先进的外国人学习--这在中国历代的朝廷是不可想像的。俄国统治者以他们坚韧性赢得人民的爱戴,而不是"伟大性"。俄国的外交出乎寻常地依靠实力优势,它的盟国几乎无一没有它的驻军。...
2012-11-11 21:16:19 10人喜欢
两国的自我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俄国经历了残酷的武力压迫和痛苦的磨难才从外国侵略者的魔掌下挣脱出来。它从未得到过别国的景仰 ,而且人口中一大部分都不是俄罗斯族。史上伟大的统治者(如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请来外国思想家和专家,向先进的外国人学习--这在中国历代的朝廷是不可想像的。俄国统治者以他们坚韧性赢得人民的爱戴,而不是"伟大性"。俄国的外交出乎寻常地依靠实力优势,它的盟国几乎无一没有它的驻军。因此,俄国的外交以实力为导向,立场一经确定就寸步不让,把外交变成了阵地战。毛泽东所代表的社会多少世纪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宏大、最有序,至少在中国人眼里也是最优越的政体。它的所作所为影响遍及全世界已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当中国的一个统治者号召人民奋发图强,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时,他是在激励他们重现往日的辉煌。按照中国对历史的解释,中国只是在近代才暂时蒙尘。这样一个国家当然不肯屈居人下。 引自 第六章: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这两段分析很精彩。推荐。
回应 2012-11-11 21:16:19
-
支吾朱 (自律令我自由)
在习惯了毛泽东的哲学宏论和形象比喻,以及周恩来儒雅庄重的职业精神以后,面对邓小平言语辛辣、单刀直入的作风,偶尔犀利反讽的插话,不喜欢空谈理论而喜欢着眼于极度实际的问题时,我花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把自己调整过来。他个子矮小,身体结实,进屋时就像有风力相助,坐下来就直切正题。他很少在寒暄上浪费时间,也觉得没有必要像毛泽东那样以寓言为包装来掩饰锋芒。邓小平不像周恩来那样让你有一种亲切感,也不像毛泽东那样...2022-01-06 22:23:31
在习惯了毛泽东的哲学宏论和形象比喻,以及周恩来儒雅庄重的职业精神以后,面对邓小平言语辛辣、单刀直入的作风,偶尔犀利反讽的插话,不喜欢空谈理论而喜欢着眼于极度实际的问题时,我花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把自己调整过来。他个子矮小,身体结实,进屋时就像有风力相助,坐下来就直切正题。他很少在寒暄上浪费时间,也觉得没有必要像毛泽东那样以寓言为包装来掩饰锋芒。邓小平不像周恩来那样让你有一种亲切感,也不像毛泽东那样把我视为哲学同道。他的态度是,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国事而来,又都是成人,对小小不言的摩擦不该介意。周恩来有英文基础,偶尔也会说几句;而邓小平则自称是“土包子”,而且坦承“语言太难了,我在法国求学的时候就没学会法语。” 引自 第十二章 “不倒翁”邓小平 回应 2022-01-06 22:23:31 -
按作者思路,斯大林老谋深算,背后支持北朝鲜发动战争,却把战争首肯责任推给中国。如果美国插手,美国对中国威胁就会增加,中国会更加依赖苏联,如果美国不插手,中朝关系会恶化,朝鲜就会更加依赖苏联,苏联因之制衡中国,对苏联来说是双赢。战略上讲,朝鲜战争了断绝了中美发展关系的可能,导致中国不得不彻底倒向苏联!因此,可以说朝鲜战争最大赢家是没有参战的苏联!
2021-12-30 09:01:56
-
支吾朱 (自律令我自由)
这是一段复杂的历程,因为中国和美国都认为自己代表独特的价值观。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但它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将它们正式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换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普世观。2021-09-25 21:27:16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Penguin Press (2011)8.6分 696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5)9.0分 4774人读过
-
Allen Lane (2011)8.4分 35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2012)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2012年華語圖書推薦榜 (451½°F™)
- 乱翻书的科技商业书单 (HHZF2001)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2(下) (default:)
- 中信阅读佳品[小编卢俊的豆列] (我是卢俊)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论中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黄薄码 2013-01-29 21:26:57
"基辛格对于当权者的点点滴滴都铭记在心,一有机会就要回忆。就好像以为退休的老人,坐在弄堂口向所有的路人展示他年轻时跟各级领导的合影。其人有一种幕僚癖,很愿意成为玩弄权术者的师爷。对当政者的崇拜,纯属算术成果,跟意识形态无关。他是那么的爱当权者,以致他根本不在乎那人究竟干过哪些事"
7 有用 夏天 2013-02-17 19:15:28
不知道哪个翻译的版本,各种译者自己夹带的点评私货,当你丫是毛还是脂砚斋啊
28 有用 商夏 2014-05-04 09:16:01
我对于水面之下的东西更加有兴趣,当然这个是公开说不得的,即使在美国也是一样。
93 有用 港长㍿ 2015-01-24 00:16:24
不仅懂中国 更懂如何讨好中国
17 有用 xiaohanyu 2013-07-07 23:17:20
1, 好书,配合《邓小平时代》一起看,效果更佳。2, "On China",On这个词用的很神妙。3, 毛是一个吹牛唬人不上税的主,比如“不惧美国核讹诈,死几亿人无所谓”、“地球毁灭在太阳系中算大事,在宇宙中不算大事”,“你看我多大方,一让让出个一千年”等等。4, 本书作者认识11认美国总统,和毛、周、邓、江都有过深入的交往,作者对各个领导人的评价也是本书中相当有价值的一部分。5, 邓公一人千古,... 1, 好书,配合《邓小平时代》一起看,效果更佳。2, "On China",On这个词用的很神妙。3, 毛是一个吹牛唬人不上税的主,比如“不惧美国核讹诈,死几亿人无所谓”、“地球毁灭在太阳系中算大事,在宇宙中不算大事”,“你看我多大方,一让让出个一千年”等等。4, 本书作者认识11认美国总统,和毛、周、邓、江都有过深入的交往,作者对各个领导人的评价也是本书中相当有价值的一部分。5, 邓公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展开)
0 有用 丛含霖Lily 2022-05-31 08:27:09
一时的感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仍能持续的行为模式的能力。一事当前,不管是半途而废还是坚持到底,你付出的代价是一样大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把它进行到底。
0 有用 我欲乘风归去 2022-05-27 23:36:27
一个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的美国人的论述,思路清晰,细节丰富,读来这段历史风起云涌,酣畅淋漓。
0 有用 流离先生 2022-05-25 01:32:37
不愧是博士!中美关系深度解析之作,可能是比中国人更懂中国的外国人。
0 有用 晨光猫 2022-05-24 07:02:22
换一个角度客观的审视中国的发展,磕磕碰碰中飞速发展。
0 有用 Katherine景 2022-05-24 00:16:05
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