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短评

热门 最新
  • 1874 园园的移动城堡 2013-03-22 03:27:13

    睡觉前看到这段话"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看得泪流满面。"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 1445 如果 2015-05-18 21:45:16

    读着是趣味,想着是心酸

  • 884 Amoa-cat 2015-03-19 19:17:04

    钱家三口都是知识分子,可说一家人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但不管经历多少事情,聚散离合,三人始终相知相守。最感人的是那份质朴的情感和淡泊的态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先生教我们珍惜眼前人,过好当下活。

  • 765 请叫我蕾蕾 2013-08-19 09:11:41

    还没读完第二部,终于忍受不住弃书大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222 Ein 2014-07-31 16:59:06

    读到动情处,我仿佛成了“我们仨”的第四个人。

  • 153 岚若 2016-04-08 12:29:00

    这大概,就是最理想的家庭生活的蓝本吧。一家三口有智慧,有默契,淡定从容,没有不该有的妄念和野心。这样的人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选择。杨绛先生的文笔,在温馨中透着一丝化不开的哀伤。

  • 126 智深来去无牵挂 2013-11-05 09:14:41

    再大的乱世,有至亲相伴也能苦中作乐,无论何时都要读书学习

  • 125 言吾 2015-11-21 18:49:34

    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钟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象。

  • 95 阿吾 2016-04-24 10:40:18

    和朋友聊起独身,说的确麻烦可以降到最低,但家庭和环境的羁绊还有不经意的小温情会让人情愿过麻烦的一生。我读到的就是这种淡淡的温情,回忆的愉悦和现实的伤感,都好像一缕轻飘的茶香,从先生的书中表现出来,仿佛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但持续的牵扯痛神经,经久不息,读到了一种绵长的浅淡的悲伤。更年轻的时候耐不下心,只喜欢大开大合浓墨重彩的爱恨情仇,我以为自己了解的两位先生的事就是全部,羡慕情投意合的情感。但这都只是人生的假象,杨先生写到他们也曾为法语发音争吵,彼此捡伤人的话说。经历过动乱的这些年,难免也会透露出一丝丝情绪,国家需要的是科学家,不是知识分子。可是这一些,才让人陡然更真实了起来。我逐渐从年少的理想主义走出,世间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生都充满了温情、烦恼、折磨和相应的妥协,幸福而脆弱。

  • 111 洋洋|山雨莎 2013-06-17 13:38:04

    特喜欢三个人独立而彼此的状态

  • 95 秦庾斯 2014-07-01 21:56:29

    看第二部,我以为未曾感受,无法体会。接着看第三部,再试着回头,那些梦境中的情感一下子全都真挚起来。不是会写才能有爱情,而是爱情滋润了整个笔尖。

  • 87 小城 2016-12-28 16:54:18

    你们总说《我们仨》悲,但这明明是最理想最幸福的爱情了。“我们仨失散了,剩下我一个。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记2016最后一本书,今年读了46本,耶。

  • 72 剩米罗 2013-07-09 21:53:40

    一个没有生离死别的万里长梦。杨绛先生笔下回忆,看似平淡实则浓到化不开。这书眼眶浅的就不要读了。

  • 54 刘冰格 2016-07-04 11:37:02

    神仙眷侣+贴心棉袄=人间真情,尽管结局……反正结局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 68 泉の向日葵 2013-10-06 11:50:32

    质朴又情深,浅淡里有直见性命的硬气。“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 38 狐梨酱 2016-02-19 08:03:56

    重读依然这样想:“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绝不是《我们仨》的精髓,坚定不移的温暖与爱才是。

  • 91 宿舍楼里的野猫 2015-04-12 00:14:44

    洗完澡,听着窗外的雷雨声,看完了杨绛的《我们仨》。这书描写的是他们的一家三口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我完全是从猎奇的心理看的。两个学霸组成了一个家庭,各种家务都不怎么会,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家庭满足,他们的信仰就是读书。钱钟书更是生活中的白痴,多亏了杨绛的各种牺牲。他们经历了留洋生活,抗日战争,内战和建国后的各种斗争。杨绛以非常平和的语言讲着各种遭难,或许是因为他们一直可以不停的读书和工作。但是客观的说,谁都知道钱钟书是学西方文学的,而不得不翻译毛泽东诗词和搞古诗词;俩学霸的女儿也只能遗憾的成为学霸的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女儿走了,钱钟书走了,只剩下孤寂的杨绛,寻觅归途,写下了这本《我们仨》,让人觉得伤感。。。羡慕这对学术伉俪。本屌跟钱钟书有一个共同经历,去北医三院看哮喘,😄

  • 69 2016-02-08 22:06:48

    除夕日下午,一个人,一杯茶,一炉火,我读完了此书,然后我觉得这是我假期过得最像自己的一小段时光。过年太热闹,我受不了。“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生命。”

  • 51 叮叮 2016-07-03 19:47:25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 26 pilotjing 2015-11-26 21:36:55

    树立的故事如果是听人讲,一定会很感动,觉得太棒了。可这书读起来,真的没有感觉很精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