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的书评 (3601)

爱吃芥末 2008-01-31 14:53:4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最近学车,在市区与郊区间奔波。于是在班车上看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说实话这本早就被捧得沸沸扬扬的书之所以拖到今天,是因为我对钱钟书的了解还仅限于《围城》。可就在翻到目录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次它给我的感动将不同以往。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  (展开)
竖心旁 2013-06-19 15:18:26

我也想做一枚恬淡的知识分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对政治不甚了解,也毫无兴趣,对钱钟书的了解也只限于《围城》和日常聊起的只言片语。起初有读《我们仨》的欲望,完全是因为这个温暖而饱含深意的名字。整本书读完,觉得书的内容和它的名字别无二致。 这本书激起了我对人生的一种认识,让我更进一步确定自己想...  (展开)
失控芭乐 2008-03-27 13:33:4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高中的时候。那时一个朋友冲着漂亮的封面买了一本,随手翻了翻就塞进了书架。我向来是不大爱看现当代作家的文章。后来大学读了中文系,对各个作家都增加了一些了解,经历了一些大是大非的事,心渐渐变得平淡,某日下午,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本书的名字《我们...  (展开)
寻觅约定 2013-06-29 20:43:12

一艘船,一个万里长梦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它带给我的不只只是感动,更是思考。 杨老先生说,人生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着烦恼和忧虑。细细想来,似乎杨老先生和钱老的快乐大都是苦中作乐,他们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亦没有太多的浪漫,然而...  (展开)
黎戈 2007-01-12 13:06:4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我们仨

偶尔夜里睡不着,还会爬起来找书看,又是《我们仨》看过几遍了,还是喜欢的要命。看钱钟书和杨绛,这么两个乱世学人,淡泊宁静的,与世无争,与人无求,不事权贵,不理世事,袖手书斋,大隐隐于心,躲在人群背后,读书写字做学问,这样安静舒张的心,现在已经没有了吧,被灼热...  (展开)
徐江屏 2005-04-29 13:45:1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讀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好一陣子,一直沒敢多寫心得,怕一寫觸動了心頭上脆弱的神經,對老人形單影隻的處境湧上不可收拾的哀愁。有時整理書架,一眼望見台灣時報繁體版和北京三聯簡體版的《我們仨》並列,就只想見分別在封面及封底楊絳微顫的筆觸寫下的:「我一個人思念我們...  (展开)
艾小柯 2010-07-25 13:53:4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杨绛的《我们仨》真是一本悲情却又温情的爱恋之书。 全书分三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部分以梦的形式虚写女儿钱瑗与丈夫钱钟书最后的日子,最后一部分实写几十年来一家人共同度过的风风雨雨。我最喜欢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  (展开)
慕宇轩 2016-08-24 18:09:32

杨绛和钱钟书教会我的关于爱的7件事

昨天又忍不住看了一遍《我们仨》,虽然有淡淡的抹不去的伤感,但更多的是留在心中的美好。 如今,他们都不在了,但他们的故事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我一直很喜欢,也很羡慕钱钟书和杨绛一家。 所谓幸福,大抵就是他们仨在一起的样子。 于是,我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1,做一...  (展开)
玥玥Yang 2016-01-19 20:30:13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 对杨绛先生这本书早就有耳闻,可读这本书最初的兴趣,还是出自于他的一生伴侣钱钟书先生,高中时读过《围城》,改编拍得电视剧也大致略过几眼。但对于他和钱钟书老人的生平并不了解,更不用说这本书所作的背景情况。所以以至于看到第二部我们失散了,我很是纠结的没...  (展开)
lee 2007-08-23 11:22:2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大象的生存哲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不是个容易落泪的人,尽管这些年来,为一些人一些事,我愤怒过,痛苦过,感动过,然而至于落泪却不是常有的事,依然记得的只有十七岁时读完《平凡的世界》后的满眶热泪了,而当我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时,发现自己的眼里早已饱含泪水,我知道这不光光是因为感动,还有领...  (展开)
novich 2006-03-11 17:41:0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我们仨》太不一样了

这样一本书大卖,有点意外,据说已经印了四五十万,排行榜仅次于《希拉里自传》。大概是大众抛弃了一位表演过火的“文化大师”后,需要再找一位有格调的“文化饰品”来装点吧?书的装帧果然有品格,书皮是淡棕色的皱纹纸,书摊老板告诉我这纸是进口的。有一个加印版是绿...  (展开)
戏作三昧 2006-10-17 11:4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不太舒服

因为《洗澡》,又买了《我们仨》,想看看杨绛的随笔。 看了之后很失望,不过有点弄不清为什么失望,那种感觉是模模糊糊的,我看书对文笔向来没有过高要求,除非它渲染得肉麻,杨绛当然不属于这种。 所以,应该是内容方面吧。不过也不像,随笔的内容,还是讲家庭,没什么高深莫...  (展开)
艾可 2006-06-11 10:46:5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羡慕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在图书馆一共有10本。5本外借,5本阅览,全部在馆。我一直知道的。 阴天的下午,穿堂风在木质书架间呼啸着跑过,偌大的房间更显得安静。我站在k825.6的那5本书面前,拼命地忍住,不想让那种哀而不伤的感动滴落。 著作等身的大师,在先生那里...  (展开)
张熊熊 2012-03-27 15:41: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一路都是离情

钱钟书的《围城》,不是空前但也绝后,它那教人常看常新,时看时乐的本事,恐怕很难再有人可以复制和超越了。写《管锥篇》、《谈艺录》是做学问,写《围城》则是做人,像把人给做好,当然要比做好学问要难得多得多。 毋庸置疑,《围城》是伟大的作品,但使它伟大的...  (展开)
jie 2005-11-29 17:17:0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阴雨的下午,不想出门。 绻在温暖的小屋,美禄的香气升腾。 从书架上取下杨绛的《我们仨》。 缓缓阅读。 阅读于我是件美妙的事情。 怎样的文字,怎样的书页,怎样的一种情绪。 第一次读杨绛,怕是十年前的事了。 《洗澡》 脱裤子割尾巴 记忆深刻的一句话 那是文革时的故事 离...  (展开)
美神经 2017-07-28 21:37:33

最美好的他们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杨绛先生,淡定从容,有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 “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爱情里最崇高的也不过如此。 一份回忆录,有爱情,有亲情。他们仨,杨绛、钱钟书、钱媛。一家三口,生活、学习、游戏、工作、读书。他们相知、相契、相亲、相爱,过得那么真诚、平和、乐观...  (展开)
依依不舍 2006-11-26 14:25: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这么近,那么远

这么近,那么远    ————读杨绛先生《我们仨》   一直想触摸岁月的痕迹,总想知道那些逝去已久的日子,那些在长长的生命旅途中,我们遗失的人,忘记了的事,一段一段烟生水起的光阴,他们都去了哪里。曾有人说,成家之前的男人和女人,无论多大年龄,都被称为单身,单身...  (展开)
NeoCon 2011-02-20 16:07:0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我们三个就是幸福快乐的一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数日听余英时先生在国会图书馆演讲,内中如此评价钱钟书: ”He probably read all classics in all languages“. 钱钟书先生当然是所有文科生的偶像。她的女儿,”阿圆“也不遑多让,早年的”读书胚子“,日后“桃李满天下"。现在我每日钻研的英文文体学,竟也由她传来。...  (展开)
荞熠 2009-07-23 11:26:5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版

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暑假开始出行,带了三本书:《当下的力量》《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听杨绛谈往事》。长沙飞上海时看完了第二本,上海回衡阳时火车上看完了第一本,回家的时候病床上读完第三本。我很庆幸,自己是在家中细细看完了第三本。杨先生的往事回忆,从最初到现在,就像是一场温馨...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80 181 后页> (共3601条)

订阅我们仨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