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凤凰壹力
原作名: Gertrud
译者: 吴忆帆
出版年: 2013-8
页数: 242
定价: 28.80
装帧: 平装
丛书: 赫尔曼·黑塞作品系列
ISBN: 9787542638922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凤凰壹力
原作名: Gertrud
译者: 吴忆帆
出版年: 2013-8
页数: 242
定价: 28.80
装帧: 平装
丛书: 赫尔曼·黑塞作品系列
ISBN: 9787542638922
内容简介 · · · · · ·
《生命之歌》是憧憬东方思想的抒情诗人黑塞的作品。它描写一位音乐家因少年时期的恋爱事件而意外残废。当他经过艰苦奋斗的历程而以作曲家身份出现时,却遭遇到热情化身的友人歌手夺取了他的爱人。最后男主角库恩成了大音乐家,歌手莫德与女主角葛特露德缔结良缘,却因性格不相容而以悲剧结束了这场三角恋爱。故事中男主角库恩以伟大纯洁的意志,克服了艰苦的命运,谱成爱情与生命的凯歌。
这是一部满含哲理,以高歌音乐与纯洁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是孤独者追求幸福的悲怆心曲。
作者简介 · · · · · ·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认为,人生可以在青年和老年时代之间画出一条清楚的界线。不再自私自利,青年时代便终止;为他人而生活,是老年时代开始的标志。我的意思是:年轻人的生活有很多快乐和痛苦,因为他们只为自己生活。他们的每一个愿望和想法都是很重要的,他们要尽情享受每一次快乐,同时也要品尝每一种痛苦,看到自己的愿望不可实现,有些人就马上放弃整个生命。这就是青年。但大多数人都会过渡到一个时期,这时一切都变得不同,他们更多是为别人而活,绝非出自道德,而是自然而然的。大多数人是因为有了家庭。如果有了孩子,人们就很少考虑自己和自己的愿望。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职业、政治、艺术或科学而不再自私自利。青年人想玩耍,老年人想工作。没有人是为了要孩子而结婚的,但是如果他有了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改变他,最终,他领悟到这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年轻人虽然喜欢谈论死亡,但是从来不会想到死亡。老人则相反。年轻人认为可以永远生活下去,因而所有愿望和想法都围绕自己。老人们则已看出生命会在某个地方结束,只为自己一个人做的一切到最后都是一场空,没有任何价值,因此他需要另一种永恒,需要这样一种信念:他不是只为养活自己而工作。于是人就有了妻子和孩子,还有事业、工作和祖国,这样人们就清楚每天的辛劳都是为了谁。在这一点上你的朋友说得很对:如果一个人更多地为他人而不是自己而生活,那么他就会更满足。只不过老人不应该觉得这是英雄风范,因为实际上也不是。最优秀的老人也是从最勤奋的年轻人成长起来的,而不是那些在学生时代就像祖父一般生活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4页 -
命运不愿与人为善,生活变幻无常、残酷无情,自然中没有善良和理智。偶然喜欢捉弄人,但我们人类的内心存在着善良和理智,我们可以比自然和命运强大,即使只是几个几个小时。必要时,我们能够紧密相依,互相理解地看着对方,能够彼此喜欢,互相安慰,共同生活。有时,当我们内心停止阴郁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更多了。我们可以在短暂瞬间成为神明,发出指令,创造出以前不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一旦被创造出就能独立地继续存在下去。我们能够从声响、话语以及别的易破碎的无价值的东西中创造出音乐作品,充满意义、慰藉和善良的旋律和歌曲,这些比偶然和命运的声响更美好、更永恒。我们可以将上帝放在心里,如果我们跟他心意相通,他就能偶尔透过我们的眼睛和言语观察世界。也可以跟那些不认识他或者是不想认识他的人沟通。我们无法让心灵摆脱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塑造心灵,让它超越偶然,让它能够坚强面对悲痛的事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赫尔曼·黑塞作品系列(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流浪者之歌》《玻璃珠游戏》《知识与爱情》《在轮下》《乡愁》
等
。
喜欢读"生命之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生命之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3 条 )


那些永远都充满遗憾的青春——《盖特露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没纠结于译本的差别,直接抱起上海译文的《悉达多》开始啃。头一篇是较长的《盖特露德》,马上就被书中青年人的耽于幻想和漫不经心吸引住了,我也未能免俗的在35岁的年纪和黑塞“相见恨晚”了。 《盖特露德》以柯恩对音乐和盖特露德的爱为主线,通过记叙柯恩在整个青年时期的种... (展开)
这是一个悲剧结局吗?
一位朋友很早之前就向我推荐过这部小说。然而,时至今日,我才能静下心来把这部小说来个囫囵吞枣。似乎,这部小说并不像某些人评论的那样,是一部忧伤的小说,有着悲惨的结局。 从一个角度来看,小说里面人物的命运的确会让人感到悲伤:才华横溢的莫特自杀了,近乎完美的盖特...
(展开)
> 更多书评 8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8.7分 3375人读过
-
Rowohlt Taschenbuch Verlag (1973)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9.1分 301人读过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6)8.5分 1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赫尔曼·黑塞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国内德语文学与哲学译介(2011 - 2013)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3年阅读开单 (王贤)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6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生命之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Ancy 2015-04-22 15:48:25
有种沉迷般的上瘾。那种知识分子和上层阶级中流行的一种个人主义或妄想的孤独。
1 有用 秦小瑾 2016-07-15 21:28:20
精彩。黑塞小说中极为出色的一部,保持着德国文学和黑塞文学的风格,但触及更深。故事的显线是爱情和友情,所描写的内容放在所有赫尔曼作品中都可以说是极其细致、真实且惹人代入;隐线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且不说教),正如黑塞自己的人生一样存在一个成熟的过程:无论遇到了什么,都应该坚强面对,因为人永远能找到解决的良方。
8 有用 虫虫 2018-09-22 16:11:06
先划重点:这本和另一本《盖特露德》是同一本书,购买慎之。“真正的创作是孤独的,必须舍弃安逸的日子。”“我不想变成其他人,虽然常常觉得抑郁,但我想做我自己。”“人无法简单走过人生,无法轻易与人擦肩而过,无法爱憎分明,单纯崇敬或鄙视,外在命定的一切不可改变,不受偶然左右的内在命运却真切地操持在自己手中。”
25 有用 ssRomane 2016-07-14 15:23:04
一开始就觉得会有人自杀,开始觉得是库恩,后来觉得是女主,最后没想到是莫德,自我毁灭却无法控制的悲剧,让人心疼。孤独和无法理解本是一种病,女主有父亲和朋友庇护,库恩最终也找到了这种庇护,而莫德没有,所以死了于他倒也轻松,他是真正的利己主义者,为自己活的人,永远处于年轻状态的人,这是反自然的,所以最终反自然的死亡。正常的人都会变老的吧,变得为别人而活,但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好的年轻人与好的老年人,我们将... 一开始就觉得会有人自杀,开始觉得是库恩,后来觉得是女主,最后没想到是莫德,自我毁灭却无法控制的悲剧,让人心疼。孤独和无法理解本是一种病,女主有父亲和朋友庇护,库恩最终也找到了这种庇护,而莫德没有,所以死了于他倒也轻松,他是真正的利己主义者,为自己活的人,永远处于年轻状态的人,这是反自然的,所以最终反自然的死亡。正常的人都会变老的吧,变得为别人而活,但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好的年轻人与好的老年人,我们将会体会到心灵的宁静与澄澈吧 (展开)
11 有用 Vo 2019-04-04 10:48:32
书中把人生比作深沉而悲伤的夜,而闪电所带来的刹那光明是度过这长夜的美好慰藉。这和我对生活的看法非常类似,精神上的安慰正如闪电,短暂、耀眼、巨大,但在这瞬间之外的,就只剩寒冷、不安以及不尽的空虚。由此想到另一个比喻,我们的生活好比拖出水面的一张空渔网,只有水珠在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我们的一生致力于收集这些水珠,这些是坚实而不可磨灭的明证,事实上又是转瞬即逝的。当然,作家作为水珠及其光彩的再现者,也将是... 书中把人生比作深沉而悲伤的夜,而闪电所带来的刹那光明是度过这长夜的美好慰藉。这和我对生活的看法非常类似,精神上的安慰正如闪电,短暂、耀眼、巨大,但在这瞬间之外的,就只剩寒冷、不安以及不尽的空虚。由此想到另一个比喻,我们的生活好比拖出水面的一张空渔网,只有水珠在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我们的一生致力于收集这些水珠,这些是坚实而不可磨灭的明证,事实上又是转瞬即逝的。当然,作家作为水珠及其光彩的再现者,也将是坚实又转瞬即逝的。 (展开)
0 有用 Stay! 2023-05-27 16:19:09 上海
生命之歌,或是青春之歌,毕竟能借音乐以领悟总归是相当幸运的。这诚恳,哀伤又充满力量的行文,时不时地把我推进遥远的记忆中去,那些共鸣,早已在纯洁稚嫩的时期枯萎了。
0 有用 Sivv 2023-05-11 01:12:02 四川
尽管易逝,我们也比自然和命运还要坚强
0 有用 喳喳喳 2023-04-30 17:00:38 浙江
本来打算最近不看小说了,但是看到简介说这一本是关于一个音乐家的故事,忍不住又看了起来。故事还挺吸引我的,关于年轻人的成长、爱情和事业。篇幅并不长,只有10万字多一点。心理描写很细腻,却又不啰嗦,故事进展依然很快。读的时候会爱上这个善良、有才华、孤独的年轻人。他在爱情受挫时,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不像少年维特那么让人反感,一副道德绑架的姿势。他只是过于痛苦,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他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那... 本来打算最近不看小说了,但是看到简介说这一本是关于一个音乐家的故事,忍不住又看了起来。故事还挺吸引我的,关于年轻人的成长、爱情和事业。篇幅并不长,只有10万字多一点。心理描写很细腻,却又不啰嗦,故事进展依然很快。读的时候会爱上这个善良、有才华、孤独的年轻人。他在爱情受挫时,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不像少年维特那么让人反感,一副道德绑架的姿势。他只是过于痛苦,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他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那股狂热劲,又会让人联想到约翰·克里斯多夫。相较之下,还是觉得黑塞更厉害,用短得多的篇幅,表达了一样澎湃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书中的几个人物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打算继续看他的《在轮下》。 (展开)
0 有用 刘方 2023-04-15 23:51:04 湖南
葛特露德
0 有用 momo 2023-04-10 22:30:20 湖南
青春是一支光辉灿烂的歌,在所有的梦中回响。很神奇的地方在于,作者给出的生活细节如此精准以至于我能自行把空白用联想填上。莫德..你真的很爱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