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几乎没有征兆,我的黑塞之旅暂时就这样结束了。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这一天永远不要到来。读完玻璃珠,我竟不能置一语。如果是被黑塞的庞大构想震慑那也罢了,如果是折服于书中的渊博学识那也罢了,令我止不住内心战栗的是黑塞在进入暮年之后,其灵魂通透性之魅力已经全然超越了文学能带给人的精神充盈,使我数度为之哽咽。作为一个犬儒倾向的人,实际在精神上与黑塞是截然相反的,但在不断接近这位老人时,对抗的不适却被抽离了,我顺从地蜷缩在他创设的世界中,聆听他的微言细语。我所寻觅到的那个世俗性与宗教性之间的平衡点,便是从黑塞的诸多文字中发觉的,在他的文字世界中,人从细密的微缩形态,逐渐成长为坚实却柔和的有机体,并最终不再畏惧肉体必将化为乌有之命运。若不读本作大概可谓是不能真正理解黑塞了吧。
上部:读万卷书:完美的人类知识研究,终极象牙塔。试图建立超越不同时间、不同文化、不同科目的,超越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的人类知识文明体系。下部:走出知识的玲珑塔,进入永恒不灭的人间。遗作,高潮:气象学家,听罪神父,印度生活。
此生精神路上的明灯
谁能告诉我黑塞到底在说什么,我来寻求帮助了,脑子要爆炸了
每次都是读着读着读不下去,但一想起它心头就像刮过一阵微风似的清新,于是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比起主人公旅程的寓意,倒更喜欢玻璃珠游戏这个概念,即,一切人类文化努力的内在统一和融合,提纯精炼的纯智慧和理性。而保护这样一种精神财产的卡斯特里,命名来自于一位被变成灵感源泉的希腊女神,意境正好。只是不走下神坛的女神终究会被俗人说假清高,而走下神坛的女神又会被世人同化进而失去了神性。虽然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但这大致就是理想和现实,理智和欲望一直存在且不可协调的矛盾吧。
最后也不知道这游戏怎么玩 如果只是一个讽刺 似乎短篇就行 写那么长的理由是…拿诺贝尔奖?好吧,我庸俗了
我既不想从行动的生活逃向默观的生活,亦不想从默观的生活逃向行动的生活。而是要使两者交互为用,并行不悖。使两者相辅相成而无偏颇之弊。
围棋运行步骤如果符合欧拉公式、莫扎特安魂曲和开普勒定理的话,也许就是理想的玻璃球游戏了。
《悉达多》是抛弃俗世走向内心,而《玻璃珠游戏》更像是下一个篇章,当自我得到圆融,要再次走出来,投入生活,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是黒塞一生的心愿吧。
令人目眩神迷、口干舌燥得伟大。
好闷
很久没有熬通宵看书了 入迷。应该再读更深入
乌托邦 略艰涩
黑塞写再怎么严肃的题材都有种惹人怜爱的气质。你德特产——纯到深处自然萌👼
不愧是黑塞的集大成作
克尼克导师的一生。一个上升和下降,包括最后的逃离与死亡,就像是理想国的一个注脚。文笔十分优美,可以拍成戏剧的小说。
六颗星。黑塞是一个与我特别相近的作家,一个读者能在阅读的途中遇见,是幸运的。这部书堪称结构上的完美。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他描述清晰了,所有作家在用尽一生,在浏览的精神王国。其实,这种身份的游历,注定是偏颇的。黑塞将“仆人”攀登艺术巅峰的一生,刻画至深,这也是他身为诺奖得主的体验和描述。他自身对于他沦陷精神“囹圄”的反思和批判。从小提琴、周易、修行、管理者巅峰,到溺毙,这种情节设计,以及每一个角色的寓意,都可以单独研究。这是一个类似卡夫卡的作家。
有一段叙述,几乎是对尚未发生的文革的预示。
“此种特别的感觉——他惯常称之为“觉醒”——对他已不陌生,因为,他已见过多次——在他每逢人生抉择的时刻。这是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痛苦异常的感觉,含有一种诀别老朋友和从事新历险的混合感受,就像一阵春天的风暴在他的潜意识深处蓦然吹起一样,震得他昏天黑地,难以自持。”
与红楼梦有得一拼
> 玻璃珠游戏
70 有用 猞猁 2015-10-19 23:42:16
几乎没有征兆,我的黑塞之旅暂时就这样结束了。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这一天永远不要到来。读完玻璃珠,我竟不能置一语。如果是被黑塞的庞大构想震慑那也罢了,如果是折服于书中的渊博学识那也罢了,令我止不住内心战栗的是黑塞在进入暮年之后,其灵魂通透性之魅力已经全然超越了文学能带给人的精神充盈,使我数度为之哽咽。作为一个犬儒倾向的人,实际在精神上与黑塞是截然相反的,但在不断接近这位老人时,对抗的不适却被抽离了,我顺从地蜷缩在他创设的世界中,聆听他的微言细语。我所寻觅到的那个世俗性与宗教性之间的平衡点,便是从黑塞的诸多文字中发觉的,在他的文字世界中,人从细密的微缩形态,逐渐成长为坚实却柔和的有机体,并最终不再畏惧肉体必将化为乌有之命运。若不读本作大概可谓是不能真正理解黑塞了吧。
16 有用 浮沉水上 2014-10-11 21:05:41
上部:读万卷书:完美的人类知识研究,终极象牙塔。试图建立超越不同时间、不同文化、不同科目的,超越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的人类知识文明体系。下部:走出知识的玲珑塔,进入永恒不灭的人间。遗作,高潮:气象学家,听罪神父,印度生活。
12 有用 一湄 2014-03-04 14:31:19
此生精神路上的明灯
10 有用 Janet宋 2015-12-17 17:36:07
谁能告诉我黑塞到底在说什么,我来寻求帮助了,脑子要爆炸了
4 有用 Mandara 2014-08-27 06:01:42
每次都是读着读着读不下去,但一想起它心头就像刮过一阵微风似的清新,于是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比起主人公旅程的寓意,倒更喜欢玻璃珠游戏这个概念,即,一切人类文化努力的内在统一和融合,提纯精炼的纯智慧和理性。而保护这样一种精神财产的卡斯特里,命名来自于一位被变成灵感源泉的希腊女神,意境正好。只是不走下神坛的女神终究会被俗人说假清高,而走下神坛的女神又会被世人同化进而失去了神性。虽然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但这大致就是理想和现实,理智和欲望一直存在且不可协调的矛盾吧。
3 有用 soloye 2014-02-21 17:59:15
最后也不知道这游戏怎么玩 如果只是一个讽刺 似乎短篇就行 写那么长的理由是…拿诺贝尔奖?好吧,我庸俗了
1 有用 少年包工头 2015-04-07 19:34:16
我既不想从行动的生活逃向默观的生活,亦不想从默观的生活逃向行动的生活。而是要使两者交互为用,并行不悖。使两者相辅相成而无偏颇之弊。
1 有用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6-06-22 22:53:00
围棋运行步骤如果符合欧拉公式、莫扎特安魂曲和开普勒定理的话,也许就是理想的玻璃球游戏了。
4 有用 sam 2017-05-15 17:36:15
《悉达多》是抛弃俗世走向内心,而《玻璃珠游戏》更像是下一个篇章,当自我得到圆融,要再次走出来,投入生活,去影响更多的人。这是黒塞一生的心愿吧。
0 有用 T3的小喇叭 2020-03-28 19:55:02
令人目眩神迷、口干舌燥得伟大。
0 有用 Ancy 2015-05-21 11:06:23
好闷
1 有用 Tequila 2014-09-20 18:57:42
很久没有熬通宵看书了 入迷。应该再读更深入
0 有用 婕的自言自语 2013-12-26 19:50:02
乌托邦 略艰涩
0 有用 麦坦 2020-08-14 23:03:03
黑塞写再怎么严肃的题材都有种惹人怜爱的气质。你德特产——纯到深处自然萌👼
0 有用 基地 2016-01-23 12:05:17
不愧是黑塞的集大成作
0 有用 猛晃 2016-03-31 11:09:00
克尼克导师的一生。一个上升和下降,包括最后的逃离与死亡,就像是理想国的一个注脚。文笔十分优美,可以拍成戏剧的小说。
1 有用 桑田 2015-01-07 13:37:54
六颗星。黑塞是一个与我特别相近的作家,一个读者能在阅读的途中遇见,是幸运的。这部书堪称结构上的完美。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他描述清晰了,所有作家在用尽一生,在浏览的精神王国。其实,这种身份的游历,注定是偏颇的。黑塞将“仆人”攀登艺术巅峰的一生,刻画至深,这也是他身为诺奖得主的体验和描述。他自身对于他沦陷精神“囹圄”的反思和批判。从小提琴、周易、修行、管理者巅峰,到溺毙,这种情节设计,以及每一个角色的寓意,都可以单独研究。这是一个类似卡夫卡的作家。
0 有用 守护 2015-04-09 23:22:54
有一段叙述,几乎是对尚未发生的文革的预示。
0 有用 毒。少佐 2019-11-22 00:12:43
“此种特别的感觉——他惯常称之为“觉醒”——对他已不陌生,因为,他已见过多次——在他每逢人生抉择的时刻。这是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痛苦异常的感觉,含有一种诀别老朋友和从事新历险的混合感受,就像一阵春天的风暴在他的潜意识深处蓦然吹起一样,震得他昏天黑地,难以自持。”
0 有用 守黑 2014-08-04 18:08:38
与红楼梦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