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诗选 短评

热门
  • 171 美式加冰谢谢 2013-08-26 17:21:12

    汉诗有三宝:爱到老,生年难搞,及时行乐好。孟德有三宝:场面豪,生民少,壮志不老。渊明有三宝:不嗑药,不折腰,菊花种得好。

  • 21 喵喵 2014-03-06 20:02:50

    选得真好,汉诗比《古诗源》丰富,讲解也细致。我们有这样的诗歌遗产,实在太幸福了。

  • 22 催眠 2016-02-26 01:59:06

    向前追溯到汉魏,庶几可感受到“古诗源”的来历。诗的形式、技巧还没有像唐诗那样蔚为大观,但那种真切朴素再难找回了。本书初版在1958年,故少数评论有某种怪味。

  • 10 饮粲 2020-03-24 08:42:55

    “努力加餐饭”给我印象深刻啊

  • 3 文火狗豨汤 2018-02-16 15:47:44

    注解稍简略,以面向普通爱好者而言,漏注太多。选材时代烙印明显。[2019.2.1再读]

  • 1 sera 2015-06-29 11:23:51

    虽然有数据库,但还是纸质书有感觉

  • 2 momo 2021-04-09 13:56:21

    选集分为汉魏晋宋齐梁陈北朝隋的诗歌,比兴运用在乐府中有所推广,文人模仿乐府,汉末形成了五言诗的繁荣气象,最高成就是古诗十九首。 先介绍作者信息,然后是题解,最后是注释。注多出自《诗经》,偶有《左传》《山海经》《楚辞》《史记》等汉代以前典故,文风走向显而易见。 建安时期,也写了很多乐府歌辞,但境界阔大,更昂扬慷慨。晋时宣扬老庄,尚玄言诗,左思刘琨陶渊明和写实主义的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东晋和宋齐产生大量的南方民歌,几乎全是关于爱情。从汉魏两朝的简朴平淡,到两晋的玄渺到华丽,甚至后来不用典不成诗的趋向。 再看南北朝,由于南朝多为东晋时期中原迁移,玄谈风气遗留至南朝,越往后宫廷里漪糜之风愈盛,至最终朝梁朝为最甚;而北朝由于胡人入汉,从诗里能感受到那种有些豪放有些笨拙的劲,与南朝的纤细形成鲜明对比。

  • 3 2019-03-19 21:34:31

    读“完”了。当日夜熟读诵读之。六朝人好流泪。六朝人的感悟力。你仔细掂量掂量分量。予好其真,好其文,去其伪,去其饰而已。六朝旧事随流水,白玉手板落盘螭——此亦极矣,孔尚任作桃花扇而遗民恨尽,庾子山作杨柳歌,六朝兴亡,不必再论。

  • 1 3600464 2021-04-02 21:09:14

    林密戶陰,草滋墀暗,南國雨聲哄騙小園,又是一年漸至的暑氣。庾子山《詠懷》:“流星夕照鏡,烽火夜燒原。”

  • 1 8号宿舍244 2021-02-08 19:47:33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 1 青梅如豆 2015-12-31 15:57:01

    漏记了。年初厦门读,与《洗澡》一起,而岁暮一何速啊。

  • 1 Dylan 2020-01-15 22:09:57

    我更喜欢这本书的前言部分

  • 1 Flow 2020-07-22 23:02:09

    没有译文所以读起来其实有些累,而且,背得真的很累啊!

  • 1 发条尘 2020-03-09 17:55:00

    慕名而来,尽兴而归...

  • 1 鸿音 2014-10-29 18:22:52

    曹植的白马篇,刘琨的扶风歌,陶渊明的咏荆轲,鲍照的代自蓟北门行,江淹的古意送袁功曹还有沈约的诗尤其喜欢

  • 1 小竹洲 2014-04-10 09:23:25

    古诗,民歌,随着岁时节气的变换,展现出古人真实的情感。文人那块的也好,爱"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气魄

  • 0 李囧月 2015-08-24 23:09:53

    对所谓形式主义者选入较少

  • 1 陳若望 2015-09-13 11:01:33

    漢魏六朝真是五言詩的時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