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露を戦争に向かわせたのはロシアの極東侵略熱か.ロシア人は日本軍の力量を全く知らなかったのか.ロシア側機密資料の分析からは,司馬の『坂の上の雲』におけるそのような認識とは異なる実相が見えてきた.朝鮮問題の重要性に注目し,日本による「韓国併合」100年となる今,世に送る,著者渾身の力作.上巻は戦争の起源を維新前夜から辿る.
作者简介 · · · · · ·
和田春树,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1938年生于大阪府,196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西洋史学科,任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助手,1985年为该所教授,1996—1998年任该所所长,1998年从东京大学退休。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近现代史、现 代朝鲜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主要著作有:
《尼古拉-罗素——超越国境的民粹主义者》(上、下,中央公论社,1973),
《马克斯、恩格斯与俄国革命》(劲草书房,1975),
《金日成与满洲抗日战争》(平凡社,1992),
《作为历史的社会主义》(岩波新书,1992),
《朝鲜战争全史》(岩波书店,2002),
《东北亚共同的家——新地域主义宣言》(平凡社,2003),
《恐怖政治和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前后》(山川出版社,2005),
《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上、下,岩波书...
和田春树,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1938年生于大阪府,196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西洋史学科,任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助手,1985年为该所教授,1996—1998年任该所所长,1998年从东京大学退休。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近现代史、现 代朝鲜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主要著作有:
《尼古拉-罗素——超越国境的民粹主义者》(上、下,中央公论社,1973),
《马克斯、恩格斯与俄国革命》(劲草书房,1975),
《金日成与满洲抗日战争》(平凡社,1992),
《作为历史的社会主义》(岩波新书,1992),
《朝鲜战争全史》(岩波书店,2002),
《东北亚共同的家——新地域主义宣言》(平凡社,2003),
《恐怖政治和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前后》(山川出版社,2005),
《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上、下,岩波书店,2009—2010),
《北朝鲜现代史》(岩波新书,2012),
The Korean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Rowan & Littlefield, 2014,
《“和平国家”的诞生——战后日本的原点和变容》(岩波书店,2015)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前,文学家司马辽太郎的作品《坂上之云》在我国民众对日俄战争的认知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部作品自1968年春开始在《产经新闻》上连载,于1969年春由文艺春秋社出版了单行本。在这部书第一卷的后记中,司马氏这样写道: 欧洲意义上的「国家」因明治维新而诞生了。……每个人都成为「国民」,尽管还不习惯这一身份,但成为「国民」后的日本人,作为日本历史上最初的体验者,被这种新鲜感所激发,意志昂扬。倘若不理解这种刻骨铭心的昂扬感,就无法理解这一阶段的历史。 如果将政府比作一个小家庭,那么出现于其中的陆海军就像谎言一般微不足道。在这个宛如乡镇小作坊的弹丸之国中,身负职责和义务、被配置在各个部分的人们,恰恰因为家庭的微小而竭尽全力地工作,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使自己的组织强大起来,对于这个目标,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怀疑。这个时代的蓬勃朝气,大概就来源于这种乐观主义吧。这部长篇故事就是关于这段日本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幸福的乐观主义者们的故事。……乐观主义者们以那个时代人所特有的气质,凝视着远方奋勇直前。尤如在上坡路尽头的蓝天上,有一朵闪耀的白云,他们只全心注视着那朵白云,奋力攀缘而上。 司马氏的这部长篇小说以这样三位乐观主义者为主人公:出身于四国伊予松山的文学家正冈子规,制定了日本海海战战略战术的海军军人秋山真之,以及其兄长、曾与俄罗斯哥萨克骑兵队作战的骑兵将军秋山好古。正网子规生于1867年,秋山真之生于1868年,正值明治维新元年,堪称明治维新之子。而秋山好古则生于1859年,明治维新当年还不满十岁,同样可以算明治维新之子。这部小说第一卷的结尾写道,在日清战争最后的威海卫海战时,身患结核病的正冈子规作为从军记者离开了东京。小说所塑造的向着与俄国战争这个目标努力奋进的两位军人及他们的文学家朋友的形象,对于「二战」后处于经济高速成长期、同样注视着「坂上之云」而努力奋斗的日本人来讲,可以说恰好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司马辽太郎的看法 …… 1 -
日本人从闭关锁国时代起,就意识到了逼近北方的俄罗斯,一直对其保持着警惕。俄罗斯人向东挺进清国领土的北部,抵达堪察加半岛。17世纪末由此南下,沿着阿伊努[译者注:北海道、萨哈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堪察加半岛南部地域的原住民族]的千岛群岛,逐渐接近日本。18世纪后半期,日本人从南方进入千岛群岛,确切感受到俄罗斯人正在逼近日本。1771年,从堪察加逃走的匈牙利政治犯向长崎的荷兰商行主事呈交了警告俄罗斯有侵略日本意图的文书,引起了日本社会的震动。俄罗斯就此以强势而来的敌人的形象登场。 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利用荷兰的书籍研究俄罗斯,还向那些曾经漂流到俄罗斯后回国的人询问俄罗斯的情况。慢慢地,人们知道了彼得大帝的功绩。当时的日本正值打破幕府体制、寻求变革的时期,开始将俄罗斯看作模范之国、师长之邦。 日本在闭关锁国时代,通过长崎的出岛(译者注:出岛是1634年江户幕府作为锁国政策的一环在长崎修建的人工岛,呈扇形,面积约13000平方米。日本自1641年至1859年在此进行对荷兰的贸易。)一直与荷兰、葡萄牙有所交往,除此之外,前来要求日本开国通商的国家就是俄罗斯。18世纪末的俄罗斯使节名叫拉克斯曼,自他之后,1804年,列扎诺夫又带着正式国书来到了日本。但是,在他停留日本六个月后,日本方面做出拒绝通商的答复,同时对使节予以驱逐。列扎诺夫命令部下对萨哈林(库页岛)和国后岛的日本人居住地实施攻击,日本方面出于愤怒,于5年后逮捕并监禁了来到国后岛的俄罗斯舰长葛罗宁。这一事件虽然在葛罗宁的副官里科尔德和商人高田屋嘉兵卫的务力下得以解决,但随后两国在很长时间内断绝了交往。 19世纪中期,俄罗斯开始从沿海地区南下,1850年,在阿穆尔河(译者注:中国称黑龙江)流向北海的河口建起一座小城,命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开始向另一个阿伊努的岛屿——萨哈林岛(库页岛)挺进。此时,日本人已经进入了这...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幕府末期维新前夕的日本与俄罗斯 …… 45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日露戦争 起源と開戦 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转】阿·科什金·阿尔卡季耶维奇:20世纪初的日俄关系——从联盟到对抗


总之,略读请看首尾两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日本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一定都试图了解过日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发生地的敏感性,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对此一向是有意删繁就简“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非正义战争。中国作为战争的发生地,人民承受了极大的苦难”。 越是这么简单的描述越是能激起求知者的欲望。 不... (展开)
帝国主义时代的恶果之一,是输出了“强大就要打人”的“公理”

读《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的几点感想

刚看了一章,充满了日式诡辩,怎么说呢,自说自话的强盗逻辑一大堆,避重就轻的曲解其实表达的意义就是,俺们日本都是迫不得已。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7.8分 355人读过
-
廣場 (201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日本研究 第001编 (贝奥武夫无敌)
- 小语种书籍 (陆德维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日露戦争 起源と開戦 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鬼夜姬 2014-05-14 20:31:45
作者是一个很用功作学问的人,史料非常丰富,时间脉络清晰。可能是关于日俄战争最详细的一本书。虽然最后得出的结论有些肤浅,但值得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