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作者简介 · · · · · ·
伊恩•M.班克斯(1954—2013)
英国著名作家,生于苏格兰,曾就读于斯特林大学,主修英语文学、哲学和心理学。他以伊恩•班克斯为笔名写作主流小说,以伊恩•M.班克斯的笔名写作科幻小说。
一九八四年,班克斯以处女作《捕蜂器》 一举成名。自一九八七年起,他开始涉足科幻小说领域,创作了一系列以“文明”宇宙为背景的太空歌剧小说,反响巨大。《卫报》称其作品为“科幻小说评判的标杆”;赛博朋克大师威廉•吉布森也盛赞其为科幻小说界的“不可多得的奇才”。《时代》周刊更是称其为“英国同时代作家中最有想像力的小说家”。
二〇〇八年,《泰晤士报》将班克斯评为一九四五年后英国最优秀的五十位作家之一。
二〇一三年六月,班克斯罹患癌症不幸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们一生中能克服这件事,过了一定阶段它就不再重要。他们都是雌雄同体,伴侣中的一方都可以让对方怀孕,通常双方都生双胞胎。经过一次或少数情况下两次怀孕之后(再经过哺乳期)他们的繁殖期就此结東,然后变成了战士。这个阶段的变化存在争议,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智力上的提升,或者仅仅是个性上发生了转变。显而易见的是,他们会变得更狡猾,思想包容性下降,想象力下降,但更有逻辑,更肆无忌惮,更欠缺同情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远景剧情:二 -
霍扎感觉他明白这女人的言下之意。特情局一直是星际接部以正义自居的间谍战武器,是“文明”对外干涉外交政策的尖刀。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却身处一个厌恶精英主义的社会。即便在战争爆发之前,它在“文明”内部的地位和形象都有些模概。它光彩照人同时又有些危险,带有一份邪魅的性感——这是最好的总结了,其含义是掠夺、引诱,以及强制。 它还带有一份神秘兮兮的色彩——在一个几乎崇拜公开的社会里,暗示其可能从事令人不快的可耻勾当;它还会强调道德原则的相对性,在一个坚决奉行绝对标准的社会:生命/好的死亡坏的;快乐好的;痛苦/坏的……这特色既有吸引力又让人反感,但绝对很激动人心。 “文明”世界没有任何其他部分更能代表这个社会体系真正的内涵,在贯彻“文明”基本信念的方面,这个部门也最为好战。但与此同时,在反映这个社会的日常生活方面,它又是最没有参考价值的。 战争来临后,星际接触部变成了“文明”的军方,特情局成了情报和间谍部门一只不过把原先遮遮掩掩进行的活动公开化而已。特情局在“文明”内部的地位也变了,变得更糟。它成了“文明”居民内疚情绪的蓄水池——是他们最初同意开战。特情局遭到鄙视,被看作必要之恶,成为道德上不得不委曲求全的不幸产物,去考虑大多数人不愿意去想的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索贲行星 2. 神之手第137 号
> 全部原文摘录
Consider Phleba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1 条 )

“想想弗莱巴斯吧,那人曾高大英俊和你一样”——从《荒原》到《腓尼基启示录》的隐喻与主题分析
作为“文明”系列的发轫之作,班克斯的《腓尼基启示录》却有着一个乍看之下与“太空歌剧”毫无关联的标题。“腓尼基”是什么?它又启示了些什么?文中并没有出现“腓尼基”,那么“腓尼基”和全书的关联在哪里?本书有哪些隐喻?究竟又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而这些让人丈二和尚...
(展开)


科技文明发展的终点,并不一定是完美世界
也许不少人都畅想过几百、几千年后人类的世界的样子,当科技和文明发展到极限,当人工智能可以做到任何人脑能想到的事,人类是否就可以自此彻底解脱,不用996疯狂内卷,率先实现共同富裕,全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机器服务、创造、管控一切,人类只需享受漫长的岁月? 伊恩·M·...
(展开)


科幻小说的初始阅读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科幻小说的初始阅读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首先要先掌握那些匪夷所思的设定,只有在这种架构之下,你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设定的成功与否跟剧情中的某些关键情节是息息相关的,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转折也说不定呢。 英国著名作家伊恩•M.班...
(展开)

英雄历险与太空乌托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腓尼基,实为西方文明传说中的重要民族,不同于亚特兰蒂斯那般虚幻,这个已经不会再创造新历史的文明真真切切留下了他的文字。这种过于久远的灿烂文明,如同星空宇宙中绽放过的璀璨星云,所见的已是遥不可及的过去。怎么样的书写准确传达出这种憧憬与怅然之感,思虑许久仍无法... (展开)
哈哈,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就让你猜中故事的走向?
时逢宇宙浩劫,人人向往的“文明”世界与艾迪兰人战争不断,围绕着宇宙最强智能机器——主脑的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拥有变形能力的变形人霍扎以回收主脑为目标正式踏上冒险的旅程。霍扎和他的伙伴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境,驰骋于宇宙,终于迎来星际大海贼时代! 以上……是...
(展开)

这是一场主角从没露过脸的冒险游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面壁者罗辑,现在向三体世界说话。” 犹记得第一次看乌托邦世界的科幻小说,看的还是《三体》。三体文明的神秘与强大,罗辑他们的热血和不断追求未知,都让我难忘。现今,又有了一本令我流连的科幻大作——《腓尼基启示录》,这本好像还只是“文明”系列中的一本。 那么... (展开)
设定宏大的科幻乌托邦《腓尼基启示录》:一个小人物的冒险之旅
《腓尼基启示录》是苏格兰的国宝大师伊恩·M.班克斯的《文明》系列之一。伊恩·M.班克斯是作者用于写科幻作品时候的笔名。他写主流小说时候的笔名则是伊恩·班克斯,曾被美国《时代》杂志盛赞为“英国同时代作家中最有想像力的小说家。” 《文明》系列是伊恩·M.班克斯最负盛名...
(展开)
> 更多书评 8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新星出版社 (2022)7.3分 347人读过
-
열린책들 (2007)暂无评分
-
Orbit (2008)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Orbit (2003)暂无评分 6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Consider Phlebas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