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写实,挖掘了战争中的复杂人性,作者虽然觉得战败国的中国人很可怜,却在内心深处也认为中国人是蚂蚁一样的生物。被踩死很可怜,但也无可奈何。士兵在暴行之后多少心里不舒服,毕竟再把敌人视作蝼蚁,那也是活生生的人。 此外,士兵们都认为“打到南京中国就会投降,是战争的结束”。
在古文化街旧书市上购得,作者相对客观的通过几个士兵的视角,从一个侧面描写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攻陷上海和南京的过程。不过,一个日本作家,对日军的残暴行为是不可能过多着笔的。不过依然能管中窥豹的了解到中国人民经受的深重苦难!
这本书的简介充满了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色彩,然而以一种平和的视角和不偏不倚的姿态去阅读的话反而可以发觉许多超脱于战争、民族、国家之外的大的普适性的东西。可能是由于“军记物语”等日本传统,书中对战争的经过和具体场面并未加以详细描写,而是通过几个参与战争的人员的经历和性格转变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给日本军人带来的影响。也许这本书会被用来做为政治谈判的砝码或者国人自我安慰的资源,但是如果仅仅从文学角度来看的话它也有独立的价值——面对民族之间的战争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书写去表达?大国传统的洋洋自得固然不可取,受害者心理的摇尾乞怜也未必可行。“写实”——虽然作品最后竭力否认但是却通过文本情节完整地传达出来,这样相对客观的态度才是最难得的。在漫长的历史文学长河中它的意义也更在于此,其余的标签都不重要了吧。
初中图书馆里借的。记得混有血腥味的性描写。
避重就轻,但考虑到成书时间,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法西斯军国主义者,应该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被永久诅咒,这些东西应该永远下最深的地狱。
个人被国家和战争裹挟着前进中的人性挣扎和扭曲……这本书中国人读来会有拧巴感,因为作者不仅描述了客观上的战争的非正义,也传递了日本士兵视角的“正义”和因此产生的个人愿望和欲望,在历史和意识形态的洪流中,人不如蝼蚁
#石川达三 1st 不容置疑的史实。战争如狂啸的机器一般无情的对人进行着改造,珍惜可贵而短促的和平吧。
法西斯的敌人是人。
对士兵的行为有所分析。足够让人深思人性!
难受
身背炒米袋的中国士兵用生命换来了久违的和平,我们掏空荷包誓死捍卫来之不易的房价。战前牺牲子孙,战后牺牲父母。为私欲,百姓的后代何值几文,为发展,人民的荷包有何不可。兴亡吾等皆苦,改变?
在圖書館站著看完整本書,裡面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描寫其實並不多,但裡面的很多描寫讓人驚顫。 “战场,似乎有一股强大的魔力。它可以使一切战斗人员神差鬼使地变成同一种性格、同一种思维、提出同一个要求。” ㏒49
最近开始了解石川先生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真实景观,残酷疯狂的战争扭曲了人的人性。
杰作。可惜我们自己很难冷静客观的书写这场战争。
因为描写的是日本士兵在华的暴行,因为是从日本士兵的视角描写的,所以传递出非常复杂的情绪。要落泪了。
这是不容怀疑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背景,心理描写很多
对于战争,恐怕再没有比这些参加过屠杀的日本兵了解的更清楚了。石川达三因为这本书被日本政府起诉监禁,为了洗脱罪过马上又写了《武汉会战》歌颂战争。这本书在战争中给石川招惹了麻烦,却又成为他战后被免于审判的铁卷丹书,还真是讽刺。小说的结尾石川交待了这本书是自由创作的尝试,当然了!在南京,在中国所犯下的一切罪孽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 活着的士兵
9 有用 海扬尘 2015-03-03 09:14:02
写实,挖掘了战争中的复杂人性,作者虽然觉得战败国的中国人很可怜,却在内心深处也认为中国人是蚂蚁一样的生物。被踩死很可怜,但也无可奈何。士兵在暴行之后多少心里不舒服,毕竟再把敌人视作蝼蚁,那也是活生生的人。 此外,士兵们都认为“打到南京中国就会投降,是战争的结束”。
2 有用 四更山鬼吹灯啸 2019-05-22 12:40:27
在古文化街旧书市上购得,作者相对客观的通过几个士兵的视角,从一个侧面描写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攻陷上海和南京的过程。不过,一个日本作家,对日军的残暴行为是不可能过多着笔的。不过依然能管中窥豹的了解到中国人民经受的深重苦难!
2 有用 云绩Feat 2018-10-10 18:28:07
这本书的简介充满了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色彩,然而以一种平和的视角和不偏不倚的姿态去阅读的话反而可以发觉许多超脱于战争、民族、国家之外的大的普适性的东西。可能是由于“军记物语”等日本传统,书中对战争的经过和具体场面并未加以详细描写,而是通过几个参与战争的人员的经历和性格转变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给日本军人带来的影响。也许这本书会被用来做为政治谈判的砝码或者国人自我安慰的资源,但是如果仅仅从文学角度来看的话它也有独立的价值——面对民族之间的战争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书写去表达?大国传统的洋洋自得固然不可取,受害者心理的摇尾乞怜也未必可行。“写实”——虽然作品最后竭力否认但是却通过文本情节完整地传达出来,这样相对客观的态度才是最难得的。在漫长的历史文学长河中它的意义也更在于此,其余的标签都不重要了吧。
0 有用 F VISA 2011-05-20 11:43:05
初中图书馆里借的。记得混有血腥味的性描写。
0 有用 NewAlbionDoll 2023-05-30 18:40:38 广东
避重就轻,但考虑到成书时间,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0 有用 务实 2022-11-01 23:54:08 湖南
法西斯军国主义者,应该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被永久诅咒,这些东西应该永远下最深的地狱。
0 有用 森閑 2023-09-07 15:27:53 湖北
个人被国家和战争裹挟着前进中的人性挣扎和扭曲……这本书中国人读来会有拧巴感,因为作者不仅描述了客观上的战争的非正义,也传递了日本士兵视角的“正义”和因此产生的个人愿望和欲望,在历史和意识形态的洪流中,人不如蝼蚁
0 有用 Grubby Shinoda 2022-07-14 11:04:50
#石川达三 1st 不容置疑的史实。战争如狂啸的机器一般无情的对人进行着改造,珍惜可贵而短促的和平吧。
0 有用 MALAHIT 2022-06-14 10:29:34
法西斯的敌人是人。
0 有用 昱 2013-07-20 07:29:26
对士兵的行为有所分析。足够让人深思人性!
0 有用 Takeshom 2020-01-10 11:59:52
难受
0 有用 Douit 2020-04-03 23:16:44
身背炒米袋的中国士兵用生命换来了久违的和平,我们掏空荷包誓死捍卫来之不易的房价。战前牺牲子孙,战后牺牲父母。为私欲,百姓的后代何值几文,为发展,人民的荷包有何不可。兴亡吾等皆苦,改变?
0 有用 狼狈 2018-09-12 21:39:01
在圖書館站著看完整本書,裡面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描寫其實並不多,但裡面的很多描寫讓人驚顫。 “战场,似乎有一股强大的魔力。它可以使一切战斗人员神差鬼使地变成同一种性格、同一种思维、提出同一个要求。” ㏒49
0 有用 名前無し 2017-07-04 13:52:58
最近开始了解石川先生
0 有用 丹丹丹妮丝 2014-06-06 18:15:09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真实景观,残酷疯狂的战争扭曲了人的人性。
0 有用 将心堂 2020-09-08 09:43:19
杰作。可惜我们自己很难冷静客观的书写这场战争。
0 有用 microcosm 2021-05-10 14:04:13
因为描写的是日本士兵在华的暴行,因为是从日本士兵的视角描写的,所以传递出非常复杂的情绪。要落泪了。
0 有用 藤原 直樹 2011-06-11 15:56:32
这是不容怀疑的历史。
0 有用 赵日天 2021-10-07 01:02:43
南京大屠杀背景,心理描写很多
1 有用 兰陵 2018-07-16 20:49:20
对于战争,恐怕再没有比这些参加过屠杀的日本兵了解的更清楚了。石川达三因为这本书被日本政府起诉监禁,为了洗脱罪过马上又写了《武汉会战》歌颂战争。这本书在战争中给石川招惹了麻烦,却又成为他战后被免于审判的铁卷丹书,还真是讽刺。小说的结尾石川交待了这本书是自由创作的尝试,当然了!在南京,在中国所犯下的一切罪孽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