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21年3月至7月,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到中国游览。从上海、南京、长沙、洛阳等地都留下了这位年轻作家的身影。《中国游记》就是这次旅行的见闻记录。书中不仅论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还对当时的世风民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留下了作者拜访章炳麟、郑孝胥、李人杰(汉俊)、辜鸿铭、胡适等人的谈话记录。这次出版,还配有芥川氏当年旅行的六张精美照片。
中国游记的创作者
· · · · · ·
-
芥川龙之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别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等。生于东京。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后,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两次复刊《新思潮》,引导文学新潮流。此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鼻子》、《芋粥》、《手巾》,确立其新进作家的地位。1919年进入大阪每日新闻社。1921年前往中国旅行。1917-1923年,所写的短篇小说六次结集出版。1927年7月自杀。在其短暂的创作生涯中,芥川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小品、随笔、游记、札记、诗歌等。其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时期的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录 · · · · · ·
芥川龙之介像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总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与《中国游记》(译者序)
目录
自序
上海游记
一 海上
二 第一瞥(上)
三 第一瞥(中)
四 第一瞥(下)
五 医院里
六 城内(上)
七 城内(中)
八 城内(下)
九 戏台(上)
十 戏台(下)
十一 章炳麟氏
十二 西洋
十三 郑孝胥氏
十四 罪恶
十五 南国美人(上)
十六 南国美人(中)
十七 南国美人(下)
十八 李人杰氏
十九 日本人
二十 徐家汇
二十一 最后一瞥
江南游记
前言
一 列车上
二 列车上(承前)
三 杭州的一夜(上)
四 杭州的一夜(中)
五 杭州的一夜(下)
六 西湖(一)
七 西湖(二)
八 西湖(三)
九 西湖(四)
十 西湖(五)
十一 西湖(六)
十二 灵隐寺
十三 苏州城(上)
十四 苏州城(中)
十五 苏州城(下)
十六 天平与灵岩(上)
十七 天平与灵岩(中)
十八 天平与灵岩(下)
十九 寒山寺和虎丘
二十 苏州的水
二十一 客栈与酒馆
二十二 大运河
二十三 古扬州(上)
二十四 古扬州(中)
二十五 古扬州(下)
二十六 金山寺
二十七 南京(上)
二十八 南京(中)
二十九 南京(下)
长江游记
前言
一 芜湖
二 溯江
三 庐山(上)
四 庐山(下)
北京日记抄
一 雍和宫
二 辜鸿铭先生
三 什刹海
四 蝴蝶梦
五 名胜
杂信一束
新艺术家眼中的中国印象
附小说二篇
南京的基督
湖南的扇子
· · · · · · (收起)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总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与《中国游记》(译者序)
目录
自序
上海游记
一 海上
二 第一瞥(上)
三 第一瞥(中)
四 第一瞥(下)
五 医院里
六 城内(上)
七 城内(中)
八 城内(下)
九 戏台(上)
十 戏台(下)
十一 章炳麟氏
十二 西洋
十三 郑孝胥氏
十四 罪恶
十五 南国美人(上)
十六 南国美人(中)
十七 南国美人(下)
十八 李人杰氏
十九 日本人
二十 徐家汇
二十一 最后一瞥
江南游记
前言
一 列车上
二 列车上(承前)
三 杭州的一夜(上)
四 杭州的一夜(中)
五 杭州的一夜(下)
六 西湖(一)
七 西湖(二)
八 西湖(三)
九 西湖(四)
十 西湖(五)
十一 西湖(六)
十二 灵隐寺
十三 苏州城(上)
十四 苏州城(中)
十五 苏州城(下)
十六 天平与灵岩(上)
十七 天平与灵岩(中)
十八 天平与灵岩(下)
十九 寒山寺和虎丘
二十 苏州的水
二十一 客栈与酒馆
二十二 大运河
二十三 古扬州(上)
二十四 古扬州(中)
二十五 古扬州(下)
二十六 金山寺
二十七 南京(上)
二十八 南京(中)
二十九 南京(下)
长江游记
前言
一 芜湖
二 溯江
三 庐山(上)
四 庐山(下)
北京日记抄
一 雍和宫
二 辜鸿铭先生
三 什刹海
四 蝴蝶梦
五 名胜
杂信一束
新艺术家眼中的中国印象
附小说二篇
南京的基督
湖南的扇子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说来民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往往只是些单纯的事物。在中国,无论是关羽还是岳飞,万众敬仰的英雄无一不是单纯之人。或者说即使不是单纯之人,也是容易被单纯化的人物。若不具有此种特征,即使是世间罕见的英雄豪杰,也很难轻而易举地得到大众的追捧和喝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5页 -
我曾接到过上海日本妇女俱乐部的邀请,地点好像是坐落于法租界的松本夫人邸第。铺着白布的圆桌,桌上的千日菊、红茶、点心、三明治……围桌而坐的夫人太太都比我预想的还要温良贤淑。我和这些夫人太太们谈论着小说戏剧,于是一位夫人这样向我说道: “这个月《中央公论》上您写的小说《乌鸦》非常有意思。” “不,不,拙劣得很。” 我谦虚地答道,心想真该让《乌鸦》的作者宇野浩二听听这段对话。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上海游记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共1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北京纪事 北京纪游》《1862年上海日记》《观光纪游 观光续纪 观光游草》《中国漫游记 七十八日游记》《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
等
。
喜欢读"中国游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游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游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8 条 )

芥川龙之介眼中的中国
看芥川的作品,感觉严肃而悲观,但是这个中国的游记却竟然能够有点幽默感。 中国人看到别的国家的人,来游览评说自己的国家,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呢,则感到一种侮辱感,愤然说,竟然敢说我们泱泱大国西湖水脏,乞丐恶心和国民猥琐?其实我们去别人的国家,也不是一样,容易看到...
(展开)

再看一眼1920年代的中国
中国的邻邦之中,恐怕没有哪一个像日本一样对中国密切关注,远自唐宋,直至近现代,虽然历史更迭,日本注视身旁的“老大之国”的心态和目的已发生变化,但它的观察却一直保持着细致入微的特点。 这种细致入微在近代的极致之作要数1892年在日本出版的《清国通商总览》,可称得上...
(展开)

这是一双时刻在看人的眼睛,于中国搜寻着人性的痕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与他的小说一般,在他的笔下,景色甚少,而人的活动更多。所写之人虽看似平淡普通,于大街之上随处可见,可他那颗敏感的心和那双敏锐洞察的眼睛始终无法将自己的心融入江南烟雨之中呢,他的眼睛始终在看人,即使偶尔会被风光吸引过去,却也总是在寥... (展开)> 更多书评 6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7.8分 1443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7.6分 829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7.4分 251人读过
-
新世界出版社 (2011)7.3分 22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一) (維舟)
- 要读的书-旅行/地域/民族 (bu6gu)
- 旧藏与新读:日本文学 (竹马笃笃)
- 日本文学 (十年木匠)
- 2007购书清单 (挥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游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夏言 2017-11-26 20:48:00
抛开民族的自豪感等等,平心而论,芥川这个人就是嘴贱。他讽刺那时的中国,并不比他讽刺当时的日本和美国更甚,吐槽中国人时的毒舌,也发作在他吐槽朋友身上。当然有不少发泄怨气的地方,但是宅男被迫带病旅行,满腹牢骚也不是不能理解……归根结底就是嘴贱。
1 有用 烨伊 2011-10-02 17:51:43
九月比较文学课读本之一。不喜欢这种过于写实的描写风格。
1 有用 青蘿 2016-04-30 15:16:56
大约09年入,写实的游记。记得芥川临时买的棕红色皮鞋,脏乱的芜湖,还有树上挂着处决的人头。嫌弃的劲。作为中国人还是要看一看的。
3 有用 韧勉 2012-12-18 18:16:54
本书的亮点或许只在于芥川来中国竟然能同时见到国、共、北洋、遗老等各类精英,但是全文中反应的是一种暮气中国的状态,内容了了,无甚新意。
9 有用 小二 2014-07-02 13:56:08
敏感的小说家到了中国之后身体一直不舒服,所以他所见的中国,尤其的满目苍夷,水深火热。
0 有用 daisyzzzzz 2023-11-24 14:59:29 上海
一点儿都不美
0 有用 天真爱读书 2023-11-11 20:56:16 北京
清晰的看到100年前中国的真实样子,上海的西洋风气,苏杭的破败,南京的Y乱,北京的萧条,人民苦不堪言,有今天没明天的人心惶惶。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0 有用 zoe 2023-10-08 14:01:43 河北
文字很有趣,但对中国的偏见也是真大,浅尝辄止。
0 有用 bczmhshsc 2023-09-05 03:15:02 日本
三年前看的片子今天终于把原稿看完了
0 有用 一只骄傲的酒杯 2023-08-17 17:52:49 四川
上海 江南 长江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