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书评 (7)

2009-08-14 11:43:45

何謂中國人

在國外呆了幾年, 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 其中不乏黑頭髮黃皮膚的亞裔: 韓國人, 日本人和華人。 華人又分成港台和大陸的 北方的南方的,都是中國人。 按照普遍的邏輯都應該是到了國外就更愛國。 我的感覺是更深刻的意識到自己是華人是中國人。 愛國又是甚麼呢? 我是中華人民...  (展开)
阿满 2012-09-08 19:37:39

年轻与年老

钱钟书曾经说过:“早熟的代价就是早衰。”与尼采不同,长寿的中国社会——不是未曾经历过浪漫和刚烈的青年时期,而是持续不断的挫折与苦难的轮回以及基因中早熟和消极的分子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没有在经历精神的不断毁灭与重生中走向疯狂,而是保持这种缓慢沉着的步调将能够...  (展开)
xiaosheng 2008-08-29 22:52:42

校記 by xiaosheng

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32 http://bbs.lehu.shu.edu.cn/Uploads/UserDirs/1/1/333/IMG_3691.JPG (林語堂著. 郝志東,沈益洪譯. 中國人(全譯本)[M]. 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 28) “人種混合最明顯的影響也許是表現在現代...  (展开)
傅立叶变换 2023-01-20 01:27:56

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9.1分】

拿Kindle读这个版本 目录 部分摘录 作者印象 书评 部分摘录 2、 真理终究是真理,它会压倒一切聪明的个人见解。人们能够获得真理、体会真理的时刻并不多,只有这些时刻才能永存,而个人见解则会很快地消失。 6、 人们公认,自我认识是极难的事。尤其是需要对自己进行大量健康而...  (展开)
燮 羽烈 2010-02-01 22:07:19

文化的可持续性

中国人见面鞠躬作揖, 西方人见面握手拥抱, 因为中国人“内向”,西方人“外向”。 外向,所以伸出手握别人手; 内向,所以伸出手握自己的手。 这就正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夹,是向内用力; 西方人吃饭用叉子戳,是向外用力。 一向外,一向内,故西方文化的象征物是“十字架”,...  (展开)
hhhhhhhh 2011-05-20 20:15:25

跨越80年的经典——《吾国与吾民》(《中国人》)

久闻《吾国与吾民》大名,知道它是林语堂先生的成名之作,是用英文撰写的。也知道书的原意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几年前,我就在林语堂的散文集中看到过几个章节,非常喜欢他的文风。但把这本书完整而认真地读完,却是最近的事。 在书的封底,有《吾国与吾民》诞生的重要...  (展开)
赵瑞 2010-06-04 12:54:01

80年后声音依然响亮

对于一个世纪前左右的历史,我们或多或少有很多误会和曲解,其中缘由不便云云。但是作为唯一一个存在的古典文明——中国,其中的气质和性格肯定有其沉淀的东西。 断断续续把这本书读完,期间或猛拍大腿称赞,或郁闷之极弃书不读了。但林对我们这个种族的描写是很深刻和准确的。...  (展开)

订阅中国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