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将虚拟现实描绘为人类和图像之间的一种核心关系,论证了在新旧媒介中这种关系是如何体现的。作者以“沉浸”和“幻觉”为线索,从创作于公元前60年的位于庞贝的米斯特里别墅的壁画开始,追溯了虚拟艺术的美学痕迹,进而将其与今天的新媒体艺术进行了比较研究。
奥列弗·格劳,艺术史学家,奥地利多瑙河大学图像科学教授,该校文化研究所所长。他曾任教于柏林洪堡大学,任齐根大学和林茨艺术大学访问教授。曾任柏林德国科学基金会体验式艺术工程主任。自2000年起,他与自己的工作组开始建立第一个虚拟艺术国际数据库。他曾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讲学,获得多个奖项,发表著作甚丰。近期著作包括:《虚拟艺术:从虚幻想象到沉浸体验》MIT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传介感情》法兰克福,2005年。即将出版:媒体艺术史,MIT出版社,2007年。他的研究重点是沉浸式体验与情感的历史;摇在(远程异地在线)的历史、创意和文化;基因艺术和人工智能。奥列弗·格劳是柏林-勃兰登堡州科学学院青年部的成员,媒体艺术、科学和技术历史国际大会2005年在加拿大举行首次会议“耳目一新!”时任主席。
挺好的书,很有启发性。就是翻译太烂。
话说陈玲教授去向不明
从沉浸感与幻想的角度来探讨另一种艺术形式,进行艺术史的梳理,探讨虚拟艺术与观者感知、意识之间的关系等。
真的中文没学好就不要随便搞翻译…越往后面越粗糙……简直误导人
凑合吧,老头儿人还是比较可爱
注释和索引扣一百万颗星,对最主要介绍的艺术家加密翻译,隐去原文名
以历史纵向大视角看到虚拟艺术,实属不易,非常难得。但是这本书的问题,或许在翻译的水平,阅读到后面,也感觉七零八略,驴头不对马嘴,需要拿出原著来读。
我震惊了,第五章结尾倒数第二段文献引用,原文是Heidegger中文竟然是黑格尔???我震惊了!没发现的还有多少错误啊!天啊!
.
> 更多短评 16 条
> 14人在读
> 76人读过
> 241人想读
订阅关于虚拟艺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PEGGY GU 2011-02-28
挺好的书,很有启发性。就是翻译太烂。
0 有用 小卫 2009-09-10
话说陈玲教授去向不明
0 有用 别想 2012-05-14
从沉浸感与幻想的角度来探讨另一种艺术形式,进行艺术史的梳理,探讨虚拟艺术与观者感知、意识之间的关系等。
0 有用 Bacchu$ 2018-04-11
真的中文没学好就不要随便搞翻译…越往后面越粗糙……简直误导人
0 有用 Contra 2011-01-10
凑合吧,老头儿人还是比较可爱
0 有用 霎人 2020-01-26
注释和索引扣一百万颗星,对最主要介绍的艺术家加密翻译,隐去原文名
0 有用 琛 2019-07-25
以历史纵向大视角看到虚拟艺术,实属不易,非常难得。但是这本书的问题,或许在翻译的水平,阅读到后面,也感觉七零八略,驴头不对马嘴,需要拿出原著来读。
2 有用 一个响亮的名号 2019-04-20
我震惊了,第五章结尾倒数第二段文献引用,原文是Heidegger中文竟然是黑格尔???我震惊了!没发现的还有多少错误啊!天啊!
0 有用 一 2018-06-15
.
0 有用 Bacchu$ 2018-04-11
真的中文没学好就不要随便搞翻译…越往后面越粗糙……简直误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