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联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
/
苏联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员
/
苏联科学院通史研究所
译者: 张海麟
出版年: 1988-3
页数: 611
定价: 5.30元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5291-078
译者: 张海麟
出版年: 1988-3
页数: 611
定价: 5.30元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5291-078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苏东阵营 (波恩复仇主义者)
- 国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史 (小毛叔)
-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若)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总结与教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odd 2020-07-04 20:00:57
按照战争进程,政治,经济,军事四篇来写,很清晰。进程写得好像二战主要是苏联打赢的,简单提了几句英美的工作。
0 有用 昆虫学家 2021-08-30 14:50:39
政治,经济分析可以给4星,战史只能给2星。 战史方面,欧洲东线讲得相对详实,而欧洲西线和太平洋战场则显得过于单薄。并且踩一捧一非常明显,属实把我恶心到了。 “550万德军闪击苏联”,“大林格勒歼敌170万”,“普罗霍夫卡大捷”之类的吹水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不仅如此,书中对苏军的失利一笔带过(二哈)甚至避而不谈(三哈),对瓜分波兰的解释更是典中典。 总的说,这本书的亮点在于政治,经济分... 政治,经济分析可以给4星,战史只能给2星。 战史方面,欧洲东线讲得相对详实,而欧洲西线和太平洋战场则显得过于单薄。并且踩一捧一非常明显,属实把我恶心到了。 “550万德军闪击苏联”,“大林格勒歼敌170万”,“普罗霍夫卡大捷”之类的吹水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不仅如此,书中对苏军的失利一笔带过(二哈)甚至避而不谈(三哈),对瓜分波兰的解释更是典中典。 总的说,这本书的亮点在于政治,经济分析部分。如果只是单纯想看战史,梳理脉络,还不如买蒂佩尔斯基希的。 (展开)
0 有用 好好学习 2021-06-17 21:13:31
意识形态色彩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