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哎我是真的很喜欢土摩托~ ❤
现在的旅行书已经很多了。和一般游记不同的是,专业作者开始更深入地理解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生活。让人想起早年的欧洲,那个时候人类学成为显学,人类学家忙着旅行、探险,回来开办讲座向公众公布自己的发现。现在国内也有一点这个意思了。这也是经济发达之后才可能实现的,毕竟旅行、探险都需要经济支撑。同时也意味着对世界,对多元,对价值,对人的真正理解,这才是一种文化强盛的开始。
看看专栏作家是怎么写东西骗钱的,以后就可以学着骗了。
袁越,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非常期待!它会带我看到许多渴望已久的东西!
孔夫子已高价
Kindle
好几个夜晚睡前读此书,每每在梦中尽做些乱七八糟的梦,后来就被放一边了。土摩托的文字还是有点意思,也许主要是他去了很多我们常人去不到的地方,见了很多我们一辈子都不会认识的人。他是读生物工程的理科男,唉,让我这个文科生情何以堪。。。
看完第一篇阿根廷了,大神即将诞生……
好看的游记
我们骑的不是土摩托,是小绵羊摩托车
以前都在他的博客上读过,重新翻翻还是挺有意思的。
本没见过世面的人看得想哭。想必这辈子只有勇气行走在发达国家之间,搭飞机住酒店,选择最安全舒适的路线。但时常也想亲眼见一见乞力马扎罗的雪,在融化干净之前。不如从香山开始,接受体能训练。(就书论书,不代表支持作者政治观点)
头一次感觉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真实。这什么啊?读完阿根廷跟非洲就觉得超级不对劲,透露着很多矛盾与媚外,你敢相信非洲一个没有自来水可用的地方的女人每天花3个小时化妆?还有什么假如中国农民到非洲的不对题?非洲孩子说科尼基哇?写阿根廷怎么就有了一种天下第一的论调?还有,光凭那么几天走马观花和导游一面之词就可以论述一个国家的历史了?好吧,我没见识。
干货很多的科普游记
刚开始看 ,喜欢作者朴实的语言
袁叔大作当然要看。不让人恶心的旅行笔记,看到的的确是别人的世界,而不是即便走出去,看到的仍然是自己的世界
多年前看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意义》,最后一章,应该是叫做卧室里的小旅行吧。现在对具体文字都模糊了,当时觉得那一章是最别具一格的。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年的假期寥寥可数,大部分的状态,当然就是囿于一室,在日常的轨道上运行。最近3年结婚生子,照顾家人,2年足不出户。对于旅行的渴望,只能压抑。夜晚,等宝宝睡着的时候,打开土摩托的书,翻动几章。这绝非游记分享,而是带着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视角。不算当下的时间,仍然惊异于世界的差异,这是日常旅行和看风景的游客所不能体验的。作为一个公民,来看世界这般的落差和文明生态的裂变。作者是有着自己的审视和思考的,我像是跟着这个导游来审视那些听上去熟悉,其实从未踏足、一知半解的国度。这是一本有很强职业视角的书,作为一个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的人。
不错 值得一读。了解非主流旅游国家的不错读物。
> 土摩托看世界
0 有用 laka 2014-12-28 17:50:17
哎我是真的很喜欢土摩托~ ❤
0 有用 识得 2014-08-24 21:28:36
现在的旅行书已经很多了。和一般游记不同的是,专业作者开始更深入地理解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生活。让人想起早年的欧洲,那个时候人类学成为显学,人类学家忙着旅行、探险,回来开办讲座向公众公布自己的发现。现在国内也有一点这个意思了。这也是经济发达之后才可能实现的,毕竟旅行、探险都需要经济支撑。同时也意味着对世界,对多元,对价值,对人的真正理解,这才是一种文化强盛的开始。
0 有用 鸟飞 2014-11-30 15:17:46
看看专栏作家是怎么写东西骗钱的,以后就可以学着骗了。
0 有用 爱尔兰的摩羯座 2022-11-23 15:42:54 湖北
袁越,
0 有用 心是孤独的猎手 2012-10-29 19:12:08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0 有用 追心 2013-01-05 19:21:02
非常期待!它会带我看到许多渴望已久的东西!
0 有用 大宇宙 2020-05-02 17:29:48
孔夫子已高价
0 有用 急急所向 2019-03-06 16:13:43
Kindle
0 有用 薇妮 2013-03-18 15:36:46
好几个夜晚睡前读此书,每每在梦中尽做些乱七八糟的梦,后来就被放一边了。土摩托的文字还是有点意思,也许主要是他去了很多我们常人去不到的地方,见了很多我们一辈子都不会认识的人。他是读生物工程的理科男,唉,让我这个文科生情何以堪。。。
0 有用 沈某 2019-01-08 00:24:37
看完第一篇阿根廷了,大神即将诞生……
0 有用 椰子比尔 2013-01-03 21:49:25
好看的游记
0 有用 兔子团儿 2013-05-14 11:53:46
我们骑的不是土摩托,是小绵羊摩托车
0 有用 炜哥哥 2012-10-27 19:37:29
以前都在他的博客上读过,重新翻翻还是挺有意思的。
0 有用 梦幻の白夜 2020-06-05 20:39:00
本没见过世面的人看得想哭。想必这辈子只有勇气行走在发达国家之间,搭飞机住酒店,选择最安全舒适的路线。但时常也想亲眼见一见乞力马扎罗的雪,在融化干净之前。不如从香山开始,接受体能训练。(就书论书,不代表支持作者政治观点)
0 有用 Levy 2023-06-29 11:11:22 广东
头一次感觉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真实。这什么啊?读完阿根廷跟非洲就觉得超级不对劲,透露着很多矛盾与媚外,你敢相信非洲一个没有自来水可用的地方的女人每天花3个小时化妆?还有什么假如中国农民到非洲的不对题?非洲孩子说科尼基哇?写阿根廷怎么就有了一种天下第一的论调?还有,光凭那么几天走马观花和导游一面之词就可以论述一个国家的历史了?好吧,我没见识。
0 有用 阮老二 2014-12-28 12:55:31
干货很多的科普游记
0 有用 凝之 2013-01-22 21:42:56
刚开始看 ,喜欢作者朴实的语言
0 有用 茜茜李XixiLee 2012-11-25 20:49:56
袁叔大作当然要看。不让人恶心的旅行笔记,看到的的确是别人的世界,而不是即便走出去,看到的仍然是自己的世界
0 有用 晓汲清湘 2021-03-23 09:56:48
多年前看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意义》,最后一章,应该是叫做卧室里的小旅行吧。现在对具体文字都模糊了,当时觉得那一章是最别具一格的。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年的假期寥寥可数,大部分的状态,当然就是囿于一室,在日常的轨道上运行。最近3年结婚生子,照顾家人,2年足不出户。对于旅行的渴望,只能压抑。夜晚,等宝宝睡着的时候,打开土摩托的书,翻动几章。这绝非游记分享,而是带着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视角。不算当下的时间,仍然惊异于世界的差异,这是日常旅行和看风景的游客所不能体验的。作为一个公民,来看世界这般的落差和文明生态的裂变。作者是有着自己的审视和思考的,我像是跟着这个导游来审视那些听上去熟悉,其实从未踏足、一知半解的国度。这是一本有很强职业视角的书,作为一个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的人。
0 有用 榕樱子 2015-04-29 11:03:49
不错 值得一读。了解非主流旅游国家的不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