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放弃幻想啦 2015-07-23 17:13:22

    绪论部分对唐宋转型说的叙述非常不错~

  • 2 摸鱼居士 2018-05-06 14:37:30

    选题极好,是大有可为之领域,所涉皆是文学史大关节,实可借此集萃学界一时之成果也,而论文一路铺排下来,只是得个大略分明,有体大而思不甚精之感,又为避免与前人合,不时有“出位之笔”。绪论写得非常扎实,跟脚稳当。

  • 3 ㉥とфΨ 2019-12-29 19:49:19

    研究史做的高瞻远瞩且极度细致,绪论和第四五章最精彩。前三章基本在典范选择的方法下重新梳理了中唐到北宋的文学史,在细节上真的下了大工夫。当然和李老师现在的研究比起来还是现在的研究更加成熟深刻。总之喜爱李老师。

  • 3 野次馬 2015-05-14 10:42:12

    几个有趣的点都和语言有点关系:唐宋科举变革背后的南北语言背景,无字禅→文字禅/表现型→表达型,反常合道,本色VS自极其妙。是时候重读葛兆光了啊。

  • 1 2015-01-20 21:50:45

    里面的论题都很精,当然框架设置可能还是取题过大、破题过小,系统性及整合性不是太强,分之则皆为极佳之单论

  • 0 徵音 2019-03-14 22:16:43

    哎,读完差不多就知道自己不是学术研究那块料。。。。致敬师门。

  • 0 霜闕〆 2013-07-23 00:47:08

    作者的视角与分析诚然未出所谓唐宋变革,若个篇章于我倒有扫盲意义

  • 0 mžení 2013-11-26 14:46:42

    好書不厭百回讀!

  • 1 贾文和 2019-05-28 15:22:16

    苦热诗一章值得细读。

  • 1 魏一小轩窗 2014-07-16 09:26:35

    方法论上的“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上天入地、东鸣西应”这四个词,总结得很好。

  • 0 Twinkletwinkle 2015-08-03 09:48:02

    王水照先生写的序值得一看。本书绪论部分理得不错……但是到正文部分,结构机械...说是用比较文学influence n imitation和parallel来讨论‘因革关系’,但是过于泾渭分明,与比较之法相去甚远。结构大致是:B如何承袭A,有什么特点之类的。考据认真,引用恰当。可以翻翻。

  • 0 亞歷山大裡亞 2019-03-16 22:51:15

    从唐宋变革论出发,强调唐音和宋调的连续性,关注宋人怎样选择和建构诗歌典范的过程,非常接近一种阅读和接受史写作。

  • 0 White Egrets 2023-11-19 18:47:00 山西

    分论真不错

  • 0 为语梦窗憔悴 2023-11-18 11:45:18 湖北

    爱它明白晓畅,言尽人意,一如宋调。

  • 0 黄三一 2023-11-04 23:10:49 重庆

    二刷仍有收获。

  • 0 勉之 2023-11-22 16:49:14 日本

    接受史。敲了一下午笔记...短评随手记一点略要。绪论综述唐宋变革论;Chap1论白居易和Chap4论杜甫都从文献切入(放到现在似乎也不是太新的视角);Chap2论义山与西昆能注意到其有助于纠正文道偏失的意义,不作惯常语;Chap3论韩愈与宋调运动,“以文字为诗”从语言学切入(平田昌司、汉语史,南北音韵(平仄)变化,骈古文家的地理分布,这一块要补课),意新语工、文字禅、言尽意(参看葛兆光);“以文为诗”从文体学切入,辨体意识与出位之思;Chap5论陶渊明注意接受时间点(为何兴于北宋中期,问题意识)。毕竟是在有基础的情况下读一本二十多年前的博论,后纷论杂遝,书中部分内容很难说不是学人之述备矣。结语中概括的六点亦难称新见,惟Chap4以“苦热诗”连贯中唐北宋一脉,Chap5结合方志论陶祭祀,精切。

  • 1 Juvenalis 2023-12-15 19:07:28 内蒙古

    行文平易,戛戛独造。论北宋白居易+贾岛、李商隐、韩愈、杜甫、陶渊明的典范转移,各有新意。比如白体的道德意味(徐铉);西昆体的甜美而有用,吸收李商隐不仅是华丽富贵的字面,还有宛转多讽的政治意义;用“言尽意”重构韩愈、梅尧臣的诗论,用散文化的诗歌语言尽情表达自我,突破盛唐诗的局限;杜甫一章我觉得一般,太避着写,挑没人写过的写,结果有点蜂腰;从北宋陶潜祠祀入手讲他的盛行,拈出奇趣论作为北宋诗的结穴。对唐宋变革、出位之思等现代概念穷竟原委,对自极其妙、反常合道等宋代概念讲得很透彻。最受益的是第三章,韩愈诗学雅颂,重视赋胜过比兴,就是宋诗的“以文字为诗”,要刻露,要硬工夫,要笔补造化波澜万状,不要暗示,不要意象,不要看起来很美。要表达不要表现。中西学问自然衔接,以衔接出新意。

  • 0 秋水 2024-03-07 19:28:41 江苏

    中西结合,清通简要。

  • 0 塵寒 2016-11-17 18:41:11

    绪论以及第三章谈韩愈的最精彩,第四章杜甫只从苦热诗来看,虽然角度新颖发人所未发,但终究面太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