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冬晴れ 2013-05-13 17:23:12

    与这本书相识,可谓“只是因为在书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于是就花掉了两天干正事的时间读完的。作者一开始提出了非此即彼、或此或彼两元中的相互作用问题,人们不免会用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这样的论述方式进行辩论,但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承认这个相互作用上,因为相互作用远不会讲清社会现象的深层原因,所以就要找到相互作用的诸力量的起源。作者批判了启蒙派把起源定为“社会需要”和偶然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把起源定为“意见支配世界”(人性)、批判德国唯心主义把起源定为“理性”(黑格尔),进而提出现代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经济的biranxin”作为起源的合理性,将整个历史展开为“社会生产力-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对抗阶级-矛盾”这样一种历史过程,实践的加入使得批判和质疑马克思理论中缺乏能动性的言辞变得毫无重量

  • 0 糖醋排骨 2015-11-21 16:47:54

    还是自己专业素养不够吧,理解的流于皮毛…

  • 1 其修 2017-11-16 15:12:40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问题. 171116

  • 1 t土U公司巨Q 2022-03-01 19:30:06

    不得不说在面对很多作者予以批判而我根本不了解的学说的情况下读起来挺痛苦的。

  • 0 以心电信 2022-02-18 23:20:47

    3.5 序内提到:独特和相对不明确的标题是碍于俄国当时的审查制度。因此结合实际内容,也许“唯心和唯物主义的发展,与驳米海洛夫斯基”更贴切。 5章正文、1篇结论、4篇附录。 其中,一、二、三章以及附录一、二、三运用特别流畅的逻辑推导聚焦于哲学领域,按照时间顺序,以不同著作家和时期相分隔递进,详细叙述唯心与唯物主义截止于马克思的交错发展过程,连同相互影响和继承关系,非常清晰有趣; 四、五章以及结论虽然同样有零星的出色论述,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形式上近似于《反杜林论》的主要同米海洛夫斯基进行的吵架、驳斥和攻讦,严重扰乱逻辑叙述、压缩注水实际观点,混乱一团; 附录四是质量一般的一篇书评,作者重复正文中经常使用的逻辑批判方式来评价一本“地理决定论”著作,没什么新意。

  • 0 GrootJiang 2022-04-28 17:21:27

    如果考虑到普列汉诺夫创作此书的历史背景,就能意识到此书的历史性价值,也就是作为一种澄清的、立场鲜明的唯物主义著作,以达到有力批判唯心主义和折衷主义立场的作用。对于逻辑的完善、论证的细密、细节的丰富是普列汉诺夫后来人所做的事情,他的历史贡献已经写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此书的辩证性也如同一面飘扬的旗帜,拂动在历史的时空中。

  • 0 远方来信 2022-08-30 21:01:26 浙江

    这部著作所讲的理论在今天看来已经没有那么深刻的,普列汉诺夫的旁征博引也显得比较啰嗦。

  • 0 Tlacatecolotl 2023-08-02 15:31:23 浙江

    翻阅了1965年三联的博古译本,怒斥或讽刺民粹派的内容略多看得有点累,对理论的探讨是挺不错的

  • 2 徐三肨 2020-09-05 23:30:52

    很不错,帮我理清了不少问题 列总说过,光是承认阶级斗争的存在还算不上是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书信里也说,阶级斗争的概念早就有人用了,今天在《一元论》里才知道具体的人是哪些——梯叶里,基佐(常被马克思点艹)。梯叶里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他讲自己就是个平民知识分子,第三等级的儿子,他从阶级的角度来看待法国大革命——贵族阶级与公民阶级(第三等级更好些)之间的阶级(等级)斗争,但这里的公民阶级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他以为,法革消灭了贵族阶级,就只剩下了公民阶级,“……单一成分的社会,出现了两千五百万人组成一个唯一的公民阶级”。他没有看到公民阶级内部也有阶级分化,这和资本主义社会尚处于上升阶段,当时资产阶级学者中普遍将资本主义社会当做最理想,最自然,最合理,最合乎人性的社会应该有关,先写到这

  • 0 Joshua 2021-06-25 09:21:03

    没有一般哲学书那样枯燥,读起来很流畅,就是不知为啥一翻开就犯困😪

  • 1 冬天的热 2019-09-08 13:52:57

    虽然只能懂一点

  • 0 Arrow 2022-04-17 22:49:57

    译者的自我意识太强了,扣一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