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卓越 短评

热门
  • 1 赤尔 2014-11-17 10:10:54

    怎样才能活到一百岁?保持呼吸100年

  • 0 jiaon 2013-09-20 18:30:51

    安全区间,先发子弹再发炮弹,每天20英里,建设性焦虑,这四个观念最关键。

  • 1 Wuyouz 2013-11-26 11:14:56

    埋头苦干展开版

  • 0 安猪 2014-06-05 09:39:46

    口水比较多

  • 0 MK 2016-06-28 10:22:04

    这本书可以看内容摘要来吸收。

  • 1 素手纤纤 2012-12-26 22:25:50

    最受启发的是二十英里概念。即使在最好的时候也不要选择前进太多,和投资理念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低风险较高回报的企业也更符合10倍速公司。另外创新并非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和投资概念也有吻合之处。商业世界,冥冥之中,也有定律。

  • 1 深湛 2013-01-26 10:20:58

    整体上觉得没有当初看《从优秀到卓越》和《基业长青》时候的兴奋了,可能这出于再次读同等类型书的审美疲劳。但无论如何仍然称得上是一本五星之作。对很多商业童话有了新的认识。日行20英里,先试错再大投入,保守的资产负债表以保持在生死线之上,基于焦虑而审慎的行动,明确而具体的原则,对于运气。我们总有学不完的东西,而生命中也不存在确定性。无论你做出了多大努力,终止游戏的重大事件和持续不断的巨大力量——疾病、事故、脑损伤、地震、海啸、金融灾难、内战,以及其他成百上千种可能发生的事件——都会让你功亏一篑。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去行动。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所能控制的少之又少。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有选择的自由,我们也有选择卓越的自由。从根本上讲,卓越的实现并不在于环境,而首先在于明智的选择和纪律。

  • 1 高拉的KY 2023-09-16 10:25:08 广东

    不要找任何借口。监管问题、竞争困难、自然灾难,所有这些都不能成为理由

  • 0 恰若初见 2013-01-19 16:55:47

    最近才读的,有部分也是自己思维的习惯,其实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关键是看能不能坚守。 非常好的书,真的懂的人少,能坚持做到的少之又少,我珍藏,再翻阅

  • 0 liveonnoevil 2014-01-10 13:56:34

    管理心灵鸡汤,烂书。

  • 0 小欢欢 2013-05-30 08:58:54

    很好地分析,關鍵是方法

  • 0 Charlie 2016-04-23 22:07:55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卓越企业的共同点:严明的纪律,基于实施的创造性,具建设性的焦虑。 读书过程中不断产生与老巴,芒格的商业观点相同的感觉。 保守,稳健,可持续是这些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和老巴的观点一样,卓越的企业在经济景气时并不能持续超越平庸的企业,而一旦出现经济或行业不好的时候,立马就能脱颖而出。

  • 0 宽厚 2014-11-18 00:57:16

    因为严谨而信服。

  • 0 单单 2013-01-04 09:19:33

    样书审读。 大家有点儿不认这种高举高打的理论了,一是看多了,二是学不会。

  • 0 懒一一 2013-09-06 12:19:29

    感觉柯林斯在关于卓越方面的论述也有点江郎才尽了。整本书开始有点成功学的意味。不过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观点值得参考,比如纪律性、保持建设性焦虑、不乱冲锋等等。换一个视角看创新。没有创新的大公司确实也能活得很好。

  • 0 骄傲无可救药 2014-11-18 23:46:20

    运气的背后有无数的准备工作,成功永远都不是凑巧。

  • 0 huyouyou 2015-08-17 12:51:47

    翻了一遍,新意不多。#20150817

  • 0 未央 2016-07-09 11:11:23

    日行20里征程非常管用

  • 0 null 2013-12-05 17:49:42

    概念听着很新其实仍然是旧酒,想清楚不难,关键是如何坚持,自制力比智力和能力都重要得多

  • 0 bruceyao 2014-10-23 16:07:00

    上半年看的书,将业绩表现和面临的环境关联起来进行分析。结论是适度创新和将创造性和纪律相机和的能力。对于公司来说,首要是生存,所以极端的冒进有时候会毁了公司,需要创新,也需要恪守纪律,就像jobs也离不开tim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