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风土诗》的原文摘录

  • 原注:黄烟,为爆仗之别制,燃时不发声,而氤氲之气,缭绕满屋。 解读:福州端午歌谣:“黄烟才放罢,又贴午时书。”说到了本节和下一节的内容。注中已对黄烟说得很明白。顾名思义,黄烟会喷出黄色的烟和一种香(有人说臭)味。用烟雾往虫蚁出没处画,会画出一条黄线。这样虫蚁就不会在黄线附近出没,达到了“邪气妖氛皆荡涤”的目的。现在的烟花中为何无黄烟?是黄色的烟有害还是“我们的节日”忘了它?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19-08-23 23:01:20
    —— 引自第83页
  • 福州的七夕节有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互送蚕豆增友谊,称结缘。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煮蚕豆(或干炒或水煮),送给邻里、亲友、同学。平时互不相识的,甚至有过磕磕碰碰的,送了蚕豆就结缘了。 为什么要送蚕豆呢?因为福州人喜欢用谐音来兆吉祥。如“三”与“生”谐音,所以“三”就成为最为吉祥的数字;鸡与“羁”谐音,所以婚事成了,男方送女方的四大件中必有一只大公鸡,寓意爱情永远“羁”着。同样蚕与“缠”谐音,象征邻里情、朋友情等都永远“缠”得紧紧的。 基于这种传统习俗,福州市委文明办根据一些市民的倡议,自2006年开始,把七夕节定为邻里节,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19-08-24 01:05:40
    —— 引自第112页
  • 颁朔授时一卷开 竚看甲子又循回 残年弹指将归去 更著市声特地催 原注:急景凋年,市贩叫卖时宪书,高呼“样历官历”,俗谐其声云“一日半日”。 解读:是的,卖样历官历的叫卖声是早年福州年关岁暮一种很具闽都本土特色的市声。听到样历官历的叫卖声,人们意识到“年暝”(岁暮)了,旧社会,此时有人欢喜有人愁。俗语说:“有钱人过年欢喜欢,没钱人过年上刀山。”商家过年有钱赚,没钱人正愁欠债怎么还。喜归喜,愁归愁,时光流逝天注定。 看了文字才知道,“样历官历”意即官府出的历书是样书,是标准的。但小孩和没文化的人准听不懂喊的是啥意思。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19-08-24 01:17:51
    —— 引自第155页
  • 原注:……择日,送水宾楚之,谓之“出海”,以瘟神逐疫出海而去也。 (查看原文)
    滔滔孟夏 2020-06-25 12:43:49
    —— 引自章节:出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