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挪)汉姆生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译者: 吴学颍
出版年: 2012-12
页数: 354
定价: 3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
ISBN: 9787513309363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译者: 吴学颍
出版年: 2012-12
页数: 354
定价: 3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
ISBN: 9787513309363
内容简介 · · · · · ·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大地的成长》内容简介:荒野里的那条路路很长很长,一直延伸至森林中,是谁第一次涉足此地?人,是那第一个来到这里的男人,在他来之前原本没有路。后来,野地里的兽类沿着原来模糊的小路越过沼泽和荒原;再后来,拉普兰人沿着这条路在一块又一块荒地里放养驯鹿。这样便形成了这些条穿越于阿尔曼宁大荒原的小路。男人来了,一路向北;这是个有铁红色粗硬胡须的壮硕男人。他就是艾萨克,再之后那个叫英格尔的女人也来了,成了他的妻子。他们不停地忙碌,森林和田野都在看着。一切都显得庄严而神圣。
大地的成长的创作者
· · · · · ·
-
克努特·汉姆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克努特•汉姆生,一位一生充满动荡的挪威作家。由于家境贫寒,汉姆生自幼便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他早期的写作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影响很大,他结合自己的经历,用幽默的语言讽刺了当时的美国社会。汉姆生的写作与思考就是他人生的全貌。他笔耕了一生,用源源不断的作品告诉着人们:他还健在!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从不看书,但是经常想到上帝;这种感情很自然,他是来自艾萨克的无知和对上帝的敬畏。不论天空里的繁星,树林里的风,这大荒原,以及漫无边际的雪地,这一切,也包括这片土地,每一样东西都可以带个他力量,让他坚定自己的信念。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在我们这个时代所流行的看法,认为文学必须忠实地写实;但我们发现,《土地的成果》所呈现的则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形态,它是有人生活、有人筑室而居的任何社会环境所发展的原型。书中的描写没有受到任何关于往日的、高度文明化的、记忆所扭曲。这些描写之能够直接打动人心,是由于一切肯努力的人在面对难以征服的,无比顽强的自然界时(当然,每个人的外在环境不尽相同),一开始都必然会遭受到这种艰困的奋斗,书中的描写便唤起了人心的共鸣。跟一般所谓“古典的”作品相比,真难找到比这本书更明显的对照了。 然而,这本书却正可以称为古典之作,但如果一般用“古典”一词只是一种意义模糊的赞语,则我们此处用它,就有更为深沉、更为深刻的意义了。【在我们从古代所接受下来的文化中,古典之作并不是那些引人模仿的完美之作,而是那些有内涵的作品,这种作品,直接取自生活,并用一种其有永恒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那没有内涵的作品,其本身就无意义,当然像形式不完美的或临时性的作品一样,不能包括在古典一词中。但除却这种情况以外,人生中一切值得珍惜的事物,尽管表面看来平凡,一旦被人首次放在其得当的位置时,就可以和杰出的与灿烂的事物同置于古典范畴,具有同样重要性与风格上的价值。以这种意义而言,说哈谟生在《土地的成果》中,给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部可以抗衡,我们业已拥有的最佳著作的古典之作,实不为过。就这一方面来说,过去的世代实在不能垄断未来的世代;因为生活永远是新的,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永远都可以由新的天才所创造始新形式呈现出来。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共34册),
这套丛书还有
《花的智慧》《违背道德的人》《哈尼娅》《亚特兰蒂斯》《创造进化论》
等
。
喜欢读"大地的成长"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地的成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种地养成故事?诺奖作品没那么简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荒野的沼泽里穿过一条崎岖的大道,绵延至很远的地方,可以抵达森林。这条路最先是由谁先走出来的呢?是人,是一开始到这里来的人。” 一个人只带着干粮和几样简单的工具,来到一片荒蛮之地,开荒种地,搭建房屋,驯养动物。慢慢的,一间屋子变成一片农场,一家人变成十多户... (展开)
一个首先来到这里的男人
很久没读这么传统的小说,落笔在''根''上面,非常有力量。简直很难相信《大地的成长》和《饥饿》出自同一作家,但是细想想,个人经验还是烙印在里面的(比如两性观、比如尼采思想的影响)。 艾萨克是一个带着起源印记的始祖型人物,从出场时的''背负者''到结尾定格时的''播种者...
(展开)

《大地的成长》是人的社会化
花几分钟享用甜点,啧啧有声,那是吃货。花一两小时看场球赛,隔空呐喊,那是球迷。花一晚上灌瓶烈酒,如癫似狂,那是酒鬼。花几天时间读本小说,浸淫其中,那是书虫。 抛开城市的喧哗,走进又一个挪威的森林,跟随艾萨克垦荒。起初伐木易物,开垦耕地,建造茅屋,收罗草料,饲...
(展开)

吉斯勒是大地的保护者么
1、神秘的吉斯勒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做关键的事情。 2、艾洛克和英格尔都见到过山神(魔鬼?)。 3、每对原始土地上的男女都是通过帮佣,自然结合。 4、每个生育的女主人都有弄死新生婴儿的事情。
(展开)
> 更多书评 2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Vintage (197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8.0分 134人读过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8.2分 98人读过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6)8.5分 3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现代部<1000人】 (爱玛·包法利)
- 书海无涯 (佾云)
- 2012年11.1~12.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5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大地的成长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Jan 2017-04-15 19:09:54
1翻译很一般2小说就和主角艾萨克一样踏踏实实的。。。3不知道为什么,最有共鸣的人物居然是艾瑟克尔4到最后才渐入高潮,一首毫不掩饰的对大地的赞歌。可是我想都市的生活没有错,田野生活也没有错,都只是时代的进程罢了。无论是乡村生活的修行还是城市生活的精彩,都是无可厚非,只要是出于人的诚心选择就好。而若只是在命运的裹挟下搁浅于此,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就有些令人惋惜了。5总而言之,一个人无论走上什么样的道路... 1翻译很一般2小说就和主角艾萨克一样踏踏实实的。。。3不知道为什么,最有共鸣的人物居然是艾瑟克尔4到最后才渐入高潮,一首毫不掩饰的对大地的赞歌。可是我想都市的生活没有错,田野生活也没有错,都只是时代的进程罢了。无论是乡村生活的修行还是城市生活的精彩,都是无可厚非,只要是出于人的诚心选择就好。而若只是在命运的裹挟下搁浅于此,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就有些令人惋惜了。5总而言之,一个人无论走上什么样的道路都无可厚非,只要他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活出自己就好。最惨的是浑浑噩噩过完一辈子的人吧。 (展开)
26 有用 阁楼里的鸟儿 2015-08-29 23:45:53
生活的本质应该就是找一片土地,生根、发芽、传承。我明白的有点太晚了。
0 有用 苦尽橙 2022-03-30 19:09:15
寒来暑往 每个人或早或晚都将回到自己应当过的生活上
5 有用 渡边 2017-01-18 13:43:18
开头是亚当夏娃开垦伊甸园的故事,二人不知疲倦,自给自足,而后多了牛羊多了子女,外界的人也开始闯入,伊甸园渐渐被现代社会侵蚀,变成一段微型的人类社会发展史。笔调朴实一如旷野,主人公艾萨克就是大地的化身。作者在赞颂生活原教旨主义的同时,试图引起人们对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的反思。
0 有用 斯弥 2021-03-31 12:15:29
这是一个拓荒者的故事,一个人用一双手开拓出一片地,娶妻生子,生根发芽。有些人属于大地,大地会给他丰厚的回报。而有些人不属于大地,终要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