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的书的书的书的书的书的书……(续) (鱷魚飛行曹亞瑟)
- 2013年购书目录(一) (思郁)
- 童书理论及相关 其一 (消逝风中的墓地)
- 儿童文学研究(续3) (把吴钩看了)
- 书之书 (🌸五月雨永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小书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小一座山 2013-10-07 11:31:41
如果你读过他书里说的那些书籍,那会更加有感触
2 有用 炎さま 2018-09-15 17:06:46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 但是一定要带着清晰的目的和预想去看 否则会觉得如同嚼蜡 而我就在这糟糕而密布的文字排版中 嚼了半本书而最终放弃——首先它不是书单 不是罗列欧美儿童文学发展和介绍的书籍;其次它不是小说 不是幻想自己作为小书痴如何在那些故事里激发幻想尽情翱翔的书籍。英文书名为the child that books built,意为,被书塑造的孩子,探讨了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意识和认知以及他们接...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 但是一定要带着清晰的目的和预想去看 否则会觉得如同嚼蜡 而我就在这糟糕而密布的文字排版中 嚼了半本书而最终放弃——首先它不是书单 不是罗列欧美儿童文学发展和介绍的书籍;其次它不是小说 不是幻想自己作为小书痴如何在那些故事里激发幻想尽情翱翔的书籍。英文书名为the child that books built,意为,被书塑造的孩子,探讨了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意识和认知以及他们接触到的书籍和故事的世界的深层次联系。推荐给研究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有接触过儿童文学,想要了解期间意识关联的从业者及家庭教育者。 (展开)
2 有用 苗师傅 2016-11-19 08:27:24
非常了不起
0 有用 Serah 2019-03-10 10:18:42
The Child that Books Built,被书塑造的孩子。这个书名比“小书痴”更加直观地表明了作者的身份,他回忆自己从幼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阅读,以森林——岛屿——小镇——洞穴为喻,追根溯源,探讨不同阶段的阅读行为和心理,思考文学在塑造儿童心灵方面的巨大作用。这种探幽索隐的过程区别于一般的回忆录文字,我们能够看到书中提及的大量文学作品和作家,是如何通过故事影响了儿童,并且让他对自我的认... The Child that Books Built,被书塑造的孩子。这个书名比“小书痴”更加直观地表明了作者的身份,他回忆自己从幼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阅读,以森林——岛屿——小镇——洞穴为喻,追根溯源,探讨不同阶段的阅读行为和心理,思考文学在塑造儿童心灵方面的巨大作用。这种探幽索隐的过程区别于一般的回忆录文字,我们能够看到书中提及的大量文学作品和作家,是如何通过故事影响了儿童,并且让他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理解和联系,都变得更加深入。阅读的最大功能,确实是“塑造”,静水流深地、天长日久地。它将我们带往远方,也教我们移情于当下,它让我们向外眺望,”但在故事里头置入的,却是你向自己内心观察时所能找到的一切“。阅读是我们自身历史的一部分。相信爱书人都能找到这样的共鸣。 (展开)
0 有用 Chamomile 2022-04-16 16:24:23
作者回忆童年的文学自传,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摆在文学理论的架子上,看目录还以为是结构主义或意象分析,实际却是半散文的个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