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史求知录 短评

热门
  • 1 smalldie 2015-01-03 18:50:09

    笔锋严谨,但章节之间重复部分过多了。大体学到了东周崛起的后起之秀秦国,军事农业都不差,只是人口稀少。所谓落后不过是没有周礼的那一套繁文缛节,宗法不够严谨。但宗室贵族不强大对变法却有益,加上先于列国的锻铁技术,更加促进了农业生产。商鞅是针对当时情况而制定的变法,虽严苛却不是无限压榨,而是尽力调动秦人生产积极性,民有利,国更有利,在极短时间内富国强兵。有时代特殊性,不必过度赞美或批判。(爱好者总结也就这水平了~)族源部分很有意思,作为素材编个故事弄个影视剧应该很好看。

  • 0 Adiósardour 2015-01-04 20:41:58

    秦对于中华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怎么估量都不过分,以公元前221年为界,我们把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的历史时期称为“先秦”,而之后无论汉唐宋明,无论在文治武功上有过多么辉煌的成绩,也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被用来作为这样一个大时代的划分线,没有“先汉”、“先唐”或者“先宋”这样的说法。  但是,大秦帝国不是凭空出现的,秦朝的法制、政体,也不是秦始皇天赋异禀拍脑袋想出来的。“秦”,曾经只是一个偏处一隅的附属小族,连国都称不上,大多数人都并不了解,在数百上千年的传承中,秦人一脉经过多少次迁移、战争,挣扎起伏,涌现了多少出色的人物,才终于站稳脚跟,一步步从立国,到扩张,直至统一天下。“秦”这个族名是怎么来的?秦的早期都城到底在甘肃还是陕西?非子、秦仲等似乎从未听说过的名字,在秦的历史上究竟起过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

  • 0 hehe. 2017-09-29 19:23:22

    2017年96:读《史记》,我一直疑惑孝公二年,周天子因为什么事要给孝公致胙,看了这本书,让我有了新的思考方向。缺点:1.论文合集,有些内容多次重复。2.何必分成上下册,厚厚的一册更有质感呢。3.贵,真贵!

  • 0 Sayide 2020-03-15 17:36:56

    祝先生因下放礼县之故,日见先秦遗迹,再考之以史籍所载,廓清秦人经营西垂之史事,终成不易之论。祝先生也是礼县女婿,曾任礼县一中教导处主任,也是母校荣光。

  • 0 无论魏晋 2024-09-14 20:54:08 山东

    也是只看了上册,虽然是论文集,但相当于把秦国早期的历史渊源串起来讲了一遍,尤其是甲篇,都可以单独攒一本秦国史了。难得的是作者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并不偏废,还因为某些原因对当地地理环境十分熟稔,读下来收获满满

  • 0 淡乙阡愆 2025-03-23 14:41:28 山东

    漫谈大于考证,可以看看,开拓思路。

  • 0 东溪散人 2019-12-18 14:53:50

    人生第一篇像话论文最重要的参考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