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07年,台灣新電影重要旗手楊德昌因癌症病逝於洛杉磯,迄今五年,台灣始終未有企劃完善的專書詳實剖析其創作梗概。兼之,自1982年起始的「台灣新電影」至今恰屆滿三十年,近年台灣電影重又發光,於此之際,更有必要對於影響新一代電影人甚巨的影史浪潮做一回顧。
過去,楊德昌相關專文多從評論的角度切入,有別於此,本專書計畫深度專訪曾與楊德昌共事的若干電影人,藉由口述歷史,深入台灣電影的創作現場,留下可貴紀錄。這些原始素材一方面可作為社會大眾親近楊德昌作品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史料。
本書共計專訪下列曾與楊導共事之台灣電影專業人士:小野、吳念真、柯一正、余為彥、舒國治、杜篤之、廖慶松、陳博文、張惠恭、鴻鴻、陳以文、王維明、陳駿霖、金燕玲、張震、柯宇綸。訪問內容除以楊德昌電影為主軸,更旁及多位資深影人的從影小史,並從各自的專業出發,談及對電影...
2007年,台灣新電影重要旗手楊德昌因癌症病逝於洛杉磯,迄今五年,台灣始終未有企劃完善的專書詳實剖析其創作梗概。兼之,自1982年起始的「台灣新電影」至今恰屆滿三十年,近年台灣電影重又發光,於此之際,更有必要對於影響新一代電影人甚巨的影史浪潮做一回顧。
過去,楊德昌相關專文多從評論的角度切入,有別於此,本專書計畫深度專訪曾與楊德昌共事的若干電影人,藉由口述歷史,深入台灣電影的創作現場,留下可貴紀錄。這些原始素材一方面可作為社會大眾親近楊德昌作品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史料。
本書共計專訪下列曾與楊導共事之台灣電影專業人士:小野、吳念真、柯一正、余為彥、舒國治、杜篤之、廖慶松、陳博文、張惠恭、鴻鴻、陳以文、王維明、陳駿霖、金燕玲、張震、柯宇綸。訪問內容除以楊德昌電影為主軸,更旁及多位資深影人的從影小史,並從各自的專業出發,談及對電影的看法。
作者简介 · · · · · ·
王昀燕
本名王玉燕。1982年秋天生。台中清水人。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2009年起,長期為獨立電影媒體《放映週報》撰稿,深度專訪電影工作者。編著有《台灣電影的聲音》、《愛LOVE:電影寫真書+愛的紀錄》。著迷於文字和光影,目前以寫字維生。
29歲的時候決定為未來的自己重新命名。希望能夠更好地闡述別人的故事;然後,有一天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故事。
盼能保有孩子般乾淨的質地,對這個世界永遠充滿好奇,且不輕易感到失望。
目录 · · · · · ·
【作者自序】
Chapter 01 台灣新電影旗手──小野、吳念真、柯一正
Chapter 02 親密戰友&友人──余為彥、舒國治
Chapter 03 專業技術人員──杜篤之、廖慶松、陳博文、張惠恭
Chapter 04 楊德昌的子弟兵──鴻鴻、陳以文、王維明、陳駿霖
· · · · · · (更多)
【作者自序】
Chapter 01 台灣新電影旗手──小野、吳念真、柯一正
Chapter 02 親密戰友&友人──余為彥、舒國治
Chapter 03 專業技術人員──杜篤之、廖慶松、陳博文、張惠恭
Chapter 04 楊德昌的子弟兵──鴻鴻、陳以文、王維明、陳駿霖
Chapter 05 演員──金燕玲、張震、柯宇綸
【附錄】 楊德昌x台北 電影場景散步地圖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一一》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我看来,侯孝贤的电影社会性更强,可以看到“生活”;杨德昌电影里面的生活不太像生活,他的电影比较少人看,因为一般大众进不去那样的生活,觉得那种生活与我无关。 很多事情是众人一起成就的,他常常忽略了这点。 其实杨德昌有一核心主题:时代变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时适合不合适? 他常是听歌剧。听流行音乐或许纯粹是种娱乐,歌剧和交响音乐就不一样,那是结构,聆赏的同时,其实是在学习一种结构。……人要学会大结构,讲故事时人家才听得进去。 到了《一一》,人变得谦卑了,在求真的同时,愿意坦诚人之不足。那是杨德昌对人生的反省,作为他最后一部作品,就像你讲的,善良、谦卑的去面对人生很多事情,那是你无以抵抗的。 台湾最好的电影有两部:《恐怖分子》和《童年往事》,如果再加上一部,应是《风柜来的人》。《恐怖分子》我认为是杨德昌所有电影里面,说教说的最自然的。他很多电影讲道理讲的都有凿痕,常是透过一个奇怪的人之口,以明明白白的对白道出,或者玄之又玄,听了觉得好文艺。看完恐怖分子,会让人省思:我们是不是活在一个可信又不可信的社会中?什么事可信?什么事不可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一辈子坚信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柯一正说起那个美好年代,以及他深感钦佩的创作者兼战友,多半时候面露微笑,可以感觉到此刻的他非常放松,正漂浮在时光上头,荡漾着,回溯着。与其说被打捞上来的是记忆,不如说,那是经过了时光的漫长洗刷而犹能幸存下来的,趋近于永恒的信仰。 我不在的那两年变化相当大,一回来,恰好碰到人心改变了,很想在这块土地上做些什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再見楊德昌"的人也喜欢 · · · · · ·
再見楊德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我们何其幸运地生长在这个不幸的时代」

目前为止最完整且老少咸宜的杨德昌迷妹指南就是它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评价一部电影我往往是方法论者,我无法直接地得出好与坏的结论,任何事物的达成都有其方法。评价一个人,或是建构一个人,也是一样。在我还没有踏进专业学习电影的大门的高中三年级,我第一次看了《一一》这部电影,并与它一见钟情,单恋。当时我并不太知道那些具体的美学上的... (展开)
看完让人觉得拍电影好难,但又好简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开始接触杨德昌的电影的时候是大四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那时候每天白天去自习室或图书馆逼迫自己挤牙膏式地写出来一些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鬼论文,痛苦极了,晚上回去又不想追剧,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刚好一天一部,就是在那个时候从豆瓣经典电影榜单刷,开始逐渐接触了李安、侯... (展开)
怎么读《再见,杨德昌》

当年的人拍当年的电影

一旦爱一个东西爱得如此彻底,便不至遭到背叛
> 更多书评 14篇
-
明骥、宋楚瑜与中影审查制的废止 1984年夏天,明骥下台,改由林登飞接手,他过去曾任华视副总经理。这时仍未解严,林登飞本身比较商业挂帅,一到中影后,力图整顿,因觉新导演不行,找了刘家昌回来拍《洪队长》(1984),有意复辟,重振中影昔日雄光;于是媒体就开骂了,主张理应继续鼓励侯孝贤、杨德昌等新导演拍片,而非走回头路。当时文工会主任换人,改由宋楚瑜接任,他是关键人物,满开明的,任职新闻局长期间更提倡国片,...
2013-05-29 14:20:04 1人喜欢
明骥、宋楚瑜与中影审查制的废止
1984年夏天,明骥下台,改由林登飞接手,他过去曾任华视副总经理。这时仍未解严,林登飞本身比较商业挂帅,一到中影后,力图整顿,因觉新导演不行,找了刘家昌回来拍《洪队长》(1984),有意复辟,重振中影昔日雄光;于是媒体就开骂了,主张理应继续鼓励侯孝贤、杨德昌等新导演拍片,而非走回头路。当时文工会主任换人,改由宋楚瑜接任,他是关键人物,满开明的,任职新闻局长期间更提倡国片,提出许多鼓励办法,后来就调到文工会,变成我们的上级。明骥离开中影后,调任文工会副主任,向宋楚瑜建议废掉中影审查制度,从此中影就自由了,老板首肯即可开拍。 引自 Chapter 01 台灣新電影旗手──小野、吳念真、柯一正 回应 2013-05-29 14:20:04 -
林西拿 (With Love and Resolution)
Q:1986年初,你忽然兴起一个念头,有意再度试探群策群力可望迸生新的花火。片名原定为《七情六欲》,旋即找了滚石的段钟沂担任策划及执行,召开第一次讨论会,并当场和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万仁、陶德辰、曾壮祥、麦大杰等人签约,加上你和吴念真,初步计划由十人联合执导,一人一段。其后再度召集开会,片名变更为《占领西门町》,剧本初稿虽大致完成,终因电影市场不景气,资金始终没有着落而告吹。当初剧本已届截稿,杨...2013-04-02 15:37:09 1人喜欢
Q:1986年初,你忽然兴起一个念头,有意再度试探群策群力可望迸生新的花火。片名原定为《七情六欲》,旋即找了滚石的段钟沂担任策划及执行,召开第一次讨论会,并当场和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万仁、陶德辰、曾壮祥、麦大杰等人签约,加上你和吴念真,初步计划由十人联合执导,一人一段。其后再度召集开会,片名变更为《占领西门町》,剧本初稿虽大致完成,终因电影市场不景气,资金始终没有着落而告吹。当初剧本已届截稿,杨德昌一直未交稿,你曾要求他坐在你办公桌旁当场写,他从未如此快速,当场就完成了《略有志气的少年》分场大纲。你还记得这故事的大致内容吗? 小野:当初的构想是,各段皆须以西门町作为主场景,但角色不同,每段五分钟,由十段短片串成一部电影。我描写的是一个计程车司机,每次载客到西门町,将客人放下后又离开,讲述他进出西门町看到的事情。吴念真想写的是三七仔,俗称落翅仔,因为西门町其实蛮多色情行业的。杨德昌设定的主角是在西门町放片的小弟,有一天,他觉得很无聊,就忽然抱起一本,骑着脚踏车到郊外去,将片子拿出来,就着阳光细看了起来。侯孝贤则是叙述一个小女孩,养了一只兔子,兔子愈养愈胖,在笼子里出不来了。 引自 小野,重振新电影的决心与勇气 这真是大爆料啊。什么人拍什么片。杨德昌那个太棒,特别是“就着阳光细看了起来”这个细节。
回应 2013-04-02 15:37:09
-
林西拿 (With Love and Resolution)
《独立时代》开拍前夕杨导写了一封信给所有剧组同仁,信里写道: 《独立时代》的基本精神是必须使用最经济的财务条件前提之下去证实创意和演艺实力所产生的爆发力。在最实效的非传统起攻点作偷袭,发挥你我熟知的演艺人才的过人魅力及实力,争取最有丰富实质的战效。这也就是我们工作一余年的原因,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个一个责任,这个责任不是对我自己,也不是对任何一个人,而是针对我们自己热爱的这个善意的乐趣。如果没有这... (1回应)2013-03-13 23:28:18
《独立时代》开拍前夕杨导写了一封信给所有剧组同仁,信里写道: 《独立时代》的基本精神是必须使用最经济的财务条件前提之下去证实创意和演艺实力所产生的爆发力。在最实效的非传统起攻点作偷袭,发挥你我熟知的演艺人才的过人魅力及实力,争取最有丰富实质的战效。这也就是我们工作一余年的原因,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个一个责任,这个责任不是对我自己,也不是对任何一个人,而是针对我们自己热爱的这个善意的乐趣。如果没有这强烈的乐趣,这一切的谋略和筹划将只是一种无情的专业政策,在这强烈的乐趣之中,我们才能充分获得对胜利的乐观,我们才能得到充分地把握,对一切成果勇于负责,我们才能有对这一切成果得到欣慰的权利。 引自 作者序--天真的冲动 杨德昌用英文思维,无怪他写中文时翻译腔重,遣词奇怪。
1回应 2013-03-13 23:28:18 -
林西拿 (With Love and Resolution)
-
林西拿 (With Love and Resolution)
小野说,《恐怖分子》到了筹备后期,杨德昌又说他不做了,两人起了冲突,小野便写了封信骂他,说他再不拍就没机会了。杨德昌也回了他一封长信,说他想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并且保证这部片很快就能拍完了,事实证明,后来他一拍 拍了五年。最后杨德昌仍是在被小野架着脖子的情况之下,开拍了《恐怖分子》。2013-04-02 15:22:21
-
杨德昌对于灯光很考究,晚上拍戏时,他时常叫我们去借对面的屋子,把光架在那儿。他非常要求,镜头拍出来,哪边是暗的、哪边是亮的,他脑袋里都有画面。片子冲出来,我们在看毛片时,他每次都说片子冲坏了,问他哪里坏了,他说,右下角应当有片阴影是黑色的,我说,那是黑的啊,他又说,那是灰色,他要的是全黑,这场戏得重拍。我心想,他真是麻烦,观众并不会在乎。直至去年,我坐在新加坡的大戏院里,透过清晰的银幕,开始回...
2013-05-30 00:00:47
-
明骥、宋楚瑜与中影审查制的废止 1984年夏天,明骥下台,改由林登飞接手,他过去曾任华视副总经理。这时仍未解严,林登飞本身比较商业挂帅,一到中影后,力图整顿,因觉新导演不行,找了刘家昌回来拍《洪队长》(1984),有意复辟,重振中影昔日雄光;于是媒体就开骂了,主张理应继续鼓励侯孝贤、杨德昌等新导演拍片,而非走回头路。当时文工会主任换人,改由宋楚瑜接任,他是关键人物,满开明的,任职新闻局长期间更提倡国片,...
2013-05-29 14:20:04 1人喜欢
明骥、宋楚瑜与中影审查制的废止
1984年夏天,明骥下台,改由林登飞接手,他过去曾任华视副总经理。这时仍未解严,林登飞本身比较商业挂帅,一到中影后,力图整顿,因觉新导演不行,找了刘家昌回来拍《洪队长》(1984),有意复辟,重振中影昔日雄光;于是媒体就开骂了,主张理应继续鼓励侯孝贤、杨德昌等新导演拍片,而非走回头路。当时文工会主任换人,改由宋楚瑜接任,他是关键人物,满开明的,任职新闻局长期间更提倡国片,提出许多鼓励办法,后来就调到文工会,变成我们的上级。明骥离开中影后,调任文工会副主任,向宋楚瑜建议废掉中影审查制度,从此中影就自由了,老板首肯即可开拍。 引自 Chapter 01 台灣新電影旗手──小野、吳念真、柯一正 回应 2013-05-29 14:20:0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商务印书馆 (2014)8.9分 1016人读过
-
限时抢
-
王小燕工作室 (2020)9.8分 233人读过
-
王小燕工作室 (2016)9.5分 3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2华文电影图书 (妖灵妖)
- 2013年读书单 (陈重重)
- 给电影的情书(港台篇) (罗拉)
- 电影往事&影人 (qia|有痣青年)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再見楊德昌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小厨梨子🍐 2019-06-14 20:39:18
看哭了。为了写杨德昌《一一》的影评,找了八本相关书籍来看。看到这本真的哭了。
2 有用 断肠人在刷牙 2015-12-26 21:32:45
天才都是偏执的
0 有用 车樱芷 2017-04-20 08:20:45
从受访者的口中抽丝剥茧,一层层去找杨导的影子。看到吴念真说杨导会把每个人做过的事一件件记下,我居然跑去查了下杨导的星座,果然天蝎,哈哈哈,特别有趣。
0 有用 西嘻哈蛤 2020-08-21 23:56:28
补标,2015
1 有用 五色全味 2012-11-17 15:02:35
有聽過的也有沒聽過的,短期內不需要再出其餘楊德昌的書籍了,最喜歡吳念真那part訪談。
0 有用 古逃逃 2021-04-28 16:50:04
还是买了。
0 有用 西嘻哈蛤 2020-08-21 23:56:28
补标,2015
0 有用 plastic whale 2020-03-05 20:03:17
购于香港小书店
2 有用 小厨梨子🍐 2019-06-14 20:39:18
看哭了。为了写杨德昌《一一》的影评,找了八本相关书籍来看。看到这本真的哭了。
0 有用 车樱芷 2017-04-20 08:20:45
从受访者的口中抽丝剥茧,一层层去找杨导的影子。看到吴念真说杨导会把每个人做过的事一件件记下,我居然跑去查了下杨导的星座,果然天蝎,哈哈哈,特别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