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儿童心理学》是皮亚杰和英海尔德合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书中,作者从“发生认识论”出发,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儿童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分为感知——运动、运算和前青年期三大连续的阶段。对每一阶段中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作者都做了认真的分析,并有大量详实的感性实验材料进行论证,同时,也在自己的观点的阐述中指出了传统观念的偏颇。由于本书存在着许多比较抽象、艰涩的名词,因此给阅读本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全书的观点非常鲜明,文字也相当简练。本书分六章,包括二十四节,共十万多字。于1966年用法文出版,1969年被译成英文。1980年由吴福元译成中文,商务印书馆出版。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自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心理学就要这样搞!
难读的小册子
对教育小孩没多大用,但是对于理解欧陆很多现代哲学理论有帮助。
读不太懂,但是感觉很牛逼。
重新理解了“动作”和“运算”。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的建构主义研究正是将诸如原始思维,无意识理论,格式塔心理等等哲学,美学,心理猜想科学化的努力,可谓现代诸多欧陆人文社会思想的发生认识论源头。
12-08: 专门研究儿童的发生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概括性介绍。启发:1认识结构的机制,对个人模式是同化,而不是联想(刺激-反应),对群体呢?2语言并非构成逻辑的根源,相反语言是由逻辑构成。
皮亚杰和我家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一天早上三岁的女儿在听比巴(早教机),听着听着没电了,我给她解释了好几遍她都不听歇斯底里发脾气,电光火石间我突然明白了,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女儿正在处在前运算阶段,她的思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即倾向于从自己的观点、立场去认识事物,并且思维不可逆不会理解比巴没电了就听不了。
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夹缝中,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更为深远,更符合现代科学标准。他在行为主义的经典公式刺激---反应中间增加了同化、顺应这样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其中感知-运动图式发展成为一种动作的逻辑,成为日后思维运算的基础,获得客体永久性形成前因果联系,在后期促进了感知-运动图式的分化。这里重要的是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是如何转化的,有助于教育儿... 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夹缝中,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更为深远,更符合现代科学标准。他在行为主义的经典公式刺激---反应中间增加了同化、顺应这样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其中感知-运动图式发展成为一种动作的逻辑,成为日后思维运算的基础,获得客体永久性形成前因果联系,在后期促进了感知-运动图式的分化。这里重要的是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是如何转化的,有助于教育儿童时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而不拔苗助长。 (展开)
比较晦涩难懂。不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妄加评价。也许看懂了一点点:儿童的心理、思维、认识的发展有其规律,发展有其连续性和阶段性,每个阶段必不可少,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和发展。
> 更多短评 28 条
> 更多书评 2篇
莫小白
2011-01-31 21:06 2人喜欢
這一章提出了一個基本觀點,撥開千古迷霧。今天才理解導師當年看這本書的i激動心情,上次(10.9.1)看了之後,給了句評語,說“莫蘭說皮亞傑缺乏建構者,沒有進入自組織領域,看來還是對。”。今天看了,殊覺莫蘭的空疏可笑。 人類認識的起源是什麽?從哪裡誕生出來的?皮亞傑說,動作。在不斷的動作和對動作結果的感知中逐漸形成一套以動作為基本的認知圖式,包括時空,永在性和因果性。 休謨把人的這些認識結果都歸結為“經驗”,這是近數百年來我們認識的最高水平了。但是經驗哪來的?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說明。皮亞傑在這裡做了很好的解釋,那就是先有由動作為核心的圖式形成,然後才被漸漸地加上意義。在這個圖式形成的初期階段,人和世界還沒有主客體的區分,所以根本沒有“意義”訴求,而是自然的以一種連續動作的形態存在著,這時也沒有“目的”。 研究任何人類的意識活動,都必須從其發生入手,才是正規。弗洛伊德式的研究方法,附會之處,一望可知,萬需謹慎啊。 話說看書還是要重目錄學,否則你把發生認識論當成教育基礎書看,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話說回來,這也說明另一點,知識往往是不能直接對實踐產生作用的。話說老皮最後大概是有所領悟,終於把書名改掉了,否則不知道要沉溺于中差評多久。
> 58人在读
> 108人读过
> 789人想读
订阅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已注销] 2013-06-12
心理学就要这样搞!
0 有用 不动不懂 2011-09-06
难读的小册子
3 有用 柏拉不图 2016-01-25
对教育小孩没多大用,但是对于理解欧陆很多现代哲学理论有帮助。
0 有用 最烦装逼 2014-02-06
读不太懂,但是感觉很牛逼。
0 有用 商羊 2020-01-13
重新理解了“动作”和“运算”。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的建构主义研究正是将诸如原始思维,无意识理论,格式塔心理等等哲学,美学,心理猜想科学化的努力,可谓现代诸多欧陆人文社会思想的发生认识论源头。
0 有用 西布 2020-12-08
12-08: 专门研究儿童的发生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概括性介绍。启发:1认识结构的机制,对个人模式是同化,而不是联想(刺激-反应),对群体呢?2语言并非构成逻辑的根源,相反语言是由逻辑构成。
1 有用 玄月葵黄 2020-04-21
皮亚杰和我家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一天早上三岁的女儿在听比巴(早教机),听着听着没电了,我给她解释了好几遍她都不听歇斯底里发脾气,电光火石间我突然明白了,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女儿正在处在前运算阶段,她的思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即倾向于从自己的观点、立场去认识事物,并且思维不可逆不会理解比巴没电了就听不了。
0 有用 商羊 2020-01-13
重新理解了“动作”和“运算”。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的建构主义研究正是将诸如原始思维,无意识理论,格式塔心理等等哲学,美学,心理猜想科学化的努力,可谓现代诸多欧陆人文社会思想的发生认识论源头。
0 有用 有生于无 2019-07-15
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夹缝中,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更为深远,更符合现代科学标准。他在行为主义的经典公式刺激---反应中间增加了同化、顺应这样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其中感知-运动图式发展成为一种动作的逻辑,成为日后思维运算的基础,获得客体永久性形成前因果联系,在后期促进了感知-运动图式的分化。这里重要的是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是如何转化的,有助于教育儿... 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夹缝中,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更为深远,更符合现代科学标准。他在行为主义的经典公式刺激---反应中间增加了同化、顺应这样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其中感知-运动图式发展成为一种动作的逻辑,成为日后思维运算的基础,获得客体永久性形成前因果联系,在后期促进了感知-运动图式的分化。这里重要的是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是如何转化的,有助于教育儿童时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而不拔苗助长。 (展开)
0 有用 可阿拉 2019-06-25
比较晦涩难懂。不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妄加评价。也许看懂了一点点:儿童的心理、思维、认识的发展有其规律,发展有其连续性和阶段性,每个阶段必不可少,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