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虑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15 2013-06-06 15:09:56

    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一切活动变得漠不关心。然后我们就会明白,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等于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

  • 848 kid u 2015-07-30 22:05:31

    读他的书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是,读的时候总是每每拍大腿赞同,但掩卷后细想起来并没有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点。

  • 365 猪头小队长 2015-01-30 08:05:29

    不能忍受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要写成十句,一些很浅显的议题还旁征博引,分析了一通更焦虑了

  • 324 伊卡洛斯 2011-12-16 11:06:17

    焦虑起因:可就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渴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实质是对爱的渴望。 解决方法:哲学(理性循世)、艺术(绘画尊重)、政治(身份理想)、宗教(众生皆苦)、波西米亚(心灵态度)

  • 81 Leorange 2013-07-26 08:53:46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读阿兰·德· 波顿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你看他旁征博引,于准确轻松之中答疑解惑,仿若你心中的重担都被他四两拨千斤了。

  • 59 小岩井 2016-07-01 03:41:25

    德波顿有点啰嗦,引用了很多西欧史上伦理学名人的观点,其实说到底,无非是他人的比较与对自我存在的怀疑。读起来是觉得头头是道,只是这种道,靠懂永远没用。只要有分别心和我执,智慧不够的人,永远会自找烦恼。

  • 52 亚比煞 2012-11-12 09:13:17

    自尊=实际的成就 / 对自己的期待。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往上高一级,遭遇羞辱和焦虑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加一分。所以没有人会比那些风光不再的影星、风头不在的政客,以及被励志书籍煽动的充满成功热望的现代人更痛苦了。

  • 49 yezzi 2014-09-09 01:11:30

    前面那么一阵见血,那么睿智概论,后面越写越散,没有解药。

  • 40 兔子晴 2013-12-01 11:11:17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严耕望老爷爷的那句话: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 30 辰暖 2012-10-20 09:45:43

    很多焦虑的人 花了生命中宝贵且有限的时间去羡慕那些错误的东西 扭曲了生命中何者重要的问题 而通过预见死亡或是思考 可以帮助我们追求我们内心最渴望的生活方式

  • 29 陆钓雪de飘飘 2018-07-27 13:32:52

    我们经常处于一种自虐过程当中,在没有搞清他人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的赞赏;但只要我们对某些人的思想稍加研究,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们尊敬,然而我们往往在弄清楚这一切之前就竭力想得到他们的爱戴。我们应该停止这一自虐过程。“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性、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一切活动变得漠不关心。……然后我们就会明白任何一个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的人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哲学遁世主义的代表人物,阿瑟·叔本华如此说道。

  • 26 张老实 2012-11-02 17:08:41

    读者书对缓解焦虑帮助不大,但是从侧面了解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形成原因及带来的后果。看来生活这事儿,谁也说不明白,说明白了你也活不明白,所以这个世界就交给神来做主吧

  • 26 Hammer_ 2011-11-21 12:52:15

    其他人的眼光就是屁

  • 26 Witrue 2018-04-07 21:18:02

    命题作文。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自己复述一遍,重新整合别人的想法,几句话就能解释非要凑字数。这类书只会越出越多。好不好只能纯主观,只取决于看这书的人是否是通过这本书第一次来了解哲学。有很多哲学的表达方式,这是其中一种,比较快餐的方式。

  • 22 Jonathan 2012-11-12 13:41:47

    一本书如果读完让人去思索很多现实中的问题,虽然不一定会改造现实的某种状态,却也让心智得到了某种提升和感悟,那读这本书就是有意义的。从“身份”出发来说关于成功和幸福以及生活模式的问题,得出结论世界上并不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所谓身份也并不只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值得一读的好书

  • 30 阿子喵 2017-07-06 19:46:52

    同事吐槽:你这还没身份呢,就开始焦虑了……

  • 15 空羽 2010-03-22 15:42:59

    德波顿的随笔准确的来说不是写作而是“现象”,是以一种隐藏着的“快餐大中和”姿态,达到讨巧的目的。看看德波顿嘲讽的笑吧,他自己早就一清二楚,这个英国的余秋雨啊。

  • 15 自娱者小五 2015-01-15 22:13:22

    阿兰德波顿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本,如果没记错,这应该是第四次重读。第一次读的时候自以为读懂了,但其实根本不知所云,现在我老了一点,体悟深了些。“‘偶然性事件按照它难以捕捉的意愿决定着我们的身份和名誉:我经常看见机遇走在美德前面,而且占有绝对优势。’对我们的成功和失败如果进行冷静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事情根本没有必要为之骄傲,同时也有一些事情我们没有必要为之尴尬,因为在我们身上发生的好多事情并非我们自己所为。这种事情所占比例甚大,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 13 Ying 2011-11-13 13:24:15

    德波顿什么都懂~

  • 8 花大王 2014-10-20 10:56:19

    想这么多,真的不会焦虑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