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一八九一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开始写作生涯。一九〇九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一九四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
纪德是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二十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一八九一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开始写作生涯。一九〇九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一九四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
纪德是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担当人性中的最大可能。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法国文坛的后起之秀如萨特、加缪等,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同时,纪德也称得上二十世纪最具争议、最令人费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纵情”、他的“颠覆”,曾一度使他“声名狼藉”;但另一方面,他内心中同样真挚的是一种对于“神圣生活”的需要的肯定。他对同性恋的辩护、在道德伦理上的特别主张至今仍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译者盛澄华(1912-1970),浙江萧山坎山人。曾先后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清华大学外文系、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国内最早研究纪德的权威专家,他与纪德的交往已超越了一般的关系,达到相当的深度。纪德在给盛澄华的信中写道:“我保存着我们相识以来你的全部信札……我多么对你感激:因你的诱导,使我在青年学生群中获得新的友谊。”盛先生重要译著有:莫泊桑《一生》、纪德《伪币制造者》和《地粮》等。其中《地粮》自民国三十四年初版,已有六十余年未予重印,乃稀有珍本。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对我的生活一无所知,但我详细地把我写《伪币犯》的计划告诉了他。他的建议总是对我有益处,因为他的视点和我不同。他担心我过于矫揉造作,以致放弃了真实的主题,而只是抓住这主题在我脑中的影子。使我不安的是,感到生活(我的生活)在这里脱离了我的作品,感到我的作品脱离了我的生活。但是,这点我是不能对他说的。在此之前,我的爱好、我的感情和我个人的经验恰如其分地给我的作品提供养料,在我写得最好的那些句子之中,我还能感到我的心在跳动。从今以后,我思想的东西和我感觉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已被切断。但我在怀疑,我的作品落到抽象和虚假的地步,是否正是因为我感到自己今天不让我的心说话。想到这点,我突然明白了阿波罗和达佛涅的神话传说的含义。我在想,能同时抱住桂冠和所爱之人才是幸福。 “在小说中去除并非专门属于小说的一切成分。以前,摄影使绘画无须去关心某些确切性,同样,明天的留声机无疑将会在小说中清除增添的对话,而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以这些对话为荣。外部事件、意外事件和创伤属于电影,小说应该把这些东西留给它。即使是对人物的描写,在我看来也并非完全属于这一体裁。确实如此,在我看来,纯小说(在艺术中犹如在其他事物中那样,我认为只有纯才重要)不必去管此事。戏剧也是如此。人们不用来对我说,剧作家不描写自己的人物,是因为观众会看到他们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舞台上,因为在剧院里,我们曾多少次因演员而感到不舒服,并难受地看到他演得一点不像,要是没有他,我们会准确无误地想象出这一人物。——通常,小说说家没有充分相信读者的想象力。” 我昨天写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还有这点:现实是作为一种塑性材料才使我感到兴趣;我对可能发生的事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过去发生的事的关注。我对每个存在物的各种可能性兴趣盎然,对被道德的盖子压得萎靡不振的一切痛哭流涕。 我感到,有一种悲剧至今为止几乎被文学遗忘。小说注意的是命运的起伏、好运或恶运、社会关系、激情、性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2页 -
洛拉看来没有发现自己的能力,而我则洞察自己心中的秘密,但我清楚地知道,在此之前,我写的每一行文字都是间接地受到她的启示。她在我身边时,我感到她还很幼稚,但我能言善辩的能力,却要归功于我不断教育她、说服她和吸引她的愿望。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就会立刻想到:她知道了会说什么?我抛弃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我甚至感到,如果不是她在这里使我明确地显示出来,我这个人的轮廓就会变得过于模糊,我只有在她旁边才有自己的模样,才有确定的形状。在此之前,是什么错觉使我认为,我把她塑造得和我相像?相反,是我变得和她相像,这点我却没有发现!或者不如说,由于爱情的影响奇特地交织在一起,我们两人相互改变对方的形状。两个相爱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之中不由自主地根据自己在对方心中看到的这种偶像来塑造自己……真爱的人都弃绝真诚。 她就这样使我受骗上当。她的思想到处伴随着我的思想。我欣赏她的嗜好、她的好奇心和她的素养,却并不知道她对我喜爱的东西具有极大的兴趣只是出于对我的爱。因为她不善于发现任何东西。我今天才知道,她欣赏的每个事物,对她来说都是一张休息的床铺,使她的思想可以偎依着我的思想躺在上面,这完全不符合她本性的深切需要。“我对自己修饰、打扮,都是为了你。”她一定会这样说。而我所希望的,却都是为了她,希望她这样做会满足某种个人的内心需要。但是,她为了我而在自身中增添的一切,都将荡然无存,甚至不会有遗憾,不会有缺乏的感觉。总有一天,人会重现其真相,因为时间慢慢地脱掉他借来的一件件衣服。如果对方爱的只是这些衣服,那么他紧紧抱住的就只是已经脱掉的华丽服装,只是一种回忆……只是悲伤和绝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伪币制造者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伪币制造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关于纯小说和文以载道的一次尝试
> 更多书评 41篇
-
中潏 (不覺終卷)
在一切欲念中,我们自己所最不注意到的是惰性;它是一切欲念中最厉害,最阴险的一种,虽然它的暴力并不明显,而为它所破坏的一切也不易发现……借惰性取得安息是心灵所感受的无上乐趣,人每能因此突然放弃最热烈的追求,最坚定的决心。为给这欲念以一种真确的概念,我们必须说惰性正像是心灵的福佑,它对心灵所感受的遗憾给以慰藉,它替代了一切未曾获得的幸福。2021-06-02 23:51:23 2人喜欢
-
“您有否注意到,在这世间上帝总是默然无言?说话的惟有魔鬼。或者至少,或者至少……”他又说,“不管我们如何专心,我们所能听到的永远只是魔鬼的声音,我们的耳朵不配听到上帝的语声。上帝之道,您曾否问过自己这究竟能是什么?…啊!自然我不是指常人言语中的'道'。您记得《福音书》上那第一句:'太初有道'。我常想'上帝之道',即是指整个创造。但魔鬼霸占了去。如今他的喧嚣淹没了上帝的语声。啊!告诉我:您不相信最后一...
2020-07-26 21:23:26
“您有否注意到,在这世间上帝总是默然无言?说话的惟有魔鬼。或者至少,或者至少……”他又说,“不管我们如何专心,我们所能听到的永远只是魔鬼的声音,我们的耳朵不配听到上帝的语声。上帝之道,您曾否问过自己这究竟能是什么?…啊!自然我不是指常人言语中的'道'。您记得《福音书》上那第一句:'太初有道'。我常想'上帝之道',即是指整个创造。但魔鬼霸占了去。如今他的喧嚣淹没了上帝的语声。啊!告诉我:您不相信最后一个字仍须归于上帝?……而如果人死后'时间'已不存在,如果从此我们立刻踏进'永恒',您以为到那时我们能听到上帝吗……直接地?” 他开始感到一种强烈的痛苦,象是受了癫痫的击袭,而突然他呜咽起来: “不!不!”他慌乱地叫喊说;“魔鬼与上帝原是一样东西;他们狼狈为奸。我们竭力想把世间一切的丑恶信为是由于魔鬼,因为不然我们如何能再有力量去原谅上帝。上帝捉弄我们,正象一头猫捉弄着老鼠一样。……而这以后他还希望我们感谢他。试问可感谢的是什么?是什么?… 然后又靠近我说: “而您知道他做得最恨的是什么?那就是牺牲了他自己的儿子来拯救我们。他自己的儿子!他自己的儿子!残忍!这是上帝的第一种面目。” 他倒在床上,头面着墙。好一忽儿,一阵又一阵地哆嗦着,以后,他象已睡熟,我才离去。 关于波利,他对我一字不提;但我认为他这种不可思议的绝望无形中也就是他痛苦的间接的表现,这痛苦的强烈使他还不能进一步去作沉静的体味。 引自第376页 回应 2020-07-26 21:23:26 -
怀着危惧的心,我跑去看他。他在学校三层楼上他那间斗室内接待我。立刻他抓住我的手臂,态度神秘得几乎带着微笑,这使我非常惊奇,因为我原等待着他的眼泪。 “那闹声,您知道……那天我对您所说的那种闹声……” “怎么样?” “停止了。它已没有了。我不能再听到。任凭我多么专心也已无效。…” “我打赌,”象人们准备参加孩子的游戏似的,我对他说,“如今您该后悔听不到这声音了。” “啊!不,不。…这オ真是一种安息!我...
2020-07-26 21:17:35
怀着危惧的心,我跑去看他。他在学校三层楼上他那间斗室内接待我。立刻他抓住我的手臂,态度神秘得几乎带着微笑,这使我非常惊奇,因为我原等待着他的眼泪。 “那闹声,您知道……那天我对您所说的那种闹声……” “怎么样?” “停止了。它已没有了。我不能再听到。任凭我多么专心也已无效。…” “我打赌,”象人们准备参加孩子的游戏似的,我对他说,“如今您该后悔听不到这声音了。” “啊!不,不。…这オ真是一种安息!我是那样地渴望静寂。……您知道我在想什么?我是想我们生活在这世间永难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静寂。即连我们的血液也在我们身体内不断地发出一种闹声;我们不再辨别它,因为我们从小就已养成了习惯。……但我想有些东西,活着的时候,我们无法听到,有些和谐…因为这闹声把它们淹没了。是的,我想我们真正能听到的时候,应该是在死后。” 引自第375页 回应 2020-07-26 21:17:35
-
中潏 (不覺終卷)
在一切欲念中,我们自己所最不注意到的是惰性;它是一切欲念中最厉害,最阴险的一种,虽然它的暴力并不明显,而为它所破坏的一切也不易发现……借惰性取得安息是心灵所感受的无上乐趣,人每能因此突然放弃最热烈的追求,最坚定的决心。为给这欲念以一种真确的概念,我们必须说惰性正像是心灵的福佑,它对心灵所感受的遗憾给以慰藉,它替代了一切未曾获得的幸福。2021-06-02 23:51:23 2人喜欢
-
“您有否注意到,在这世间上帝总是默然无言?说话的惟有魔鬼。或者至少,或者至少……”他又说,“不管我们如何专心,我们所能听到的永远只是魔鬼的声音,我们的耳朵不配听到上帝的语声。上帝之道,您曾否问过自己这究竟能是什么?…啊!自然我不是指常人言语中的'道'。您记得《福音书》上那第一句:'太初有道'。我常想'上帝之道',即是指整个创造。但魔鬼霸占了去。如今他的喧嚣淹没了上帝的语声。啊!告诉我:您不相信最后一...
2020-07-26 21:23:26
“您有否注意到,在这世间上帝总是默然无言?说话的惟有魔鬼。或者至少,或者至少……”他又说,“不管我们如何专心,我们所能听到的永远只是魔鬼的声音,我们的耳朵不配听到上帝的语声。上帝之道,您曾否问过自己这究竟能是什么?…啊!自然我不是指常人言语中的'道'。您记得《福音书》上那第一句:'太初有道'。我常想'上帝之道',即是指整个创造。但魔鬼霸占了去。如今他的喧嚣淹没了上帝的语声。啊!告诉我:您不相信最后一个字仍须归于上帝?……而如果人死后'时间'已不存在,如果从此我们立刻踏进'永恒',您以为到那时我们能听到上帝吗……直接地?” 他开始感到一种强烈的痛苦,象是受了癫痫的击袭,而突然他呜咽起来: “不!不!”他慌乱地叫喊说;“魔鬼与上帝原是一样东西;他们狼狈为奸。我们竭力想把世间一切的丑恶信为是由于魔鬼,因为不然我们如何能再有力量去原谅上帝。上帝捉弄我们,正象一头猫捉弄着老鼠一样。……而这以后他还希望我们感谢他。试问可感谢的是什么?是什么?… 然后又靠近我说: “而您知道他做得最恨的是什么?那就是牺牲了他自己的儿子来拯救我们。他自己的儿子!他自己的儿子!残忍!这是上帝的第一种面目。” 他倒在床上,头面着墙。好一忽儿,一阵又一阵地哆嗦着,以后,他象已睡熟,我才离去。 关于波利,他对我一字不提;但我认为他这种不可思议的绝望无形中也就是他痛苦的间接的表现,这痛苦的强烈使他还不能进一步去作沉静的体味。 引自第376页 回应 2020-07-26 21:23:26 -
怀着危惧的心,我跑去看他。他在学校三层楼上他那间斗室内接待我。立刻他抓住我的手臂,态度神秘得几乎带着微笑,这使我非常惊奇,因为我原等待着他的眼泪。 “那闹声,您知道……那天我对您所说的那种闹声……” “怎么样?” “停止了。它已没有了。我不能再听到。任凭我多么专心也已无效。…” “我打赌,”象人们准备参加孩子的游戏似的,我对他说,“如今您该后悔听不到这声音了。” “啊!不,不。…这オ真是一种安息!我...
2020-07-26 21:17:35
怀着危惧的心,我跑去看他。他在学校三层楼上他那间斗室内接待我。立刻他抓住我的手臂,态度神秘得几乎带着微笑,这使我非常惊奇,因为我原等待着他的眼泪。 “那闹声,您知道……那天我对您所说的那种闹声……” “怎么样?” “停止了。它已没有了。我不能再听到。任凭我多么专心也已无效。…” “我打赌,”象人们准备参加孩子的游戏似的,我对他说,“如今您该后悔听不到这声音了。” “啊!不,不。…这オ真是一种安息!我是那样地渴望静寂。……您知道我在想什么?我是想我们生活在这世间永难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静寂。即连我们的血液也在我们身体内不断地发出一种闹声;我们不再辨别它,因为我们从小就已养成了习惯。……但我想有些东西,活着的时候,我们无法听到,有些和谐…因为这闹声把它们淹没了。是的,我想我们真正能听到的时候,应该是在死后。” 引自第375页 回应 2020-07-26 21:17:35
论坛 · · · · · ·
纪德勾勒下的赋格曲式 | 来自without | 2008-05-25 13:46:3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8.4分 1471人读过
-
Vintage (1973)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8.8分 29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7分 26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空手)
- 应该读的好小说 (老探戈)
-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版画本) (大不了)
- 小蠹啃烂的外国文学书箱【已满】 (小米=qdmimi)
- 小蠹书箱·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不全) (小米=qdmimi)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伪币制造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月色琉璃 2009-09-02 21:56:27
盛老的译本无可挑剔、古韵盎然
0 有用 落雨 2010-08-30 23:24:07
这本读得太拖沓。最大的感觉就是粗糙。故事情节太散,语言因为翻译毫无美感,还有所谓的多视角,和福克纳不能比么,读不下去是常常的事情啊啊啊。书里偶尔还有脱离情节说教的论调。或许是因为第一次接触纪德的缘故吧,生疏死了。怎么一点都没有被所谓的真实打动到呢。
1 有用 海扬尘 2010-08-26 09:16:57
对我来说太艰深了,充满了人世间各个方面的矛盾。必须重读的书目。
0 有用 Moche 2013-01-29 22:23:33
我真希望是在没有看过《纪德评传》的情况下看的这本书。 还有不知道为什么看的时候不停地想起来傻木带去看的那个展,那一抽屉的蝉蜕。
0 有用 与拉玛有约 2010-09-23 12:13:50
最喜欢的一本书
0 有用 角刀牛虫 2022-05-19 12:22:38
这本书还挺不错的,朋友推荐我去看的,真的挺好看的。
0 有用 豆豆角 2022-01-04 08:37:15
矛盾重重,开始有点读不懂。
0 有用 头冠上的小羽毛 2021-10-25 23:04:47
我永远只是我自以为是的那个人,而这个人又在不断变化,因此如果我不留意,早上的我就已不认识晚上的我。只有在孤寂的时候我才能看到本质的我。我时常躲开自己,变做另一个人。我的生活因此显得紧张。 现实是作为一种塑性材料才使我感到兴趣;我对可能发生的事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过去发生的事的关注。我对每个存在物的各种可能性兴趣盎然,对被道德的盖子压得萎靡不振的一切痛哭流涕。
0 有用 員外彥之 2021-09-14 10:38:00
很多年以后我仍旧深深地记得欲望满足后的失落
0 有用 youarenotalone 2021-07-12 02:01:06
白色大理石雕像的质感。分了几次读完的,叙事很野,完全不管读者能不能记住,如果一气看完好些。某些词上有点小错误。还有书太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