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国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3 左思 2013-01-06 22:03:25

    2013-01-06读毕,斯密式的经济学著作,(1)书中对区域竞争的分析感觉很精彩(其他理论有张五常县际竞争、大前研一出租)。(2)作者分析了中国将来发展的两大契机:1)农村人城市化;2)思想市场的形成(其中提到大学考核体系是按件计酬,一针见血呀)。(3)中国改革的逻辑是二元改革:1)下层先实践,政府鉴于形式被迫认可;2)上层推广地方经验(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很多政策只所以有效,是因为学习机制形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4)但是书中只介绍了邓小平的左膀,右臂好象从来没有出生过,敏感事件那一年应该存在大量删节(P131)。(5)翻译尚可,阅读障碍较少,但是P152最下一段时间有问题,P238倒数第二段翻译有问题。(6)该书最好和参考文献中杨继绳、吴敬琏的书以及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一块读效果更佳

  • 58 大呆 2013-09-28 19:25:35

    这本书是挂着科斯的名头才卖这么贵的吧!值得没有经济学专业背景的人买过来普及一下知识,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稍有了解的人而言,这本书大多时候在炒冷饭,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见,不过,最后一章对自由开放思想市场的讨论挺有意思。此外编辑/译者的水准应不值58元/本,就冲他们把“汪荣祖”写成“王荣祖”……

  • 26 小李匪盗 2012-12-19 11:25:36

    #翻书党# 此书只翻过英文版,书评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2e48m.html ,我对作者的访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2e8b8.html 。

  • 26 愚公 2015-02-26 16:38:03

    这部书与基辛格的《论中国》一样,都是以外在的视角对中国历史的观察,而且考察的对象大体相近。不过,从经济学角度来思考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本书最后对于思想市场的描述,与我们当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虽然,我不大赞同他开出的药方,但是他所提出的问题毕竟是眼睁睁摆在我们面前。在经济发展三十年后,中国未来该走向何处,这不仅困扰着我们自己,也困扰着其它国家的学者。

  • 15 废弃的生命 2018-06-11 21:19:25

    本书三要点:80s边缘革命、90s地方政府+工业园,未来看思想市场。科斯驳斥传统认为中国经济是强政府与中共执政的结果,而是80年代经济增长源自两元结构:国家改革与(尤其是)边缘革命(家庭联产、乡镇企业、个体经济和经济特区)——这些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边缘的人们才会奋起改变自己的命运,90年代这两者表现为统一市场、产权改造与地方政府导向的区域竞争。在这期间,科斯对毛邓进行了比较,相信自上而下的理性设计与相信自下而上的摸着石头过河是他们的最大区别,也是中国改革的思想关键。对科斯提倡的整体性经济学也深受启发,利益、思想、历史、文化都是交织在一起,这不就是社会学的视角吗?科斯此书真是一本理论与经验现象交织的定性研究。以及他对中式(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的最严重缺陷的提出——如何保证思想市场的有效运作是关键。

  • 10 纪恩同学 2014-05-04 19:35:14

    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这书有什么新的原创性观点吗?抑或者至少有点新材料新段子?

  • 5 佑扯 2015-05-05 09:18:05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大概不是它的经济制度有多么特殊,而是在一系列的弯路(大跃进、洋跃进)之后,开始实事求是,认识到自己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一方面去虚心学习国外的制度而不考虑意识形态问题,另一方面在地方经济的探索中实现百花齐放,试错的成本降低。另外,中央对边缘地区的制度创新(分产到户)的逐渐默许,也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平稳转型的因素之一。

  • 3 [已注销] 2014-01-21 16:43:38

    有很多重复和明显的删节……通畅明了,填补了很多知识上的空白并多少改变了一点我对毛泽东的认识。

  • 5 Lucifer 2013-05-23 01:26:34

    越读到后面就越兴致勃勃的好书!我也怀着一种真诚的希冀,如果经济学家们都能以亚当·斯密为楷模,不仅是个经济学家,更应该是个思想家和道德实践者。书评改日跟上

  • 5 陰陽魚 2016-04-29 04:09:29

    最近花五元買了這本書 很遺憾在讀它以前 我沒能通過自己的大腦發現毛澤東強調分權和反對威權社會主義的事實 最終文化大革命形成的不是一個極權狀態 而是一個瀕臨無政府的狀態 而中國和其它一切共產主義國家最終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確實全基於這一毫無徵兆的個人考慮 本書的很多觀點都頗具啓發性 而且引述了大量的材料 一本寫給大衆的書能有如此詳細的註釋和出處列表讓我大爲驚訝 雖然其很多論證我都質疑 而且整體說服力我並不認爲很強 其觀點我也不是很認同 但是足以成一家之言 值得一讀

  • 5 Soo Yung 2020-11-01 13:20:31

    强烈不推荐,基本是打着科斯的旗号夹带私货、立场先行,没有创新性观点,到第五第六章谈中国特殊的多元市场经济的内容就重复了,远不如《邓小平传》。王宁着重分析了经济改革中自下而上的边缘革命—农业去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制、价格双轨制、税收包干制、国企股份制改革、地方竞争招商引资/经济特区。其本质都应该回归到对私有产权、交易成本、现代社会组织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流程和规章制度(包括价格)相互协调的理论根基啊!不结合理论、不深入历史、撇开政治,凭空白描是不行的,更何况还想谈思想市场。制度本质上是人造的工具,制度深刻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创立与运作,同时向外界传递价值观和文化的信号,其变迁受思想和利益的双重影响。SY

  • 3 TomiOh 2014-06-19 15:05:45

    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绝对是相辅相成,因为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激发增长的潜能,也只有个体的富足才能稳定政体的结构。

  • 4 delpiero 2013-04-02 00:24:47

    希望是本好书//迅速读完,二元结构的变革是关键。所以要感谢有邓公那一批领导层的存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默许着自下而上的市场化变革。

  • 7 川骆 2013-11-02 16:11:52

    2013-11-2,居然有epub版,省了。看了下来,老实说没有太多收获。大跃进那一段分析蛮有启发,确实,中央对地方的放权根本不是关键所在,但后来的矫正都关注分权集权去了,而未关注其他根本性制度。也涉及到一些决策过程,但似乎还是不多,应当不如杨继绳的书。就缺点而言,书的目录结构恐怕就是个问题,很难让人明确地找到关键点,一段段讲故事式的论述或许适合西方读者,却不一定适合同行,甚至普通读者。老觉得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没有关照到。专业性也不足,很多相关讨论已经有大量文献,但基本上未涉及。或许真的要了解改革史,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去看吴敬琏或诺顿的书。

  • 2 柯柯柯尼 2013-10-10 11:14:01

    看似循规蹈矩实则让人眼前一亮的中国经济新阐释。从政府在改革开放中作用的再认识,边缘革命的提出再到书尾对市场和道德同样重要的呼唤,科斯对中国经济的理解透彻并引人深思。另外,周老师啊科斯明明写过书的!

  • 2 Blade King 2013-04-15 21:32:51

    有些史料倒是很新颖,但我早就不相信市场原教旨理论了,最奇怪的是有那么不长不短的一小节拿《道德情操论》来补充。

  • 3 BYVoid 2015-03-10 00:17:18

    這本書前一半還不錯,講了中國改革的歷程,並不單單是1978年以後的改革,還有之前的幾次改革,包括並不在歷史書中常看到的華國鋒「洋躍進」。本來是因爲看到作者是科斯纔看的這本書,沒想到語言非常本土化,思維也有點中國化,感覺是第二位作者的緣故。

  • 5 低端XC亲自 2015-05-28 08:42:27

    这几天刚好在看七十年代,发现了一个叫许成钢的人在这本书里有不少citation。又回去翻了一遍,此人中学时喜政治理论后来写了些不该说出来的真话被送去山里向贫下中农学习,大概是学乖了,自学大学数理和电子工程,给公社发明了自动称重装袋机农民朋友用了都说好非洲朋友都在用。改革开放以后又想起了以前的兴趣所在,去哈佛读了个博,学成后搞政治经济研究,发了不少paper,百度上还挂着一堆挺吓人的头衔。也是个奇才。

  • 10 危如累卵塔卜卡 2018-12-25 00:24:35

    先点出本书的硬伤:科斯对一共反中央集权的的错误解读在于他忽视了工农业剪刀差,一共看似地方分权的做法其目的是通过高度剥削榨取农村以服务于城市工业化(他忽视了社团这个纽带)。至于其他的观点我是相当赞同的:改开成功靠的是民间倒逼官方(责任田、个体户、乡镇企业)以及地方倒逼中央(经济特区,工业园模式带来的地方互相之间的经济竞争以及中央默许的各类地方改革实验)辅之以明晰产权以及统一市场,改开成功从来就不是靠什么英明领袖『顶层设计』御赐而恰恰靠的是民间自发的『大胆去试,大胆去闯』的冲劲。科斯最后点名政府以及垄断国企(类似于日韩财阀)还有开放思想市场(涉及到教育体制改革)是改开下一步面临的问题,如他所言,我们现在恰恰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瓶颈,什么时候深度触及这几项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说改开真正进入深水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