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流水账+自以为幽默的刻薄
这版翻译看来相当不尽如人意啊,前面那三十几张图片也是多此一举,编辑水平有限有损阅读体验。但并不影响布莱森的易读,他的幽默有那种不会被平平的翻译所掩盖住光芒的力量。再有机会自驾美国的话,重读其中几个篇章是必备的功课。
翻了三分一,错译五六个
2016.5.8~2016.5.20 布莱森的嘴实在太尖酸刻薄了,各种吐槽,各种“歧视”,各种小幽默。总体来说是中规中矩的流水账游记。
没有其他几本书来的有趣,看到后面有点boring.可能跟题材有关吧
你看,中国就没有这么能讽刺的。。。
我喜欢被夕阳拥抱的感觉。和心灵相通的人一起旅行,享受安静的时光,内心的喜悦胜过任何言语。读这书的时候,我感到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与海斯勒的《寻路中国》不同,重回故乡的旅程因为有回忆一路作伴而变得温暖。许多时候,我们将一个城市在心里划归为熟悉的地方,不是因为真的去过很多次,而是缘于有那么一个人,与他的过往来来回回地在记忆里徜徉,放大了每一个细节,以致于让人产生了对那条街、那座城无比熟悉的错觉。爱屋及乌,爱你,及全世界。4月10日,我很快乐。
刚开始觉得很搞笑,后半程都是吐槽,果然失落
图书馆借阅
比尔在在 89 年的这本书里写道:一个叫唐纳德·特朗普的家伙,是个开发商,正在慢慢地接管纽约,在城市各处建造以自己命名的摩天大楼。这栋大楼拥有我所见过的最没品位的大厅……。好吧,现在不光纽约,特朗普已经接管美国了。另外,虽然幽默,也时而有回忆和父亲出游的温情脉脉,但大部分时候比尔太刻薄了,统计下书里蠢蛋、傻瓜、脏乱、丑陋、破烂等词出现的次数,估计能让人大跌眼镜。美国在他眼里就是个呆板、落后、愚昧,处处充斥着铜臭气的大荒漠。不过,这也让我看到了另一面的美国。
東部西部上下兩部,三十八個州,一輛雪佛蘭。訪故居、名勝,有軼事、回憶。一路走,一路對照幼時父親開車的全家旅行,一路吐槽、挖苦、冷嘲。沒什麼太縱深的東西,但勝在輕鬆幽默,令人時不時笑出聲。
非常幽默的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在不经意的地方吓得人哈哈大笑,但是这趟旅程真的无聊至极,如果换一个作者我会把他永远列入黑名单。通篇吐槽却对大峡谷赞誉有加,看来真是一生必去之地啊~读游记是尤其需要心情的,轻松快乐的时候读起来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旅游,舒畅无比,愁苦纠结的时候还是不适合那么轻松的文字。
知道这个作者由来已久 匆匆翻阅了一遍,这书其实很难评价。如果你曾经去过作者去过的这些地方,你会有旧地重游的美好感觉(我有幸去过书中提过的一小部分城市)。如果你完全没去过美国,没没在那边自驾游过,那真的会看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在美国土生土长的比尔对故土贬大于褒,对定居的英伦却宠爱有加,下回看看他倒是如何夸赞大不列颠的。目前读过最有喜感的游记,没有之一。
布莱森没被人家鸡蛋砸死倒当了杜伦大学校长……
开头十几页磨合后进入高速阶段,觉得实在太喜欢了,在2/3处搁下,全因舍不得看完,搁置一段时间后再捡起一口气看完。给我一段远离现实的美好时光,布莱森还附赠了幽默和反讽,以及他的其他书里比较少见的温情,有关他老爸的回忆,虽然是以戏谑的方式呈现的。
大农村公路旅行爱好者福音
比小不列颠札记略缺了些味道,这本游记里纯粹的抱怨多了些
比尔布莱森是蛮有趣的一个作家,但他的书只适合你在穷极无聊或者实在没乐子找的时候一口气读下来,如果你读到一半放下了,那放心,你一定读不完接下来那一半了。布莱森最擅长刻画的人物就是“我”。你能看到一个在世界各地到处折腾、有着中产阶层独有的焦虑、脑子里充斥着刻板印象(当然,更像是有意为之)、对消费社会与旧世界的消逝忧心忡忡却又口嫌体正直的胖老头。他当然不完美,对事物的理解也并没有多么高明,但你偶尔愿意听他在长假的某个下午啰嗦几小时,之后就若无其事地投入到原来的生活中去。
这书,先说说感觉吧,原书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毁在国内编辑上了,书可以编辑得更有趣的,还有开头和后续汉译风格不同,还是版本不太好的缘故,编辑质量不过关。要不然不会是三颗星了,这书能勾起我不少回忆,也引发不少思考来的~
> 失落的大陆
2 有用 S 2016-07-18 14:39:16
流水账+自以为幽默的刻薄
1 有用 lazisset 2018-01-06 16:33:59
这版翻译看来相当不尽如人意啊,前面那三十几张图片也是多此一举,编辑水平有限有损阅读体验。但并不影响布莱森的易读,他的幽默有那种不会被平平的翻译所掩盖住光芒的力量。再有机会自驾美国的话,重读其中几个篇章是必备的功课。
0 有用 water 2014-11-14 22:03:59
翻了三分一,错译五六个
2 有用 潇洒小姐Molly 2016-05-20 23:42:22
2016.5.8~2016.5.20 布莱森的嘴实在太尖酸刻薄了,各种吐槽,各种“歧视”,各种小幽默。总体来说是中规中矩的流水账游记。
0 有用 澄澈 2015-01-15 10:32:17
没有其他几本书来的有趣,看到后面有点boring.可能跟题材有关吧
0 有用 at 2014-04-30 11:49:08
你看,中国就没有这么能讽刺的。。。
0 有用 小北 2014-04-12 19:56:29
我喜欢被夕阳拥抱的感觉。和心灵相通的人一起旅行,享受安静的时光,内心的喜悦胜过任何言语。读这书的时候,我感到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与海斯勒的《寻路中国》不同,重回故乡的旅程因为有回忆一路作伴而变得温暖。许多时候,我们将一个城市在心里划归为熟悉的地方,不是因为真的去过很多次,而是缘于有那么一个人,与他的过往来来回回地在记忆里徜徉,放大了每一个细节,以致于让人产生了对那条街、那座城无比熟悉的错觉。爱屋及乌,爱你,及全世界。4月10日,我很快乐。
0 有用 红烧没有肉 2015-07-16 14:50:38
刚开始觉得很搞笑,后半程都是吐槽,果然失落
0 有用 风下 2015-01-13 18:27:14
图书馆借阅
0 有用 卡莱 2017-05-25 20:10:51
比尔在在 89 年的这本书里写道:一个叫唐纳德·特朗普的家伙,是个开发商,正在慢慢地接管纽约,在城市各处建造以自己命名的摩天大楼。这栋大楼拥有我所见过的最没品位的大厅……。好吧,现在不光纽约,特朗普已经接管美国了。另外,虽然幽默,也时而有回忆和父亲出游的温情脉脉,但大部分时候比尔太刻薄了,统计下书里蠢蛋、傻瓜、脏乱、丑陋、破烂等词出现的次数,估计能让人大跌眼镜。美国在他眼里就是个呆板、落后、愚昧,处处充斥着铜臭气的大荒漠。不过,这也让我看到了另一面的美国。
0 有用 第五縱隊 2022-02-13 19:48:25
東部西部上下兩部,三十八個州,一輛雪佛蘭。訪故居、名勝,有軼事、回憶。一路走,一路對照幼時父親開車的全家旅行,一路吐槽、挖苦、冷嘲。沒什麼太縱深的東西,但勝在輕鬆幽默,令人時不時笑出聲。
1 有用 机器猫 2016-12-30 20:44:57
非常幽默的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在不经意的地方吓得人哈哈大笑,但是这趟旅程真的无聊至极,如果换一个作者我会把他永远列入黑名单。通篇吐槽却对大峡谷赞誉有加,看来真是一生必去之地啊~读游记是尤其需要心情的,轻松快乐的时候读起来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旅游,舒畅无比,愁苦纠结的时候还是不适合那么轻松的文字。
0 有用 Yi休 2018-06-26 16:27:31
知道这个作者由来已久 匆匆翻阅了一遍,这书其实很难评价。如果你曾经去过作者去过的这些地方,你会有旧地重游的美好感觉(我有幸去过书中提过的一小部分城市)。如果你完全没去过美国,没没在那边自驾游过,那真的会看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0 有用 crazymary 2013-11-10 17:04:21
在美国土生土长的比尔对故土贬大于褒,对定居的英伦却宠爱有加,下回看看他倒是如何夸赞大不列颠的。目前读过最有喜感的游记,没有之一。
0 有用 Ms.Owl 2014-01-12 18:52:01
布莱森没被人家鸡蛋砸死倒当了杜伦大学校长……
1 有用 弗兰 2013-08-28 08:55:39
开头十几页磨合后进入高速阶段,觉得实在太喜欢了,在2/3处搁下,全因舍不得看完,搁置一段时间后再捡起一口气看完。给我一段远离现实的美好时光,布莱森还附赠了幽默和反讽,以及他的其他书里比较少见的温情,有关他老爸的回忆,虽然是以戏谑的方式呈现的。
1 有用 K 2017-01-01 21:34:39
大农村公路旅行爱好者福音
0 有用 Edison 2017-11-12 12:21:02
比小不列颠札记略缺了些味道,这本游记里纯粹的抱怨多了些
0 有用 Dynamo 2020-04-04 15:52:10
比尔布莱森是蛮有趣的一个作家,但他的书只适合你在穷极无聊或者实在没乐子找的时候一口气读下来,如果你读到一半放下了,那放心,你一定读不完接下来那一半了。布莱森最擅长刻画的人物就是“我”。你能看到一个在世界各地到处折腾、有着中产阶层独有的焦虑、脑子里充斥着刻板印象(当然,更像是有意为之)、对消费社会与旧世界的消逝忧心忡忡却又口嫌体正直的胖老头。他当然不完美,对事物的理解也并没有多么高明,但你偶尔愿意听他在长假的某个下午啰嗦几小时,之后就若无其事地投入到原来的生活中去。
1 有用 HuntsMesa 2017-07-06 00:24:39
这书,先说说感觉吧,原书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毁在国内编辑上了,书可以编辑得更有趣的,还有开头和后续汉译风格不同,还是版本不太好的缘故,编辑质量不过关。要不然不会是三颗星了,这书能勾起我不少回忆,也引发不少思考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