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首次披露Helvetica字体创作的原始手稿
●291幅未公开的珍贵图稿,5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字体设计风尚,为您一一呈现!
●一款字体背后的惊世传奇,一部图文并茂的西文无衬线字体简史
●苹果、微软、英特尔、宝马、丰田、无印良品……百家世界跨国企业LOGO和公务用字的 首选字体!
●吕敬人、王序、朱志伟、王绍强、陈嵘、赵清、广煜、蒋华、李少波、袁由敏、卢涛、何明 联名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传奇字体Helvetica的图文书。本书通过大量从未出版过的珍贵资料,以开阔的视野呈现了字体Helvetica所历经的社会、文化甚至于跨时代的演变过程,还普及了关于字体的通俗知识,以及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字体特征。此书非但是专业设计师们的必备读物,对大众读者也同样具可读性。
名家评价
吕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种文字在国际上广为认同、广泛使用,展现着一种优秀文化...
●首次披露Helvetica字体创作的原始手稿
●291幅未公开的珍贵图稿,5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字体设计风尚,为您一一呈现!
●一款字体背后的惊世传奇,一部图文并茂的西文无衬线字体简史
●苹果、微软、英特尔、宝马、丰田、无印良品……百家世界跨国企业LOGO和公务用字的 首选字体!
●吕敬人、王序、朱志伟、王绍强、陈嵘、赵清、广煜、蒋华、李少波、袁由敏、卢涛、何明 联名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传奇字体Helvetica的图文书。本书通过大量从未出版过的珍贵资料,以开阔的视野呈现了字体Helvetica所历经的社会、文化甚至于跨时代的演变过程,还普及了关于字体的通俗知识,以及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字体特征。此书非但是专业设计师们的必备读物,对大众读者也同样具可读性。
名家评价
吕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种文字在国际上广为认同、广泛使用,展现着一种优秀文化的自信,这对于全世界使用最多的汉字的字体研究学者和文字应用工作者无疑是有启示性的。
王序(wx-design):如何运用双语去设计,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拉丁字体的演变,李德庚翻译的《字体传奇——影响世界的Helvetica》将再次唤醒我们对拉丁字体历史及人文的关注,我认为这是我们专业的必修书。
朱志伟(方正字库):Helvetica的传奇证明了文字学家王凤阳先生《汉字学》中的一句话:“一种文字的力量在于掌握它、使用它的人数,在于其被使用率和应用范围;还在于被使用人数及频率”。 Helvetica的简约、均衡、清晰、精致正符合高效表达和理解文字信息的需要……它一直感动着我。
陈嵘(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Helvetica是导火索,但不是救世主来……近来,中国设计人对于字体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真心期待以此为契机复兴中国的字体设计。
赵清(瀚清堂设计):Helvetica应该是我从事设计以来用得最多的一款无衬线拉丁字体……它的中立、可信、安全和极具条理化的特质,以及平凡中又彰显出设计的个性,与我所崇尚的既平和、单纯,又耐人寻味的设计理念是如此地不期而合!
广煜(吐毛球):设计之间都是相互贯通的……这本书的核心只是一款字体,对于一个庞大的西文字体体系来说,只是一点点,但从这里做起却意义重大。
蒋华(中央美术学院):迅速席卷全世界的Helvetica,已成为新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符号……它的高度秩序感,完全标准化,昭告着一个干净整齐的美丽新世界。
李少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Helvetica”的成功,不仅是设计的成功,也是欧洲设计文化本身的成功,这种成功受益于漫长的中世纪黑暗之后欧洲各国间印刷技术的更替发展、交流、共享,受益于欧洲大陆的文明的平等、开放、民主,受益于战后世界趋同的文化环境以及瑞士本土的文化传统与商业意识……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
这是一本关于传奇字体Helvetica的图文书。本书通过大量从未出版过的珍贵资料,以开阔的视野呈现了字体Helvetica所历经的社会、文化甚至于跨时代的演变过程,还普及了关于字体的通俗知识,以及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字体特征。此书非但是专业设计师们的必备读物,对大众读者 也同样具可读性。本书首次披露Helvetica字体创作的原始手稿,291幅未公开的珍贵图稿。
作者简介 · · · · · ·
拉斯·缪勒(Las Muller),1955年生于挪威奥斯陆,设计师,出版人,从1982年起在巴登成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从1985年起在多所设计学院教授建筑、设计、艺术、摄影与社会的课程。
维克托·马尔塞(Victor Malsy),1957年生于德国Froschhausen,接受过技术工人与男护士的职业教育,后来在不来梅艺术大学学习平面设计,1991年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传达与造型工作室,从2000年起担任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设计专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字体版式与书籍设计。
因德拉·库普弗施密德(Indra Kupferschmid),1973年生于德国Fulda,在魏玛的包豪斯大学学习视觉传达,后在荷兰师从Fred Smeijers,从1999年起在魏玛、汉堡和杜塞尔多夫做自由排版设计师,从2006年起担任萨尔布吕肯美术学院的教授, 主要...
拉斯·缪勒(Las Muller),1955年生于挪威奥斯陆,设计师,出版人,从1982年起在巴登成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从1985年起在多所设计学院教授建筑、设计、艺术、摄影与社会的课程。
维克托·马尔塞(Victor Malsy),1957年生于德国Froschhausen,接受过技术工人与男护士的职业教育,后来在不来梅艺术大学学习平面设计,1991年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传达与造型工作室,从2000年起担任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设计专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字体版式与书籍设计。
因德拉·库普弗施密德(Indra Kupferschmid),1973年生于德国Fulda,在魏玛的包豪斯大学学习视觉传达,后在荷兰师从Fred Smeijers,从1999年起在魏玛、汉堡和杜塞尔多夫做自由排版设计师,从2006年起担任萨尔布吕肯美术学院的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是字体的历史与分类整理。
阿克瑟·朗格(Axel Langer),1968年生于瑞士巴登,在苏黎世大学学习艺术史与音乐理论,从1999年起在Rietberg博物馆担任伊斯兰艺术的出版人和策划人,主要研究方向是波斯小型艺术。
译者简介
李德庚
设计研究者、写作者、策展人、设计师。曾策划“社会能量——当代荷兰交流设计”活动,以多重身份致力于当代设计研究、实践与推广。曾主编并设计《欧洲设计现在时》与《今日交流设计》两套系列丛书。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副主任。
目录 · · · · · ·
前言
非个人化字体,我们的现在与未来
爱德华德·霍夫曼的日志
Helvetica——对新字体的思考
金属活字版的Helvetica字族
字体比对
被淘汰了?
后记(一)
后记(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Helvetica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成功?在1964年出版的一期商业杂志《平面设计》(Graphia)上,有一位佚名的作者回答了这个问题,“Helvetica的外观稳定而均衡,这让它看起来既不会太时髦,但也不会太落伍,这满足了印刷商和平面设计师对于一款无衬线字体的所有需求”。很明显,它也符合维吉内利和其他一些设计师的基本要求,所以他们才选择它作为那些大公司的公务标准字体,它同样也符合全世界成千上万不知名设计师们的需求。而且在“Helvetica”这个词中也蕴含着一种诗意的正直感:它既为富人服务,也为穷人服务;它既用在跨国公司的广告中,也用在本地快餐店的宣传中;它准确地传达了瑞士精神的核心理念——中立。Helvetica并没有刻意去呈现国际视野,也没有刻意加入某种价值观。阿德里安·弗伦提格把它跟牛仔裤相比,艾里克·斯皮科曼(Erik Spiekermann)把它跟可口可乐相比,这种比喻混杂了尊敬与批评。但总的来说,这些评价充分说明了Helvetica有多么受大众欢迎,同时也印证了它能够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价值。它呈现出一种万能的面貌,能适用于任何人及任何事,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许多公司都选用Helvetica来作为他们的Logo字体。没有人会把本地产的、以实用为主的塔伯塑料制品与昂贵的芬迪时尚产品联想在一起;也不会有人觉得哈雷·戴维森所提供的无限自由与雀巢的低脂奶粉有什么关系;上述这些公司之间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共享,但他们却选择了同一款字体。这是所有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很难想象,还有其他哪一种字体能像Helvetica一样,无论面对怎样的用户,都能给出冷静沉着的回应? 需要补充的是,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特点。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固定装配之后,Helvetica的吸引力似乎暗淡了,但我们还是值得去重新回顾一下那些单个字母的造型,尤其是出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96-97页 -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字母和音符。” 而 Helvetica 具有了三把钥匙所有特质,并影响了世界。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字体传奇"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字体传奇"的人也喜欢 · · · · · ·
字体传奇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字体传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Helvetica 跨越四个时代来见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推荐4✨-: 这是我开始学习字体设计的第一本书,使我对西文字体的设计过程与设计历史有了初步的概念。一个字体在如何诞生,随着历史科技的不断前进二一步步变化的入门故事书。对具体设计思考和社会影响与稍微简单了些。 读起来内心有落差 写在前面,读标题与序言,感觉内容... (展开)
字体传奇:Helvetica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关于“字体的情绪” 一方面,Helvetica正如它的名字“瑞士的”一样,是一款中立的字体,作为一款字体,它没有太多的情绪与太明显的性格,正如俄国的构成主义是适合新政权的表现形式一样,这款字体这也是适合它的时代的。二战过后的时期,任何太过具有个人情... (展开)
讲的内容很好,讲的方法不对
> 更多书评 13篇
-
Charles Rosen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Helvetica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成功?在1964年出版的一期商业杂志《平面设计》(Graphia)上,有一位佚名的作者回答了这个问题,“Helvetica的外观稳定而均衡,这让它看起来既不会太时髦,但也不会太落伍,这满足了印刷商和平面设计师对于一款无衬线字体的所有需求”。很明显,它也符合维吉内利和其他一些设计师的基本要求,所以他们才选择它作为那些大公司的公务标准字体,它同样也符合全世界成千上万不... (1回应)2013-01-15 15:57:19 5人喜欢
随书附赠的海报,内容是整个金属铅字版Helvetica家族(也是Helvetica发展历程)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Helvetica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成功?在1964年出版的一期商业杂志《平面设计》(Graphia)上,有一位佚名的作者回答了这个问题,“Helvetica的外观稳定而均衡,这让它看起来既不会太时髦,但也不会太落伍,这满足了印刷商和平面设计师对于一款无衬线字体的所有需求”。很明显,它也符合维吉内利和其他一些设计师的基本要求,所以他们才选择它作为那些大公司的公务标准字体,它同样也符合全世界成千上万不知名设计师们的需求。而且在“Helvetica”这个词中也蕴含着一种诗意的正直感:它既为富人服务,也为穷人服务;它既用在跨国公司的广告中,也用在本地快餐店的宣传中;它准确地传达了瑞士精神的核心理念——中立。Helvetica并没有刻意去呈现国际视野,也没有刻意加入某种价值观。阿德里安·弗伦提格把它跟牛仔裤相比,艾里克·斯皮科曼(Erik Spiekermann)把它跟可口可乐相比,这种比喻混杂了尊敬与批评。但总的来说,这些评价充分说明了Helvetica有多么受大众欢迎,同时也印证了它能够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价值。它呈现出一种万能的面貌,能适用于任何人及任何事,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许多公司都选用Helvetica来作为他们的Logo字体。没有人会把本地产的、以实用为主的塔伯塑料制品与昂贵的芬迪时尚产品联想在一起;也不会有人觉得哈雷·戴维森所提供的无限自由与雀巢的低脂奶粉有什么关系;上述这些公司之间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共享,但他们却选择了同一款字体。这是所有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很难想象,还有其他哪一种字体能像Helvetica一样,无论面对怎样的用户,都能给出冷静沉着的回应? 需要补充的是,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特点。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固定装配之后,Helvetica的吸引力似乎暗淡了,但我们还是值得去重新回顾一下那些单个字母的造型,尤其是出自New Haas Grotesk体的部分。还有哪款字体的小写字母“a”有这么性感的造型?或者哪款字体的大写字母“R”的右斜笔画这样反叛而富有活力?在哪款字体中你能找到这样造型完美的数字“2”,或者如此造型活泼的数字“7”?也许这样的回顾才能揭示出Helvetica坚韧而正直的美丽和潜藏的绅士风度,这才是Helvetica之所以成为Helvetica之处。俗话说,字如其人,这样的风范完全归功于Hevetica的两位原创者,马科斯·米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 引自 第96-97页 1回应 2013-01-15 15:57:19 -
需要补充的是,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特点。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固定装配之后,Helvetica的吸引力似乎暗淡了,但我们还是值得去重新回顾一下那些单个字母的造型,尤其是出自New Haas Grotesk体的部分。还有哪款字体的小写字母“a”有这么性感的造型?或者哪款字体的大写字母“R”的右斜笔画这样反叛而富有活力?在哪款字体中你能找到这样造型完美的数字“2”,或者如此造型活泼的数字“7”?也许这样的回顾才能揭示出Helvetica坚韧...
2012-12-28 14:23:26 2人喜欢
需要补充的是,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特点。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固定装配之后,Helvetica的吸引力似乎暗淡了,但我们还是值得去重新回顾一下那些单个字母的造型,尤其是出自New Haas Grotesk体的部分。还有哪款字体的小写字母“a”有这么性感的造型?或者哪款字体的大写字母“R”的右斜笔画这样反叛而富有活力?在哪款字体中你能找到这样造型完美的数字“2”,或者如此造型活泼的数字“7”?也许这样的回顾才能揭示出Helvetica坚韧而正直的魅力和潜藏的绅士风度,这才是Helvetica之所以成为Helvetica之处。俗话说,字如其人,这样的风范完全归功于Helvetica的两位原创者,马科斯.米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
回应 2012-12-28 14:23:26 -
Kaka Yuan (Kaka)
可读性:3 知识性:3 启发性:3 战后,从理想主义出发,现代主义者希望设计出一种没有个人风格,没有政治倾向的终极字体,以「清洁」这个社会。Helvetica应运而生,成为西方世界在电气时代传播媒介的标准字体。 --- 无衬线字体最早出现在19世纪早期,当时只是被人看作是对衬线字体进行了拙劣改造后的「丑八怪」;直到一个世纪后,无衬线字体才真正开始发挥社会影响力。 --- 艾米 路德在《字体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Univers—...2017-05-15 10:55:03
可读性:3
知识性:3
启发性:3
战后,从理想主义出发,现代主义者希望设计出一种没有个人风格,没有政治倾向的终极字体,以「清洁」这个社会。Helvetica应运而生,成为西方世界在电气时代传播媒介的标准字体。 --- 无衬线字体最早出现在19世纪早期,当时只是被人看作是对衬线字体进行了拙劣改造后的「丑八怪」;直到一个世纪后,无衬线字体才真正开始发挥社会影响力。 --- 艾米 路德在《字体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Univers——由阿德里安 弗伦提格设计的新无衬线体》。在这篇文章里他把Univers介绍得非常翔实,这也间接掀起了在Univers和Helvetica之间的一场无声战争,并一直持续了数年。 --- Helvetica永远不会被淘汰!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创造出一款字体,能够体现出它所有的特色和优点。 引自 摘选 回应 2017-05-15 10:55:03
-
问题少女李大枣 (看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
柏林字体公司伯涛德开发Akzidenz Grotesk 体 Helvetica,1956年爱德华德委托马科斯-米丁格创作设计。哈斯铸字公司出品。(1989年关闭,409年历史,世界上最长寿的字体公司。在爱德华德河二字阿尔弗雷德领导下成为欧洲最好的字体公司,还开发了例如Clarendon Diethelm Antiqua体Bodoni Caslon体) 法国德伯尼和佩诺铸字公司出品由阿德里安-弗伦提格设计的Univers(1952-1957年设计) 字体排版技术及其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1465年,...2017-04-11 17:04:45
柏林字体公司伯涛德开发Akzidenz Grotesk 体
Helvetica,1956年爱德华德委托马科斯-米丁格创作设计。哈斯铸字公司出品。(1989年关闭,409年历史,世界上最长寿的字体公司。在爱德华德河二字阿尔弗雷德领导下成为欧洲最好的字体公司,还开发了例如Clarendon Diethelm Antiqua体Bodoni Caslon体)
法国德伯尼和佩诺铸字公司出品由阿德里安-弗伦提格设计的Univers(1952-1957年设计)
字体排版技术及其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1465年,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到19世纪这400多年一直在生产使用热金属活字。冲压字模法和排版机的发明标志着字体生产进入了工业时代。再下一个重要的发展是照相排版以及稍后出现的数字排版。这意味着字体生产的去物质化。
钢胚预刻字模:在钢棒一头用刀挖出字幕的阴形,再把钢模加工变硬锻造成铜模,铜模可以被用来铸造铅字,可以无限生产。直到巴洛克时期(1600-1756),字体的设计与生产才分离开来。
字体的机械生产:莱诺排版机在1884年、蒙纳排版机载1897年陆续问世。20世纪60年代起helvetica就被收录进莱诺排版机系统内,所以这款字体载美国德国非常流行。
照相字体排版:字母由光栅组成的线或像素构成,以数字技术储存,使用时用电子射线管载胶片上曝光。(低分辨率会让字母圆形部分呈锯齿状,许多字脚字干偏离水平垂直,需要开发新的字体)
版式字体:20世纪70年代,转移贴文字开始流行,迈出了字体运用民主化的第一步,节约时间,非常有效。
桌面出版:helvetica成为首批入选的4款字体中的一款。
1960年,霍夫曼说服当时非常重要的平面设计领袖之一的穆勒-布鲁克曼为字体制作包含文本、段落和字母表的字体应用手册。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有全套字号的模拟蚊子,设计师可以用尺子和刀直接剪贴刀需要设计的页面上。
helvetica的前辈
20世纪初,英格兰和德国的无衬线字体同时有了新的发展。1916年,爱德华-金斯顿为伦敦地铁设计应用字体,希望能够借此改进19世纪末无衬线字体野蛮生长的局面。追随威廉-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之路,返回去借鉴文艺复兴时期的造型和比例关系。金斯顿的学生艾里克-盖尔创作了GILL sans字体,是在去除了线脚的罗马体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来的。体现了相当明确的人文主义理想。这些无衬线字体也被统称为“带有文艺复兴特征的线型罗马体或动态无衬线体。
1920年,意图明确简洁的、字母造型构成式的无衬线字体在德国崭露头角。人们觉得19世纪那种未经设计的无衬线字体根本不可能表达出跟包豪斯河工业化一致的概念。1922年,雅各布-埃尔伯设计出第一款几何化的无衬线字体,在无衬线字体中被归类于第三种风格。1927年,鲁道夫-考赫创作了kabel体,保罗-雷纳创造出futura体,也属于这个类别。二战中断了德国字体发展,一些重要的字体设计师如切赫移民瑞士。新字体的概念转移到中立的瑞士。瑞士风格出现了。这种风格在今天就像helvetica和univers一样,被称为新无衬线风格。
helvetica的同辈,二战后,以19世纪的无衬线字体为原型,去发展一款新的无衬线字体已经成为很多字体公司的共同愿望了,人们对像futura这样的几何式字体越来越厌烦,而现代设计对更加中性的无衬线字体的呼声越来越高。
20世纪80年代晚期-90年代早期,职业设计师们曾有意避免使用hvtc字体,因为使用太频繁。于是meta、frutiger、rotis替代出现在广告和公务形象设计上。90年代中期,hvtc的影响力又恢复了。与此同时,席勒和吉森柯公司出品的extended semi bold grotesque体对很多新字体产生很大影响。
回应 2017-04-11 17:04:45
-
Kaka Yuan (Kaka)
可读性:3 知识性:3 启发性:3 战后,从理想主义出发,现代主义者希望设计出一种没有个人风格,没有政治倾向的终极字体,以「清洁」这个社会。Helvetica应运而生,成为西方世界在电气时代传播媒介的标准字体。 --- 无衬线字体最早出现在19世纪早期,当时只是被人看作是对衬线字体进行了拙劣改造后的「丑八怪」;直到一个世纪后,无衬线字体才真正开始发挥社会影响力。 --- 艾米 路德在《字体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Univers—...2017-05-15 10:55:03
可读性:3
知识性:3
启发性:3
战后,从理想主义出发,现代主义者希望设计出一种没有个人风格,没有政治倾向的终极字体,以「清洁」这个社会。Helvetica应运而生,成为西方世界在电气时代传播媒介的标准字体。 --- 无衬线字体最早出现在19世纪早期,当时只是被人看作是对衬线字体进行了拙劣改造后的「丑八怪」;直到一个世纪后,无衬线字体才真正开始发挥社会影响力。 --- 艾米 路德在《字体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Univers——由阿德里安 弗伦提格设计的新无衬线体》。在这篇文章里他把Univers介绍得非常翔实,这也间接掀起了在Univers和Helvetica之间的一场无声战争,并一直持续了数年。 --- Helvetica永远不会被淘汰!除非有一天我们能创造出一款字体,能够体现出它所有的特色和优点。 引自 摘选 回应 2017-05-15 10:55:03 -
问题少女李大枣 (看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
柏林字体公司伯涛德开发Akzidenz Grotesk 体 Helvetica,1956年爱德华德委托马科斯-米丁格创作设计。哈斯铸字公司出品。(1989年关闭,409年历史,世界上最长寿的字体公司。在爱德华德河二字阿尔弗雷德领导下成为欧洲最好的字体公司,还开发了例如Clarendon Diethelm Antiqua体Bodoni Caslon体) 法国德伯尼和佩诺铸字公司出品由阿德里安-弗伦提格设计的Univers(1952-1957年设计) 字体排版技术及其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1465年,...2017-04-11 17:04:45
柏林字体公司伯涛德开发Akzidenz Grotesk 体
Helvetica,1956年爱德华德委托马科斯-米丁格创作设计。哈斯铸字公司出品。(1989年关闭,409年历史,世界上最长寿的字体公司。在爱德华德河二字阿尔弗雷德领导下成为欧洲最好的字体公司,还开发了例如Clarendon Diethelm Antiqua体Bodoni Caslon体)
法国德伯尼和佩诺铸字公司出品由阿德里安-弗伦提格设计的Univers(1952-1957年设计)
字体排版技术及其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1465年,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到19世纪这400多年一直在生产使用热金属活字。冲压字模法和排版机的发明标志着字体生产进入了工业时代。再下一个重要的发展是照相排版以及稍后出现的数字排版。这意味着字体生产的去物质化。
钢胚预刻字模:在钢棒一头用刀挖出字幕的阴形,再把钢模加工变硬锻造成铜模,铜模可以被用来铸造铅字,可以无限生产。直到巴洛克时期(1600-1756),字体的设计与生产才分离开来。
字体的机械生产:莱诺排版机在1884年、蒙纳排版机载1897年陆续问世。20世纪60年代起helvetica就被收录进莱诺排版机系统内,所以这款字体载美国德国非常流行。
照相字体排版:字母由光栅组成的线或像素构成,以数字技术储存,使用时用电子射线管载胶片上曝光。(低分辨率会让字母圆形部分呈锯齿状,许多字脚字干偏离水平垂直,需要开发新的字体)
版式字体:20世纪70年代,转移贴文字开始流行,迈出了字体运用民主化的第一步,节约时间,非常有效。
桌面出版:helvetica成为首批入选的4款字体中的一款。
1960年,霍夫曼说服当时非常重要的平面设计领袖之一的穆勒-布鲁克曼为字体制作包含文本、段落和字母表的字体应用手册。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有全套字号的模拟蚊子,设计师可以用尺子和刀直接剪贴刀需要设计的页面上。
helvetica的前辈
20世纪初,英格兰和德国的无衬线字体同时有了新的发展。1916年,爱德华-金斯顿为伦敦地铁设计应用字体,希望能够借此改进19世纪末无衬线字体野蛮生长的局面。追随威廉-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之路,返回去借鉴文艺复兴时期的造型和比例关系。金斯顿的学生艾里克-盖尔创作了GILL sans字体,是在去除了线脚的罗马体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来的。体现了相当明确的人文主义理想。这些无衬线字体也被统称为“带有文艺复兴特征的线型罗马体或动态无衬线体。
1920年,意图明确简洁的、字母造型构成式的无衬线字体在德国崭露头角。人们觉得19世纪那种未经设计的无衬线字体根本不可能表达出跟包豪斯河工业化一致的概念。1922年,雅各布-埃尔伯设计出第一款几何化的无衬线字体,在无衬线字体中被归类于第三种风格。1927年,鲁道夫-考赫创作了kabel体,保罗-雷纳创造出futura体,也属于这个类别。二战中断了德国字体发展,一些重要的字体设计师如切赫移民瑞士。新字体的概念转移到中立的瑞士。瑞士风格出现了。这种风格在今天就像helvetica和univers一样,被称为新无衬线风格。
helvetica的同辈,二战后,以19世纪的无衬线字体为原型,去发展一款新的无衬线字体已经成为很多字体公司的共同愿望了,人们对像futura这样的几何式字体越来越厌烦,而现代设计对更加中性的无衬线字体的呼声越来越高。
20世纪80年代晚期-90年代早期,职业设计师们曾有意避免使用hvtc字体,因为使用太频繁。于是meta、frutiger、rotis替代出现在广告和公务形象设计上。90年代中期,hvtc的影响力又恢复了。与此同时,席勒和吉森柯公司出品的extended semi bold grotesque体对很多新字体产生很大影响。
回应 2017-04-11 17:04:45 -
需要补充的是,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特点。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固定装配之后,Helvetica的吸引力似乎暗淡了,但我们还是值得去重新回顾下那些单个字母的造型,尤其是出自New Haas Grotesk体的部分。还有哪款字体的小写字母“a”有这么性感的造型?或者哪款字体的大写字母“R”的右斜笔画这样反叛而富有活力?在哪款字体中你能找到这样造型完美的数字“2”,或者如此造型活泼的数字“7”?也许这样的回顾才能揭示出Helvetica坚韧而...
2014-06-14 22:45:55
需要补充的是,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特点。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固定装配之后,Helvetica的吸引力似乎暗淡了,但我们还是值得去重新回顾下那些单个字母的造型,尤其是出自New Haas Grotesk体的部分。还有哪款字体的小写字母“a”有这么性感的造型?或者哪款字体的大写字母“R”的右斜笔画这样反叛而富有活力?在哪款字体中你能找到这样造型完美的数字“2”,或者如此造型活泼的数字“7”?也许这样的回顾才能揭示出Helvetica坚韧而正直的魅力和潜藏的绅士风度,这才是Helvetica之所以成为Helvetica之处。俗话说,字如其人,这样的风范完全归功于Helvetica的两位原创者,马科斯·米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 引自第97页 —P97
如果每个人都在使用同一款无衬线字体的话,这会不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呢?当然是的。让我们往前再走一步,总结一下,说得再直白些:有一款优秀的无衬线字体对于今天以及这个时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不应该是唯一的、或者说是完美无缺的字体。除了无衬线字体之外,能够体现中古和古典风格的罗马字体埃及字体,以及Clarendon字体都应该重新获得它们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将来,非常有必要去学会分清楚在什么情形下使用无衬线字体比罗马字体或者埃及字体更加合适。我们并不想盲目夸大无衬线字体的适用范围,这会造成一种压迫性的过量滥用一实际上也是对New Haas Grotesk 体的一种伤害。 引自第97页 —P131
回应 2014-06-14 22:45:55
论坛 · · · · · ·
满眼无衬线体,感觉…… | 来自豆友2584340 | 3 回应 | 2014-03-03 22:34:53 |
为何把 Helvetica 的地位抬得如此高? | 来自Right4U | 2013-08-08 13:47:48 | |
發現了一個小錯誤…… | 来自道轍 | 1 回应 | 2012-12-31 10:57:05 |
Helvetica只是一个坐标而已! | 来自林惑 | 2012-12-16 22:22:5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Lars Muller Verlag (2009)7.1分 28人读过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2)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城市书籍推荐 (到里斯本看海)
- 有些设计或采访类的书 (黑压压一片)
- 书籍装帧/版式设计 (yungho)
- 2012秋冬新书 (嘉木立)
- Typography:文字排印 (Terenc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字体传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acky 2016-02-21 13:50:21
字体基础,对字形略有了了解。在泰国看到英文原版的装帧、排版、字体使用,对比中文版,不得不说,中文版字体的使用实在配不上一本讲字体的书。
1 有用 林 卓也 2015-10-15 23:43:20
“当你不知道用什么字体的时候,就用Helvetica吧!”学设计的,大概都知道这个基础知识。即使是微软的默认字体Arial,也是源自Helvetica。对于Helvetica的历史形成本书有不错的介绍,但这只是一本知识性的普及书,并不是设计类书籍。 我手上这本,是作者: 拉斯·缪靳(现AGI国际平面联盟主席)的签名本,去年他来我们学院参加设计活动,之后我拿了这本书就放在... “当你不知道用什么字体的时候,就用Helvetica吧!”学设计的,大概都知道这个基础知识。即使是微软的默认字体Arial,也是源自Helvetica。对于Helvetica的历史形成本书有不错的介绍,但这只是一本知识性的普及书,并不是设计类书籍。 我手上这本,是作者: 拉斯·缪靳(现AGI国际平面联盟主席)的签名本,去年他来我们学院参加设计活动,之后我拿了这本书就放在了一边。因为一直知道这是一本知识普及书,并不是设计书,所以忙起来根本没时间先读这本书,需要有闲暇时间的时候再翻翻 ,了解一些设计典故内容。 (展开)
1 有用 同学菜咸了 2013-08-03 21:50:53
Helvetica经典到什么程度?从百年后苹果三星宝马的身上你依旧看得到他的身影这一点上你就感受得到了 他没有任何情绪倾向 可以依附政治也可以跟随宗教也可以出现在商业宣传的招贴上 这就是世界第一字体的魅力 西文字体为何发展到如此先进的程度 而中文字体确切的说是大陆的中文字体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呢 绝不是中文字体比西文字体复杂这种简单的原因 字体传奇其实可以作为大陆中文字体设计的研究范本 或许从He... Helvetica经典到什么程度?从百年后苹果三星宝马的身上你依旧看得到他的身影这一点上你就感受得到了 他没有任何情绪倾向 可以依附政治也可以跟随宗教也可以出现在商业宣传的招贴上 这就是世界第一字体的魅力 西文字体为何发展到如此先进的程度 而中文字体确切的说是大陆的中文字体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呢 绝不是中文字体比西文字体复杂这种简单的原因 字体传奇其实可以作为大陆中文字体设计的研究范本 或许从Helvetica身上可以找出超越日本中文设计的概念也说不准 我希望可以 (展开)
0 有用 Doyle Frenger 2013-10-21 16:47:26
很多珍贵资料 字形对比 就是满页黑体看的好累ojz
0 有用 Costi 2013-01-10 02:14:01
如论坛所说这正文字体和字号实在是… 多一星给内容
0 有用 野火DESIGN 2022-05-06 13:04:13
经典Helvetica,这款字的经典在于,他既不很时髦,也不算太老旧,就,刚刚好!
0 有用 看看就好 2022-05-05 01:22:29
作为文献集看看还有点意思
0 有用 LaughingGor 2022-01-07 18:25:02
Helvetica经常饱受诟病的问题在于它密集的字间距,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字间距让它的阅读性可以媲美衬线字体。但是无论怎样都不影响它作为一款无衬线字体中性且具有浓郁瑞士风格的传奇地位。
0 有用 雾AI 2021-12-23 17:57:57
3.5 书不厚 一下午就能看完 详细的介绍了赫尔维提卡的诞生与发展 有很多资料 罗列的也很详细 如果能加点赫尔维提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例子会更有意思
0 有用 MarchRobin🇺🇦 2021-05-08 15:31:07
刚翻完,没仔细读。但做完手头项目之前估计得再读好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