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未名社科•大学经典:江村经济》是从社区研究转入社会结构分析的一种尝试,对中国社会学而言,极具示范性和开创性。精选中外社会科学经典名著,尤其是具有学科元典意义的社科名著,或重译或重编,增加名师点评和插图,致力于为我国读者打造易读宜藏的经典精粹。
海报:
江村经济的创作者
· · · · · ·
-
费孝通 作者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调查区域
第三章 家
第四章 财产与继承
第五章 亲属关系的扩展
第六章 户与村
第七章 生活
第八章 职业分化
第九章 劳作日程
第十章 农业
第十一章 土地的占有
第十二章 蚕丝业
第十三章 养羊与贩卖
第十四章 贸易
第十五章 资金
第十六章 中国的土地问题
附录
译者说明
· · · · · · (收起)
第二章 调查区域
第三章 家
第四章 财产与继承
第五章 亲属关系的扩展
第六章 户与村
第七章 生活
第八章 职业分化
第九章 劳作日程
第十章 农业
第十一章 土地的占有
第十二章 蚕丝业
第十三章 养羊与贩卖
第十四章 贸易
第十五章 资金
第十六章 中国的土地问题
附录
译者说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尤其是在美国,这一类的社会服务特别发达,那是因为在资本家残酷剥削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就会充分暴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激起劳动人民的觉悟和反抗。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剥削阶级拿出一些钱来,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救济“和弥补。要进行这项工作,一方面要有一批人去了解社会情况,发现”社会问题“,这叫做社会调查;一方面又要一批人去发放救济款,去做”思想工作“,去办理儿童教养所等等,这叫做社会工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0页 -
“家庭经济体系削弱了年轻夫妇的独立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未名社科·大学经典(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政治与行政》《乡土中国》《现实的社会建构》《科学管理原理》《与社会学同游》
等
。
喜欢读"江村经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江村经济"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乡土中国 9.1
-
- 小镇喧嚣 9.3
-
- 金翼 8.6
-
- 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9.4
-
- 生育制度 9.2
-
- 街角社会 8.5
-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8.3
-
- 发现社会 9.5
-
- 人行道王国 8.7
-
- 礼物 9.0
江村经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5 条 )



《江村经济》读书札记
在这之前马马虎虎地读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因为是电子版,所以只匆匆地扫过一遍,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费孝通把乡土中国诠释成一个充满温情的牧歌式的乡土世界,不同于现代中国文人笔下那样死气沉沉的农村世界。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通过田野考察的方法,通过对一...
(展开)

小型轻工业在农村可行吗?
1)为什么? “由于家庭工业的衰落,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因此,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
(展开)

费孝通先生的作品都是必须重读多次的
小记《江村经济》费孝通五星 属于必须重看系列了!费孝通先生的作品,我还差几本看完,到时候准备再重读所有。 费孝通先生太强了,以后他就是我的男神。王小波称这本书是“中国最诚实的书籍”。书里面很多东西真敢写啊。 中国人写的英文著作被翻译成中文。这个翻译腔,有点生硬...
(展开)
论坛 · · · · · ·
中间这段时间也要摆摆清楚 | 来自刻舟求剑9 | 2024-07-22 16:36:41 | |
此处用“甚至”连接,是否存在问题? | 来自林疏之 | 2 回应 | 2022-05-31 18:07:45 |
第十三章讲的羊胎有什么作用? | 来自癸 | 6 回应 | 2022-02-23 21:01:38 |
读《江村经济》1-50页 | 来自一只深沉的狮子 | 2022-01-23 13:47:41 | |
读后感 | 来自夏目漱石 | 2021-04-24 16:01:5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Routledge Kegan & Paul (1981)8.6分 3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1)9.0分 805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9.0分 2167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8.9分 4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 我觉得中文应该读的书 (尖叫的狐狸)
- 37°暖书单(一)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88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江村经济的评论:
feed: rss 2.0
38 有用 顶顶 2020-10-21 08:44:00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跟闺蜜说,如果这辈子只能向她推荐一本书,我希望是《江村经济》。而看完这本书之后,更觉得很幸运遇到了这本书。人类学家冷静的目光,社会学家犀利的分析,以及作为一个爱国者悲悯的笔触,构成了一本伟大的著作。这是我第一次看学者的博士论文看到泪水一次又一次盈满眼眶。我希望这不是绝唱,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倾注心力、充满情怀的论文;我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用自己的研究和观察,为这个民族发出这...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跟闺蜜说,如果这辈子只能向她推荐一本书,我希望是《江村经济》。而看完这本书之后,更觉得很幸运遇到了这本书。人类学家冷静的目光,社会学家犀利的分析,以及作为一个爱国者悲悯的笔触,构成了一本伟大的著作。这是我第一次看学者的博士论文看到泪水一次又一次盈满眼眶。我希望这不是绝唱,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倾注心力、充满情怀的论文;我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用自己的研究和观察,为这个民族发出这样不躁动,却强有力的声音。 (展开)
4 有用 7777 2021-03-24 20:14:13
对我来说这本书怎么调查比调查内容重要
37 有用 兰辛 2020-09-23 16:48:19
看得很焦灼,特别是「家」这一章,马不停蹄地感受女性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生育机器的状态存活,且这种「机器」的逻辑关系竟然延续至今在当下的婚姻家庭里(现今关于婚姻我最讨厌的一种说法就是:中国人的结婚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真是无比操蛋)。再一个,苛刻一点地说,汉民族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非常理性经济人非常实用主义的民族,这样一个民族简直再适合发展资本主义不过了,所谓无产阶级专政这块遮羞布/幌子,事到如今还... 看得很焦灼,特别是「家」这一章,马不停蹄地感受女性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生育机器的状态存活,且这种「机器」的逻辑关系竟然延续至今在当下的婚姻家庭里(现今关于婚姻我最讨厌的一种说法就是:中国人的结婚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真是无比操蛋)。再一个,苛刻一点地说,汉民族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非常理性经济人非常实用主义的民族,这样一个民族简直再适合发展资本主义不过了,所谓无产阶级专政这块遮羞布/幌子,事到如今还没失灵吗?还要多久才撕得下来呢?我看虚伪是没有尽头的。 (展开)
9 有用 褦襶 2019-11-27 00:16:50
人家的博士论文啊… 广义地说,农村问题的根源是手工业的衰落,具体地表现在经济破产并最后集中到土地占有问题上来。 乡村工业受到世界市场需求(此处为日本丝绸)的冲击,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两者之间选择其一。但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改进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但由于教育限制中国农民只能是个分红者而非组织者。如果农村企业不立即恢复,农民只得放弃传统的收入来源。如果从衰败的家庭手工业解... 人家的博士论文啊… 广义地说,农村问题的根源是手工业的衰落,具体地表现在经济破产并最后集中到土地占有问题上来。 乡村工业受到世界市场需求(此处为日本丝绸)的冲击,农民只能在改进产品或放弃手工业两者之间选择其一。但改进产品不仅是一个技术改进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再组织的问题。但由于教育限制中国农民只能是个分红者而非组织者。如果农村企业不立即恢复,农民只得放弃传统的收入来源。如果从衰败的家庭手工业解除出来的劳动力能用于其它活动,情况不至于如此严重。但尚无新的职业代替旧职业,劳力的浪费将意味着家庭收入的进一步减少。 人们或选择去城市当农民工(切断原有紧密的家庭关系),或被迫向地主或高利贷借钱(可信赖的信贷组织的缺乏)。农民起义因此产生,因饥饿和对地主及收租人的仇恨。土地改革在所难免。 (展开)
12 有用 苦琴酒 2017-12-17 19:09:13
那个时代就有通过合作主义运动反中心化的思考。费老太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