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 短评

热门 最新
  • 60 TUE 2015-09-23 15:24:20

    自知资质尚浅,最后一文“战栗”不能深入看懂。

  • 64 Stubborn 2014-12-29 18:55:08

    第一篇是因为我太熟悉余华的世界观了所以马上就猜到结局了吗……在余华的世界里时间和空间是可以重复折叠的啊!

  • 21 静默的猫 2013-07-22 11:32:08

    人称代词的使用征服了读者!!!

  • 34 becky 2014-07-07 17:29:05

    第三篇《战栗》对词的运用和描述非常有意思 沮丧 激动 发抖 战栗 读完之后我快要不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了

  • 21 曾在麻酱桌 2020-04-02 16:38:49

    偶然事件|当他不带标点一封接一封写着热烈的来信时他是在剖析自己他是在预言即将而来的犯罪他们当然不能相互懂得他们不配做知己不必有结局(万物皆可冒;一个地主的死|疼痛的感觉是从精确的描述开始的,这孽子,是英雄啊;战栗|无可避免的庸俗和老去,记忆的错乱。“那时我感到阳光索然无味”,说这话的人,也会满嘴酸诗故作姿态地勾引女孩子,那些或美好或庸俗的记忆,早已不能匹配上某个特定的人。他勾引她四次。她终于看到他高潮时战栗的表情。

  • 10 日啖三千 2016-04-23 20:21:46

    之前我极其讨厌余华的书,全因为读完很苦涩。我容易投入进去,把这些情感带到生活中难以自拔,使自己的生活都浸满悲伤。但至此不同。全书诙谐好玩。也可能是我自己感官有所变化,成长了。反正不管如何,这本书对我来说,是特别的。

  • 7 许慎 2017-12-15 01:53:48

    你若想一日不得安宁,你就请客; 若想一年不得安宁,那就盖屋; 若要是一辈子不想安宁……那就娶妻生子。 余华全集已看到尾声,大概可以看出余华的中短篇是他的练笔之作,重心不在于此——长篇才是他的拿手好戏。 《偶然事件》 《一个地主的死》 《战栗》

  • 9 我又懂我了 2019-11-23 16:24:36

    一封来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大陆版

  • 4 蒲了了 2016-12-01 02:04:58

    看了余华的第七本依然惊叹连连

  • 5 窈冥子 2018-05-28 08:36:23

    余华的短篇是长篇的试验田,总有其他长篇的影子,也确实有一些令人惊艳的地方。我总爱用朴实无华来形容余华的作品,即使《偶然事件》、《一个地主的死》、《战栗》渗透出的点点尝试,也是朴实无华。也许他本不适合这类型的写作,但他又能从这类型的写作中,给《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汲取养分。“我用痛苦的方式来表达快乐”才是真正的余华,升华的余华

  • 4 溜肉段 2015-08-25 06:18:39

    从挪威到瑞典的路上读完,战栗这篇更喜欢一些

  • 5 秋沙雨 2017-11-10 15:00:45

    《偶然事件》以书信来推动情节,讲述两个男人对婚外恋不同的立场看法造成的冲突甚至流血。《一个地主的死》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歌颂了中华民族骨子里不屈的高洁精神(…),《战栗》通过对话进行回忆式的插叙,讲述虚伪的落魄诗人勾引女读者的故事。三个故事或苛求语言或探索结构,充满实验性质。

  • 9 端舞 2017-02-07 19:07:50

    第一个故事略装逼。第二个故事很余华。第三个故事仿佛是作者未来的自述哈哈哈哈哈哈

  • 4 sparkX 2017-12-07 21:03:59

    余华说短篇小说是工作,写的时候就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这本确实体现出了他对自己笔下文字的掌控力。

  • 9 玉面阎罗沈天骄 2018-07-22 17:25:06

    一直相信写作是需要天分,文字在他手下很听话。

  • 5 不停 2020-09-29 19:02:04

    《战栗》 三颗半。 《偶然事件》感觉有点故弄玄虚,也不太高明,很早就猜到了结局。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场两人之间的辩论与最后的凶杀并没有挖掘出人性深处的某些东西,有点浮于表面。还有就是模仿痕迹(福克纳语句的处理)蛮明显的。 《一个地主的死》和《活着》开头也太像了。少爷领路的部分关照了战争历史,但感觉没有被增添上作家本人独特的色彩。 《战栗》,最棒的一篇。叙事的真实不断被推翻,在不可靠的回忆中一一辨析了沮丧、胆怯等等,最后点出战栗时,给人一击。

  • 1 斯威阿堡马佐夫 2023-11-08 09:14:40 湖南

    过几年我可能以为<一个地主的死>是苏童写的,但<战栗>应该是不会忘的,这种小布尔乔亚故事总有些特别的谐谑,办事之前总要用诸如诗意的身体云云来填充理由的欲壑。

  • 1 多米 2022-05-20 16:02:10

    谁能想到,这本书是8岁学生送给我的教师节礼物。

  • 3 ✓b1sβ#'_? 2019-09-18 20:00:19

    战栗:诗人,你已经变矮

  • 2 CYde小橙子🍊 2019-06-21 16:57:37

    三篇中篇小说构成的小说集,第一篇偶然事件,结局已经猜到,第二篇一个地主的死,悲壮的抗争故事,第三篇战栗,有点颜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