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之科学揭秘:GEEK探索频道》对流行美剧《生活大爆炸》进行“深度解密”,重点在解读剧中涉及的流行文化及科学元素。正如我们所知,《生活大爆炸》是一部“技术含量很高”的肥皂剧。不光是普通观众,科学家也爱《生活大爆炸》。《 之科学揭秘:GEEK探索频道》中,科学家详尽为你解释了电视剧中出现的科学道理和典故。包括谢尔顿的高深弦理论、霍华德的花生过敏是怎么回事、如果你和谢尔顿的妈妈有同样的信仰该如何看待宇宙爆炸理论等等……这本书以一种最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大家重温电视剧中一带而过的只言片语所载的科学的重量。同时,科学不是唯一的知识。极客(GEEK)文化、粉丝文化等亚文化体系的介绍,也都包含其中。这是一本真正有大家小书意味的科普读本。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
[美]乔治•毕姆(George Beahm)。撰写并出版过超过20本流行文化读物的作家。著有《痴迷——关于斯蒂芬妮•梅尔和暮光之城现象》《斯蒂芬•金王国——关于启发了现代恐怖大师之景与影的图解指南》《必读托尔金资料集——中土书迷指南》《我,斯蒂夫——斯蒂夫•乔布斯语录》及《怪诞巷咒语之书——全年龄魔法师适用的神奇咒语》等。
【译者】
韩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数学系博士,资深《生活大爆炸》爱好者。“生活大爆炸中文主题站”(http://www.tbbtcn.com)创办人,在果壳网等平台连载知名博客作品《生活大爆炸有趣的细节》系列。
徐漪:IT行业工程师。科学松鼠会会员,ID:山寨盲流。
江业华:熟悉美国漫画和流行文化。著有《美国漫画纵览》系列丛书,并翻译出版《蝙蝠侠》系列漫画。
叶夜:天文学及行星科学研究生。科学松鼠会会员,ID:小龙哈勃...
【著者】
[美]乔治•毕姆(George Beahm)。撰写并出版过超过20本流行文化读物的作家。著有《痴迷——关于斯蒂芬妮•梅尔和暮光之城现象》《斯蒂芬•金王国——关于启发了现代恐怖大师之景与影的图解指南》《必读托尔金资料集——中土书迷指南》《我,斯蒂夫——斯蒂夫•乔布斯语录》及《怪诞巷咒语之书——全年龄魔法师适用的神奇咒语》等。
【译者】
韩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数学系博士,资深《生活大爆炸》爱好者。“生活大爆炸中文主题站”(http://www.tbbtcn.com)创办人,在果壳网等平台连载知名博客作品《生活大爆炸有趣的细节》系列。
徐漪:IT行业工程师。科学松鼠会会员,ID:山寨盲流。
江业华:熟悉美国漫画和流行文化。著有《美国漫画纵览》系列丛书,并翻译出版《蝙蝠侠》系列漫画。
叶夜:天文学及行星科学研究生。科学松鼠会会员,ID:小龙哈勃。
目录 · · · · · ·
开场白:“对不起,你说克林贡语吗?”
第一章 时间简史
智能造物主:查克·洛尔与比尔·普拉迪,以及《生活大爆炸》的诞生
在“前人所未至的领域”遭遇的挫折:2006 年试播剧
重启成功:2007 年的试播剧
· · · · · · (更多)
开场白:“对不起,你说克林贡语吗?”
第一章 时间简史
智能造物主:查克·洛尔与比尔·普拉迪,以及《生活大爆炸》的诞生
在“前人所未至的领域”遭遇的挫折:2006 年试播剧
重启成功:2007 年的试播剧
第二章 星“迹”迷航
值得纪念的一夜:“金球奖的得主是……”
寻找斯波克:谢尔顿博士进化史
远大前程:莱纳德·霍夫斯塔德博士
意淫的宇宙:霍华德·沃洛维茨先生
隐形人:拉杰·库斯拉帕里博士
星际迷航的港湾:潘妮
耀眼的流星:配角们
第三章 谢尔顿的世界:从沙发到宇宙
1. 家,甜蜜的家
2. 舌尖上的帕萨迪纳
3. 血拼帕萨迪纳
4. 漫画店
5. 电影
6. 帕萨迪纳市的其他地点
7. 加州理工大学
8. 大洛杉矶地区
9. 大加利福尼亚地区
10. 美国
11. 国际视野
12. 太空
第四章 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新生手册
论极客的自我修养
参加《生活大爆炸》现场录制内幕指南
华纳兄弟制片厂贵宾之旅
公开展现你极客的一面:给麻瓜的动漫展入门指南
菜鸟的游戏指南
第五章 科学的影子
从大爆炸到二十一世纪:宇宙简史
《生活大爆炸》中的科学
《生活大爆炸》中的科学家影星
科学东西:为患有理科恐惧症、但足够聪明的《生活大爆炸》观众准备的观赏指南
第六章 各集剧名详解
第1季
第2季
第3季
第4季
第5季
第七章 A到Z,照亮暗物质
· · · · · · (收起)
"《生活大爆炸》之科学揭秘"试读 · · · · · ·
曾几何时起,几乎身边所有人都开始声称他们正在看《生活大爆炸》。我很难怀疑这一点——因为每当有人发出“Bazinga !”的欢呼,总能收获一片掌声;若有人竟然能哼出片头曲,立马就成为焦点中心。他们并不会每时每刻都在提这个剧,甚至不像《冰与火之歌》开播时候那样彼此提醒,但若偶尔有人在吃饭时漫不经心提到“昨晚谢耳朵怎么怎么了”,周围人会心一笑,也不接茬,那神情好比聊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谢尔顿的宇宙中,“嬉皮士”是个贬义词;“麻瓜”(Muggle)也不例外。指的是完全没有想象里的人。科幻迷长期以来都用“俗人”(Mundances)来称呼与他们不同的普通人,儿J`K`罗林则在此基础上生造出“麻瓜”这个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2页 -
“在准备拍摄第1季第一集《试播》的时候,我和吉姆·帕森斯去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那就是明确地知道我们永远不可能像他们一样,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如果我们 希望了解爱因斯坦,还是应该多读点他的传记,因为我们不可能看懂他本人撰写的那些论文。我们永远理解不了什么是物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生活大爆炸》之科学揭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生活大爆炸》之科学揭秘"的人也喜欢 · · · · · ·
《生活大爆炸》之科学揭秘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生活大爆炸》之科学揭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Who is the Reader?

美食、旅游、社交、动漫、科学,我们也可以!
> 更多书评 13篇
-
“我们痴迷于《生活大爆炸》的十一个理由 1. 吉姆• 帕森斯的肢体语言和表演精湛的对白。 2. 西蒙• 赫尔伯格的滑稽表演。咔——嘭! 3. 科学顾问大卫• 萨尔斯伯格保证了没有科学上的硬伤。 4. 谢尔顿丰富多彩的流行文化衫。闪电侠上啊! 5. 霍华德的奇葩着装、高领衫上的外星别针和花样繁多的腰带扣。 6. 醉酒的谢尔顿倾吐了一切,这可是真正的吐。 7. 耀眼的明星嘉宾们:萨摩• 克劳(Summer Glau,《萤火虫》《终结...
2012-12-05 14:23:15 6人喜欢
“我们痴迷于《生活大爆炸》的十一个理由 1. 吉姆• 帕森斯的肢体语言和表演精湛的对白。 2. 西蒙• 赫尔伯格的滑稽表演。咔——嘭! 3. 科学顾问大卫• 萨尔斯伯格保证了没有科学上的硬伤。 4. 谢尔顿丰富多彩的流行文化衫。闪电侠上啊! 5. 霍华德的奇葩着装、高领衫上的外星别针和花样繁多的腰带扣。 6. 醉酒的谢尔顿倾吐了一切,这可是真正的吐。 7. 耀眼的明星嘉宾们:萨摩• 克劳(Summer Glau,《萤火虫》《终结者外 传》), 凯蒂• 萨克霍夫(Katee Sackhoff,《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乔治• 斯穆 特(George Smoot,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奈尔• 德葛拉司• 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美国著名科普天文学家),斯坦• 李(Stan Lee,美国著名漫画家),莱纳德• 尼莫伊(Leonard Nimoy,《星际迷航》 系列中斯波克的扮演者)和目前在世的最大牌的物理学家之一的斯蒂芬• 霍金 (Stephen Hawking)…… 8. 邪、恶、的、威尔• 惠顿(Wil Wheaton,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 饰演卫斯理• 柯洛夏[Wesley Crusher])!姆哇哈哈! 9. 《星际迷航》胜过《星球大战》,严肃的科幻作品胜过太空幻想,这是 个简单的问题。 10. 服装,从来没有拖过后腿。 11. 每一集的标题:都是出其不意的脑筋急转弯,考验思维的谜题。” 我最爱的理由:1、2、4、6、10、11,esp. NO 1——最爱的谢耳朵总是能给我很多惊喜。当潘妮骗Sheldon喝下他自认为是茶的“长岛冰茶”,每每回想他醉后“可爱”的样子总是让我能凭空傻乐一阵。
回应 2012-12-05 14:23:15 -
相比这本书中科普的部分,对动漫游戏等宅文化的“科普”反而更吸引我。 虽然自居对漫画和网游也有一定浸淫,但还是在追剧时频频感叹“他们怎么能这么宅?!”比如四人抢着COS闪电侠;数猫女促进睡眠;争论超人衣服上沾染了氪星物质怎么办到面红耳赤……最集大成的就是谢耳朵开门发现家里被盗了哀嚎着冲进卧室后释然地出来谢天谢地:“幸好我收藏的漫画书都还在!” O__O"…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天才脑瓜每天游离在科技真理与幻想世...
2012-12-12 16:23:01 3人喜欢
相比这本书中科普的部分,对动漫游戏等宅文化的“科普”反而更吸引我。 虽然自居对漫画和网游也有一定浸淫,但还是在追剧时频频感叹“他们怎么能这么宅?!”比如四人抢着COS闪电侠;数猫女促进睡眠;争论超人衣服上沾染了氪星物质怎么办到面红耳赤……最集大成的就是谢耳朵开门发现家里被盗了哀嚎着冲进卧室后释然地出来谢天谢地:“幸好我收藏的漫画书都还在!” O__O"…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天才脑瓜每天游离在科技真理与幻想世界的两级,才促使他们试图不断地去化想象力为生产力(喂!别跟谢耳朵谈生产力这么低级的词,人家是理论物理学家好吗!?) 看这本书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科技宅 = 一个高端的宅,一个纯粹的宅,一个并不脱离低级趣味的宅
回应 2012-12-12 16:23:01 -
若宣非宣 (世界很大 可爱很少)
在谢尔顿的宇宙中,“嬉皮士”是个贬义词;“麻瓜”(Muggle)也不例外。指的是完全没有想象里的人。科幻迷长期以来都用“俗人”(Mundances)来称呼与他们不同的普通人,儿J`K`罗林则在此基础上生造出“麻瓜”这个词。 终于扫盲了==知道muggle从何而来~~2013-02-19 10:13:53 1人喜欢
-
“我们痴迷于《生活大爆炸》的十一个理由 1. 吉姆• 帕森斯的肢体语言和表演精湛的对白。 2. 西蒙• 赫尔伯格的滑稽表演。咔——嘭! 3. 科学顾问大卫• 萨尔斯伯格保证了没有科学上的硬伤。 4. 谢尔顿丰富多彩的流行文化衫。闪电侠上啊! 5. 霍华德的奇葩着装、高领衫上的外星别针和花样繁多的腰带扣。 6. 醉酒的谢尔顿倾吐了一切,这可是真正的吐。 7. 耀眼的明星嘉宾们:萨摩• 克劳(Summer Glau,《萤火虫》《终结...
2012-12-05 14:23:15 6人喜欢
“我们痴迷于《生活大爆炸》的十一个理由 1. 吉姆• 帕森斯的肢体语言和表演精湛的对白。 2. 西蒙• 赫尔伯格的滑稽表演。咔——嘭! 3. 科学顾问大卫• 萨尔斯伯格保证了没有科学上的硬伤。 4. 谢尔顿丰富多彩的流行文化衫。闪电侠上啊! 5. 霍华德的奇葩着装、高领衫上的外星别针和花样繁多的腰带扣。 6. 醉酒的谢尔顿倾吐了一切,这可是真正的吐。 7. 耀眼的明星嘉宾们:萨摩• 克劳(Summer Glau,《萤火虫》《终结者外 传》), 凯蒂• 萨克霍夫(Katee Sackhoff,《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乔治• 斯穆 特(George Smoot,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奈尔• 德葛拉司• 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美国著名科普天文学家),斯坦• 李(Stan Lee,美国著名漫画家),莱纳德• 尼莫伊(Leonard Nimoy,《星际迷航》 系列中斯波克的扮演者)和目前在世的最大牌的物理学家之一的斯蒂芬• 霍金 (Stephen Hawking)…… 8. 邪、恶、的、威尔• 惠顿(Wil Wheaton,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 饰演卫斯理• 柯洛夏[Wesley Crusher])!姆哇哈哈! 9. 《星际迷航》胜过《星球大战》,严肃的科幻作品胜过太空幻想,这是 个简单的问题。 10. 服装,从来没有拖过后腿。 11. 每一集的标题:都是出其不意的脑筋急转弯,考验思维的谜题。” 我最爱的理由:1、2、4、6、10、11,esp. NO 1——最爱的谢耳朵总是能给我很多惊喜。当潘妮骗Sheldon喝下他自认为是茶的“长岛冰茶”,每每回想他醉后“可爱”的样子总是让我能凭空傻乐一阵。
回应 2012-12-05 14:23:15 -
若宣非宣 (世界很大 可爱很少)
“在准备拍摄第1季第一集《试播》的时候,我和吉姆·帕森斯去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那就是明确地知道我们永远不可能像他们一样,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如果我们 希望了解爱因斯坦,还是应该多读点他的传记,因为我们不可能看懂他本人撰写的那些论文。我们永远理解不了什么是物理。” 这是我笑点低吗,为什么我看到这段哇咔咔地笑了起来.......2013-02-04 14:53:37
-
菏泽 (Tu es toujours là)
美国的漫画书主要是由业内唯一的批发商钻石漫画分销公司(diamondcomics.com)分发到各个专卖店去售卖的。全国大约有两千家专卖店,它们每周三收到新书。在出版商之中,漫威(Marvel)占有42%的市场份额,DC漫画占到32%,Image占到6%,剩余的20%则由小型的独立出版商分享。想找到距离你最近的书店,最便利的方法是使用专门的搜索引擎,例如comicshoplocator.com和the-master-list.com。 *成书时间是2010年。但既无数据来源,也...2015-04-15 00:50:30
-
菏泽 (Tu es toujours là)
资深粉丝罗伯特和胡安妮塔·库尔森*在他们所著的《新科幻粉丝文化指南》(The Neo-Fan’s Guide to Science Fiction Fandom,1966年第二版)中,简述了如下科幻粉丝文化的历史。 科幻小说粉丝文化滥觞于1923至1929年间,当时最早的四本所谓成功的低俗杂志纷纷上市,载满了各种小说和读者来信:《诡丽幻谭》(Weird Tales,1923年3月创刊),《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1926年4月创刊),《科学奇妙故事》(Science Wonder ...2015-04-15 00:46:58
资深粉丝罗伯特和胡安妮塔·库尔森*在他们所著的《新科幻粉丝文化指南》(The Neo-Fan’s Guide to Science Fiction Fandom,1966年第二版)中,简述了如下科幻粉丝文化的历史。 科幻小说粉丝文化滥觞于1923至1929年间,当时最早的四本所谓成功的低俗杂志纷纷上市,载满了各种小说和读者来信:《诡丽幻谭》(Weird Tales,1923年3月创刊),《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1926年4月创刊),《科学奇妙故事》(Science Wonder Stories,1929年6月创刊),《空中奇妙故事》(Air Wonder Stories,1929年7月创刊)……这四本杂志的编辑越来越大胆,他们邀请读者来信;他们收到了蜂拥而来的信件。很快读者们开始相互联系,形成了“科学[幻想]俱乐部”,然后是以杂志及其编辑风格为关注焦点的社交和通讯俱乐部。[在三十年代早期],一些俱乐部开始出版内部会刊,于是粉丝杂志(fanzine)就此诞生了。这些早期的刊物主要聚焦于杂志内刊载的小说、作者以及编辑的评价、电影评论以及相关的一些议论……粉丝文化的概念迅速传播开来,部分得益于这些早期的通讯俱乐部……粉丝和粉丝俱乐部在全国大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接下来在英国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粉丝中有]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火箭专家、教师、一声、律师、摄影师、记者、媒体经纪人、播音员、暖炉推销员、证券业从业人员、电子及医学技术人员、演员,还有一些流浪汉。 史上首次科幻小说大会在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举办。有两百位粉丝出席了为期三天的活动。伊萨克·阿西莫夫(Issac Asimov)在《奇幻与科幻(F&SF)》上发表过一篇题为《科幻小说的女性化》(The Feminization of Science Fiction)的文章,写道:“杂志登载科幻小说始于1926年,有三分之一个世纪——也就是整整一代人的时代——之中,基本上是 男性的天下。读者几乎是清一色的男青年,而且很大部分是性格比较孤僻的男青年,他们要不就是在异性面前总是感觉十分不自在,要不就是非常害怕接触异性。” 这就是极客这个词的来历…… 引自 粉丝文化 *指的应该是Juanita Coulson和她的丈夫"Buck" (Robert Coulson)。 但《新科幻粉丝文化指南》(The Neo-Fan’s Guide to Science Fiction Fandom,1966年第二版)……Amazon查到的作者和编辑都不是Juanita Coulson,而是Derrill Rotermich。http://www.amazon.com/Neo-Fans-Science-Fiction-Fandom-Edition/dp/B00G4HZLH0 在Juanita个人的履历里也没有查到这本书。http://en.wikipedia.org/wiki/Juanita_Coulson 不清楚是不是作者的又一个笔误…… (当然,不排除她的文章在书中被引用的情况,但她和丈夫应该并不是主要的著书人)。
回应 2015-04-15 00:46:58 -
若宣非宣 (世界很大 可爱很少)
在谢尔顿的宇宙中,“嬉皮士”是个贬义词;“麻瓜”(Muggle)也不例外。指的是完全没有想象里的人。科幻迷长期以来都用“俗人”(Mundances)来称呼与他们不同的普通人,儿J`K`罗林则在此基础上生造出“麻瓜”这个词。 终于扫盲了==知道muggle从何而来~~2013-02-19 10:13:53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错误连篇 | 来自givoLtaqe 曾经 | 5 回应 | 2018-04-23 10:27:41 |
江业华M大?这牛皮吹大了! | 来自[已注销] | 2016-04-10 14:21:19 | |
有奖书评活动,送T恤、卡贴、纸模套装,不来一发吗! | 来自世图动漫小编室 | 1 回应 | 2013-02-27 01:46:08 |
我的是谢耳朵你呢? | 来自aily-lv | 3 回应 | 2013-02-01 02:49:06 |
好小气,人物纸模只送一个的→_→ | 来自某四 | 2013-01-17 17:35:5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BenBella Books (201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2(下) (default:)
- 2012华文电影图书 (妖灵妖)
- 稀罕の书O(∩_∩)O哈! (嘿姆嘿姆嘿姆!)
- 孜然君2013年阅读书单 (孜然君.)
- 感兴趣的书3 (月亮)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生活大爆炸》之科学揭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行为不端王梨花 2013-10-23 23:00:48
没有想象中的好玩TT
0 有用 如意 2014-08-04 20:47:33
没什么内容
0 有用 炸毛Mo 2013-11-20 13:54:27
释义很详细,附赠谢耳朵纸模
0 有用 执素 2016-04-18 23:15:37
粉丝书 如果将来我认识了一个tbbt死忠就送给ta好了……
2 有用 苏比 2014-01-04 22:23:37
这都能写一本书,作者辛苦了。o(╯□╰)o
0 有用 豆豆 2020-04-05 07:28:15
随便读读,没什么负担。
0 有用 叶七 2020-03-28 15:25:09
粉丝用书 总结性及简要科普
0 有用 看海无边 2019-12-08 19:15:44
挺烂的一本书,其中有句是这样的:试播集成功后,他们严肃的庆祝了起来。别扭不,啥叫严肃的庆祝啊。看完一遍直接扔了。
0 有用 木小年不插电 2019-09-08 11:25:00
无法当工具书,有点像东拼西凑的劣质粉丝读本,泛善可陈了
0 有用 硬妹子 2019-08-18 11:25:39
完结了 不能完成去现场看录制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