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多年前,本书作者在纽约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论文选题是人类的忏悔心理。为搜集各种临终遗言作为第一手素材,她首先去了藏书无数的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结果发现能找到东西基本仅限于名人的临终遗言。于是她重新整理思路,突发奇想,花了三百五十美元在《纽约时报》上登了一个小广告,征集临终遗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来信深深地打动了她,于是她决定把这些故事呈现给更多的人。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的创作者
· · · · · ·
-
袁苡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袁苡程(美籍),北京人。曾留学美国,在密尔斯(Mills College)女子学院获英文创意写作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心理学硕士。在美国出版过英文小说《无名女人的女儿》(The Daughter of No Name Woman)。现在北京从事心理工作和写作,翻译过《天才儿童的悲剧》(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出版)。
目录 · · · · · ·
前言 5
白血病患儿留下的秘密 1
邮递员的终生悔恨 7
百老汇编剧的临终告白 14
越战老兵的最后狂言 17
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留给世人的忠告 26
超级肥胖人的遗言 28
著名杂志主编的双重人生 33
核专家没有对牧师说的秘密 45
隐居曼哈顿的好莱坞女星的独白 48
老实人做的一件不可告人的事 57
神父留给世俗世界的话 60
可怜天下父母心和错位的爱 62
最爱我的不是人类 90
好莱坞导演的肺腑之言 96
死刑执行官的心声 100
百老汇女演员的痛悔 107
皮肤专科医生的遗憾 113
前日本侵华士兵的忏悔 118
世界500强CEO的离奇心愿 124
神父的临终困惑 128
出租车司机的悔悟 133
女教授出人意料的最后渴望 138
艾滋病人的最后独白 145
垃圾搬运工留下的忏悔名单 159
高级应召女郎的心愿 162
文学教授的最后坦言 168
修女的心灵地图 171
地球旅行家的告别辞 189
· · · · · · (收起)
白血病患儿留下的秘密 1
邮递员的终生悔恨 7
百老汇编剧的临终告白 14
越战老兵的最后狂言 17
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留给世人的忠告 26
超级肥胖人的遗言 28
著名杂志主编的双重人生 33
核专家没有对牧师说的秘密 45
隐居曼哈顿的好莱坞女星的独白 48
老实人做的一件不可告人的事 57
神父留给世俗世界的话 60
可怜天下父母心和错位的爱 62
最爱我的不是人类 90
好莱坞导演的肺腑之言 96
死刑执行官的心声 100
百老汇女演员的痛悔 107
皮肤专科医生的遗憾 113
前日本侵华士兵的忏悔 118
世界500强CEO的离奇心愿 124
神父的临终困惑 128
出租车司机的悔悟 133
女教授出人意料的最后渴望 138
艾滋病人的最后独白 145
垃圾搬运工留下的忏悔名单 159
高级应召女郎的心愿 162
文学教授的最后坦言 168
修女的心灵地图 171
地球旅行家的告别辞 189
· · · · · · (收起)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试读 · · · · · ·
提到人生的意义,有人可能会想起耳熟能详的名人语录,长辈告知的伦理教诲,或是哲学大师们对此进行的深奥的理论探讨和难有定论的旷世之争。但很少有人知道人生的意义在临终者的心里又是怎样的?他们在那一刻的想法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对活着的人又有哪些启示? 多年前,我在纽约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论文选题是人类的忏悔心理。一直以来,我对人类内心隐藏的秘密比对人的心理应该如何健康...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偶尔经过一个叫做地球的地方, 逗留了几十年。 在那里 我爱过,恨过, 苦过,乐过, 哭过,狂过, 迷过,悔过—— 现在,一切都将过去, 因为在此地的旅行就要结束了。 下一站将会是哪里? 我紧了紧背包, 发现忘了带午餐肉罐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0页 -
直到此刻,在我生命的终点,我才明白,我们在世界上最想要的东西其实就是那一点实实在在的爱,无论它来自家庭还是任何人,有了它,就有了活着的理由,就有了一切;没有它,人就会变态,就会疯狂,就会通过想象去寻找一个爱的替身。上帝的存在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个世界很缺爱。 “其实,有爱的人就是神,他们能把别人也变成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的人也喜欢 · · · · · ·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9 条 )
论坛 · · · · · ·
这些陌生人是相信作者会为他们保密,才会把秘密讲... | 来自deardoff | 4 回应 | 2018-08-19 15:51:13 |
是不是真的发过广告 | 来自鱼魚渔 | 2018-01-11 17:00:17 | |
过好当下 | 来自薄建一哲 | 2017-03-18 10:26:03 | |
这个书籍的作者 | 来自棉褲 | 5 回应 | 2013-09-21 21:26:16 |
作者当时登广告的时候不是说匿名么,出版书是不是... | 来自Port de bras | 17 回应 | 2013-07-28 16:17:44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豆瓣新书榜 (半醒着的猫)
- 一些有点创意或有点味道的图书封面 (丁小云)
- 2013年新书(第一辑) (嘉木立)
- 心理学 博弈论--2 (IVAN)
- 新星出版社·新书过眼 (王多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毛路 2013-04-12 10:08:44
不说故事是真是假,假定这是本小说,也是本很知音体的小说,不喜欢。有些小说家写个丢钱包的故事,都能打动我;而有些小说家,安排再多人去世,也无法让我感动。
6 有用 一一 2013-04-12 17:07:48
三观不正的作者。他透露别人隐私,是不仁;他不信守诺言,是不义。如此不仁不义的人写的东西,就是再好的文笔,再华丽的词藻,内部也是腐化发臭的。看一眼就让人厌恶。
52 有用 Lecia 2013-06-11 00:26:45
说实话,极不推荐。假设整件收集遗言的事是真的,袁女士(实在不能称她为作者或写者)刊登广告时首先做出的保证是对方的遗言会是秘密,她只负责提供一个倾诉并且保密的平台。显然,她没做到。她将他人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和一生里最深最难以向爱人说出来的秘密,公开到公众面前,我很难认同这是一种尊敬和保守秘密的方式。再者,上课时和咨询类相关的教授们一再向我们强调的是客户的隐私。任何心理学专业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这一点职业... 说实话,极不推荐。假设整件收集遗言的事是真的,袁女士(实在不能称她为作者或写者)刊登广告时首先做出的保证是对方的遗言会是秘密,她只负责提供一个倾诉并且保密的平台。显然,她没做到。她将他人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和一生里最深最难以向爱人说出来的秘密,公开到公众面前,我很难认同这是一种尊敬和保守秘密的方式。再者,上课时和咨询类相关的教授们一再向我们强调的是客户的隐私。任何心理学专业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这一点职业道德要求。其次,评论里也有很多人在质疑这是一本伪书,破绽和漏洞都太多,而且也的确没有英文版(或者是不敢出版英文版?)。相对而言,如果是像《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那样瞎编胡造的故事书,倒真的比她用别人的秘密来出版书籍谋取名利来得好。 (展开)
25 有用 旧客 2013-07-21 17:58:03
作者收集匿名遗言,然后出版,还点名这是谁谁谁,不太好吧!
8 有用 Azeril 2013-08-21 17:10:14
其實 我們能從塵世回望中獲得的感動與教益 比 想像中多得多。祗是太多時候 因著種種緣由 阻 隔了彼此。謝謝這些分享自己此生秘密的陌生 人 痛徹的心扉 沉靜的告別式。本書的敗筆其實是編者的解讀。
0 有用 沧海 2023-09-06 21:46:41 福建
作者不守约定,扣星。 不论故事真假,能予以我启发即是好的。
0 有用 盛京先生 2023-09-02 22:07:30 辽宁
第一篇故事开头小患者就说你会保守秘密,但现在我却看到了。每段故事都很感人,但这本书却让人恶心。
0 有用 蔚少侠 2023-07-14 21:02:14 浙江
选题很好,内容较假
0 有用 雷燕驹 2023-06-17 19:58:06 安徽
其实,有爱的人就是神,他们能把别人也变成神……(书里的人物应该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总体低于预期)
0 有用 Joanne 2023-04-28 11:58:19 广东
再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