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30年间重播2000多次 老版《西游记》已成为无法逾越的经典
它串联着几代中国人的情感记忆 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影像历史
总导演杨洁83岁高龄首次著书 最权威真实地披露不为人知的拍摄内幕
还原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致敬所有的工作人员和《西游记》剧迷
全新披露200多幅珍贵剧照及工作照
86版《西游记》最权威解读!
时值1986版《西游记》开拍30周年之际,杨洁导演首次著书公开当年拍摄细节。当年激情澎湃的她,立志要把名著《西游记》改编成雅俗共赏的电视剧,因此肩挑重任,与主创人员一起开始了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在选角、选景、拍摄过程中,出现了数都数不清的难事、趣事、神奇事,让人吃惊、担心、大笑、感动!这不仅仅是一本拍摄手记,更是杨洁导演等一代艺术家的铿锵人生,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的时态变迁,读来感人励志,振奋人心!
敢问路在何方的创作者
· · · · · ·
-
杨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杨洁:
四川营山人,出生于河南信阳,中国电视剧第一代导演,中国第一代女电视艺术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导演。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荣誉会员。
曾多次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杯奖”及其他奖项。1988年,以249万张选票获得“新时期十佳电视剧导演”之首;2005年,第一届电视剧风云盛典获得“终身成就将”;2010年1月,获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主要执导作品:
1982年至1987年电视剧《西游记》
1993年电视剧《朱元璋》
1994年电视剧《武夷仙凡界》
1995年电视剧《司马迁》
1996年电视剧《西施》
1998年至1999年电视剧《西游记》续集
“关于这部《西游记》,关于这段拍摄的历史,虽然多年来一直有报道,但我所听到看到的还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太多不相干甚至颠倒是非的八卦甚嚣尘上,虽然无伤大雅,但我觉得,...
杨洁:
四川营山人,出生于河南信阳,中国电视剧第一代导演,中国第一代女电视艺术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导演。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荣誉会员。
曾多次获“飞天奖”“金鹰奖”“星光杯奖”及其他奖项。1988年,以249万张选票获得“新时期十佳电视剧导演”之首;2005年,第一届电视剧风云盛典获得“终身成就将”;2010年1月,获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主要执导作品:
1982年至1987年电视剧《西游记》
1993年电视剧《朱元璋》
1994年电视剧《武夷仙凡界》
1995年电视剧《司马迁》
1996年电视剧《西施》
1998年至1999年电视剧《西游记》续集
“关于这部《西游记》,关于这段拍摄的历史,虽然多年来一直有报道,但我所听到看到的还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太多不相干甚至颠倒是非的八卦甚嚣尘上,虽然无伤大雅,但我觉得,在我终老之前,有必要讲出一切,以告慰所有在这部戏里面辛苦付出的演职人员,也期望能够还原一段更真实的历史。我脾气很直,有一说一,这也许很吃亏,但是面对历史,我只能讲真话!感激观众朋友们多年来对这部戏的厚爱与挂念,这本书更送给你们!”
——杨洁
目录 · · · · · ·
第一章从选景到选角
一 天降重任002
二 路在何方011
三 始于足下017
四 风雪黄山020
五 拜谒九华山030
六 惊艳张家界040
七 意外收获051
八 三个徒弟和三个师父062
九 绿叶扶红花085
第二章 拍摄中的那些事儿
一 开拍之前122
二 牛刀初试130
三 道观生活146
四 洞中日月159
五 天河牧马171
六 茅草屋之战175
八 玄奘走过的路192
十 我们的团队204
十一 趣事、乐事218
十二 险事、异事224
第三章大幕落下以后
一 是祸?是福?244
二 山雨欲来249
三 险遭腰斩253
四 观众的回馈262
五 音乐的风波267
六 特技的玄虚275
七 如何比较298
八 “齐天乐”晚会310
九 龙驹悲歌325
十 大幕落下以后339
后记 甲子缘34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可怜的白马,可爱的小伙子们!虽然我记不住当时所有参加抢救的人,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让我感动不已! 匆匆五年过去,我们的戏拍完了。一切都有结束的时候,我也得和亲爱的白龙马告别了。 它在我没有能力顾及到它的时候离开了剧组,不知被人弄到哪里去了。后来,我听说它和我们剧组所有的布景道具一起,被弄到无锡去了。还听说它被人当做一景,在无锡搞了个卖点,立了个“《西游记》的白龙马”的牌子,游客出××钱就可以和它一起照相,出××钱就可以骑着它照相,出多少钱就可以溜一圈……我听了这个消息真是太吃惊了:它居然被当做卖钱的工具了!它可是《西游记》的功臣哪!它辛辛苦苦五年多,风里雨里,爬山越岭,出生入死好几次,这不应该是它的下场。但是我自己都深陷于痛苦之中,无力自拔,哪有权力有能力去为它鸣不平呢?从它的遭遇,我深深感受到人类的冷酷。 多年以后,我记得是1995年,为了拍摄《司马迁》,我们到无锡基地去采景,我特地打听这匹亲爱的老马的下落。基地负责人说: “它还在!它如今享受退休干部待遇:住单间,吃小灶。” 于是我立刻去找它,看看它到底如何“享受退休干部待遇”的。 我们走到基地边上半山坡一条靠墙的小路,发现路边贴墙的地方有一间像洞穴一样的小“屋”,其实只是一个山坡上挖出来的洞窟,很阴暗,很狭小。靠近门口还算有点光亮,那里有一匹孤独的瘦马,独自无精打采地嚼着马槽里的稻草。这么远就能闻到屋里满是马粪味。它很脏,几乎看不出它原来的白色,这就是我们的白龙马?我不禁沿着小路走到它跟前,从近处打量它。它回过头来,望着我。我震惊地认出来了,它就是我们当年一同共过患难的白龙马,但是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精气神。 我轻声地问它: “你还认得我吗?老朋友?” 它一动不动地望着我,眼里没有表情。 我又问它: “这些年,你过得好吗?你怎么这样瘦了?他们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4页 -
允许我们看了一点日本和中国台湾拍的《西游记》片断,他们的特技使我惊奇,但内容实在不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敢问路在何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敢问路在何方"的人也喜欢 · · · · · ·
敢问路在何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关于《敢问路在何方》

《西游记》——我永远的钟情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把这本书放上来的朋友 | 来自自由人 | 1 回应 | 2016-06-10 23:46:16 |
倪萍老师躺着也中枪... | 来自冬瓜 | 1 回应 | 2015-10-13 11:46:35 |
干事业不容易 | 来自yeming | 1 回应 | 2015-10-13 11:45:58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略读纪要 (西门柳上)
- 购书单【1】 (波豆豆)
- 2013阅读新开始 (本来老六)
- 我的其他藏书单(六) (风~.宿命'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敢问路在何方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Yotsuba 2016-05-27 13:23:30
除了一些精彩的幕后故事,里面还隐约吐槽了wen ge、景区商业化和若干不靠谱的人。西游剧组就是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杨洁导演的坚持真是太可贵了,她并不是抱着随便拍拍、完成任务就行了的想法来的。
16 有用 其实叫朗基努斯 2013-03-17 19:54:42
应该是杨洁本人亲自写的,行文比较老派,不过幕后故事挺多的,西游脑残粉必读。我大西游拍出来真是相当不容易,也是九九八十一难,杨洁性子太直了,央视某些领导也是傻逼,不过创纪录的收视率和重播率可以打脸打一辈子了。PS:配的图文有不少明显错误,编辑无爱啊
115 有用 大甜甜~~ 2014-08-11 22:36:12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演员都是打定了心在剧组里把戏拍完的,反而是唐僧,第一个演员转投电影,第二个囔着去念了大学,到了第三个才终于稳当。但在《西游记》里,唐僧永远是西天路上最坚定的那一个。所以说,有时候生活比戏更来劲。
25 有用 私享史 2013-05-04 19:30:03
第一部分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些已经被文革毁坏的古建和那些尚未被旅游开发的美景。第二部分讲的是拍摄过程中的各种苦难。第三部分揭秘幕后险恶。如何仅用一台摄像机来拍各种机位;配乐险遭封杀;到香港无线学特技;齐天乐晚会的缘起;白龙马的悲惨晚年;铁道部投资三百万。另外,杨导讲了多个迷信故事。
7 有用 投射性認同 2013-11-18 18:53:06
读完《敢问路在何方》,对导演杨洁没产生好感。固执好胜,气量小,30年过去,在回忆录里她仍然对剧集拍摄过程中曾经刁难过她的人心存芥蒂。书挺好看,毕竟86版电视剧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历经回忆晕染,早已成为国人难忘情结,窥探当年幕后,饶有兴味。艰苦条件下对精良制作的不懈追求,也令人由衷钦佩。86版《西游记》很应该感谢那个“乏善可陈”的时代,若是放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拍摄,当年那种较真儿的创作态度和“处女座式... 读完《敢问路在何方》,对导演杨洁没产生好感。固执好胜,气量小,30年过去,在回忆录里她仍然对剧集拍摄过程中曾经刁难过她的人心存芥蒂。书挺好看,毕竟86版电视剧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历经回忆晕染,早已成为国人难忘情结,窥探当年幕后,饶有兴味。艰苦条件下对精良制作的不懈追求,也令人由衷钦佩。86版《西游记》很应该感谢那个“乏善可陈”的时代,若是放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拍摄,当年那种较真儿的创作态度和“处女座式”的制作氛围指不准就会成为浮云几朵。有时回想87版《红楼梦》以及其他一些在简陋条件下造就出的优质电视剧,觉得这个道理似乎说得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