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烟 短评

热门
  • 79 铜鼓与太阳 2015-04-10 21:41:34

    用数字做主人公名字看得好累,风格说不上来,有些故意为之的诡异调调

  • 71 飞飞 2014-03-05 18:32:58

    余华的中篇小说很抽象,读得很费劲,未读完。

  • 59 CYde小橙子🍊 2018-10-15 21:38:15

    最后两个小故事,确实读得有点头大了。

  • 37 拧发条鸟 2017-12-19 18:33:26

    与后期的长篇相比,感觉余华的短篇更能凸显他的才华。

  • 8 陈小闷 2013-12-30 21:26:28

    世事如烟,就让他随风而去的好。

  • 13 李小天 2018-01-19 12:04:59

    最好的是语言,漫不经心中透着阴狠和暴虐。

  • 13 与路 2014-10-04 21:01:42

    一个作家的作品如果能够唤起读者在内心的模仿冲动(不一定写出来),就应该可以算是好作品,这是我自己通过阅读总结出来的一个评判标准。在国内作家中,以个人阅读经验而言,王小波、余华、格非、阿乙、北岛、莫言等可以算是这种作家,王小波排在最前,是因为死者为大,莫言排在最后,是因为他得了诺奖。

  • 15 LIASH 2019-03-06 16:56:56

    “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平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 7 Ethan 2015-03-24 17:02:45

    实验性很强

  • 7 zzz 2014-06-14 16:05:29

    这里的短篇都是戛然而止,总觉得作者还想说些什么却又无法揣摩他到底想说什么,有几篇实在算不得多么上乘。宿命论,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命中注定》,结尾可以脑补出很多关于平行世界、不断遇见自己的神秘惊悚故事。

  • 2 长相思令 2021-04-02 22:34:34

    前面的几个小故事真的很有意思,锋利又尖锐地划伤自己,然后在淋漓鲜血之中安详。

  • 2 强壮的女人 2022-01-21 17:53:28

    “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在结婚的前一夜,没有及时意识到她的一生都将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所以我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陈旧。”不管事物有多少面,余华总能准确写出最冰冷的一面,当余华调侃婚姻时,爱情连渣都不剩了。

  • 3 木一 2022-02-22 19:33:29

    余华什么风格的小说都有,我承认这本我看的云里雾里。倒是在《两个人的历史》落款的时间戳上盯了很久。

  • 1 许久许久 2020-03-25 12:22:00

    不喜欢!! 尤其末两篇又臭又长,只能说被马尔克斯“荼毒”了,只学到字与意的分离,却学不到玄妙和割裂背后对人事的洞察

  • 1 不停 2020-10-08 22:39:44

    《世事如烟》 四颗星。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短篇中最喜欢的之一,颠覆了现实与教育的规则,呈现社会的怪诞,最后部分回溯远行前的欢快,很打动人心。《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没太懂;《死亡叙述》蛮触目惊心的;《爱情故事》感觉还好,叙述视角有实验性。 《命中注定》和《难逃劫数》都有着一种命运既定的理念在;《两个人的历史》之前老师说是极简主义,但总感觉和理解中的极简主义不太一样;《世事如烟》读来感觉鬼气森森的。 总体来说还可以,内容和形式都挺不错的。

  • 2 齐石三 2018-11-20 19:58:54

    早期作品,个人感觉,良莠不齐。但是有很多地方的描写已经有了成熟时期的那种味道了

  • 5 地味な小作農 2017-09-01 19:03:11

    果然我对先锋小说的理解是有限的

  • 8 Шᵧ█#༄༅≯Ю┢ 2019-06-19 19:57:03

    余华的中短篇小说大都把人从具体的历史语境里抽离出来,或是干脆抽象成最简单的生存形式,成为私欲和恶欲的符号。其中的时代背景也不过是“悬挂人物的钉子”,或是叙述得以辗转腾挪的标志。

  • 9 冬月 2020-04-22 11:23:27

    高中时在一本余华精选集里读过很多中短篇,不过具体内容后来几乎都忘了,现在想来,只能说当时给我比较多的不是荒诞感,而是恐惧,那种对暴力和死亡的异常冷静、不动声色的叙述,现在读来仍然毛骨悚然。 最喜欢前四篇,荒诞,冷静,在暴力和死亡里人的恶被赤裸裸地展示。风格已经趋向稳定。最后两中篇太怪诞了,充满宿命感,人就在这宿命里无力挣扎,技巧已经很娴熟了。 这样的文本,无论模仿与否,对当时的文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