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短评

热门 最新
  • 38 Echor 2013-01-07 18:16:25

    我不能以作家这个身份来看待写作的柴静,这本书每个章节都做了摘抄,柴静写的不单单是采访记录,更是她如何“看人”的过程。

  • 26 丹AI🌵 2015-11-10 19:37:27

    虽然有些散漫,但试图看到人的努力很宝贵。

  • 21 剧旁 2013-08-03 12:19:34

    好几章把我给看得老泪纵横,有时候沉浸在恢宏的词汇中太久,偶尔被这种书从书斋拉回到物的世界也挺好。看见很多人说这书这人矫情、装、小资文艺,心里老想起熊十力对徐复观的教诲,唉,眼中只看见她的缺点,于自己的思想可有半分好处?不如不读。有些人说她这书没文化没深度,比不上赵汀阳的书,我哭笑不得,压根不是一个类型,比个毛线球啊?

  • 24 烟波人长安 2014-01-15 18:19:31

    撇去那些莫名其妙思考人生的部分,还是很值得看;柴老师的文笔简练、直白、有力量,这才是“鸡汤”应该有的样子

  • 30 哦基米德。 2013-01-13 16:05:12

    你不能说这是一本完美的书,它仍有些地方稍显自负自足,但是它也勇于自省自嘲。它没有企图在教育你,鞭策你,她希望客观讲述一些你看不见的人的生活,她自己的生活,然后去思考。这是朴实的力量,是生活的力量,是人本身所蕴含的力量。会在读的时候有欲望读完它,在读完之后推荐给别人,这就够了。减一分给太过于描述真善美的角度,事无完美,无真善,无全无丑恶。

  • 41 安提戈涅 2013-01-14 20:24:19

    有些生活格局是本身就是一种气度,有些认知方式也默默暗示着判断力的精准。看这本书时太多次停驻遐思,虽则经验与文字感终究是别人的,我只等待生活如春雨般缓缓浸润、如树一般自己长起来。

  • 28 沈十六 2016-07-11 08:06:15

    当时读的时候,还没有人专门黑柴静。

  • 36 小呆猫 2014-08-26 13:31:19

    去看见,不要去评判。

  • 20 Zhao 2013-04-29 13:48:15

    不管现在柴静成了多么入门级的所谓文艺女神公知女神····至少我从初中起开始看她的博客,终于等来了这本书。我们都在变化。挺好的。

  • 27 余颜 2018-01-20 12:42:58

    感谢某师推荐,一举扫除了原有的对柴静的偏见(其实雾霾调查后已几近消失了)。作者显然没什么理论素养,但其工作却不得不牵涉到种种看似深奥的「学术议题」,这种思考与作者自身的性格、经历、工作的特殊性质(不得不去思考真实的边界、表达的作用、时代的症结)乃至那群新闻人的存在都有关联。可是又是谁规定这些内容是某种「学术议题」?她看见了,我便也可能得见。看见自有它的力量,并非我可以全然把握的。至于批评,仅个人口味言,语言、书写多少显得不够节制,可是作者既然已经自我批评,更有那个无处不在的陈虻提醒读者,语言之情感也就变成一种个人选择,我亦无从指责。现今的问题或许是,我们又要再借谁的眼睛去看见?

  • 23 李小丢 2012-12-30 21:44:08

    就这样放在床头,时而翻一翻,让心安静下来。

  • 22 匪廢費·老🐰 2012-12-20 10:00:07

    先睹为快,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是时正在狂流鼻涕,纸面巾一张接一张,也顺带抹几把或感动或触动或煽动下来的眼泪。她的文字跟她主持节目一样,清泉石上流,又像雕花刀一般,不动声色之间就剜出本质,强调只提供信息,不引导取向,尤其是有大量生动的细节、对话和心理动向,留待自我去作价值判断。近来读的非常棒的一本书,你不可以错过。现在都有人封她为“大慈大悲柴世音”了,相信她知道之后,还是会,淡淡一笑,宠辱不惊吧。再多的文字评论都是枉费,不如去读一读吧。

  • 23 长安 2013-07-12 19:28:15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26 痴人十二少 2013-01-12 06:06:29

    看完了《看见》,有一种成长和自省的认同。一本书如果可以刺激思维及行为方式的多样选择,开启人生更多的好奇与可能,丰富深刻人的品质和修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累加观点的灌输,那这本书真正参与到了我们的生活。

  • 17 2013-03-01 00:46:37

    是属于看着就停不下来非常吸引人的的那种书。很值得一看。内容很动人。文字也很好。

  • 16 维城乱马 2013-02-15 13:18:12

    很多句子让人警醒。这样的书卖一百万册绝对算不得多的,还有更多的人和事需要被“看见”。

  • 13 玻璃渣 2014-01-11 12:42:27

    我觉得我以及周围很多女孩都和年轻的柴静看待世界回应世界的方式很相似。生活像水,它从来没有变过,它只是流过。要有承受的力量。

  • 18 旧客 2014-05-14 22:41:36

    真是个岁月静好却又操心天下的女子

  • 17 Ms_underwater 2013-02-16 21:48:09

    柴静对自己的认识挺深刻 但认识和改变是两码事 谁都一样 共勉

  • 14 水湄物语 2013-02-02 21:28:29

    我都写过书评了,就不写短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