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下)》的原文摘录

  • 就曾用两件事说明这一点。第一件事,是诸葛亮去世以后,刘弹就不任命丞相,以免自己再次大权旁落。刘禅的做法也十分精彩。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刘禅任命蒋琬为尚书令,接替诸葛亮“总统国事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四月,任命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恢复了汉武帝以后的制度。延熙二年(公元239年),任命蒋琬为大司马。延熙六年(公元243年),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也录尚书事。大司马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大将军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两大权臣权力交又,相互制衡,各有侧重。这样一种高明的政治格局和权力分配,岂是弱智的人想得出的?而且,据《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事如此这般不动声色地从辅臣手中夺回君权,又岂是弱智的人干得了的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第一是“风追汉初,虛君实相”。我在《帝国的惆怅》一书中讲过西汉初年中央机构的设置,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要算是最好的。其最为合理之处,就是区分了“宫廷”与“朝廷”,或“皇权”与“相权”。皇帝是国家元首,主要起象征国家统一的作用;宰相是政府首脑,带领官员实际管理国家,并负政治上一切实际之责任。打个比方说,皇帝好比是董事长,宰相好比是总经理。皇帝授权而不负责,宰相负责而无主权, 旦国家有事,皇帝就能够以授权人的名义责问宰相和政府,宰相和政府也不能不承担政治责任。这样,宰相领导的政府就有可能成为“责任内阁”或“问责政府”。诸葛亮主政期间的蜀汉就是这样。《出师表》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就是既有“授权”又有“问责”了,是最好的。反过来,皇帝亲政并不好。皇帝自己授权,又自己行政,则一旦国家有事,也就无人负责,无责可问,是不好的。所以必须“虚君实相”,即刘禅所谓“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可惜,诸葛亮一去世,就人亡政息息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是。我们知道,刘备建立的蜀汉王朝或者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治 勢力组成的。第一股是“本土势力”,包括原仕洛阳的益州官僚和仕于 益州的本土豪强,我们统称之为“益州集团”。第二股是“刘璋旧部”, 包括追随刘焉父子入蜀的和后来投靠刘璋的,我们统称之为“东州集 团”。第三股是“刘备亲信”,包括刘备的骨干(如关羽、张飞)和后来投 靠刘备的(如马超),我们统称之为“荆州集团”。这三股力量,由于有 个先来后到的关系,就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主客新旧矛盾。刘焉父子人蜀时,益州集团是主,是旧;东州集团是客,是新。主客新旧之间,曾大打出手刀兵相见。刘备入蜀以后,关系就变了。原本是客是新的东州集团,变成了主,变成了旧。主客新旧矛盾,则变成了荆州集团与益州、东州两个集团的矛盾;而东州、益州两个集团的矛盾,也依然存在。刘备的的蜀汉政权,就是建立在这三重矛盾之上的,这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更不好玩的是,刘备在猇亭和夷陵一败涂地,这就难免让一些原本就心怀不满的人蠢蠢欲动。据《华阳国志》,刘备败退永安后,十一月生病,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次年三月被剿)。而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各郡居然全都反了(南中诸那,并皆叛乱)。可以这么说,刘备建国,基础不牢;夷陵战败,地动山摇。 这无疑是让刘备深感忧虑的事情,而为他可以分优的只有诸葛亮。这是刘备要“托孤于丞相亮”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又要以李严为副呢?因为另外两股力量也不能不考虑。也就是说,所谓“旧人”当中,也应该有代表人物,而李严是最合适的。据《三国志・李严传》,李严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原本是荆州人(南阳),曾经在刘表手下做事,因为能干而名扬一 才千称)。曹操南下,刘琮投降,李严却西行投奔了刘璋 刘备入蜀 李严又率众投降了刘备。所以,刘备选中李严,除清代何(义门读 记》提出的“蜀土故臣,宜加奖慰”;“荆土归操,严独西归”,“理民治 戎,干亦优”三个原因外,恐怕还因为他在所谓“日人”中,和备的 “荆州集团”关系最好,也最密切。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他的代表性。前面讲过,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 治勢力组成的,而这三股政治力量在刘备心中的分量是不一样的。从 当时政权的结构不难看出,荆州集团是政权主体,东州集团是团练对 象,益州集团是防范对象。这并不奇怪,因为以刘备为首的荆州集因是 一股新的外来勢力。他们们要在益州站稳脚跟,不能不团结依靠比他们 来得早一些的外来势力。这就是东州集团。东州集团半新半旧,亦客亦主,正好可以起到一种沟通新旧双方的作用。这样一来,属于东州集 团又亲近荆州集团的李严,便成了刘备寄予厚望的人选。 实际上刘备的这一安排的用心极深。首先,它体现了处理新旧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虽无明文记载,却不难从蜀汉政权的官员任命中看出,那就是“后来居上,不容颜倒;以我为主,兼谷三方”。因为要“以我为主”,所以诸葛亮为正;因为要“兼容三方”,所以李严为副。也就是说,刘备的托孤,是用人事安排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政治遗。这也是后来诸葛亮能够废掉另一位顾命大臣的政治底气一一此人挑年了“后来居上”的原则。 但这只是“首先”,还有“其次”。其次就是刘备的“帝王心思”了。据(三国志》之《李严传》、《先主传》和《诸葛亮传》,刘备将李严召到永安,拜为尚书令,是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月份当在十月。召诸葛亮到永安则是在第二年,即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的二月。从两个人到达永安...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葛亮的角色是打鬼的钟馗,而且“这个鬼就是李严”。 不过,依我“小人之见”,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或者说,李严未 必这么理解。李严很可能认为,刘备是在“用为君的两手对付为臣的 两手”,否则为什么安排他留镇永安?无非是在暗示,如果诸葛亮当真 取刘禅而代之,他李严就可以从永安出兵勤王。这是李严敢于和诸葛 亮抗衡的政治底气。正因为这样,他才要求开府,要求当巴州刺史,才 写信要诸葛亮接受九锡,晋爵称王,也就是看看诸葛亮是不是有“不臣 之心”。他认为这是在执行刘备的政治遗嘱,所以理直气壮。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我们还是愿意善意地相信,刘备的愿望,只 不过是新人旧人和衷共济,荆州、东州、益州三个集团同心同德。 现在看来,刘备虽然用心良苦,但他的愿望还是多少有些落空。 方面,诸葛亮的手太紧,只肯让名,不肯让权。另方面,李严的表现也让 人失望。第一,自视甚高,难以共事。当时的民谚有“难可狎,李鳞甲 的说法,意思是李严的身上有鳞甲,轻易碰不得(乡党以为不可近)。这一点,《太平御览》引《江表传》和《三国志·陈震传》都有记载。第二,朝秦暮楚,挑拨离间。据据《三国志·陈震传》,诸葛亮曾写信给蒋琬和董允,说我原本以为李严只是不好合作,不惹他就是(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没想到他还会有“苏张之事”。所谓“苏张之事”,也就是像苏秦、张仪那样搞“穿梭外交”。这在政权内部就是破坏安定团结了。第三,拥兵自重,分庭抗礼。比如他要当巴州刺史,在诸葛亮看来就是要搞独立王国。他要求开府,在诸葛亮看来就更是对抗中央。 这就让诸葛亮为难。诸葛亮深知,作为丞相,他要做的工作,是现固新人地位,稳定旧人情绪,协调新旧关系,消除新旧界线。这是他对李严一让再让的原因。但是,团结不能是无原则的。李严既然挑衅了“以我为主,后来居上”的原则,那就只能假借理由废了他,哪怕这口实 现在可以得出结论:诸...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马谡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演义有“挥泪斩马谡”,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合称“失空斩”,是久演不衰的折子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这事严重!因为此说如果成立,《三国志》的记载又不能否定,那 么诸葛亮的责任就大了。他居然下达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命令,一方面 命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另一方面又交代杨仪让魏延断后,而 且“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不是存心要让魏延和杨仪打起来 吗?所以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就说魏延的冤案“完全是由诸葛亮 一手策划的”。 按照这个逻辑,诸葛亮不但“策划”了魏延的冤案,还“导致”了杨 仪的悲剧。前面说过,与蒋琬相比,杨仪资格老(年宣先琬)、能力强 (才能逾之)、功劳大(功功勋至大),或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其劳 剧),再加上还有“平叛”之功,怎么着也不该位在蒋琬之下。那么,为 什么蒋琬接替了诸葛亮的职权(但没有当丞相),杨仪却只弄到了一个闲差呢?原来,这都是因为诸葛亮的看法。《三国志·杨仪传》说,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意思(亮平生密指),认为杨仪这个人的性格是不好的,急躁狭隘,不如蒋琬(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结果蒋琬升了上去,杨仪挂了起来,最后自取灭亡。 这真是恐怖!诸葛亮“二桃杀三士”,一箭双雕,既除掉了魏延,又除掉了杨仪,岂非阴险歹毒?于是我们们要问:是这样的嘔?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看看地图就知道,益州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剑阁之守,夔门之险,再加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挡住了别人,也关闭了自己。所以,据有蜀地者,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没问题。冲出门去图天下,难。换句话说,刘备入蜀,就既是进了保险箱,也是进了死胡同。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曹魏非速亡之国,此为不得天时;益州非进取之地,此为不得地利。蜀汉方面能有的优势,也就只剩下“人和”。可惜,就连这个优势,也要打折扣。毫无疑问,诸葛亮执政以后,由于他的以身作则和依法治国,蜀国没有发生刘焉、刘璋父子时代的那种动乱。不过,第一次北伐时李严的势力还在,不服和不满诸葛亮的人还有。直到诸葛亮杀了马谡,废了李严,局势才算基本上平静。但是,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正是这个矛盾,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此其 其二,诸葛亮本人并不具备统领三军夺取天下的条件。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却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关于这一点,原本是有定论的。陈寿说得很清楚,诸葛亮的特点,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千,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优于他的军事才能。军事才能当中,治军又优于用兵。所以,让他治国,绝对一流;让他治军,也没有问题。但要说设奇谋、出奇兵,那就不是他的强项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内必先攘 为无论是转移注意力,还是加强凝聚力,战争都是最好的手段。一个国家,如果处于战争状态,管理和治理起来就顺手得多。要整治或者镇压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蜀汉,是三国当中最先灭亡的,这让许多历史学家感到困惑。第 史家一般认为,和曹魏、孙吴相比,蜀汉要算是治理得最好的,怎么反倒先亡呢?第二,蜀地有“重险之固”(《三国志·邓芝传》载邓芝语),打不了别人,难道还守不住?第三,从曹魏出兵,到刘禅投降,其间只有两个月,蜀汉之亡为什么如此之快?这实在让人大惑不解。 不过困惑归困惑,思考归思考。得出的结论,一般也有四条,即刘禅昏庸,黄皓弄权、陈袛(音支zhi)乱政、谯周误国。这也是有根据的。 通常的说法,是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这是小说家言,十分可疑。曹操得天时吗?早就有人怀疑。刘备得人和吗?我看同样未必。什么是“天时”?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当日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是士族地主阶级必将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那么,曹操代表这个趋势吗?不代表。代表这个趋势的是司马懿。曹操代表这个阶级吗?也不代表。代表这个阶级的是袁绍。既然如此,怎么能说曹操 得天时”? 刘备也未必“得人和”。前期是得的,刘、关、张亲如兄弟,诸葛亮庞统、法正也都真心辅佐。但到后期,就不好说了。“窝里斗”频频发生,李严被废,彭羕被杀,就连养子刘封都被赐死,魏延和杨仪更是往死里打。实际上蜀汉之亡,一个重要原因因就是内讧。东州集团与之貌合神离,益州集团与之离心离德,益州士人甚至盼望曹魏早点来“解放”他们,巴不得蜀汉尽快灭亡,怎么好说是“得人和”? 张昭和周瑜的支持极为重要,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江东人”,又代表着两股政治势力。我们知道,与刘备入蜀后建立的蜀汉政权一样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权,也是由三个派系组成的。不过,在孙权接班时,这三个派系还只是三股政治势力。我们必须把这三股政治势力的来龙去脉讲一下,否则东吴的很多事情就说不清楚。当然,这里也只能简单逆说。欲知其详,请读田余庆先生《孙吴建国的道路》一文。 这就是孙策渡江以后...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孙权沉得住气,也变得了脸。他这一辈子,不知变了多少回脸。他和刘表是世仇,但刘表一去世,他就派鲁肃去吊丧;他和刘备是盟友,关羽攻襄樊,他却在背后捅刀子。他联刘又反刘,降曹又背曹,借荆州又夺荆州,捧曹操又骂曹操。赤壁之战前,曹操来势汹汹,他对抗;赤壁之战后,曹操攻势锐减,他投降。关羽威震华夏,他偷袭;刘备大败夷陵,他求和。他就像古龙小说中的人,总是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从最不可思议的角度出最不可思议的一招,打得曹、刘晕头转向,无可奈何。 看来,孙权确实是天オ的政治家,因为他懂得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政治其实就是关系,而所谓政治关系又无非三种:敌、我、友。谁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马植杰先生的《三国史》讲了四个原因。第一,陆逊是江东士族,而且是其中势力最大的。陆家子弟和姻亲,在吴高官厚禄,地位显赫。第二,陆逊镇守武昌,声望至隆。上至太子孙登,下至吴国权要,都与陆逊交好。这两条,都让孙权畏忌。因此有第三个原因,就是孙权怕接班人驾驱不了陆逊址,必须在自己生前将他干掉。第四,陆逊是孙策的女婿,而孙权是不想让孙策的子女势力太大的。由此可见,陆逊有数不该。第一,他不该是士族;第二,即便是士族,也不该是士族中最大的;第三,既然是士族,就不该到孙权那里做官;第第四,就算做官,也不该还做得最大。有这四条,他就该死,何况还要掺和到立储之争当中去,岂非找死?要知道,那是人家的“家务事”,你掺和什么? 第三,诸葛亮过高地估计了他政治理想的号召力。他不知道(也许真不知道,也许装作不知道),此刻的曹魏已非当年的曹魏,“兴复汉“也早就成为过时的口号。因为对于土族地主阶级来说,实行了“九品官人法”的曹魏比东汉还好,他们为什么还要“兴复汉室”?反倒是坚持汉代制度的蜀汉,完全没有了吸引力。因此,益州土族不会真正支持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建国方略。他们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等待曹魏来“解放”他们,以便实现他们的理想。我们知道,那就是“蜀人治蜀”加“九品官人”。 现在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结了。魏、蜀、吴,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因此,他们与士族阶级都有矛盾,有冲突,有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正因为坚持,所以蜀汉先亡。正因为放弃,所以曹魏也亡。正因为妥协,所以孙吴尚能苟延残喘,却也不得不亡。因为只有晋,才是完全彻底的土族地主阶级政权。 结束语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士族取代贵族 二门阀遇到军阀 三南方对抗北方 四逐鹿未必得鹿 五解铃还须系铃 六后浪变成前浪 荀彧、鲁肃、诸葛亮(以出山先后为序),可能是...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蜀汉终于被曹魏所灭,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遗憾。这不仅因为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汉其实是治理得最好的;还因为此时的曹魏,早已不是曹操理想中的国家,诸葛亮的蜀汉反倒在某种意义上执行了曹操的路线。然而,执行了曹操路线的蜀汉,却被抛弃了曹操路线的曹魏所灭,此天意耶,抑人谋耶?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诸葛亮则不同,他是既有理想又有蓝图。我们看诸葛亮的治蜀,是那样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可见心中有数。也就是说,他有着明确的建国方略和执政理念。我们甚至还可以说,他其实是要在总结两汉政治得失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国家制度。这个新的制度,从诸葛亮的实践看,我认为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虚君实相,依法治国。后者是曹操也做的,但诸葛亮做得更好。曹操的法治仍不免人治色彩,诸葛亮就更纯粹,也更公平。曹操的政府仍不免贪腐,诸葛亮那边就廉洁得多。这其实也是“条件和局势”所使然。曹操被士族和名士包围,对他们又有所借重,不能不多少作些让步。实际上正如田余庆先生《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一文所言,魏蜀两国有许多事情不可同日而语。曹魏在中原,在中央,士族云集,是大局面;蜀汉在益州,在地方,名士不多,是小局面。所以同样一件事,在曹魏会引起轩然大波,在蜀汉就只有些微波澜。比如如诸葛亮杀彭羕,就远没有曹操杀孔融的影响大,甚至鲜为人知。这里没有替曹操辩护的意思,只是想说明凡事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已。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曹操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我认为就在于他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这个新秩序从阶级关系讲,是庶族的;从意识形态讲,是法家的。因此,它和曹操这个人一样,也是要打折扣的。因为历史证明,最活合帝国的统治阶级,就是庶族地主;最适合帝国的意识形态,却不是法家思想。隋唐以后的政治路线,既不是袁绍的“土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但这只能在经过了魏晋南北朝369年试错之后才能实现,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士族政权也有历史的必然。曹操既超前又失误,岂能不败? (查看原文)
    宋小白 1赞 2018-02-25 00:36:26
    —— 引自第1页
  • (蜀汉)三股势力:一股势刘备的亲信,我们称之为荆州集团;一股是刘璋的旧部,我们称之为东州集团;还有一股是本土士族,我们称之为益州集团。益州集团是老早就在益州的,刘璋的东州集团是后面来的,刘备的荆州集团是更后面来的。 (查看原文)
    非想 2012-03-19 21:40:17
    —— 引自章节:第三十八集 难容水火
  • 蜀国之忧,忧于内部三股势力,诸葛亮之忧,忧于萧墙。 (查看原文)
    非想 2012-03-19 21:40:17
    —— 引自章节:第三十八集 难容水火
  •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千,优于将略”,这是陈寿对诸葛亮能力的非常准确的评价。 (司马懿)“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查看原文)
    非想 2012-03-20 16:07:06
    —— 引自章节:第四十一集 以攻为守
  •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很多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把政治问题解释为道德问题是一种很肤浅的历史观。 事实上蜀汉灭亡以后,司马昭马上下命令,把蜀汉政权当中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官员全部调往中央,到中央政府去做官,把这个蛋糕让给了益州土著,实行蜀人治蜀。这就是他们盼望的。 当时蜀汉人民共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十万零两千军队、四万官吏,这个数字意昧着什么呢?意昧看蜀汉的人民,九个人要养活一个士兵,说的这九个人是男女老少都在内的啊,包括小孩子,七户要供养一个官吏。负担太重了,根本就不堪重负。 (查看原文)
    非想 2012-03-20 16:08:46
    —— 引自章节:第四十二集 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