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注疏的书评 (18)

層云 2020-01-10 17:32:54

二元论的高手,先验唯心论的立场

首先,《传习录》和《传习录注疏》是两样事。可惜的是《传习录注疏》的序文有两篇,都没有点到这个,所以文史基础差的读者会绕开这个好书!《传习录》是王阳明先生和弟子编的言行录与书信录,是宣传和展示其学术思想的。而《传习录注疏》是邓艾民先生所作注疏。 第二,要读王阳...  (展开)
onlinecat 2013-04-18 14:34:00

陈来 序一

  艾民先生的书终于要出版了。   现在海内外的朋友多知道我和冯友兰先生、张岱年先生的关系,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和邓艾民先生的关系。   艾民先生是我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1979年夏,研究生一年级结束,当时作教研室主任的张先生(岱年),要我们“中国哲学史”专业的十个...  (展开)
揭存 2022-08-09 23:40:24

編校錯誤若干

1.第3條:“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此處“不成”猶“難不成”,當屬下,三句皆為反問。當改為:“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  (展开)
SSO 2016-08-27 13:53:10

走进原著,莫拾牙慧

欲了解王阳明心学而非人云亦云,必读《传习录》。《传习录》在中国古籍中属于哲理思辨色彩较重的书籍,虽然大名在外,但是非真有需求者而不能读。 这个版本有几个特点需要注意: 1.此版本为繁体字,对文字方面有一定要求。但是这个要求应该不算太高,查一查字典当能解决。对于...  (展开)
第三轮读书郎 2013-04-24 08:45:15

这是简体横排版,还是繁体竖排版?

早就想看这本书了。 请教一下读过这本书的朋友。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传习录注疏》 这是简体横排版,还是繁体竖排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传习录》研究有两部重要著作,因各种原因,今天仍未有超过他们的著作问世,一部是陈荣捷的《传习录详注集评》,另一部就...  (展开)
onlinecat 2013-04-18 14:35:24

左启华 后记

  《传习録注疏》是邓艾民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项遗着。本书也与作者的经历一样,历经磨难,长期埋没于废纸堆中。艾民逝世以后,北京大学陈来博士将书稿推荐给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杨祖汉教授,并由法严出版社整理出版,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  (展开)
φαρμακον 2022-07-30 01:43:39

在学问与行动之间:从“录”到“知行合一”

【何谓之“录”】哲学经典中不乏有名为“录”者,如宋儒之《近思录》与奥勒留之《沉思录》,然而所谓“录”为文体,未有过多关注。其实《近思录》与《沉思录》虽都名为“录”,论述却截然不同。《近思录》是在大主题下截取对话论段整理而成,《沉思录》则是个人心灵体验之表达...  (展开)
静嘉张 2018-05-23 19:27:02

阳明论为学——读《传习录注疏》札记

《论语》以“学而”为第一章,开篇孔子就循循善诱地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荀子》更是专辟一章“劝学”来讨论为学问题,可见“为学”在儒家的学说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虽然他们...  (展开)
个山 2024-06-29 11:21:37

王阳明的蒙学理念

一、明代蒙学的“弱视” 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王阳明批判了明代蒙学的诸多问题,并希望通过复“古之教”来促成一种新的蒙学。这固然是王阳明“事上磨练”功夫的体现,但更重要的是,从他对儿童教育的见解中,我们可以发现心学的另一解释维度。由此,王阳明的蒙学理...  (展开)
陳莫 2023-02-05 11:35:54

“四句教"&工夫论

王阳明在晚年时用四句话来表述了自己的思想精华即——“四句教”。“四句教”是阳明思想史的一大议题,有学者考据其真实出处 [1] ;也有学者想弄清楚其首句“无善无恶”与“至善”之间的关系;更有学者认为阳明有本体工夫的观念系统。无论如何,“四句教”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展开)
jigedon 2022-08-12 16:08:48

传习录注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王阳明信奉儒家,对儒家思想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的人提供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告诉了一个人世界是什么,他该怎样活,儒家思想是一种哲学思想。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它以实现社会秩序为核心。王阳明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发扬,同时也受到...  (展开)
Captain路飞 2022-06-11 21:44:37

从无善无恶到有知有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2年似乎一直在闭合2012年开始的一些轮回,比如Kindle的退出、NRC的暂停、欠下的考试,还有这本在书架上放了有10年之久的《传习录注疏》 知道这本书自然是从知道王阳明开始,相信大部分的人和我一样也是通过那套风靡一时的《明朝那些事儿》中认识了这位明朝一哥的。能配得上...  (展开)
北野武 2022-05-03 16:30:17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读完本书后,今天又找出陈来写的《有无之境》,就几个关键问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再看看不同流派和史学的看法。 阳明心学,确实有非常高的历史地位,特别是明朝至今,基本可以说最后一个圣人,距今最近的一个圣人,后续有很多学习王阳明的,比如胡宗宪、曾国藩、蒋介...  (展开)
静嘉张 2018-05-23 19:25:30

读《传习录注疏》札记(二)

阳明一生于事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明史》评价他“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然“誉满天下,谤亦随之”,阳明也遭受到了常人难以预料、难以忍受的诽谤诬陷。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阳明正是“人要在此等时磨炼”,“即知即行”,最终“因明至诚,以进于圣人...  (展开)
静嘉张 2018-05-23 19:24:05

读《传习录注疏》札记(一)

《传习录注疏》是上海古籍出版的邓艾民注解本,早期曾以油印本作为北大哲学系研究生的教材,陈来认为此书“可以说代表了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王阳明研究的水平”。从全书的特色来看,邓先生将《王文成公全书》以及其他与本书相关的材料分别注解在相关段落下,以王解王,从而交相呼...  (展开)
静嘉张 2018-05-01 00:04:43

阳明论为学——读《传习录注疏》札记(三)

《论语》以“学而”为第一章,开篇孔子就循循善诱地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荀子》更是专辟一章“劝学”来讨论为学问题,可见“为学”在儒家的学说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虽然他们...  (展开)
静嘉张 2018-04-30 23:59:05

读《传习录注疏》札记(二)

阳明一生于事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明史》评价他“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然“誉满天下,谤亦随之”,阳明也遭受到了常人难以预料、难以忍受的诽谤诬陷。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阳明正是“人要在此等时磨炼”,“即知即行”,最终“因明至诚,以进于圣人...  (展开)
静嘉张 2018-04-30 23:57:20

读《传习录注疏》札记(一)

《传习录注疏》是上海古籍出版的邓艾民注解本,早期曾以油印本作为北大哲学系研究生的教材,陈来认为此书“可以说代表了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王阳明研究的水平”。从全书的特色来看,邓先生将《王文成公全书》以及其他与本书相关的材料分别注解在相关段落下,以王解王,从而交相呼...  (展开)

订阅传习录注疏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