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出品方: 磨铁图书
原作名: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译者: 丁晓辉
出版年: 2013-1-1
页数: 224
定价: 2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3411217
内容简介 · · · · · ·
2010年春,哈佛大学邀请克里斯坦森为毕业班的学生做演讲,请他向全体学生阐述如何把他的管理学创见运用于生活中。当时,他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因此,在演讲中,他的很多观点都来自面对死亡时对“生命的价值”的感悟。他的演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深深感动了现场的学生,也在新闻媒体和出版商中引起广泛讨论。
由此,这本脱胎于哈佛演讲的书诞生了。这是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励志书籍,不过它并不普通,它不是那种道听途说的常识的汇编,而是作者把多年企业管理实践和研究中用到的缜密分析运用于对个人成功和幸福的研究,总结出了可以解释我们的选择与个人成功和幸福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
除了幸福,我们似乎拥有一切。可是幸福在哪里?这已是当下中国从个人到社会的大问题。这本书不提供答案,但却提供了寻找答案的方法。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哈佛管理思想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书中提到的理...
2010年春,哈佛大学邀请克里斯坦森为毕业班的学生做演讲,请他向全体学生阐述如何把他的管理学创见运用于生活中。当时,他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因此,在演讲中,他的很多观点都来自面对死亡时对“生命的价值”的感悟。他的演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深深感动了现场的学生,也在新闻媒体和出版商中引起广泛讨论。
由此,这本脱胎于哈佛演讲的书诞生了。这是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励志书籍,不过它并不普通,它不是那种道听途说的常识的汇编,而是作者把多年企业管理实践和研究中用到的缜密分析运用于对个人成功和幸福的研究,总结出了可以解释我们的选择与个人成功和幸福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
除了幸福,我们似乎拥有一切。可是幸福在哪里?这已是当下中国从个人到社会的大问题。这本书不提供答案,但却提供了寻找答案的方法。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哈佛管理思想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书中提到的理论,对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培育人才、产品定位、公司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此书给你有高度又很实际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每一个企业人通往成功的非常有力的支持!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怎样提高自己的觉察力找到内在的原景、激情和动力因素并在行动中成就结果,相信书中的经验和理论会帮助你,让你的人生更幸福、更精彩。
——环球天下教育集团原董事长、助成教育基金创办人 张晓东
作者提到的资源、应用和价值取向的人生成功金三角对大家应颇有帮助。资源重要,如何活用资源更重要,而基于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去活用资源尤为重要,这对我们当前片面强调资源颇有意义。
——中国中科智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张锴雍
正确的思维方法往往比答案本身更重要,书中的理论来自于哈佛商学院多年的研究和验证,堪称经典,鼎力推荐!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孙小红
如果你推荐这本书给家人和朋友,即使他们不从商,也会大大感谢你。
——《哈佛商业评论》
这本书要比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更好读。作者一方面不断挑战我们的思考,另一方面又为我们指点迷津。本书可谓当彼得•德鲁克遇上米奇•艾尔邦,神奇地将励志书和企管经营书合为一体。
——《商业周刊》
这不只是一本励志书。作者不是像灌输知识那样,告诉读者要如何改善自己的人生,而是提供宝贵的思考方法,让你自行设定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金融时报》
2012年最令人期待的书,第1名!
——美国CNBC新闻台
本书是21世纪生命哲学力作。
──《福布斯》
本书可谓职业人的心灵鸡汤,对刚开始踏上生涯的年轻人特别有帮助。然而,如果你要想过有意义的人生,也能从这本书得到不少启发。
──《出版人周刊》
本书比商学院的教科书更重要。
——《赫芬顿邮报》
作者简介 · · · · · ·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
哈佛商学院教授,五度荣获“麦肯锡最佳论文奖”,荣获2011年《哈佛商业评论》Thinkers50 “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1名。曾任波士顿顾问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 up,BCG)顾问,创建陶瓷系统工程公司(CPS)、创见研究所(Innosight)等四家企业和机构,著有《创新者的困境》等七本畅销书。
詹姆斯‧奥沃斯(James Allworth)
毕业于澳洲大学及哈佛大学商学院,并取得贝克学者(Baker Scholar)之衔。曾任职于博斯顾问公司(Booz & Company)及苹果公司。
凯伦‧迪伦(Karen Dillon)
毕业于康乃尔大学、西北大学新闻所,曾任《哈佛商业评论》编辑。2011年时被社会企业Ashoka评选为“全球最具影...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
哈佛商学院教授,五度荣获“麦肯锡最佳论文奖”,荣获2011年《哈佛商业评论》Thinkers50 “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1名。曾任波士顿顾问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 up,BCG)顾问,创建陶瓷系统工程公司(CPS)、创见研究所(Innosight)等四家企业和机构,著有《创新者的困境》等七本畅销书。
詹姆斯‧奥沃斯(James Allworth)
毕业于澳洲大学及哈佛大学商学院,并取得贝克学者(Baker Scholar)之衔。曾任职于博斯顾问公司(Booz & Company)及苹果公司。
凯伦‧迪伦(Karen Dillon)
毕业于康乃尔大学、西北大学新闻所,曾任《哈佛商业评论》编辑。2011年时被社会企业Ashoka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及启发性”的女性
目录 · · · · · ·
作者序
序 章 能飞是因为有羽毛吗
PART1 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
第一章 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第二章 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第三章 你的战略与你所说的一致吗
PART2 你如何确定你与亲朋好友的关系是你幸福的源泉
第四章 时光在流逝,而你丢失了什么
第五章 奶昔被雇来做什么
第六章 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吗
第七章 经验学校
第八章 家庭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家庭文化
PART3 如何确定你能正直一生,远离犯罪
第九章 仅此一次的错误
结束语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致 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于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解决方法。 好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归类和解释,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作出预测。……理论如此有价值的原因:它能解释将要发生什么,甚至在你亲身经历之前就能告诉你将要发生的情况。 如果我们不能超越眼前,放眼未来,就只能依靠机遇,依靠眼前的生活来引导我们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你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超过生活中任何事情所花的时间,这种妥协会慢慢侵蚀你的心灵。因此,你不要任由自己向命运低头。 「重点」是你做决策时的核心标准,即职业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问题是我们在工作中考虑最多的事情,通常与真正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情不一致。更为糟糕的是,往往直到为时已晚,我们才注意到这种不一致。 「重点」「根据机遇权衡计划」「分配资源」三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行动的战略,这个过程是连续的。战略形成后,我们依旧会继续认识新事物,遇到新问题,面临新机遇。信息会不断反馈,整个周期不断循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5 条 )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袁建平 微信公众号:成长研习社 1、初次了解克里斯坦森 第一次知道克里斯坦森,是在2014年11月。 我到南山听了一个创业者的讲座,由草根天使投资人钱致远演讲,讲了足足一天,从早上到晚上。 那场讲座,全新的概念频繁出现,互联网公司商战例子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我深深感... (展开)
书评《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by Clayton Christensen, James Allworth & Karen Dillon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主观推荐度:⭐️⭐️⭐️⭐️⭐️ ❓为什么读这本书 前一段时间作者Clayton Christensen先生与世长辞,当时很多朋友发朋友圈以示悼念。我之前只是听说过作者关于创新话题的几本大作,还没有机会拜读。后来发现作者还写了这本与生活相关的书,就先以这本... (展开)-
美禾木月 (越努力越幸运)
大学毕业时找工作,寝室里同学都羡慕L,因为她父母帮她找到很好的工作-国企。 这可以说的上是铁饭碗。 一寝室的人每天忙忙碌碌,风风扑扑,而她则悠闲地看着韩剧。 那时,有姐妹说,我父母怎么就没这关系啊。 是啊,我也在想了下。 可是,当你没有父母帮你做这些时,你学会了如何长大,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 当别人碰着铁饭碗吃饭时,你要自己先去找一个碗,甚至是找不到碗。 2个月后,大家各自找到了自己找到的工作。 相继毕业... (17回应)2013-01-09 11:36:42 35人喜欢
大学毕业时找工作,寝室里同学都羡慕L,因为她父母帮她找到很好的工作-国企。 这可以说的上是铁饭碗。 一寝室的人每天忙忙碌碌,风风扑扑,而她则悠闲地看着韩剧。 那时,有姐妹说,我父母怎么就没这关系啊。 是啊,我也在想了下。 可是,当你没有父母帮你做这些时,你学会了如何长大,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 当别人碰着铁饭碗吃饭时,你要自己先去找一个碗,甚至是找不到碗。 2个月后,大家各自找到了自己找到的工作。 相继毕业。 2年后,L说工作无聊。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 其他姐妹说工作还不错,有挑战。可以随意换工作,也可以随意辞掉工作,甚至可以自己开个小淘宝店。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书里 124页,克里斯坦森讲到,他父母没有为他做任何事情,他感谢父母。 因为正因为父母没有帮他做,他才独立,他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才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具体内容大家可以看书。 我被深深感动。 这点对现在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太有用,可惜又有多少父母能看到呢? 也许有的80后、90后、00后认为,这些是应该的,父母应该做的,那么,就好好享受这些应该吧。 等到你30岁、40岁时,父母年老,你需要独立时, 你又能依靠谁呢? 靠自己的打拼吗? 有人说父母留足了钱,够一辈子花, 那好,祝福你,但前提是,你要生活在一个人民币不贬值的时代。想当年刚改革开放,那会一元钱能买一篮子鸡蛋,现在一元钱买不到的。 也许,你还是屌丝,恭喜你,你有独立拼杀的精神。 在残酷的时代,你自力更生,不过要记住,当你有了孩子时,让孩子也要具备这种精神。
17回应 2013-01-09 11:36:42 -
怪大書 (迷迷糊糊迷迷糊糊迷迷糊糊)
首先 推薦他的演講 [http://t.cn/zYaYYBp] 可以翻牆去youtube看 其次 「先想好你要成為怎樣的人」這樣的話在各種文青口中已經聽了幾百次 不再重複總結了 △ 然後 看了部份文章和演講之後 感覺對我而言最新、最有意義的兩個想法是: 1. 「其實100%地去堅守你的原則,要比98%地去堅持要來得容易。」 (別挑刺,只是比較100%和98%而已,顯然堅持100%比堅持2%還是難很多……) 2. 事業很快就會給你回報,但是家庭不會。那你應該分...2013-02-17 19:46:14 19人喜欢
首先 推薦他的演講 http://t.cn/zYaYYBp 可以翻牆去youtube看 其次 「先想好你要成為怎樣的人」這樣的話在各種文青口中已經聽了幾百次 不再重複總結了 △ 然後 看了部份文章和演講之後 感覺對我而言最新、最有意義的兩個想法是: 1. 「其實100%地去堅守你的原則,要比98%地去堅持要來得容易。」 (別挑刺,只是比較100%和98%而已,顯然堅持100%比堅持2%還是難很多……) 2. 事業很快就會給你回報,但是家庭不會。那你應該分別對二者付出多少經營呢?是付出在更快有回報的事情上,還是付出在更重要事情上,會有回報? △ 而對於以下兩個想法,我是一直都很認同的: 1. 「 一個人的資源包括他的時間、精力和天賦。而如何支配他的個人資源,將最終影響他生活策略的形成。」 2. 試想一下,按照你現有的生活方式繼續下去,最終可以過上夢想中的人生嗎?如果不能,那要改變哪些策略和行動?想清楚這個問題,比做白日夢一樣的計劃更實際。 最後 管理學 以及管理學的邏輯和理論在人生哲學上的運用 好有趣 哈哈
回应 2013-02-17 19:46:14 -
我有一个朋友叫斯科特,他有三个不到5岁的孩子。有一天,斯科特下班后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现象很异常;早餐盘还在桌上,晚餐还没开始做。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妻子芭芭拉这一天过得很艰难,需要他的帮忙。他一句抱怨都没有,卷起袖子,清理干净早餐盘接着开始做晚饭。做饭途中,芭芭拉不见了。但是斯科特继续给孩子们做饭。他刚刚给孩子们喂完饭,突然想到“芭芭拉去哪儿了?” 斯科特虽然很累了,但是对自己的表现感觉良好,他... (7回应)
2013-01-29 16:08:47 12人喜欢
我有一个朋友叫斯科特,他有三个不到5岁的孩子。有一天,斯科特下班后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现象很异常;早餐盘还在桌上,晚餐还没开始做。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妻子芭芭拉这一天过得很艰难,需要他的帮忙。他一句抱怨都没有,卷起袖子,清理干净早餐盘接着开始做晚饭。做饭途中,芭芭拉不见了。但是斯科特继续给孩子们做饭。他刚刚给孩子们喂完饭,突然想到“芭芭拉去哪儿了?” 斯科特虽然很累了,但是对自己的表现感觉良好,他朝楼上走去,想弄清楚芭芭拉在哪里。他发现她一个人在卧室。原本期望芭芭拉会谢谢他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家还做了这么多事,但是,芭芭拉表现得很不安。 他震惊了。他刚刚做的一切可都是为了她!他做错什么了吗? “我今天这么难过,你怎么还这样忽略我?”芭芭拉委屈地说。 “你认为我忽略了你?”斯科特说:“我把早餐盘子收拾了,清洗了厨房,做好了晚饭,还给孩子们喂了饭。你怎么会认为我忽略了你呢?” 事实上,他做的并不是妻子需要完成的工作,尽管他试着无私奉献他认为芭芭拉需要的东西,但芭芭拉解释说,不是家务事让她难过,而是因为孩子小,要时刻照顾他们,而她一整天都没能和一个大人说句话,她在这种时候最需要的是和在乎她的人有真正的交流。但是斯科特所做的一切,只会令她感到内疚,让她对自己的挫折感到生气。 我们可以为配偶做一切事情,但是,在我们寻找幸福的夫妻关系时,如果没有关注到对方最需要我们做的工作是什么,只能收获挫折感和困惑。
7回应 2013-01-29 16:08:47 -
𝙰zeril (明朝即長路 惜取此時心)
Az.: 「对于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解决方法。」科学理论让我们能面对变化时有所依凭 超越眼前 放眼未来 不单是依靠当下的生活 未满的经验或机遇来引导我们。让行动与目标合辙如一 诚实而用心地去度过每一天。这无疑是需要长足的努力的事 但也足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沛充实 充满意义。我们的选择与行动将我们塑造成自己的模样。 - Created 160512 ### 序言 对于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解决... (1回应)2019-03-25 18:04:20 10人喜欢
Az.: 「对于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解决方法。」科学理论让我们能面对变化时有所依凭 超越眼前 放眼未来 不单是依靠当下的生活 未满的经验或机遇来引导我们。让行动与目标合辙如一 诚实而用心地去度过每一天。这无疑是需要长足的努力的事 但也足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沛充实 充满意义。我们的选择与行动将我们塑造成自己的模样。
- Created 160512
### 序言
对于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解决方法。 好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归类和解释,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作出预测。……理论如此有价值的原因:它能解释将要发生什么,甚至在你亲身经历之前就能告诉你将要发生的情况。 如果我们不能超越眼前,放眼未来,就只能依靠机遇,依靠眼前的生活来引导我们了。 引自 全书 ## 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
你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超过生活中任何事情所花的时间,这种妥协会慢慢侵蚀你的心灵。因此,你不要任由自己向命运低头。 「重点」是你做决策时的核心标准,即职业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问题是我们在工作中考虑最多的事情,通常与真正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情不一致。更为糟糕的是,往往直到为时已晚,我们才注意到这种不一致。 「重点」「根据机遇权衡计划」「分配资源」三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行动的战略,这个过程是连续的。战略形成后,我们依旧会继续认识新事物,遇到新问题,面临新机遇。信息会不断反馈,整个周期不断循环。 引自 全书 ### Chapter I 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要探索一个理论是否可信,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异常现象,即找出用这个远离无法解释的现象。 物质激励不是工作的真正「动因」,人们做某件事情真正的动因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这样,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动因都会持续。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对(工作)满意还是不满意是两个分开的/独立的衡量标准。(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 与工作不满对立的并非就是工作满意,只是没有不满,工作满意和没有不满是两码事。 真正让我们非常满意并爱上工作的因素是什么?那就是「动力因素」。它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 如果动力因素起作用了,你将会爱上自己的工作,即使赚不到大把的钱,你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时,改善基础因素,如钱/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幸福产生的原因。 问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不是总问自己过去问过的问题。 引自 全书 ### Chapter II 周密的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周密战略与应急战略:前者是预期机遇,可以看见并选择去追求的机遇,第二种是出现意外状况,经过无数试验,才决定追求偶然机遇,解决意外问题。 没有一个方法一经提出就更好或更糟,而是要根据当前走到哪个阶段来确定。明白:懂得战略是由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因素构成,环境会告诉自己那种方法更好——才能让自己更好地从不断向自己呈现的各种机会中作出选择。 战略是否有成效的检验:「发现-驱动计划」,「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 几乎所有项目的失败,都是因为在一个或多个关键地方的假设出了错,并且还在这个错误的基础上作出预测和决定,而公司没有意识到,知道这些想法或计划实施很久了之后才知道。 验证某企划方案是否有用:重新排列规划新项目涉及的典型步骤。对新提出的项目方案,首先应该做经济预测,但不要假设都是准确的,要承认这个环节的数据只是个大致数目。然后,要求提案小组列出一张清单,列出他们当初做预测时所根据的假设,并询问「如要达到企划案上写的目标,必须证明哪些假设为真?」并依照重要性和不确定性列出哪些假设:最上方的应当为最重要但最难确定的,最下方的则是最不重要但大抵可确信的。只有了解了所有潜在假设的相对重要性,尤其是最关键假设的有效与否,才能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在每次考虑更换职业时,要想:需要被验证的最重要的假设条件是什么,要怎样才能对这些假设是否有效进行不昂贵的、快速的测试,从而确保你前面走的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不至于要走了很远之后才意识到作出的选择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 当你在为事业考虑时,应让生活范围大大拓宽,应该依靠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准备好为各种机会做试验,从而为找到指点做好准备,然后继续调整战略,知道找到既能满足基本因素,又能给自己动力的事业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对自己诚实。 引自 全书 ### Chapter III 你的战略与你所说的一致吗
在战略制订的过程中,资源配置是最关键的。资源配置过程决定了要资助、实施那个方案,是周密方案还是应急方案,哪个方案不应分配资源等等问题。 安迪・格鲁夫:「要了解一个公司的战略,就要考虑他们真正实施的是什么,而不是看他们说要实施什么。换句话说,要了解一个公司的战略,看他们做什么比听他们说什么更重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面对的危险是会在无意中把资源放在能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活动上,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他们的事业当中。当那些活动往往与他们的目标没有关系,这些人往往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很少有人着手把资源放在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上,他们作出的决定通常看似很有策略——他们认为只有小决定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不断用这种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尽管很少会意识到这点,但他们实施的战略总是与自己想要实施的不一样。 任何一个战略——无论是企业战略还是个人生活战略——都是从数百次日常决定中产生的。它是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是关于如何分配人、财、物的决定。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你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生活,谈论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和战略,但是如果你投入的资源和你的战略方向不一致,这些谈论都毫无意义。如果最终不能有效实施,你的战略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引自 全书 ## 如何确定与亲朋好友的关系是你幸福的源泉
生活中除了事业还有很多东西。你工作时的状态和花在上面的时间将会影响工作之外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的状态。投资时间、精力来教育孩子,或是加深与配偶的爱,往往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回报,这或许使得我们过多投资在事业上,而减少了家庭的投资——这会让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缺乏蓬勃发展的资源。 引自 全书 ### Chapter IV 时光在流逝,而你丢失了什么
阿玛尔·毕海德:好钱、坏钱理论。在事业刚起步的阶段,你或许还无法预测公司策略是否能成功。你必须耐心等候公司成长,同时将目光放在获利上。如此,就可以用最少的资金找到一个可行策略,不至于花了很多钱才知道走错了路。在这种情况下的钱就是「好钱」。如果资金投入之后,继续看到成长而非获利,则是「坏钱」。 如果一家企业确定策略不可行,则应即使调整方向,一方面急于看到企业成长,另一方面则耐心等待获利。一旦找到行得通的而且可获利的方法,就应该立即实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用这样的模式扩张。 如果一个企业一直忽略投资新业务,直到自己需要新的收入来源和利润源泉才注意到,那就为时太晚了。 孩子听人说话最重要的时候就是刚出生的第一年。孩子出生后 30 个月内听到的单词量,与他们长大后的词汇表达、阅读理解、考试等方面的表现有着很大关联。 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的说话,用完全成人、复杂的语言,将孩子当作成人之间谈话的参与者一样,对于孩子的认知发展会产生巨大作用。(托德·莱斯利&贝蒂·哈特的研究) * 语言舞蹈:一边闲聊,一边评论孩子正在做的事,也评论大人正在做或计划要做的事,「你觉得今天会下雨吗?」「还记得我不小心把你的奶瓶放烤箱里了么?」或以提问的方式去聊天「要是...又怎样?」「还记得...吗?」「要是...岂不是更好?」,让孩子深入思考身边发生的事情。 与家人、朋友的关系需要自己不断去关注。在此期间会有两种力量对这种关系不利: * 首先,你会习惯性地忍不住将资源投资到其它地方——投资到能给你带来更快回报的地方; * 其次,你的家人、朋友很少有人会用最大声音叫你去关注他们——他们爱你,也像支持你的事业。 好钱坏钱理论解释了这个现象:要建立和谐美满的关系就得从一开始做。如果你不去培养、发展这些关系,他们就不会在那儿了——不会在你经历困境和挑战时来支持你,也不会变成你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源泉。 引自 全书 ### Chapter V 奶昔被雇来做什么
市场销售和产品研发的方法:「需要完成的工作」 我们之所以要购买产品和服务,是因为我们其实需要购买产品来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当任务定期出现,需要我们去完成。浴室我们就会找到一些方法帮助自己来完成。如果某个公司开发了一种产品或服务刚好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我们就会去购买,或是「雇佣」这个产品来帮助我们完成。这种导致我们购买某种产品的机制就是「我需要完成一项任务,这个产品能帮助我打到这个目的。」 每个成功的产品或服务,不论明确还是暗含的,都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而设的。设法解决消费者面对的某个问题,帮他们完成这项工作是一种购买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机制在起作用,因此要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 去上学并不是孩子想要完成的事。孩子们需要做的基本工作只有两项:获得成就感、每一天都有朋友相伴。 一个人终生都被雇佣去做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别人的配偶。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维持幸福生活是非常关键的。 彼此的关系需要领悟,需要直觉与共鸣。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她的角度为她着想,重要的是,你的爱人正试图去做的工作通常与你认为她应该想做的事不同。不仅仅是猜想,也要理解。 通向幸福婚姻的道路是找到你想让她幸福的那个人,她的幸福值得你付出。 「作出牺牲能使承诺的关系更牢固。」 希望自己爱的人幸福,这是自然的事。但往往难就难在我们不知道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要了解对自己最在乎的人而言什么东西最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从「需要完成的工作」的角度去考虑,它能使你发展出真正的同情心。问自己「我的伴侣最需要我做的是什么?」这会给你提供从正确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当你从这种角度处理人际关系时,答案会更清晰,比只是推测怎么做才对要清晰得多。 引自 全书 ### Chapter VI 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吗
要清楚自己的能力,需要知道什么是能力,哪个对自己的未来而言更关键,知道哪个应该保留,哪个不那么重要。 资源、应用流程和组织行为优先顺序是决定一家企业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的三大能力。 * 资源常常是人或物,能被聘用或解雇,购买或销售,可被消耗或构建。大多数资源是可见的,往往也是可测量的。 * 应用流程,是将资源转化为具有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员工进行互动、协调、交流以及做决定的方式(生产、调查、预算、分配、发展等) * 组织行为优先顺序,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决策依据。如何做决策,以及为投资什么与不投资什么提供清晰指导。 * 对于一个人来说,「资源」就是他所利用的东西,「应用流程」是他做事的方式,「价值取向」是他做某件事的动机。 找出自己在未来去的成功所需的能力,将这些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就是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 罗列自己的能力清单 「资源、应用流程和行为价值取向」模型能帮助我们评估需要做什么去培养孩子的某些能力 父母的美好意图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机会负担重要的责任,也很少有机会能为自己活他人解决复杂的问题。 当父母越来越多的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外包出去,就会越来越多地失去为孩子培养价值观的机会。 你也许可以回忆自己童年有过这样的时候:你从父母那里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交给你这些东西。当时你的父母可能并不是有意识要教你做正确的选择,而是因为他们正好跟你在一块,他们的价值选择自然而然成为了你所学到的价值选择。而这意味着,当孩子们准备好学习是,首先我们要在他们身边,其次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去影响他们,让孩子们发现我们想糖他们学习的东西。 孩子在自己准备学习时才能学到东西,而不是我们准备好教导他们的时候。如果当他们遇到生活中的挑战时你没在他们身边,那么你就失去了塑造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机会。 引自 全书 ### Chapter VII 经验学校
当「正确特质」的筛选不能预测未来的成功,那么什么能预测呢? 摩根·麦考尔:什么是「正确特质」,那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具有出众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在高风险情况下如何应对挫折或强压的经验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寻找有「正确特质」的人就是看他们是否拥有翅膀和羽毛。 「经验学校」理论。管理能力是在生活中培养和塑造的。 在经验学校里,正确的课程将帮助我们在所有情况下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诺兰·阿奇博尔德:「我不会根据工作所提供的报酬和声望来做决定,相反,我会考虑某项工作能否为我带来我所需要的经验。」 在真正需要完成一项工作之前培养人的实际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 每个人都知道该如何庆祝成功,但你还应该在孩子们为力所不能及的目标而努力时庆祝失败。 勇敢的父母应该给孩子更艰难但更有价值的课程,让他们看到忽略重要工作的后果:他们需要做到很晚来完成作业,或他们会看到没有完成的作业会导致什么。并懂得学会去避免。 引自 全书 ### Chapter VIII 家庭文化
对于家庭来说,除了制定家庭准则以外,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东西,而且要在孩子们需要独自面对选择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我们首先得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以便他们在面临选择时懂得如何去评估不同选择,从而选择正确的行为,而最好的培养孩子们价值取向的工具就是我们所营造的家庭文化。 埃德加·沙因:「文化,是人们朝着一个共同目标一起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一直以来被大家沿用并一直行之有效,以至于人们根本不会想到要以另一种方式去行事。特定文化一经形成,人们就自动去做要取得成功需要做的事。」 当问题出现时,要做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本身,还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什么是重要的,用关于能力的观点来说,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对公司价值取向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去践行。 文化是基于处理问题的过程或做选择时的价值取向被一个组织不断重复使用,且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组织的文化是否健康,需要看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当公司员工需要选择如何去做一件事,他们的选择是不是公司文化所要求的?收到的效果是否也符合公司文化的要求? 如何你希望为家庭营造崇尚善良的家庭文化,那么当你的孩子第一次遇到需要选择是否已善良的方式解决问题时,就应该引导他们选择这一方式,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每个家庭到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庭文化,关键是自己需要明确哪些因素对自己是重要的,然后塑造相应的文化来巩固这些因素。 一种文化的形成,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关键在于你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去影响它。也并非是做好决定,有一定的行动然后就能一蹴而就的。你需要确定当你要求孩子做什么,或告诉你的配偶你要做什么时,你能去执行并坚持到底。大多数人都努力使自己言行一致,但日复一日的生活压力之下,保持言行一致也许很难。许多疲惫的父母会发现坚守最初的准则非常难,无意间,他们就使一种怠惰或蔑视准则的文化影响了自己的家庭。 家庭文化的基本方面应该保持一致性,而家庭文化则应当是欢迎多样性的。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将是每个人快乐的源泉。 当人们共同工作,解决重复出现的挑战时,就会逐渐形成标准,对于家庭也适用:当你第一次面临某个问题,或需要跟其它家庭成员一起做某件事,你都需要找出一个解决方法。 引自 全书 你不能仅仅控制孩子的坏行为,还需要表扬孩子的好行为。 引自 全书 ## 如何确定你能正直一生,远离犯罪
通往地狱最安全的是那条最平坦的路——斜坡是平缓的,脚下的路是柔软的,这条路上没有柳暗花明的惊喜,没有里程碑,也没有方向标。——C.S.刘易斯 在生活中,正确的道路通往的地方与错误的道路通往的,都同样难以预测。好人有可能做坏事,反之亦然。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当你达到任何一个目标时,都能清楚知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引自 全书 ### Chapter IX 仅有一次的错误
在评估多项可选择的投资时,不应当考虑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应当在考虑每种投资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基础上做决定。X(百视达的失败) 传统的思维方式聚焦于过去,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则应聚焦于未来。 我们要为错误决定复出的都是完全成本的代价,而不是边际成本。 某些事「只做一次」的边际成本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的完全成本可能要高很多。因为一件错误的事只做了一次,它的代价可能低得诱人,但一次之后你就可能深陷其中,并看不到这条路的尽头指向何方,也想象不到你将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许多人都曾经这样说服自己:我们可以违反自己的规则一次,下不为例。就这样,我们为这些小选择做了辩护。所有这些事情在第一次发生时都不会被认为是改变人生的决定。边际成本总是很低的,但每个这样的决定都可能越滚越大,最终使你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也就是说,边际成本的考虑使我们看不到这仅有一次的行为真正需要付出的代价。 踏出走上错误道路的第一步,源于一个你认为微不足道的决定,当你做出许多会积小成大的决定后,就相当于做了一个大决定。直到你想回头反省,你才能意识到自己已踏上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导致你走到根本没有想过的终点。 以 100% 的坚持来保持原则要比以 98% 的坚持来保持它更容易实现。如果你从未越界,那么你的道德界限就足够强大;如果你破例一次,那么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破例。 确定你要坚持的事,然后始终坚持它。 人生总是从今天开始,不是吗? 面临选择时,想象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符合当初下定决心要永远坚持的原则,可以更容易阻止你做出最终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引自 全书 ### Chapter Fina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未来画像、认同感以及标尺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企业的目标。 画像的重要意义:不是员工在未来某天兴奋地发现企业已经发展成的样子,而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希望在每个关键时刻企业要被建设成的样子。 标尺,评价自己的工作。 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你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所以你不能把它交给偶然来决定。那需要深思熟虑/精心构想/选择和管理。 每个人实现自己未来「画像」的过程都有所不同,而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要回答:「我到底想要成为谁?」 一旦清楚确定那是你想要成为的人,就应该用一生的努力去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评价人生的标尺。我们需要通过对总体的加法来帮助我们看到全局,这不是最精确的方式,却是我们能用的最好方式。 而上帝与我们不同,他不需要统计员和会计,他不需要通过观察总体来了解人类当中发生了什么,他衡量成就的唯一标准是以个人为单位。 人生中最重要的标尺是每个我帮助过的个人,他们能够成为更好的人。 引自 全书 1回应 2019-03-25 18:04:20
-
momo (不能坚持的理由变成你人生的空洞)
思考的方法 破坏论的应用 不分行业与领域,理论的应用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与本质的联系 ——真正激励你的动力是什么?内在动力 摒除金钱、环境、职位这些外在因素 内心的稳定和满足后产生的一系列正能量传递,会不会才是最根本的? ——战略选择 预期机遇-可以看见并选择去追求的机遇 意外机遇-正当实施周密计划或战略时 会出现转化并争夺资源的现像--得到制胜战略 ——资源配置 支持哪个方案?如何支持?2013-02-21 22:02:49
-
## key point #### hygiene factors, motivators deliberate strategy, emergent strategy allocate your resources ## notes ####### MacMillan and Rita McGrath: "discovery-driven planning" -24% ## vocabulary#### embittered opt scrutinize hindsight pivot vying elude commission perplexing spade viable stumble meager lament meticulous ramp up milkshake stumped crumbly innocuous beacon
2013-04-07 09:05:21
## key point #### hygiene factors, motivators deliberate strategy, emergent strategy allocate your resources ## notes ####### MacMillan and Rita McGrath: "discovery-driven planning" -24% ## vocabulary#### embittered opt scrutinize hindsight pivot vying elude commission perplexing spade viable stumble meager lament meticulous ramp up milkshake stumped crumbly innocuous beacon
回应 2013-04-07 09:05:21 -
暖朵简风 (勇敢。向阳。简易安生。)
序章 能飞是因为有羽毛吗 PART1 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 第一章 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第二章 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第三章 你的战略与你所说的一致吗 PART2 如何确定与亲朋好友的关系式你幸福的源泉 第四章 时光在流逝 你丢失了什么 第五章 奶昔被雇佣来做什么 第六章 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嘛 第七章 经验学校 第八章 家庭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家庭文化 PART3 如何确定你能正直一生 远离犯罪 第九章 仅此一次的错误 结束语 ...2013-10-06 10:38:12
序章 能飞是因为有羽毛吗 PART1 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 第一章 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第二章 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第三章 你的战略与你所说的一致吗 PART2 如何确定与亲朋好友的关系式你幸福的源泉 第四章 时光在流逝 你丢失了什么 第五章 奶昔被雇佣来做什么 第六章 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嘛 第七章 经验学校 第八章 家庭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家庭文化 PART3 如何确定你能正直一生 远离犯罪 第九章 仅此一次的错误 结束语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引自 第一章 补充:双因素激励理论的简介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理论如此有价值的原因:它能解释将要发生什么,甚至在你亲身经历之前就能告诉你将要发生的情况。 真正让我们非常满意并且爱上工作的因素是什么:那就是赫兹伯格研究中的“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因为工作本身的因素让你感觉作对了对工作有意义的贡献。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改善基础因素,如钱,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产生幸福的原因。 可参考部分: 1,教育子女的“动力因素”与孩子一起建造游戏屋表面过程比较结果更重要 +“语言舞蹈”当父母热衷多和孩子说话时,孩子大脑里将增加很多得到锻炼和优化的神经突触。 2,“发现-驱动计划”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 3,奶昔被“雇佣”来做什么,早上白领消费群体和晚上父母身边小孩子消费群体,对产品的改进不一样。 4,在婚姻关系中,用你自认为对方需要的东西给予对方,是错误的。举例子:你塞给我一堆苹果,可是我想要的是面包。 5,企业文化延伸到,建立自己家庭特有的家庭文化,例如善良。 6, 100%的坚持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 引自 第一章 回应 2013-10-06 10:38:12
-
zhujjcn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
任何一个战——不论是企业战略还是个人生活战略——都是从数百次日常决定中产生的,它是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是关于如何分配人、财、物的决定。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你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生活,谈论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和战略,但是如果你投入的资源和你的战略方向不一致,这些谈论都毫无意义。如果最终不能有效实施,你的战略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当下...2022-04-13 08:31:43
-
zhujjcn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
任何公司里与战略相关的事情都只是个意向,只有到了公司分配人、财、物的阶段才会有所不同。公司的愿景、计划以及机遇,所有这些威胁和问题,都想得到人、财、物方面的优先重视,彼此相互竞争,争取成为公司真正实施的战略。 战略如果和资源配置不匹配甚至矛盾,那何谈落地?2022-04-13 08:02:16
-
zhujjcn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
一旦公司清楚了起初重要的假设有可能被验证是真实的,就能根据情况做出更好的决定,最终决定是否投资。 这种方法的逻辑性很有说服力,当然每个人都想取得可观的数据,那么为什么还要走过场?何不为了让管理层满意,大家一起努力把数据做得漂亮呢?如果我们采用"哪些重要假设条件必须得到证实”这种方法,这个过程就变得很简单了,可以使我们的战略不会偏离轨道很远,使团队成员关注到要实现这个数据 ,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2022-04-13 07:58:25
一旦公司清楚了起初重要的假设有可能被验证是真实的,就能根据情况做出更好的决定,最终决定是否投资。 这种方法的逻辑性很有说服力,当然每个人都想取得可观的数据,那么为什么还要走过场?何不为了让管理层满意,大家一起努力把数据做得漂亮呢?如果我们采用"哪些重要假设条件必须得到证实”这种方法,这个过程就变得很简单了,可以使我们的战略不会偏离轨道很远,使团队成员关注到要实现这个数据 ,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我们问对了问题,通常都会很容易找到答案。 引自 第二章 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问对了问题,通常很容易找到答案
现实中很多出大问题的就是看上去数据翔实逻辑缜密,但一些关键假设经不起推敲,却无人视之
回应 2022-04-13 07:58:25
论坛 · · · · · ·
结束语章节中,关于作者的衡量人生的标尺 | 来自双城虎 | 2 回应 | 2021-12-05 09:10:52 |
如何衡量生命的意义?----克里斯坦森对2010年哈佛... | 来自笑红尘 | 10 回应 | 2015-07-04 10:55:57 |
原文讲稿中译 | 来自欧阳 | 2013-01-10 10:52:0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HarperBusiness (2012)8.5分 466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7.9分 585人读过
-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2)8.6分 164人读过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2012)暂无评分 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科技商业书单2 (HHZF2001)
- 2012-2014阅读发现,从现在出发。 (Moon)
- 产品沉思录:作为一个产品汪读的书 (少楠 Plidezus)
- 樊登读书会经典解读书单 (papi)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水湄物语 2020-02-24 17:36:59
名字超级鸡汤,但内容确是好得不得了! 毕竟他是伟大的克里斯坦森啊,疫情期间所有书中最值得推荐的一本! 做企业,或者过好一生,都能获得极重要的建议!
5 有用 行之 2014-07-20 19:39:38
管理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麦克尼伦的"发现—驱动计划”、资源配置之创新者的窘境、好钱与坏钱理论、客户需求理论、RPV理论(资源、程序和价值观理论)、经验学校理论、沙因组织文化理论、完全成本理论与边缘思维理论
5 有用 JC2010 2013-01-13 20:03:15
哈佛管理学者写的价值观、自我成长驱动因素管理及家庭教育指南。书跟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样,但很好。
20 有用 𝙰zeril 2016-05-12 20:23:52
「对于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解决方法。」科学理论让我们能面对变化时有所依凭 超越眼前 放眼未来 不单是依靠当下的生活 未满的经验或机遇来引导我们。让行动与目标合辙如一 诚实而用心地去度过每一天。这无疑是需要长足的努力的事 但也足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沛充实 充满意义。我们的选择与行动将我们塑造成自己的模样。
2 有用 温言 2020-06-14 21:07:18
总的来讲不错,但我隐隐感觉翻译有些问题,可能导致了理解偏差。需要比较英文版本后再来追评
0 有用 aohayao 2022-07-04 09:37:50
不要南辕北辙的做事情
0 有用 linseny 2022-07-03 23:33:44
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要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0 有用 窦倪婉 2022-06-29 14:04:23
#读后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本书内容有点杂,作者是哈佛管理思想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他从如何做企业的角度教我们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令我感动的是在这个更看重事业成功的社会环境下,克里斯坦森强调了家庭,朋友对人的重要性。想起之前看过一个TED演讲,那些长寿之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良好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社会关系是需要花时间经营的,但我看到的大部分现实是,很多人即使看重关系... #读后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本书内容有点杂,作者是哈佛管理思想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他从如何做企业的角度教我们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令我感动的是在这个更看重事业成功的社会环境下,克里斯坦森强调了家庭,朋友对人的重要性。想起之前看过一个TED演讲,那些长寿之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良好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社会关系是需要花时间经营的,但我看到的大部分现实是,很多人即使看重关系,也会在生活的一次次选择中将它排在其他优先级之后。尤其是与孩子的相处,每次大人想着“下次吧,下次再好好陪他”,却发现没有多少个下次孩子已长大成人,而关系也变得疏远,难以弥补。 (展开)
0 有用 齐格飞 2022-06-26 22:38:16
畅销书的感觉,总结来说,人际关系才是灵魂深处的慰藉
0 有用 柠乐 2022-06-26 14:03:21
没能好好看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