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26 🙃 2015-05-10 12:51:12

    可惜看不了上班记

  • 20 小柴露娜 2015-06-21 12:33:51

    有兴致了就读上几段,结果每次都停不下来。真的如同聆听诉说一般流畅。就是喜欢听他评论这些人那些事,尤其那段西南联大的日子。说不好也不想说这本书到底给我什么样的感动,这大概就是在书中常常提及的状态——“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啊,读完它,我没背的法条就能背完,后天的考试就可以顺利吗,必然不会,可就是觉得它比那些摊在我面前的教科书更值得拥有当下这个瞬间。

  • 18 田园 2013-09-02 23:14:12

    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不管你如何奋力,如何着意,还是如何漫不经心,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随流水消逝了。

  • 12 沁云 2015-04-07 09:35:57

    相当有智慧的老人。这本书里有不少真知灼见,而且真实,敢说真话,绵里藏针,有亲历者的反思,亦有旁观者的清醒。读这本书能学到做人处世的道理,也感叹何兆武老先生的世故(褒义)与智慧。如果人生是写一篇文章的话,何老先生的这本口述是一篇非常精彩、平实的文章。

  • 4 木卫二 2019-09-07 23:41:02

    现在有的人,一听自由还是火冒三丈啊。以亲身经历,讲述了ROC 时期知识分子如何成长,北京原是因为处在国民党与日本的交接地带,反倒有相对的宽松气氛。后来到了昆明,联大依然是来自华北高校,得以保留自由传统。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的口述(吐槽吴晗算是最烈了),尤其是讲述起姐姐妹妹的遭遇,令人深感后来的年代到底有多荒谬。同仁虽多,但没有陷入不自觉美化的浪漫回忆,抗战和解放带来的两次幸福幻觉,最终证明确实都是幻觉。一次破灭得比一次惨烈。

  • 1 kiwi 2013-02-11 13:06:14

    作者本身是搞历史的,个人化的西南联大断面记忆,有趣的各种吐槽,记忆力好就是不得了!

  • 1 王二 2013-04-03 15:43:09

    从橙子那借来,利用上班时间细致看过来。何先生那代人,颠沛流离,在夹缝中的上学生活,美好而自由,思想、眼界、师承均为后世所望尘莫及,我辈只能心向往之。

  • 2 别叫我ID 2013-11-23 11:40:32

    何先生那种自由散漫的态度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得到,不知这是他一生都有的态度还是年长以后才有的超然,对于我们这种年轻人来说,我还是更认同王浩的先追求glory,然后才是peace of mind,否者这一生非免平淡的让人不甘

  • 1 小p 2016-07-06 00:10:08

    一个人的家庭和成长环境是多么重要

  • 2 普鲁士蓝 2015-04-07 11:45:12

    13年在去苏黎世的火车上看完的

  • 1 高歌 2013-07-05 20:16:28

    故事讲得不错。但是观点,要么老生常谈,要么庸俗冬烘。这本书,这个人,过誉了。

  • 2 annwoo 2015-10-25 15:05:55

    民国学术圈八卦一本

  • 1 oceaneagle 2014-04-09 20:04:46

    一群美好却渐渐远逝的人,一个美好却渐行渐远的时代。

  • 1 熊小熊猫 2014-10-12 17:17:08

    读书不必汲汲于功利,只要享受其中的乐趣就好,这种被何先生称为“自由散漫”的读书方法,给我“杂食”不专一的读书习惯以很大的信心。“人生一世,不过是把名字写在水上”,不论你用何种方式在写,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随水消逝了。

  • 2 木草俞 2021-01-27 15:56:21

    西南联大能出那么多人才不是没有理由的,那种自由平等,崇尚知识,追求理想和光明,面对苦难时充满希望的氛围真是令人神往。老先生今年已是百岁老人了,作为一个真正的精神贵族,在他百年的人生旅途中,容貌,阅历,身份和思想一直在变,但对美,对真理,对人生的真谛的那份追求从未改变,年轻读书时的那份激情和热力慢慢消散,但身上的那份气度和风骨永存。

  • 2 尔湖 2021-06-13 19:26:03

    看到最后,竟然有些热泪盈眶。这本回忆录写的很真诚,何兆武好像抛弃了许多在别人眼中非常重要的,但在他看来,反而是枷锁的东西,所以这本回忆录读起来更有一种亲切与温情,其实也并不算什么教诲,这样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生选择,只是众多中的一个。可以追求也可以不。

  • 1 Branches 2017-09-29 23:33:44

    老先生谦逊,讲了许多小心翼翼的实话。

  • 0 歧木零 2013-04-15 00:01:55

    紫色的布面精装本,丰子恺的画(虽说很搭,不过……),没什么可抱怨的。修订版没读过,这算是半重读吧。貌似有些不同,大约是以前读的时候没注意,于是仿佛是新的了。我想当时见到此书的时候我就盼望着出一部精装了吧。真的有了。和芬尼根同时用贴纸题名算是默契还是风尚呢?

  • 0 2013-04-12 20:24:31

    不少八卦,有些是很不客气的。西南联大称得上伟大,出能杨振宁王浩……叙述者亲历过,但放在大历史背景里,更像个旁观者,刺杀闻一多那枪声,台湾医院里护士说的外面“打阿山”(二二八)……可惜《上班记》“暂不发表”……

  • 0 HUAIHAI 2014-07-21 13:43:57

    几年前读过第一版,觉得很好。现在重又翻过一遍,还是喜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