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笔记(5)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喵了个mon

    非价格配给通常会导致两个后果:第一,它催生了逃避监管的行为。这种逃避监管的行为通常发生在所谓的“黑市”中,在那里买卖双方都竭力达成监管当局努力避免的结果,只不过买卖双方所采取的行为表面上并不直接与监管措施想冲突。票据漏出就是这类行为的典型代表。企业能够像以前一样进行借贷和支出;票据购买者获得资产的流动性与银行存款几乎相同;银行业从贷款安排中获得收入。第二,飞机哥配给还会使监管当局漏掉信息,它并...

    2015-05-20 22:30:51

  • 喵了个mon

    中央银行应当关注宏观经济的前景,将资产价格作为预测过程的从属变量,尽管经济理论并没有为任何问题提供一成不变的答案,但至少目前对资产定价的预测无法做到精确。对中央银行而言,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除了最极端的情形,没有人能确定存在资产泡沫。第二,更没有人能预测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特别是其中含有的投机因素。而且,央行针对某一产业价格存在泡沫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对其他资产价格和经济运行产生不良...

    2015-05-19 23:17:45

  • 喵了个mon

    在普遍缺少流动性的金融体系里,中央银行是流动性的垄断提供者,而市场对央行货币的需求极其缺乏弹性。央行的操作只占货币市场交易量的极小部分,剩下的工作由市场完成,只要央行愿意,它便可通过参与交易向市场传递它的政策意图。市场对这一点心知肚明。这是因为,相对于外汇市场而言,央行在国内货币市场上的影响力要大得多。央行的货币创造行为几无成本,因此可以创造出它所需要的任意数量货币,通过回购买入债券来降低市场...

    2015-05-19 22:25:39

  • 喵了个mon

    随着时间推移,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另一种限制。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政府货币政策的代言人,中央银行通常将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是,这四个目标无法通过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实行(至少在这个不完美的现实世界里)。因此,中央银行可能会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而提高利率(在英国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不过,一旦出现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上升等情况,...

    2015-05-14 13:25:34

  • 喵了个mon

    第一,货币数量的变化是银行、客户与货币当局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除非银行能从存贷款的边际增加中获益,且客户具备增加存贷款投资组合的意愿,否则存款规模扩大就无从谈起。第二,货币当局在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时可能面临现实的困难,这不是货币当局但村调整自身行为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而好似要通过调整其他经济个体的行为才能达成所愿。但这些经济主体可能认为货币当局的调控与它们自身利益相悖而无意配合。

    2015-05-09 23:02:02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