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
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央视人视为精神领袖的人。
本书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 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本书由十八篇文章构成,从十八个角度解构他的思想,展示出一个思想深刻而诗意表达的纪录片人之有趣。
包括前言在内20章。附录6篇访谈。随书赠送60分钟的一个纪念陈虻的光盘。
作者简介 · · · · · ·
徐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目录 · · · · · ·
一、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
二、《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三、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是需要一级保护的产品
四、大道无术 万法归心
五、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
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 · · · · · (更多)
二、《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三、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是需要一级保护的产品
四、大道无术 万法归心
五、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
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 · · · · · (更多)
一、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
二、《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三、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是需要一级保护的产品
四、大道无术 万法归心
五、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
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七、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八、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的主体
九、未来电视“有纪实者生,无纪实者死”
十、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和走向
十一、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
十二、三段式创作方法
十三、纪实影像的四次选择
十四、观点类谈话栏目符合电视本体特质
十五、栏目化运作:前面有目标,背后有理念
十六、《社会记录》的三个门槛
十七、你要往上顶,才能顶出一片新天地
十八、新闻改革永远是撞击反射
十九、陈虻: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还会选择央视
附录:
1 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2 做生活的目击者
3 陈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4 人什么时候想要的都是自由
5 《东方时空》总制片人陈虻:大道无术
6 别为自己的低级趣味制造借口
编后语
· · · · · · (收起)
二、《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三、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是需要一级保护的产品
四、大道无术 万法归心
五、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
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七、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八、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的主体
九、未来电视“有纪实者生,无纪实者死”
十、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和走向
十一、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
十二、三段式创作方法
十三、纪实影像的四次选择
十四、观点类谈话栏目符合电视本体特质
十五、栏目化运作:前面有目标,背后有理念
十六、《社会记录》的三个门槛
十七、你要往上顶,才能顶出一片新天地
十八、新闻改革永远是撞击反射
十九、陈虻: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还会选择央视
附录:
1 纪录片,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2 做生活的目击者
3 陈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4 人什么时候想要的都是自由
5 《东方时空》总制片人陈虻:大道无术
6 别为自己的低级趣味制造借口
编后语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2 条 )
论坛 · · · · · ·
谁有赠送的DVD的内容? | 来自silence | 1 回应 | 2019-05-02 20:45:31 |
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终于又出了,不... | 来自后浪 | 2014-01-07 14:20:17 | |
还没找到哪里有卖啊 | 来自旦旦dudu | 15 回应 | 2013-09-12 12:24:36 |
10fen? | 来自nirvana | 6 回应 | 2013-07-05 19:02:01 |
深圳书城选书(第21期) 2013年3月 | 来自黄小蓉 | 2013-03-11 13:54:22 |
> 浏览更多话题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9.1分 56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3(上) (ICE CHAN)
- 新周刊深夜读书 (你找不到我的)
- 公民社会类撰稿书目 (扭腰客)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三四 2013-05-22 10:31:54
走的太早
5 有用 非虛構 2017-12-08 02:24:08
当我们极力去研究纪录片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一个宗教所说的“去执”的问题,就是说,当你过于进入、过于热爱这一东西时,你就要放弃这一东西。你只有出去了才能进来,只有进来了才能出去。我觉得现在中国纪录片恰恰是要跳出去,需要去执,把这种热爱去掉,不要过于陷入,你才能反过来冷静地去审视。你只有进得深一层,你才能出去,出为入,入为出,出入无方。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 当我们极力去研究纪录片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一个宗教所说的“去执”的问题,就是说,当你过于进入、过于热爱这一东西时,你就要放弃这一东西。你只有出去了才能进来,只有进来了才能出去。我觉得现在中国纪录片恰恰是要跳出去,需要去执,把这种热爱去掉,不要过于陷入,你才能反过来冷静地去审视。你只有进得深一层,你才能出去,出为入,入为出,出入无方。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你强加了很多你个人的东西,而不是事物本身。“太极”里说,练太极的人中,太想练成的,和三心二意的人都练不成。你必须保持一种特定状态,达到境界才能真正练就,得到一种真传。 (展开)
1 有用 螃蟹蟹 2015-04-18 20:02:23
28/100陈虻是我的男神……
50 有用 开膛手贝塔 2014-09-18 11:17:11
搞电视的人可以看一看,仅限于看一看,陈虻所处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你按照这来做,如果是个小媒体,那就是分分钟被主任骂到狗血淋头的节奏,如果是个大媒体,那你一定是台长的远亲。
7 有用 🦉像何首乌一样 2013-07-08 10:50:23
一个学广电新闻的人,看到这样的书总会热血。
0 有用 健康快乐废话洋 2023-05-21 01:01:56 福建
“我们替你活在你剩下的时间里,一个更复杂也更充满希望的时代在你身后展开。”当今,看到最后这里只觉得哀伤,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陈虻在采访里说“娱乐式新闻”并不会长久的人成为主流,而今天我们甚至连这样的新闻都看不到了;我们是否还在继续低估观众,还是说一些话在今天已经不再使用?我不知道,但我想知道答案。
0 有用 Enzo 2023-04-27 20:05:00 陕西
读到陈虻离开的那段,耳机里正好在放pf的《Take it back》
0 有用 陀螺 2023-04-23 23:56:08 海南
因为《看见》圈粉了陈虻。这是一本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工具书,干货很多,可以经常翻翻看。如果能有更多关于陈虻的八卦或者故事就更好了,毕竟很大程度上吸引我的是他的人格和性格。#世界读书日打卡
0 有用 暂且是一种夜晚 2023-04-19 01:10:22 江苏
花了很久,在课上把这本回忆录慢慢看完了,感觉和他有交集的人都特别特别幸福,一辈子能遇到几位值得一哭的朋友呢。还在书里看到老庄,还在央视的老庄,那时候他还很年轻,言谈极其大胆,大家叫他小庄,说看到小庄还是这么尖锐,觉得特别感动。我看着也觉得特别感动,拉着我们保护我们的前辈也曾经是勇敢到让人心生希望的年轻人。虽然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但,我们依然将:“云帆高涨,昼夜星驰。”
0 有用 小王子 2023-03-23 10:28:27 江苏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领导的很多方面的素质。有独立的思考,准确的判断,高标准严要求,执行力强,会调动积极性,严格的自律和他律。只可惜天忌英才。如果我们的各行业各业,特别是政府部门,都有这样的领导,那社会的运行将会更高效。与陈虻相比,差的还太远,大部分是天性决定,但其独立的思考能力,努力、专注的工作精神,值得我长期学习!